第七百三十一章 問仁

“秦軍?!”

趙軍看到抵達這裡的居然是秦軍,既是驚又是怒,驚的是秦軍居然也有攻擊雁門關的計劃,怒的是秦軍居然和北狄聯合!

“秦軍和匈奴人聯合了!”

“該死的秦人!”

趙軍當然不認爲秦軍出現在這裡是來幫忙的,事實上雁門關並沒有收到這種消息。

恆山武士們也不會相信,畢竟剛剛纔和秦軍在長平打過好幾次生死戰鬥。

所以答案當然很明顯了。

但話雖如此,趙軍卻突然發現,匈奴人同樣很慌!

“怎麼回事,他們不是和秦軍一起的嗎?”

“不,這個情況……”

“秦軍是突然出現在這裡的,不是和匈奴人聯合的,他們是從哪裡過來的?”

趙軍有巨大的疑問,但是匈奴人知道秦軍是怎麼過來的!

他們殲滅了西北方的陸渾人,從那片大原野殺穿,抵達了雁門關!

“秦軍……滅了陸渾!”

金天君王的眼睛都瞪着,怒不可遏,秦軍滅戎狄,雖然不是一次兩次,但也並非幾日之功就可以辦到的,不然當年和西方八戎打了幾十年才徹底降伏他們……

除非……

金天君王精神時陡然大震:“秦軍也有類似恆山武士的強大軍團,如此才能摧枯拉朽,粉碎陸渾!”

“又或者,有天帝人物!”

不論是哪一個結果,對於匈奴的士氣打擊都是致命的,而方見到遠方秦軍的時候,鬼方的部隊,揚拒人和伊洛人,都在同時向西方移動!

數萬戰馬與驚天的氣息,化爲流轉的洪流,而直到這個時候,趙軍才確認,秦軍確實是沒有和北狄攪和在一起,他們的出現,完全在戰爭雙方的預料之外!

遠方也有戰馬的聲音,秦人收八戎,於是優良的戰馬已經不缺,秦軍的騎兵衝擊過來,帶着那些鸞鳥與天騎兵,而衝在最前面的,則有五百人!

這五百人披頭散髮,狀如鬼神,力大無窮,鬼方的前鋒士兵,一個照面就被旄頭騎直接撕碎!

如天神惡鬼,而鬼方大軍中,猛然飛起一人,鬼方的君主拔地而起,手中長矛化爲流星,瞬間將雲海震開!

天威倒卷,此時五百騎士同時呼出一口威氣,只見到天地色變,一頭青牛化出,腦袋一晃,張口一吞,那傾裂雲天的一擊,所攜帶的萬鈞元氣,被直接從世上抹去!

“嗯?!”

鬼方的君主瞪起眼睛,他的祖輩昔年率領北狄大破天子六師,卻是不曾見過中原還有這種本事!

“有點意思,居然能和我較量!”

不下於金天君王的氣息在此時爆發出來,堪比天神聖人的力量,震顫整個世間。

鬼方的君主眯起眼睛,他不再動用天地偉力,而是要衝過去,用強大的肉體,直接將這些奇怪的騎士撕碎!

“未必有這麼容易!”

一聲如嘲笑般的呼喊,秦軍如浪潮一般,向前壓來,而這時候,白起的聲音從中間傳遞至四方!

“鬼方的人頭,左耳,軍工記上,一個算三個!”

秦軍以人頭計功勳,此時聽到這句話,疲憊之師瞬間化爲餓狼餓虎,士氣猛然上升,此刻在秦軍眼中,鬼方人已經不再是敵人,而是功勳!

秦被甲百萬。山東之士被甲蒙胄以會戰,秦人捐甲徒褐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

“秦軍和鬼方人打起來了!他們不是一夥的!”

趙軍士氣大振,既然秦軍不是和戎狄一路的,那他們打起來了,對於趙國當然是一個極好的結果!

能減緩一些敵人的力量,就儘量減緩一些!

恆山武士的後退止住了,匈奴三王也有人開始受傷,不敵而後撤,呼衍王殺死了兩個武士之後,自己重傷,不得不後退離開,但是接引他的匈奴勇士至少死了上千人,才堪堪把他救回去!

不過這時候,白馬胡巫出現了。

“龍神,我已經好了,與我同擊,拿下趙悝!殺李牧!”

天帝級人物動作,自然是天崩地裂的情況,聖人能起三江之水,神人能驅天地流光運轉之力,而六年前,一羣天帝人物出手,幾乎把整個楚國都打碎了,河山高川化爲烏有,萬物衆生焚爲灰燼……

只不過神道受到的限制較爲巨大,雖然對其他人物一對一有天地之力加持的優勢,但如果遇到軍陣,就會自縛手腳成爲劣勢,渾身解數不得使用。

白馬胡巫恢復過來,此時也正是恆山武士減員嚴重的時候,他正可以不受束縛,大打出手!

劍氣橫空,只聽得一聲“天縱之間”,當初打退姚先生的那一道絕世劍法再度顯化!

同時,龍神捲起風暴,胡巫施展翻山倒海的神力!

陰陽都渾濁,天帝人物的對決使得這片人間都在不斷搖晃,衆所周知,韓趙魏三國分晉之後,晉國的古天帝就消失,故而三家並沒有九天上帝坐鎮國度。

而趙悝,這位曾經請教過南華真君一招半式的趙國前太子,就相當於趙國的守護天帝!

這片世間與羣山都在顫抖,而聖人的氣息,顓孫師向前,與弟子們遇到了金天君王。

“儒家七十二聖人,都是老人了。”

金天君王殺意毫無阻滯,而徑路聖子上前,亦來助他!

二位天神壓來,勢必要把這位老聖人斬殺當場!

但是這個時候,祭天金人發出了聲音。

“儒家的道,可以聽一聽嗎?”

在大戰中論道,顯然不是什麼正常的行爲,但是顓孫師卻答應了。而金天君王與徑路聖子,在詫異的看了一眼大金人後,就默默的退開了。

“還請二位暫且休戈,與我同聽儒家之道。”

“活過千年的聖人啊,不折不扣的古人,古人的智慧與道理,這是一個探討的好機會。”

徑路聖子稱是,而金天君王卻道:“我長生十萬勇士,如今已去三四,您這論道,不該在這個時候!”

然而祭天金人道:“這很公平,趙國的軍隊沒有天神,李牧油盡燈枯,趙悝以一敵二,而你二人與我等入陣,便是破壞了平衡。”

“十萬人都打不過對面嗎,那在天神一昧的庇護下,這些戰士也能被稱爲勇士嗎?”

“至於生死,自然和人是渾一的,人的生死變化是沒有什麼區別的,既是生者也是死者,六年前幽冥入世,死人與活人都在爲一點點的利益爭鬥不休,那死人與活人還是沒有區別的。”

金天君王瞪着眼睛,但他不能反抗這位金人,這位是指點了渾邪大單于的人,也是白馬胡巫的老師。

更是匈奴人眼中的“天主”!

“誒,你不能理解我,就像是春秋時代,庚桑楚的弟子不能理解庚桑楚一樣,但是庚桑楚可以讓他的弟子去找老聃,但是你們,我又應該讓你們去找誰呢?”

“這世上沒有超越我的人,我想傾聽萬物的道理,於是就都能見證,道尊們的話語也爲我所聞,於是你們就很悲哀,如果我的道理你們都不能理解,那麼你們就永遠與大道無緣了。”

“還是說尋找熒惑道尊那個女人呢,她喜歡征戰與殺戮,但對於真正自然的道卻知之甚少,她只是一個道的傀儡罷了,用強大的武力來掩飾她那孱弱至極的精神……”

金天君王不滿道:“強大的精神雖然可以引動天地的共鳴,甚至隱隱觸及於道,然而過於強大與融入,卻也會失去自我與天地同化!”

金人道:“是啊,這正是因爲你們的境界低微,所以看到的只有可怕的事情,高一層的人能在生死之間看到突破,這就是掌握了大破滅的人了。”

“生死有五重變化,每一次的變化都是徹頭徹尾的蛻變,你們看不到大破滅,古往今來也沒有幾個人能夠看到。”

祭天金人用最平淡的語氣來說着最讓人憤怒的話,但對於他來說或許本就是這樣。

金天君王:“過去的宗師,不敢像是您這般說話。”

祭天金人:“你說的對,因爲他們眼中有太多未知。”

“而我,當我甦醒的時候,眼中所見到的,便是如此世間。”

祭天金人一言一行都帶有天地的道韻,顓孫師則是問道:“你這是給予我們公平?”

“你想要問什麼道?你既然說世間一切的道理你都已經通曉,那我的道理,你又有什麼必要來問?”

然而祭天金人卻是道:“錯了,世間很多道理,我雖然通曉,但是世人自己也有不符合大道的邏輯與解釋。”

“就像是樹葉上的脈絡,一條一條的延伸蔓延,大小粗細各不相同,但是它們卻都是從一根主幹延伸出來的。”

“所以我要問你,什麼是仁義?”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但是仁義二字,儒家八派卻是各有說法。”

“你的仁義呢?是站在這裡,阻擋匈奴入侵,這就是仁義了嗎?”

“你自認爲是仁義的君子嗎?”

顓孫師道:“恩者仁也,理者義也,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會因爲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義,爲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

“我未必是一個君子,你提到了庚桑楚,那麼春秋時期那位庚桑楚也說過,世人都以爲他是大賢者,但他自己卻不認爲,並且很反感。他的弟子不能理解,所以纔有了後來他的弟子南伯子拜訪老聃一事。”

“而你也未必是一個小人,因爲你們不理解小人的意義,用我的道德來約束你們那是不正確的。”

“就像是讓擅水的濮人去走蜀國人的山路,那麼濮人肯定走的歪七扭八如同鴨子一樣了。”

“魚兒躍出水面,是爲了呼吸到天地中的氣,當然也可能出於其他的原因。畢竟子非魚而不知魚之樂,你們不懂君子的意義。”

“我是一個士,曾經是卑賤有罪的人,是仲尼教導了我,於是我成爲士。”

“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

作爲一個“士”,臨到危難的時候,就要把自己的生命拿出來,看到有利可得時,便要考慮一下應該不應該得。

祭天金人言道:“你是世人以爲的君子,而你自己不過是在走自己的仁義。”

“這就是你的仁義啊,簡單質樸,但很有道理,你認爲應該阻止我們,所以你來了。”

“但是……”

祭天金人道:“魚爭相投水,人爭相求道。爭相投水的魚,掘地成池便給養充裕;爭相求道的人,漠然無所作爲便心性平適。所以說,魚相忘於天下里,人相忘於道術中。”

“所以你是‘畸人’,就是不同於世俗而又等同於自然的人。所以說,自然的小人就是人世間的君子;人世間的君子就是自然的小人。”

“你是見不得生死的人。”

顓孫師氣的笑了:“你這也和公孫龍子一樣都是詭辯!君子從來只有人世間的君子,自然是自然的矇昧,難道你是要標榜,汝等披髮而左衽之人,都是自然的君子嗎?”

“那如果是這樣,自然的君子恐怕要低劣於人間的君子了,因爲你們的這些行爲,我們在堯舜禹三代之後,就已經結束了!”

祭天金人道:“堯?堯的時候,意而子拜訪許由。許由問他,堯把什麼東西給予了他?意而子說,堯對他講,讓他一定得親身實踐仁義並明白無誤地闡明是非。”

“所以許由罵他,說是堯用‘仁義’在他的額上刻下了印記,又用‘是非’割下了他的鼻子,他已經不能遊處於逍遙放蕩、縱任不拘、輾轉變化了。”

“這是小仁義,我看清了你的仁義,很不錯的仁義……但太小了,也太狹窄了。”

“如果把自己作爲施展仁義的籌碼,那麼從頭到尾,你只有一次施展仁義的機會,捨身者,小仁義。”

祭天金人說完,徑路聖子手中一柄劍飛來,被他操縱,壓在顓孫師眼前!

“殺身成仁?”

帶着疑問的聲音,又像是最後的試探與詢問,顓孫師嘆了口氣,而那柄劍壓到脖頸上的時候,止住了。

就像是有一個人站在這裡,握住了劍柄!

隨後,劍尖調轉,嗡的一聲反向斬了回去!

“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

“死物問仁,惠施問魚,何其可笑也?”

天地之間,聲音不知其所來,諸神驚詫,又見一隻手掌顯化,虛幻矇昧之間而出,雲煙繚繞,反手一擡。

整片恆山大野,盡起劍氣!

第一百七十章 木秀於林(生翅蟻)第六百二十二章 聖人骨第二百零八章 憶妖第五百八十四章 定秦何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程夫子樹立政治觀第二十一章 聖門爭龍駒第九十七章 白鹿東行第四百零六章 人間高士第四百二十一章 仙人盜跖第三百六十章 孟軻!第三百七十九章 沸水(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等分的計較第七十八章 望帝布,甘丹刀第七百一十一章 禮無我第二百一十四章 秦軍伐韓第五百八十三章 秦趙之間第六百二十二章 聖人骨第五百一十五章 《雨無正》(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未始離於岑而足以造於怨也第五百九十八章 說不通就打第四百三十一章 先生真天人也!第七百五十八章 卞和!第六百七十九章 道尊!第二百八十三章 夢 · 山神不遠行第六十三章 虎姑婆,百骸骨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捲地百草折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辯第五百一十四章 樂正氏西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論傾世之勇者第七百六十九章 天界(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雲神之殤(上一章標題錯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雨無正》(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世間塵埃與螻蟻(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仙道未見第三百零九章 十寒變,所欲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換個地方接着綁第七百三十一章 問仁第五百一十三章 逃避不了的嬴異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太阿誰主!第一百九十八章 妒火中燒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子的資格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的道理第五百九十章 神遊!第四百九十四章 山海彼方的天子命第三百九十章 獨吞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下無雙(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命不可揣度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論何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臥滄江驚歲晚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的作用第四百七十四章 騙術之高(中)第二百零一章 劍心(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火之謎第七百二十一章 我即萬物,萬物亦無不是我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下七國皆爲商賈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曾遊於雲夢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龍是狗第一百八十七章 擇碑記(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殷墟青日起長虹第二百七十四章 當山神的第一天第七百六十章 劍蕩祁連!第二百五十六章 今年輪到我羞辱天下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零九章 鷹擊長空第四百一十二章 聖人之軀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貴之禍第三百五十四章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第五百一十四章 樂正氏西來第二百九十九章 偏執之人第四十二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上)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青史與夢第六百三十章 進一步,海闊天空!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劍風雨,倒卷人間第四百八十四章 夢 · 武王伐紂第七百七十九章 關尹子第七十三章 子張之儒第六百八十五章 十年之後,再背一次第三百三十五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零五章 六氣轉,王爲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禍事了(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少年口吞五方風雨第二百四十七章 甘棠見龍素?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被認可的人第一百五十章 陸地劍仙(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原人的開窗藝術第五百二十三章 龍素的準備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始·頌劍》第六百一十一章 萬民(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極地乃海外神山第九十八章 狂浪生(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臥滄江驚歲晚第三十九章 山河鼓劍(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血濺霸宮第七百三十章 無衣第二十八章 沖天血炁第四百九十五章 武丁帝劍!第三百二十五章 木銅鈴搖,氣意所至第七章 白虹飛舞,青蛇嘶鳴第四十章 山河鼓劍(下)
第一百七十章 木秀於林(生翅蟻)第六百二十二章 聖人骨第二百零八章 憶妖第五百八十四章 定秦何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程夫子樹立政治觀第二十一章 聖門爭龍駒第九十七章 白鹿東行第四百零六章 人間高士第四百二十一章 仙人盜跖第三百六十章 孟軻!第三百七十九章 沸水(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等分的計較第七十八章 望帝布,甘丹刀第七百一十一章 禮無我第二百一十四章 秦軍伐韓第五百八十三章 秦趙之間第六百二十二章 聖人骨第五百一十五章 《雨無正》(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未始離於岑而足以造於怨也第五百九十八章 說不通就打第四百三十一章 先生真天人也!第七百五十八章 卞和!第六百七十九章 道尊!第二百八十三章 夢 · 山神不遠行第六十三章 虎姑婆,百骸骨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捲地百草折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辯第五百一十四章 樂正氏西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論傾世之勇者第七百六十九章 天界(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雲神之殤(上一章標題錯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雨無正》(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世間塵埃與螻蟻(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仙道未見第三百零九章 十寒變,所欲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換個地方接着綁第七百三十一章 問仁第五百一十三章 逃避不了的嬴異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太阿誰主!第一百九十八章 妒火中燒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子的資格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的道理第五百九十章 神遊!第四百九十四章 山海彼方的天子命第三百九十章 獨吞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下無雙(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命不可揣度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論何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臥滄江驚歲晚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的作用第四百七十四章 騙術之高(中)第二百零一章 劍心(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火之謎第七百二十一章 我即萬物,萬物亦無不是我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下七國皆爲商賈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曾遊於雲夢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龍是狗第一百八十七章 擇碑記(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殷墟青日起長虹第二百七十四章 當山神的第一天第七百六十章 劍蕩祁連!第二百五十六章 今年輪到我羞辱天下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零九章 鷹擊長空第四百一十二章 聖人之軀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貴之禍第三百五十四章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第五百一十四章 樂正氏西來第二百九十九章 偏執之人第四十二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上)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青史與夢第六百三十章 進一步,海闊天空!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劍風雨,倒卷人間第四百八十四章 夢 · 武王伐紂第七百七十九章 關尹子第七十三章 子張之儒第六百八十五章 十年之後,再背一次第三百三十五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零五章 六氣轉,王爲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禍事了(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少年口吞五方風雨第二百四十七章 甘棠見龍素?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被認可的人第一百五十章 陸地劍仙(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原人的開窗藝術第五百二十三章 龍素的準備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始·頌劍》第六百一十一章 萬民(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極地乃海外神山第九十八章 狂浪生(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臥滄江驚歲晚第三十九章 山河鼓劍(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血濺霸宮第七百三十章 無衣第二十八章 沖天血炁第四百九十五章 武丁帝劍!第三百二十五章 木銅鈴搖,氣意所至第七章 白虹飛舞,青蛇嘶鳴第四十章 山河鼓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