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守株待兔織羅網

道門,自道祖立教以來,經過歷代掌教不斷改制後,其內在結構已經與俗世朝廷極爲相似。

如果將道門祖庭看作是朝廷廟堂,諸殿閣如同六部九卿,各地分支道門便是等同地方三司衙門,又有極爲類似暗衛府的鎮魔殿,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道門就像是修行界中又一個統領天下的朝廷。

按照這個說法,諸如佛門、玄教可以算是一方諸侯,至於劍宗,那便是天字號的亂黨。如今亂黨“賊首”公孫仲謀已經授首,可還有一個餘孽徐北遊逃亡在外,於是掌教真人回山之後,在紫霄宮中親自頒下諭旨,令鎮魔殿會同各地道門共同緝捕劍宗餘孽徐北遊,生死不論,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根據鎮魔殿搜尋到的資料,劍宗餘孽徐北遊乃是西北西河原人士,不過因爲中都崇龍觀覆滅之事,鎮魔殿在西北的勢力大減,又與暗衛府正因爲此事來回扯皮,所以鎮魔殿沒有在西北塞外過多耗費精力,而是將人手全部手縮回關內,

鎮魔殿共有一百零八位執事,此次派出四十六位執事,另有執事以下的鎮魔殿弟子一百二十餘人。同時各地方道門也派出弟子無數,在整個江南乃至是中原北地佈下一張天羅地網,靜等徐北遊這隻漏網之魚自投羅網。

道門的這張大網,以湖州、江州和江爲重中之重,徽州、豫州和齊州等地略微次之,然後纔是直隸州、燕州、陝州等地。

鎮魔殿此番派出的四十六位執事中,有十位大執事,三十六位執事。

七州一都之地各有一位大執事坐鎮,又有一位大執事總掌全局。而三十六位執事也有高低之分,諸如葉罪這樣的紅人,自然是留在江南之地靜等功勞上門,那些不怎麼得意之人,則是被上司分派到燕州、陝州等地。

張玉圭是一名剛剛升任沒有多久的鎮魔殿執事,與葉罪年歲相差不大,卻是沒有葉罪那般好命,只能排在在一百零八位執事的末尾位置,平日裡別說殿主,就連一般大執事也見不上幾面,這次緝拿劍宗餘孽,他理所當然地被分配到了最是偏遠的三州之一燕州。

大齊版圖遼闊,而鎮魔殿纔不過寥寥數百人,若是想要掌控整個州府,未免力有不逮,所以一般鎮魔殿都要由各地道門配合,這次張玉圭手下也被燕州道門分派了百餘名弟子,可他卻沒有手掌權柄的欣喜,只有忐忑之感。

因爲在此之前,鎮魔殿四十六位執事在那位主事大執事的主持下,曾經有過一場秘密的碰頭會議,在這場會議上,基本定下了徐北游去江南的幾條路線,分別是從燕州西嶺口入齊州,從陝州大易府入豫州,或是直接繞道蜀州入湖州,但不管他從哪條路走,最後的目的地肯定是江都,所以主事大執事定下了外鬆內緊的方略,將主要人手都集中在江南一帶,只用少部分人撒在外圍幾州。

如果劍宗餘孽是在江南落網,那麼駐守江南的諸人肯定是第一等功勞,可外圍幾州的執事們就只剩下一點點苦勞了,若是事後查明劍宗餘孽是從哪個州過去的,駐守此州的人還要受到牽連問責。張玉圭剛剛升任執事沒多久,可不想因爲此事再被貶謫下去。

按照鎮魔殿律,七十二執事在必要之時可指揮統領各地道門弟子一百二十人,張玉圭本身有一品境界,又有一百餘名境界從六品到四品不等的燕州道門弟子助陣,若是隻有一個一品境界的劍宗餘孽,他絲毫不怕,怕就怕那個劍宗餘孽身旁還有劍氣凌空堂的高手隨行護衛,如果是一兩個人仙境界的劍師,那麼他們這一百餘人不但是打草驚蛇,而且還是以卵擊石。

到那時,他可就不是一個貶謫革職的下場,怕是要性命不保。

所以張玉圭接到這個燙手的差事後,萬事小心,事事向上稟報,而他的頂頭上司,正是坐鎮燕州的大執事武城天官。

武城天官雖然只在三十六位大執事中排名第三十五,但既然名中有武,可見其武力相當不俗,不精玄通秘法,以武入道,與劍宗的霸道劍倒是有幾分相似,對上專擅玄通的同境界高手很是吃虧,可對上鬼仙之境界下的俗世武夫,那便是一邊倒的屠殺。

西嶺口是燕州的重要入關要道,武城天官在除夕那天就已經抵達此地。此時在西嶺口的守備府中,身材高大雄壯的武城天官沒有穿那身鎮魔殿的招牌道袍,而是換上了一身大齊武將的制式鐵甲,越發襯托得他一身跋扈武夫氣焰。

坐在武城天官一旁的正是本地主人,西嶺口的守備統領。

這位守備統領雖然是武將,但卻像個文官,身着武將官服,手裡卻是捧着一本聖人典籍,從內而外地透着一股子儒雅氣,與武城天官形成鮮明對比。

雖說道門和朝廷近幾年有些不和,可那都是上頭大人物的事情,底下的人大多還是像以前一樣,各論各的交情。

這位統領大人姓魏名生,承平二年的進士,本就是讀書人,後來承平五年時西北邊境有過一場不大不小的叛亂,他作爲兵部官員隨軍出征,後來陰差陽錯地從兵部轉入大都督府名下,竟是“投筆從戎”了。不過本朝並不歧視武人,所以魏生也沒覺得有多大冤屈,就這麼在西北紮根,這麼多年下來,也是因禍得福,混到了從三品的一方大員。如果當年繼續留在京城按部就班地擢升,頂破天也就是個五品員外郎。

從三品的實權將領和一個五品京官,這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

若是手裡沒有這實打實的三千兵馬,身爲鎮魔殿三十六大執事之一的武城天官會與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相交?

一場初春的小雪飄灑而落,武城天官望向窗外,輕聲問道:“魏兄,你說那個劍宗餘孽,會有幾分可能從燕州走?”

正在讀書的魏生皺了皺眉頭,擡起頭來淡然說道:“大約有三成吧,如果我是他,不會走燕州,也不會走陝州,而是從遼州出海,直接從海路去江南。”

說罷他將視線重新轉回到手中的聖人篇章之中。

武城天官神情有些晦暗,開始在房內來回踱步,一身甲葉嘩啦作響。

頗爲英俊的統領大人又是皺了皺眉頭,放下手中書籍,對這位相識已經近十年的老友無奈道:“我已經把那人的畫像散發下去,又有你帶來的人手在暗中探查,只要他敢從西嶺口走,那就一定逃不出你我的手心,且放心吧。”

武城天官停下腳步,長長嘆息一聲,“實在是事關重大,不敢有絲毫掉以輕心,不過如今也只能借魏兄吉言,但願如此吧。”

武城天官以及張玉圭,如何都料想不到徐北遊如今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只是略微改變形貌之後混跡於商隊之中,再加上他素來遇事有靜氣,哪怕是與鎮魔殿執事擦肩而過也可以做到雲淡風輕,所以不管是道門弟子還是守城官兵,都沒能認出他就是那個被四下緝捕的天字號劍宗餘孽。

外面下起了小雪,徐北遊站在客棧的廊檐下,雙手籠藏袖中,望着飄飄灑灑的雪末,怔怔出神。

天空似黑非黑,就像一張白紙滲了些許墨跡,呈現出一種晦暗的烏青顏色,就像這個天氣一般,讓人很難生出歡喜愉悅。

顏姓老人走出客棧,望了徐北遊一眼,略帶猶豫了一下,開口道:“徐小兄弟,最近城內的氣氛似乎有點不大對勁。”

徐北遊微笑道:“顏老也察覺出來了?”

“哦?”顏姓老人神情一凝,“難道徐小兄弟知道是怎麼回事?”

徐北遊好似漫不經心道:“鎮魔殿辦事,緝捕劍宗餘孽罷了。”

顏姓老人鬆了一口氣,沉聲道:“老朽知道了,小兄弟儘管去就是,老朽只當是什麼也沒看見。”

徐北遊點點頭,看着老者轉身回了客棧,嘴角翹出一個淡淡笑容。

劍宗少主假裝成鎮魔殿執事去追捕劍宗餘孽,可真是一個不怎麼好笑的冷笑話啊。

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七十四章 道門祖庭巍然立第二十五章 鎮魔道人三十六第九十章 舊曾諳乘鶴下山第十七章 初顯崢嶸鎮魔殿第七十三章 兩說慕容話誅仙第二十九章 複姓公孫名仲謀第二章 姑娘喊一聲老徐第八十三章 菊黃蟹肥秋正濃第三十章 毀天滅地劍十三第八十一章 姑娘姓蕭名知南第六十三章 當年名儒宋帝王第九十五章 此去歸鄉無多路第九十七章 如何纔是得太平第十五章 家狗何必笑野狗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四十六章 卻道天涼好個秋第二十章 十年之前定今朝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八十九章 有夫妻並行而言第六十五章 當死則死亦無憾第二十八章 吃人者恆被吃之第五十五章 十二狼盜掛人頭第十五章 家狗何必笑野狗第三十一章 殺人飲血劍開鋒第七章 陰沉暗衛着飛魚第八十五章 再落子先手收官第四十三章 誰是螳螂誰是蟬第九章 張龍王重歸病虎第十一章 美人一劍最誅心第七十二章 遼西龍城慕容萱第六十一章 公子丫鬟初相見第七十八章 師徒間肺腑而言第四十章 說今朝廟堂江湖第七章 敬你欺你又如何第二十三章 一步一拳有靜氣第五十三章 蕭瑟秋風換人間第五章 跳出井口看天下第八十四章 棋盤落子分黑白第二十三章 一步一拳有靜氣第六十七章 雷池壓頂天雷落第八章 雙劍齊出戰淫僧第六十五章 當死則死亦無憾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一百章 一劍穿心三十六第三章 守株待兔織羅網第四十四章 蒼雷一震五百里第八十九章 有夫妻並行而言第四十八章 逍遙地仙十八樓第八十章 遙想如何入帝都第十三章 疾風驟雨落西北第八十七章 十二劍十二劍骨第七十二章 遼西龍城慕容萱第七十九章 後死無仇誰可雪第二章 井底之蛙望井口第三十八章 西涼州西涼將門第三十四章 猛龍過江西涼州第五章 跳出井口看天下第八十三章 菊黃蟹肥秋正濃第二十七章 大打出手有神通第一百零一章 人生當苦唯自知第七章 敬你欺你又如何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仲謀且走好第七十章 一人一劍即劍宗第三十六章 佛窟藏劍名卻邪第七十二章 遼西龍城慕容萱第十三章 疾風驟雨落西北第十二章 九品五仙說當年第九章 暗槍暗箭繡春刀第三十六章 佛窟藏劍名卻邪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五十五章 十二狼盜掛人頭第一章 承平二十一年春第一百零二章 散華落幕身後事第八十章 遙想如何入帝都第六十六章 劍仙霸氣至如此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五十八章 神仙打架凡人逃第二十章 十年之前定今朝第三十八章 西涼州西涼將門第三章 背後負劍名天嵐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仲謀且走好第六十一章 公子丫鬟初相見第八章 崇龍觀裡初相遇第五十六章 根骨資質說道途第六十四章 劍氣凌空堂劍師第五十一章 修道如商數家當第六十六章 劍仙霸氣至如此第八十三章 菊黃蟹肥秋正濃第二十二章 龍門客棧風雲動第十二章 九品五仙說當年第五十一章 修道如商數家當第十四章 歡喜無量觀世音第四十章 說今朝廟堂江湖第八十八章 一品境界割人頭第一百零一章 人生當苦唯自知第五十四章 無名劍客殺馬賊第九十四章 大丈夫提三尺劍第五十八章 神仙打架凡人逃
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七十四章 道門祖庭巍然立第二十五章 鎮魔道人三十六第九十章 舊曾諳乘鶴下山第十七章 初顯崢嶸鎮魔殿第七十三章 兩說慕容話誅仙第二十九章 複姓公孫名仲謀第二章 姑娘喊一聲老徐第八十三章 菊黃蟹肥秋正濃第三十章 毀天滅地劍十三第八十一章 姑娘姓蕭名知南第六十三章 當年名儒宋帝王第九十五章 此去歸鄉無多路第九十七章 如何纔是得太平第十五章 家狗何必笑野狗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四十六章 卻道天涼好個秋第二十章 十年之前定今朝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八十九章 有夫妻並行而言第六十五章 當死則死亦無憾第二十八章 吃人者恆被吃之第五十五章 十二狼盜掛人頭第十五章 家狗何必笑野狗第三十一章 殺人飲血劍開鋒第七章 陰沉暗衛着飛魚第八十五章 再落子先手收官第四十三章 誰是螳螂誰是蟬第九章 張龍王重歸病虎第十一章 美人一劍最誅心第七十二章 遼西龍城慕容萱第六十一章 公子丫鬟初相見第七十八章 師徒間肺腑而言第四十章 說今朝廟堂江湖第七章 敬你欺你又如何第二十三章 一步一拳有靜氣第五十三章 蕭瑟秋風換人間第五章 跳出井口看天下第八十四章 棋盤落子分黑白第二十三章 一步一拳有靜氣第六十七章 雷池壓頂天雷落第八章 雙劍齊出戰淫僧第六十五章 當死則死亦無憾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一百章 一劍穿心三十六第三章 守株待兔織羅網第四十四章 蒼雷一震五百里第八十九章 有夫妻並行而言第四十八章 逍遙地仙十八樓第八十章 遙想如何入帝都第十三章 疾風驟雨落西北第八十七章 十二劍十二劍骨第七十二章 遼西龍城慕容萱第七十九章 後死無仇誰可雪第二章 井底之蛙望井口第三十八章 西涼州西涼將門第三十四章 猛龍過江西涼州第五章 跳出井口看天下第八十三章 菊黃蟹肥秋正濃第二十七章 大打出手有神通第一百零一章 人生當苦唯自知第七章 敬你欺你又如何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仲謀且走好第七十章 一人一劍即劍宗第三十六章 佛窟藏劍名卻邪第七十二章 遼西龍城慕容萱第十三章 疾風驟雨落西北第十二章 九品五仙說當年第九章 暗槍暗箭繡春刀第三十六章 佛窟藏劍名卻邪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五十五章 十二狼盜掛人頭第一章 承平二十一年春第一百零二章 散華落幕身後事第八十章 遙想如何入帝都第六十六章 劍仙霸氣至如此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五十八章 神仙打架凡人逃第二十章 十年之前定今朝第三十八章 西涼州西涼將門第三章 背後負劍名天嵐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仲謀且走好第六十一章 公子丫鬟初相見第八章 崇龍觀裡初相遇第五十六章 根骨資質說道途第六十四章 劍氣凌空堂劍師第五十一章 修道如商數家當第六十六章 劍仙霸氣至如此第八十三章 菊黃蟹肥秋正濃第二十二章 龍門客棧風雲動第十二章 九品五仙說當年第五十一章 修道如商數家當第十四章 歡喜無量觀世音第四十章 說今朝廟堂江湖第八十八章 一品境界割人頭第一百零一章 人生當苦唯自知第五十四章 無名劍客殺馬賊第九十四章 大丈夫提三尺劍第五十八章 神仙打架凡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