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有羅漢坐於北塔

紫霄宮內,只剩下掌教真人和鎮魔殿殿主。

秋葉仍是介於可見和不可見之間,知雲和小道童見得,修爲高絕的塵葉卻是見不得,他只能隱約感覺到秋葉背身過去,雙目微闔。

忽然,秋葉的聲音再次響起,“師弟,你心緒不寧。”

塵葉一愣,然後急忙收斂思緒,知道自己自從進入紫霄宮以來,有過兩次心神不定,卻沒想到竟是被秋葉感知到了,不得不開口解釋道:“自從敗於公孫仲謀之手以來,我之心境的確不如以前那般圓滿。”

秋葉平靜道:“劍宗,的確是我道門的一根心頭刺,已經一千年了。”

大殿之中瞬間一片寂靜,氣氛壓抑。道門和劍宗師出同門,同根同源,劍道之爭始於千年之前,可謂是一筆陳年舊帳,而且還是誰也算不清的老賬,兩者之間的仇怨早已深入骨髓,沒有半分和解的可能,只有分出個你死我活。

塵葉沉吟片刻,開口道:“掌教師兄要下山是大事,不過如今的天下已經不是三十年的天下了。”

秋葉的聲音微冷,“自蕭玄登基以來,始終對我道門虎視眈眈,意圖行當年大鄭舊事,驅逐我道門,他卻不想想,若沒有我道門,他們蕭家又怎麼能得了天下?當年他出生時,蕭煜與我道門交好,特意爲他取名一個玄字,正應道祖玄門之意,今日他怕是忘了這個玄字的由來了。之所以一直不與他計較,是因爲我始終不相信蕭煜會死,畢竟是當年的天下第一人,怎麼能說死就死了?”

塵葉吃了一驚,道:“掌教師兄的意思是,蕭皇還活着?”

秋葉緩緩說道:“當年在嶗山,蕭煜以託付身後事之名請我爲他修建梅山陵,我念及雙方情分自然應允,江南之戰後,大局已定,我將此事上報天塵師叔,自太平元年始,道門前後共計派出四百餘弟子前往梅山,與蕭瑾徵調的十萬民夫和三萬甲士一起修築梅山陵,總共修了十年,修成兩座陵墓,其中一座是蕭煜父母合葬的盛陵,這座最先完工。至於另外一座明陵,太平十年建成,其後又被蕭煜親自佈置,聽說佛門、儒門、巫教、玄教和天機閣也參與其中,直到太平十五年纔算完全告一段落。這座修建了十五年的大墓,傾注大半個修行界之力,其中玄奇,就是道門也知之不全,而蕭煜夫婦就是合葬於這座明陵之中。”

塵葉喃喃道:“世間傳言,太祖皇帝於陵墓之中,養陰兵數十萬,待到大齊傾頹之時,便會重現世間,我以前只當是鄉野村夫傳言,想不到竟真的是空穴不來風啊。”

秋葉平淡道:“風起於青萍之末,很多看似荒誕不經的傳言,反倒是直至本源。”

大殿之中又是一片寂靜,兩位大真人就這樣站在大殿之中,各自靜默不語。

過了許久,塵葉緩緩道:“朝廷那邊,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相繼故去,承平元年的那場亂事雖然被太后鎮壓下去,但藍相也多有損傷,太后故去之後,蕭帝不斷收權,藍相如今在朝堂上的處境很是不好,怕是堅持不了多久了。”

秋葉平淡道:“此事我自有計較,只要蕭煜不重現世間,天下之大,誰又能奈我何?退一步來說,即便是蕭煜還活着,只要我不去帝都,他也不能怎樣。”

塵葉還要想說什麼,秋葉終於是現出形體,略一擡手,沒讓他繼續說去,面容平靜道:“你去吧,去跟暗衛府的三位都督要個交代,將崇龍觀之事做個了結,至於其他事情,我自有安排。”

塵葉肅容稽首,“是,師弟告退。”

――

到了遼州,離北都便不遠了。

本朝親王郡王皆有封地,而且按照爵位和封地規格,還配有大小不等的兵權,或是鎮守一城,如靈武郡王蕭摩訶,或是鎮守一州,如燕王蕭隸,齊王蕭白,還有就是鎮守一國一地,分別是身在草原王庭的鎮北王林寒,掌管着整個遼闊草原,坐鎮原名衛國後改名魏國的魏王蕭瑾,就是他親手滅去張家和公孫家,最後一個便是鎮守東北三州的遼王牧棠之。

天下初定,以宗室諸王屏藩社稷是明智之舉,朝野上下並無異議,即便是現在,也沒人敢喊出削藩的話語,唯有遼王牧棠之不斷招來非議,因爲其他諸王即是宗親,而且本人或者父祖輩都有從龍之功,唯有遼王一系,乃是當初先帝迫於形勢不得不許下親王之位招降而來。

所以到了現在,皇帝陛下和藍相爺不斷打壓遼王,朝野上下,非但沒有人說情,反而都是幸災樂禍,愈發顯得如今的遼王殿下勢單力孤。

朝廷步步緊逼,遼王府便步步退讓,偌大一個東北,除了遼州,就只剩下一個北都,遼州和北都各有一座遼王府,但真正的遼王府卻不在遼州,而是在北都城中。

徐北遊和公孫仲謀要去見遼王,就必然要去北都,不過這次遼王想來是要表現出禮賢下士的誠意,故而特意從北都來到遼州朝陽府。

徐北遊和宋官官從酒樓中出來,按照與師父的約定,前往北塔與他會合。

朝陽府城內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俗稱東塔、南塔、北塔,朝陽北塔始建於北魏年間,乃是北魏文成明皇后在大燕龍城宮殿舊址上,爲其祖父祈壽冥福和弘揚佛法而修建的“思燕佛圖”。

後幾經戰亂,幾經損毀,又幾度重建,形成以後燕宮殿夯土臺基爲地基,“思燕佛圖”的臺基爲臺基,磚塔爲內核,遼塔爲外表的朝陽北塔。其構造奇妙,使北塔被譽爲東北第一塔。

北塔地宮中,供奉有佛祖真身舍利,再加上南塔的所供奉佛祖舍利,一城之中竟是有兩顆佛祖舍利,故而朝陽府被尊爲佛都,有大批佛門高人駐紮於此,這裡也是寥寥幾處沒有道門勢力延展的城池之一。

到了城北,便可以看到金光璀璨的北塔。

塔內有佛光隱現。

徐北遊與宋官官徑直向北塔行去,臨近塔前百丈左右才停下腳步。

宋官官指了指北塔,輕聲道:“我曾在宗內典籍中看到過,有位佛門得證羅漢果位的高僧鎮守在此塔之中,能以體魄擋下宗主一劍的人不多,這位高僧就是其中之一,不敗金身臻至小圓滿境界,曾在玄教的六位人仙高手的圍攻下,不還手卻不傷分毫。”

徐北遊問道:“羅漢果位?”

宋官官解釋道:“五仙之說是道門的說法,佛門並不以此爲境界劃分,羅漢果位便是等同於道門的地仙境界。”

徐北遊呵了一聲,“又是一位地仙大高手。”

宋官官輕輕說道:“道門有八峰主之說,佛門亦有六大首座,此十四人俱是地仙九樓之上的境界,像轉輪王那種一二樓的地仙境界,在這些人面前不過是土雞瓦狗一般。”

徐北遊邁步前行,語調平淡道:“再不濟的地仙境界也是地仙,遠非我這個就連鬼仙都還未踏足的人能妄加評說的。”

北塔周圍異常空曠,甚至沒有寺廟等其他建築,只有這一座孤零零的寶塔,傳說中那位佛門高僧便是坐鎮於塔頂,守護佛祖舍利。

這些年來,可是從來沒聽說過有人敢打佛祖舍利的主意。

徐北游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北塔的塔頂,金光濃郁近乎於實質,蔚然奇觀。

金光內的佛塔中有人端坐,雙手合十,輕誦道:“南無阿彌陀佛。”

第十四章 歡喜無量觀世音第二十章 十年之前定今朝第五章 跳出井口看天下楔子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仲謀且走好楔子第四十九章 錦繡江山通天途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三十章 毀天滅地劍十三第三十八章 西涼州西涼將門第十二章 九品五仙說當年第一章 承平二十一年春第七十章 一人一劍即劍宗第九章 暗槍暗箭繡春刀第七十一章 富貴世家都該殺第九十四章 大丈夫提三尺劍第二十九章 複姓公孫名仲謀第八十六章 公主殿下蕭知南第五十七章 秋風秋雨好殺人第七十七章 鐘鳴鼎食過黑廊第六十五章 當死則死亦無憾第十二章 九品五仙說當年第八十七章 十二劍十二劍骨第九十四章 大丈夫提三尺劍第八章 崇龍觀裡初相遇第七十二章 遼西龍城慕容萱第四章 撐傘遮雪指殺人第二章 姑娘喊一聲老徐第三十四章 猛龍過江西涼州第七章 敬你欺你又如何第九十九章 一氣化三劍開天第五十三章 蕭瑟秋風換人間第七十九章 後死無仇誰可雪第六十一章 公子丫鬟初相見第九十九章 一氣化三劍開天第三十二章 文武雙全苦讀書第二十四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八十五章 再落子先手收官第六十九章 一章一印換一人第四章 當年鐵騎今猶在第二章 姑娘喊一聲老徐第六章 有和尚法號無色第六十九章 一章一印換一人第七十九章 後死無仇誰可雪第二十九章 複姓公孫名仲謀第七章 敬你欺你又如何第九十一章 說族評葉落歸根第六十九章 一章一印換一人第七章 陰沉暗衛着飛魚第一百章 一劍穿心三十六第五十一章 修道如商數家當第九十九章 一氣化三劍開天第二十四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四十四章 蒼雷一震五百里第三十四章 猛龍過江西涼州第四十章 說今朝廟堂江湖第二十九章 複姓公孫名仲謀第四十六章 卻道天涼好個秋第七十章 一人一劍即劍宗第十四章 歡喜無量觀世音第三十二章 文武雙全苦讀書第六十三章 當年名儒宋帝王第四十八章 逍遙地仙十八樓第四十一章 夜入王府見世子第八十八章 一品境界割人頭第五十八章 神仙打架凡人逃第五章 虛虛實實反其道第一百零二章 散華落幕身後事第四章 當年鐵騎今猶在第二十章 十年之前定今朝第八十六章 公主殿下蕭知南第四十一章 夜入王府見世子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二十二章 龍門客棧風雲動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三十七章 病虎龍王張無病第二章 井底之蛙望井口第四十三章 誰是螳螂誰是蟬第十章 有人前行背劍匣第四十五章 劍斬生死斷生死第五十八章 神仙打架凡人逃第八十三章 菊黃蟹肥秋正濃第七十五章 有羅漢坐於北塔第七章 陰沉暗衛着飛魚第四十五章 劍斬生死斷生死第十四章 歡喜無量觀世音第九十四章 大丈夫提三尺劍第五十七章 秋風秋雨好殺人第九十三章 仙劍出鞘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玉門關外千佛洞第八十四章 棋盤落子分黑白第四十章 說今朝廟堂江湖第九十六章 蓮花峰上九仙至第二十九章 複姓公孫名仲謀第九十章 舊曾諳乘鶴下山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二十七章 大打出手有神通
第十四章 歡喜無量觀世音第二十章 十年之前定今朝第五章 跳出井口看天下楔子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仲謀且走好楔子第四十九章 錦繡江山通天途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三十章 毀天滅地劍十三第三十八章 西涼州西涼將門第十二章 九品五仙說當年第一章 承平二十一年春第七十章 一人一劍即劍宗第九章 暗槍暗箭繡春刀第七十一章 富貴世家都該殺第九十四章 大丈夫提三尺劍第二十九章 複姓公孫名仲謀第八十六章 公主殿下蕭知南第五十七章 秋風秋雨好殺人第七十七章 鐘鳴鼎食過黑廊第六十五章 當死則死亦無憾第十二章 九品五仙說當年第八十七章 十二劍十二劍骨第九十四章 大丈夫提三尺劍第八章 崇龍觀裡初相遇第七十二章 遼西龍城慕容萱第四章 撐傘遮雪指殺人第二章 姑娘喊一聲老徐第三十四章 猛龍過江西涼州第七章 敬你欺你又如何第九十九章 一氣化三劍開天第五十三章 蕭瑟秋風換人間第七十九章 後死無仇誰可雪第六十一章 公子丫鬟初相見第九十九章 一氣化三劍開天第三十二章 文武雙全苦讀書第二十四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八十五章 再落子先手收官第六十九章 一章一印換一人第四章 當年鐵騎今猶在第二章 姑娘喊一聲老徐第六章 有和尚法號無色第六十九章 一章一印換一人第七十九章 後死無仇誰可雪第二十九章 複姓公孫名仲謀第七章 敬你欺你又如何第九十一章 說族評葉落歸根第六十九章 一章一印換一人第七章 陰沉暗衛着飛魚第一百章 一劍穿心三十六第五十一章 修道如商數家當第九十九章 一氣化三劍開天第二十四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四十四章 蒼雷一震五百里第三十四章 猛龍過江西涼州第四十章 說今朝廟堂江湖第二十九章 複姓公孫名仲謀第四十六章 卻道天涼好個秋第七十章 一人一劍即劍宗第十四章 歡喜無量觀世音第三十二章 文武雙全苦讀書第六十三章 當年名儒宋帝王第四十八章 逍遙地仙十八樓第四十一章 夜入王府見世子第八十八章 一品境界割人頭第五十八章 神仙打架凡人逃第五章 虛虛實實反其道第一百零二章 散華落幕身後事第四章 當年鐵騎今猶在第二十章 十年之前定今朝第八十六章 公主殿下蕭知南第四十一章 夜入王府見世子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二十二章 龍門客棧風雲動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三十七章 病虎龍王張無病第二章 井底之蛙望井口第四十三章 誰是螳螂誰是蟬第十章 有人前行背劍匣第四十五章 劍斬生死斷生死第五十八章 神仙打架凡人逃第八十三章 菊黃蟹肥秋正濃第七十五章 有羅漢坐於北塔第七章 陰沉暗衛着飛魚第四十五章 劍斬生死斷生死第十四章 歡喜無量觀世音第九十四章 大丈夫提三尺劍第五十七章 秋風秋雨好殺人第九十三章 仙劍出鞘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玉門關外千佛洞第八十四章 棋盤落子分黑白第四十章 說今朝廟堂江湖第九十六章 蓮花峰上九仙至第二十九章 複姓公孫名仲謀第九十章 舊曾諳乘鶴下山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二十七章 大打出手有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