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生死之間(3)

這些可都是赴死軍的高層。一聽說大帥要傳授真本事了,一個一個比誰都熱切。真要把大帥的本事學到幾分,這輩子都用不完。

李四現在的高度,怎麼說的都有。有說是神仙轉世的,有說的夜夢仙人的,還有些更加離譜的,說李四得了什麼什麼無字天書,參悟了其中的玄機,這才成爲當世第一英雄。

不管怎麼說,都是和仙人鬼怪沾邊兒,通常意義上來說,這種傳聞一般都是越傳越玄,到了後來,已經和事實的真相相差萬里,偏偏還有許多村男鄉婦信的實實。

淮西李帥是不是和仙人有這樣那樣的關係,很多的有識之士還是持一種保留看法。怪力亂神本就是虛無縹緲之言,怎麼能夠盡信?不過李四這個人確實透着一股子玄勁兒,尤其是對於大勢的洞察和把握,簡直已經是一個妖孽一般的存在。坐視天下大勢如觀掌上之紋,這種本事就算和什麼狗屁的神仙沒有關係,也絕對不是隨便什麼人就能做到的。要說李四是三代以下第一奇人。可能還有點誇張。可要說忠誠伯是國朝垂三百載的第一能人,絕對當之無愧。

李四看了看周遭一個個漲紅的臉龐,語氣不重,如輕風過嶽一般的說道:“也是時候傳一點兒真正的東西了。要不然我手底下都是莽夫,也墜了咱們赴死軍的威名。現在,我就給你們說說什麼叫做大勢。”

大勢,這可是忠誠伯拿手的本事。

市井坊間都在傳聞,說忠誠伯有未卜先知之能,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說的要多離譜有多離譜。雖然不能盡信了,可要說對大明朝局勢的把握,放眼天下,大帥要是自認了第二,就沒有人敢當那個第一。

“大勢者……說深了你們也不明白。”李四斟酌一下措辭,儘量說的更加深入淺出:“就說眼前吧,大明朝會不會中興誰也看不明白說不清楚。不過我可以斷言,大明朝總會走到山窮水盡的那一天,滅亡也是或遲或早而已。十年百年之後,大明朝也是過眼煙雲,從來就沒有哪一個王朝能夠千秋萬代,更不會有哪一個帝國可以亙古不滅……”

這個道理簡單的很,尤其是在明末這種比較開明的大環境下,什麼萬歲什麼萬萬歲之類的言語也就是順口說說罷了。從來也沒有人真信。無論強漢還是盛唐,哪一個不是說倒就倒了?江山易主也罷改朝換代也罷,都是尋常之事。

“但是,有一個東西萬世不變,那就是這個民族。”李四環視衆人:“五千年來,這個民族所經歷的苦難也不知道有多少,即便是衰弱到了極致,到了絲縷將斷的時候,就會有英雄出就會有壯士現……”

在李四所知道的歷史當中,這個民族做經歷的苦難比眼下要兇險多少倍,依舊能夠絲縷不覺綿延連續。無論如何強大的外敵也不管怎樣糜爛的內亂,可滅亡帝國可更替朝代,卻不可能讓這個民族萬劫不復。

“所以,無論我們做什麼,也不管我們怎麼做,只要是爲了這個民族,就絕不會錯,也絕對不會敗亡。你們都給我記住了,不論到了什麼時候,都要把這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管是誰要對這個民族不利,就殺了他就滅了他,能夠成爲這個民族的守護之犬,我等何其之幸

……”李四語氣之中都能滲出冰凌碴子來:“你們也不要以爲自己是如何了不起的人物,誰要是敢和這個民族對着幹,自己先想想是什麼下場吧!”

“赴死軍是什麼?今天我就告訴你們。赴死軍就是,”李四一字一頓的說道:“赴死軍就是一條狗,主人的名字就叫中華。當主人受到欺凌的時候,赴死軍就得出去玩兒命的咬;當主人想欺負別人的時候,赴死軍還是要玩兒命的咬。不要想是爲什麼。作爲一條狗,沒有必要去想也不配去想。主人指到哪裡我們就得咬到哪裡,即便是刀山火海也要躥過去……”

這就是赴死軍的使命和存在的意義,從赴死軍誕生的那一刻,就已經烙進了骨子裡。

四下裡,鴉雀無聲。

這些在場之人,全部都是赴死軍的高級軍官,全部都是李四一手調教起來的風雲人物。提起名號無一不是名動天下,放出去無一不是威震一方,今天才算明白了。

所有捆在一起,也不過是一條狗罷了。

但是作爲民族的守護之犬,還有什麼樣的榮光可以比擬?天下洶洶久矣,英雄輩出的時代,還有誰能夠有這樣的資格?

李四緩緩坐下,掃視一個個熟悉的臉龐:“你們要是能夠明白這個大的關節,剩下的也就好說了,我再來給你們說說眼下的詳細事情,程子棟——”

“大帥!”

“我打你不是因爲你殺滿洲人不對,無論是什麼只要和這民族爲敵,就應當斬盡殺絕,你殺的沒有錯。但是……”李四語氣倏的就是一轉:“你的手法錯了,而且錯的離譜!”

“你爲什麼要縱容百姓屠殺?還不是爲了把赴死軍摘出來?還不是爲了讓赴死軍留下一個青白的名聲?”李四調門兒猛然就是一高:“殺手無寸鐵之敵,怎麼說也不好聽的名聲。最爲民族的惡犬,赴死軍就不應該珍惜什麼狗屁的名聲。這種骯髒的事情赴死軍不去做,難道還要把惡名留給這個民族?你這是在給這個民族潑髒水呢,我能不打你?你們都給記住了,再有類似的事情,赴死軍就要主動承擔下來……”

“所以,屠殺之事必須由赴死軍來做,這種爲萬世做唾的名聲,我們就應該一肩膀子擔下來。”

“是。明白了。”

李四嘿嘿一笑:“現在,我就教教你們,讓你們知道應該怎麼去做……”

……

京城裡的旗人也分個三六九等,同樣是貝勒貝子還有有個肥瘦高下之分呢,就更加不用提起下面的旗人了。

八旗裡頭最沒有出息的就是正藍旗了。

當年的正藍旗是何等輝煌,無論是人脈還是功勳,比鑲黃旗還要高出一截,都能和正黃旗一較高下了。可皇太極一拿權,立刻就對正藍旗下手,把個好端端的正藍旗拆的東一團西塊,實力減下去有一半兒。到了多爾袞時代,下手更狠了。一直被正藍旗壓制着的兩白旗都成了惡狼,連吃帶拿的事情就不說,就是正藍旗自身也感覺出了這種頹勢,紛紛轉旗。到了現在,能走的都走了,能轉的都轉了,剩下的這些個不是沒有門路的就是沒有關係的,實在蹦躂不起來。

可這都是以前,現在正藍旗的旗人終於找到了一點兒平衡,因爲出了一個比他們還要不堪的——鑲紅旗。

要說起鑲紅旗,肯定得說說禮親王。這位老派的滿洲勳貴沒有多大的本事,就是一個拿手的好戲:穩。

無論是皇太極拿權還是多爾袞攝政,八旗裡頭可真是風雲突變,而且是一變再變,局勢的變化實力的消長,快的讓人眼花繚亂。可鑲紅旗一直沒有受到什麼傷筋動骨的損害,以前是什麼樣子現在基本還是什麼樣子。實力上雖然也有點損害,可和其他各旗比起來,這種輕微的止損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多爾袞一死,這種歷經風雨萬年不倒的好處可就沒有了。

禮親王和濟爾哈郎等人本是帝黨人物,可都被孝莊給算計了。比老天爺還要大的黑鍋誰敢揹着?也背不起來呀。於是乎,老派滿洲和朝廷就明打明的正式決裂。僵持了一陣子之後,那些手握實權的大人物連頭也不回的就去了老家關外,把一杆子老老小小落在這裡。

可八旗還是八旗,大夥兒的心思還是有的。尤其是禮親王派兒子去山西大同的時候,擺明的架勢就準備聯合地方實力派對抗朝廷的。這人鑲紅旗的人們又看到了希望。

可山西大同那邊的姜瓖……不僅扯旗造反攻打阿濟格,還把禮親王的兒子和一大杆子人都給卡擦了。

這也就斷了鑲紅旗所有人的念想,在京的旗丁都知道沒有了希望,也不再存什麼幻想。就是賣房子賣地也要回關外老家去。

可事到如今,也就說說而已,哪裡是那麼好做到的?連皇帝都跑不了,旗人還能跑出去?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能逃出赴死軍的追趕,可眼下的局勢已經不是從前了。

牆倒衆人推。鼓破萬人捶,現在的形式惡化成什麼樣子了,誰還敢亂跑?

現如今,尤其是京郊附近,最流行的就是造反,京郊八縣就沒有一個是安穩的。駐守的軍隊都嚇跑了,旗人還想跑?真要是跑出京城去,不等出了郊縣就能被各地的漢人們捶成肉泥。

當初的旗人可沒有少得罪漢人,不管是跑馬圈地還是大掠奴隸,都是破人產奪人命的勾當。現在的局勢忽然就反了過來,漢人們還你能客氣了不成?

完顏華善才五十多歲,年紀不算很大,可在整個鑲紅旗甚至是在整個滿洲里頭,絕對是輩分最高的。這要是掄起老輩子的資歷來,就是愛新覺羅家的多爾袞還比完顏華善矮兩輩兒呢。

老滿洲的十二大姓,完顏氏排第一。

平日裡走在街上,哪個滿洲子弟不是一哇聲的喊太爺爺?可現在呢?

現在根本就不敢出門兒,就更別提上街。他完顏華善子要在街上一露面兒,就甭打算再回來了。

街上成羣結隊的都是急赤白臉的漢人,這些人的眼珠子都是通紅的,見到旗人也不管什麼青紅皁白,圍住了就是一頓臭揍,不當場打死不會罷休。

隔這一條街的那木都魯氏一家十好幾口子。把大門二門關的死死,然後全部上吊了。

那不都魯家還算是精明的,死了也就死了,一乾二淨。當初進京的時候,他們家圈的地都有七八百畝之多,臨街好地段兒的鋪子也“盤”下來三間。搶來的奴隸和包衣都有一百多家,整日裡吃油穿綢風光無限。這才幾天的工夫啊,世道就翻覆過來,全吊房樑上了。

這些新興的滿人就是淺薄,不知道給自己留條後路,把人得罪光了,把福分也全享受完了,可不就剩下一條死路了麼!

完顏家比愛新覺羅氏的歷史有悠久的多,見的世面也多的多,起起落落的經歷也就多了。當年在烏蘇里江上游的時候,本是不願意進八旗的,可架不住努爾哈赤拿着刀子搶人,也就順了。

即便是在入關進京之後,滿洲人的氣焰滔天,完顏華善也不敢表現的太過了。撿着邊邊角角的地方弄了一百多畝地,夠一家子的開銷也就是了,不和別人攀比。

尤其是圈奴這種事情,完顏華善不是不想做,而是不敢。他太清楚這個龐大民族的底蘊了,什麼事情也不敢做絕,都要給自己留下三分餘地。

大清國看着是風光無限,可還能蓋過當年的大金國去?

當年的大金國不比現在的大清國要風光的多?連宋朝的父子皇帝都抓了,宋室皇族也拿了個乾淨,可結果怎麼樣?

南宋光復徐州的時候,女真人的下場那纔是真正的悽慘。整整一個城的女真人,就剩下七個。完顏華善的老祖宗就是那七個倖存者之一,從那兒以後遠遁極北老家,再也不出來了。

這個老大民族歷經幾千年,什麼樣的風風雨雨沒有見過?就算是受難也是一時而已,真要等哪天喘過氣兒來稍微一報復,不是任何一個民族能夠招架的住的。

大清國算個什麼?十萬戰兵就想永霸中原,做夢吧。

正是因爲知道這個老大民族骨子裡的力量,完顏華善做事從來都是小心翼翼,雖然被很多旗人取笑,卻換來了今日的苟且之機。

隔壁已經有了動靜,在亂糟糟的叫喊聲中,不時傳來器物破碎的聲響,偶爾還有幾聲慘叫響起……

也不知道有多少一腔怒火的漢人闖了進去,董鄂家倒黴了!按照這幾天的情形來看,暴怒的人們鐵定會把董鄂家砸成一片廢墟,然後點起大火……至於他們家的人,到那時候已經沒有人了,估計殘存的屍體也沒有幾個是囫圇的。

董鄂家的家主是過年以後才封的世管佐領,也着實榮耀了好一陣子,可這種榮耀沒有持續幾天……

隔壁一聲接着一聲的慘叫好似就在耳邊,完顏華善一家老小都怕了,而且是怕的要命。一家人圍坐在廳堂之中,聽着四下裡此起彼伏的亂聲,一個個面色煞白幾無人色。

大門二門都是開着的,這是完顏華善的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是把門全都關死就有用了?就能把些暴怒的人潮擋在外面了?這不是欺騙自己還是什麼?

最小的孫子還在吃奶,兒媳嘴脣醬紫,哆哆嗦嗦的已經不能自制。

別說是這樣沒有見過什麼世面的女人,就是幾個大老爺們兒也嚇的臉色蒼白戰戰兢兢。

這可不什麼一家一門的尋仇毆鬥,而是兩個敵對陣營之間由來已久的的報復行動。旗人們圈地圈奴,剃髮欺人,所造下的罪孽到了清算的時候。這股清算罪行的風潮疾如烽火,席捲一切,不是說話就能化解的。

誰也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走上了街頭,更不知道有多少參與到這個報復的風潮之中,可所有人都知道,這些人的數量一定是一個讓人頭暈目眩的數字。

雖然已經沒有旗人敢於出門,可相互之間還能傳遞點兒消息。這些人早在內城清掃了一遍,死了多少人誰也不清楚,都是在猜測,在惶恐和畏懼中猜測着。同時祈禱這種毀滅一切的風潮不要落到自己頭上。

若是祈禱有用的話,絕對不會出現今天的局面。

作爲一家之主,完顏華善心裡也恐懼到了極點,可還是安慰着一家老小:“咱們這一家子,從來都是知道個前後進退的,也沒有把人都得罪絕了。平日裡雖然沒有做什麼大的善事,可也沒有多大的惡行。這些個漢人也是講道理的,要不然怎麼這好幾天的工夫了,對門都燒光了也不進咱們家?想來知道咱們家是不做惡事的吧……”

也僅僅是安慰自己罷了。

現在局面已經混亂到了極點,在報復的大潮當中,早不知道殃及了多少人家。何況也不算什麼真正的殃及,真要是一筆一筆清算起來,誰的屁股底下也不乾淨。

就算真的一清二白,也不見得就可以安然無事了。在風潮當中趁機發財,行敲詐殺戮之事的也不在少數。

迄今爲止,還沒有聽說哪一家能夠平安的。

其實完顏華善和他的家人心裡就跟明鏡一樣,這一遭是躲不過去了。

以前雖然沒有什麼大的惡行,可真要是理論起來,在這京城當中就是最大的惡行。你老家在什麼地方?怎麼會來京城?還不是殺進來的?

你在不是旗?是不是旗人?

等等等等所有的這一切問題,都會把完顏華善一家毀滅。當然,更大的可能是那些根本就不問這些,直接上來就開始動手。

大勢如此,不是什麼能夠改變的。

完顏華善艱難的吞嚥着口水,嗓子裡象塞了一把沙子一樣暗啞,頹然說道:“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再說什麼也沒有大用,真要是……真要到了最壞的那一步……我是說萬一……咱們一家人也要死在一起。這輩子是沒有什麼指望了,只盼着能修個好來世吧……”

滿洲人的信仰很雜,敬奉的神明也是五花八門。譬如完顏華善一家,就有信佛的和信祖的,各燒各的香,各拜各的神。

但是到了現如今的這步田地,什麼樣的神佛先祖也不管用了,也就不信了,全家人好像是商量好了一樣,齊齊的唸叨着:“救世的烏利顏,女真的保護神吶,快點顯靈吧……”

就連完顏華善這樣信祖的人,也把烏利顏的名號書寫成一個布條,象是護身符一樣貼身珍藏起來。

在這種大難降至的時候,什麼樣的神佛先祖也保護不了他們,什麼樣的奇蹟也不可能挽救得了他們。

但是還有一個烏利顏,一個叫做魯識字的烏利顏。

也只有烏利顏能夠保護即將滅頂的旗人,即便是在赴死軍高高舉起的屠刀之下,烏利顏魯識字依舊能夠把絕望的旗人拯救出來。這不是什麼傳說中的神話,而是鐵一般的事實,早已經被全天下都知道的事實。

在南邊,在黃河邊上,有一羣人,有一羣旗人,就生活在赴死軍的包圍之中。這個誰也不敢相信而有不得不相信的奇蹟就是魯識字一手打造。

其實完顏華善也知道魯識字不是什麼神明,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但是在這大難臨頭之際,即使是最清醒最睿智的旗人,也寧願相信魯識字就是上天降下的烏利顏,就是旗人的救星。

因爲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其他的心靈依賴了。

完顏華善一家和北直隸的所有旗人,都開始相信魯識字和滿洲人之間有着某種神秘而又密切的關聯。這種關聯就象靈魂一樣看不間也摸不到,卻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着。

要不然,前途遠大名動天下的七殺營首領怎麼會突然之間就保護起了滿洲人?這種變化在滿洲眼裡也是匪夷所思到了極致。從一個如日方中的英雄忽然就“墮落”爲一個全天下都唾棄的叛徒,魯識字拋棄了他所有的一切,難道就是爲了落下一個千古罵名?

沒有人能夠想的通,也只能往神鬼之說上靠攏。尤其是在這種生死一發的危機關頭,旗人已是別無選擇,只有相信魯識字就是現世的烏利顏,就是救星。

雖然這個救星遠在黃河南岸,不可能到這千里之外的京城,可人們還是念叨着他的名字。希望能夠在身死之後依舊得到烏利顏的庇護,而不至於魂無所歸成爲漂泊異鄉的鬼魂野鬼。

“烏利顏吶,保佑我們吧,保佑我的孩子吧……”兒媳婦把一塊書寫着烏利顏名字的布條綁在孩子額頭,動作是那麼的小心翼翼,又是那麼的神聖莊嚴……

“這是完顏家,鑲紅旗的!”在雜亂的腳步聲中,人們如發現肥美的獵物的猛獸一般,帶着興沖沖的表情就衝了進來。

完顏華善和他的家人立刻抱成一團,心都抽緊了。

“咣噹”一聲,廊下白底青花的大景盆就被砸的四分五裂,又是幾聲脆響,也不知道是打碎了什麼物件兒。

完顏家的所有人都恐懼到了極點,全身都在劇烈顫抖,惶恐的無以復加。

“在這裡,在這裡……”伴隨着一聲變了強調的叫喊,人們立刻就奔了過來。

完顏華善知道是時候了,已經到了絕對一家人生死的最後關頭。雖然知道這些人會把自己亂棍打死,可作爲一家之主的完顏華善還是站了出來,學着漢人的禮節作一深揖:“諸位街坊……”

“咣”的就是一棒子,夾頭夾腦就砸了下來。

就感覺腦袋嗡的一聲,完顏華善搖晃一下,險些栽倒當場。

額頭上的鮮血已是淋漓而下,熱乎乎的鮮血糊住了一隻眼睛。完顏華善也不敢去擦拭,依舊是堅持着把這個禮節做完:“諸位街坊,我完顏家自認沒有把路走絕,還請諸位街坊放過我這一家,總是做牛做馬結草銜環……”

“咣”的又是一棒。

身後傳來家人的驚呼之聲,還有娃娃奶聲奶氣的哭泣。

一棒子打在完顏華善頸肩部位,就感覺眼前一黑,再也分不清楚是什麼顏色,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黑白兩色。

完顏華善噗通跪倒在衆人面前:“求諸位街坊放我家人一條生路……”

棒子再次舉起,卻是沒有落下。

被一個和完顏華善差不多年紀的老者伸手攔下了。

老者穿件子青色的袍子,袍子上已是補丁摞補丁,顯然也是個讀詩書做學問的宿儒。

老儒生攔下棒子,瘦骨嶙峋的手掌一把就將跪着的完顏華善提起了半個身子:“好,既然沒有自認沒有把路走絕,那我就問問你,若是你真的多行善舉,今日就饒你一回。若是多行不義,哼……”

隨着老人的一聲冷哼,衆人立刻跟着大喊:“殺!”

“我來問你,崇禎二年,你殺過人沒有?”老儒生面色頓時猙獰的如同九幽厲鬼:“就在關外的左後屯附近,有沒有屠殺過整整十三個村落?有沒有殺死我的兒子和兒媳,有沒有把我未滿週歲的孫子丟進火中?”

老儒生聲色俱厲的大聲質問,完顏華善心裡反而升騰起莫大的希望,因爲他從來也沒有去過什麼左後屯,也就不可能殺死過老儒生的一家老小,回答起來也十分的理直氣壯:“沒有,絕對沒有,我這一輩子連左後屯在哪裡都不知道。”

“好的很吶!”老儒生忽然就哈哈大笑起來,笑的如此瘋狂,聞之能不動容?在聲震屋瓦的笑聲當中,老儒生已是淚流滿面,笑聲逐漸轉爲嚎啕大哭。老儒生猛然扯開前襟,露出胸腹上一道觸目驚心的刀疤:“你們八旗屠殺我關外漢民,有沒有問過那些漢民是不是兵丁?有沒有問過他們是不是殺過韃子?有沒有?”

老者猛然大呼:“你們砍我也就罷了,爲何要殺我的兒子兒媳?殺了也就殺了,爲何連吃奶的娃娃也不放過?難道連吃奶的娃娃也做過對不起你們的事情?”

“報應啊報應,這就叫報應,當年你們是如何殘害無辜的?想來你也知道吧?這一次不過是因果報應而已。”老者一推完顏華善:“我讀了一輩子的聖賢文章,都是讀到了狗身上。什麼仁慈爲先都是狗臭屁,你們是要殺絕我們漢人,今日報應落在你的身上了,哈哈……”

這已經是兩個民族之間不可化解的仇恨,其中到底有多少怨恨多少血光,不是他完顏華善一家一戶的謹慎所能夠化解的。

若是因爲一人一家的善舉就能夠逃避懲罰,豈不是已經遍地生佛了?

“大人打死,孩子棄火!”老儒生瘋狂的大叫:“快點兒動手,咱們屈死的同胞就在頭頂上看着,他們已經等不及了,快——”

熱血已沸,仇恨早已經掩蓋了所有。

木棒橫掃,一下子就把完顏華善擊的後退幾步。

完顏華善極力的想要站起,卻再也沒有力氣,或者是沒有了勇氣,跌倒在家裡中間。

仇恨的力量足以摧毀一切,現在說什麼也太遲了。

一家人緊緊抱在一起,孩子還在哇哇的大聲哭泣着。兒媳絕望的仰天大叫,以同樣瘋狂的腔調大喊:“烏利顏,救救我們……”

木棒鐵棍高高舉起,陡然落下,砸的完顏華善一家人鬼哭狼嚎……

“大帥有令,在京旗人統一處置。”

也不過是一眨眼的工夫,眼前就已經出現兩個身穿土黃色軍裝的漢子。一個漢子手持鐵叉大聲呼喊着,把眼珠子通紅的人們推開。

“傳大帥的命令,在京旗人交由赴死軍審判,有冤有仇者,明日辰時可到赴死軍出觀審。大帥歡迎鄉親們訴說這些人的罪狀,好嚴懲之!”

兩個手持叉子的漢子什麼也不多說,叉子一擺,在完顏華善的腦瓜頂上敲打一下:“你們,跟我走!”

在這個時候,赴死軍這個大殺星反而成了救星,完顏華善立刻招呼家人,乖乖的跟着兩個赴死軍戰士出來。

身後的那些人們也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驚奇,這種情形其實早就應該出現了。

赴死軍進城之後,本應該就是安定局面的。一直拖延到今天,未嘗沒有讓大家報仇的意思,很多人都是這麼理解的。

赴死軍和韃子是絕對的死敵,當這些滿懷仇恨的人還畏懼韃子的兵鋒之時,赴死軍就已經用血肉和生命在和韃子死戰。

無論赴死軍做什麼,大夥兒都很放心。

忠誠伯和韃子是天然的仇敵,七殺令就在那裡擺着呢,這些韃子不會有好下場。

再者說了,既然赴死軍需要大家提供證據以證明韃子的罪孽,那就更簡單了。韃子的罪證還用收集麼?

赴死軍的出現讓完顏華善得以苟延殘喘,心裡還有最後的一點點希望。

若是赴死軍真的能夠按照規矩進行審判,自己這一家子生存下來的機會不小……

可要是如剛纔那個老儒生一般,別說是完顏家,就是所有的滿洲人都是死罪,而且死的不能再死的那種死罪。

街道上不時能夠看見如完顏華善一家這樣的,都是被前面的兩個赴死軍戰士領着,耷拉個腦袋行走。

身後跟着成片成片的人羣,這些人們大聲叫罵着,轉頭瓦片如雨。

“狗韃子,你們也有今日。”

完顏華善也吃了幾塊磚頭……

街角已經擺起了香案,香案旁邊是熊熊燃燒的火盆。香燭紙錢也不知道燒了多少,香灰早就把火盆填的海海滿滿。

“爹,娘,看着吧,韃子的末日到了!”

“好兄弟,在天有靈,千萬不要錯過了明日。大帥要給你們報仇了,到時候我拿幾個韃子腦袋來給你們上貢!”

在處處喊打喊殺的街道上,就是那些什麼事情也不懂的孩子們,都穿着開襠褲呢,就朝完顏華善丟石子兒,還在唱童謠一般歡歡喜喜的笑鬧着:“韃子腦袋瓜瓜兒,落地滾成葫蘆兒,換成一個糖糖兒,送給送給二郎……”

這樣大小的孩子不大可能明白眼前的情形究竟意味着什麼,甚至也不明白生死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差別。至於仇恨,他們就更不明白了。

但是這些孩子如唱童謠一般,歡快的唱着充滿殺氣充滿血光的恐怖歌兒,讓完顏華善的心徹底冰涼。

大勢已是如此,赴死軍口口聲聲要進行的審判其實已經沒有意義了。

所謂的審判其實也就是走走過場而已,無論完顏家有多麼青白,都不可能躲過赴死軍的屠刀。

完顏華善算是看明白了,因爲赴死軍要進行的不是什麼公平正義的審判,而是一場有組織有目的大屠殺。

赴死軍的屠殺,無論是規模還是效率,將遠甚於那些暴民。爲了收攏民心,爲了提高赴死軍在民間的威望,這一刀誰也別想躲過去,也不可能躲過去。

照這麼看來,赴死軍還會在其他地區執行這樣的計劃,因爲在這種屠殺背後,有赴死軍的利益。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韃子。就已經涵蓋了所有旗人,不論是善良還是罪惡,被這兩個字籠罩之後,無人可以倖存。

“到了晚上,想法子找點兒水吧,給孩子擦洗擦洗。”完顏華善的聲音說不出的絕望:“咱們可以帶着骯髒的身子去死,孩子得是乾乾淨淨的。”

“不是說要審的麼?咱們家又沒有做過什麼大的惡事……”

就算是真的清清白白,也不可能再有生存下來的可能了。因爲民間的風潮已經形成,赴死軍就是不想動手也得動手了。

現在的局面,由不得赴死軍了。

“韃子腦袋瓜瓜兒,落地滾成葫蘆兒,換成一個糖糖兒,送給送給二郎……”歡快的童謠還在唱着……

第52章 其實我是個演員第162章 寧靜的太多了第228章 算是做到了吧第211章 門戶大開第60章 大忠臣呀我是第84章 這裡的人們很好戰第148章 你看我們多齊心第217章 戰戰和和第13章 木之本水之源第62章 日月長照鮮血滿地第211章 門戶大開第83章 十分肥厚的誘餌第109章 恐怖之烈第53章 黃瓜如鐵第227章 狂熱的戰爭衝動第73章 從搶劫犯到綁匪第26章第152章 一縷發 三千血第5章 共同致富第6章 亂世桃園第102章 底層力量真的有用?第12章 如此明目張膽第147章 王莽和周公第142章 裡裡外外第147章 王莽和周公第16章 跟四叔好好幹第48章 咱們要回家第42章 倒計時開始第88章 補鐵鍋第215章 連環炮第一步第215章 連環炮第219章 真正的底氣第96章 我容易嘛我第171章 趁熱打鐵第87章 小蘿莉的婚嫁事第224章 小買賣第168章 轉變,都在轉變第183章 內部隱患第105章 左跑跑的凌波微步第117章 我就知道你是硬骨頭第65章 殺奴第102章 底層力量真的有用?第10章 老辦法也有效第224章 小買賣第35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第188章 其實早就註定了第一步第17章第209章 兵威促變第26章第65章 殺奴第13章 木之本水之源第211章 門戶大開第162章 寧靜的太多了第39章 大年初一頭一天第156章 又砸又補一大鍋第109章 恐怖之烈第198章 掩蓋的目的第71章 災難貧窮的地帶第103章 堯舜還是靖難?難說的很第212章 代價第2章 發財纔是硬道理第90章 似是而非的道理忽悠人第157章 人有兩面各不相同第60章 大忠臣呀我是第189章 記的回來第102章 底層力量真的有用?第15章 檢驗蝴蝶第23章 猙容初露第139章 鐵索連舟的效果第144章 麻桿打狼第180章 南北皇權第147章 王莽和周公第84章 這裡的人們很好戰第30章 大智如妖第153章 八月十五過節了第220章 苦難盡頭是苦難第216章 不如人意第88章 補鐵鍋第8章 活財神第110章 拼圖完成第17章第82章 小號大號第110章 拼圖完成第95章 你心知來我肚明第196章 生死之間(3)第192章 無路可走第146章 水混纔好摸大魚第129章 金玉碎而溝壑平(1)第156章 又砸又補一大鍋第55章 這回可是真的發了第142章 裡裡外外第184章 鬼過清明人過關第146章 水混纔好摸大魚第158章 各有心思三兩片第74章 該膽大的時候沒有膽大第154章頹局大振第151章第137章 最後的平靜
第52章 其實我是個演員第162章 寧靜的太多了第228章 算是做到了吧第211章 門戶大開第60章 大忠臣呀我是第84章 這裡的人們很好戰第148章 你看我們多齊心第217章 戰戰和和第13章 木之本水之源第62章 日月長照鮮血滿地第211章 門戶大開第83章 十分肥厚的誘餌第109章 恐怖之烈第53章 黃瓜如鐵第227章 狂熱的戰爭衝動第73章 從搶劫犯到綁匪第26章第152章 一縷發 三千血第5章 共同致富第6章 亂世桃園第102章 底層力量真的有用?第12章 如此明目張膽第147章 王莽和周公第142章 裡裡外外第147章 王莽和周公第16章 跟四叔好好幹第48章 咱們要回家第42章 倒計時開始第88章 補鐵鍋第215章 連環炮第一步第215章 連環炮第219章 真正的底氣第96章 我容易嘛我第171章 趁熱打鐵第87章 小蘿莉的婚嫁事第224章 小買賣第168章 轉變,都在轉變第183章 內部隱患第105章 左跑跑的凌波微步第117章 我就知道你是硬骨頭第65章 殺奴第102章 底層力量真的有用?第10章 老辦法也有效第224章 小買賣第35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第188章 其實早就註定了第一步第17章第209章 兵威促變第26章第65章 殺奴第13章 木之本水之源第211章 門戶大開第162章 寧靜的太多了第39章 大年初一頭一天第156章 又砸又補一大鍋第109章 恐怖之烈第198章 掩蓋的目的第71章 災難貧窮的地帶第103章 堯舜還是靖難?難說的很第212章 代價第2章 發財纔是硬道理第90章 似是而非的道理忽悠人第157章 人有兩面各不相同第60章 大忠臣呀我是第189章 記的回來第102章 底層力量真的有用?第15章 檢驗蝴蝶第23章 猙容初露第139章 鐵索連舟的效果第144章 麻桿打狼第180章 南北皇權第147章 王莽和周公第84章 這裡的人們很好戰第30章 大智如妖第153章 八月十五過節了第220章 苦難盡頭是苦難第216章 不如人意第88章 補鐵鍋第8章 活財神第110章 拼圖完成第17章第82章 小號大號第110章 拼圖完成第95章 你心知來我肚明第196章 生死之間(3)第192章 無路可走第146章 水混纔好摸大魚第129章 金玉碎而溝壑平(1)第156章 又砸又補一大鍋第55章 這回可是真的發了第142章 裡裡外外第184章 鬼過清明人過關第146章 水混纔好摸大魚第158章 各有心思三兩片第74章 該膽大的時候沒有膽大第154章頹局大振第151章第137章 最後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