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7章 猛龍

“我去,德國人這麼生猛?這戰鬥力和後世的虎王都有一拼了啊!”作爲隨時準備參加地球村第二次全村pk大會的預備選手,華夏對戰場的情況也是十分關注的,再加上協約國願意和華夏分享這些資料,所以華夏自然也很快收到了關於德國新式坦克的消息。而虎式坦克堪稱強悍的表現也讓徐傑嚇了一大跳!他實在沒想到德國人居然能在戰爭初期就搞出一個如此變態的東西。

“說實話,我一直認爲29型坦克殲擊車在戰爭初期是夠用的。沒想到現在就落伍了。看來我命令29型系列車族逐漸停產,開始研發新的坦克的計劃是正確的。”徐傑一邊看文件,一邊自語道。“那個,問一句,美國人送來的情報是不是弄錯了?爲了摧毀一輛虎式居然要搭上15到20輛謝爾曼或者29型坦克。這纔過去了幾年啊,我們軍工出口的拳頭產品就這麼不頂用了?”

“誰知道美國人怎麼算的戰損。”一旁的彭毅接口道。實際上戰場上統計出來的交換比大部分都有問題,沒有問題的交換比反而很少。自己方面的損失比較容易搞清楚,但是對方的損失就難說了,除了直接一炮打穿然後引起彈藥殉爆之外,這種情況下可以推定全損,那麼炮塔被打一個眼,或者懸掛被擊毀的情況,你到底是推定全損還是推定損失後可以維修?這本身就是一個糊塗賬。拖回去後是能夠維修還是最終丟棄,這個事情更沒法說。而且打了半天,數字重複計算或者漏算的事情也不可避免。所以具體交換比也就是看看就行了。較真反而沒有太大意義。對於彭毅這種參加了多次戰鬥的老鳥來說,美國人送來的戰損比數據最多也就是告訴他這種虎式坦克很可怕。沒有數倍的兵力不要碰!

“虎式坦克的具體數據有嗎?”徐傑隨後問道。

“這個啊,德國人的內部對虎式坦克的保密級別非常高。所以還沒有十分靠譜的數據,不過根據情報部門分析,虎式坦克的正面防禦應該是在110mm傾斜50度左右的水平,炮塔防禦厚度最高超過了200。側面的話在80mm左右,再多的數據就沒了,如果您想獲得第一手的資料的話,那我們只能希望美國人給力點,從戰場上繳獲一輛虎式坦克親自量一下!”彭毅說道。

“那個,我們的龍式坦克換裝速度如何了?”人都是喜歡對比的。尤其是當看到對手有一個好東西的時候,徐傑就下意識的會用華夏最先進的坦克和對方進行一下比較。華夏早在數年前就知道德國人在研製一款重型坦克,再加上作爲穿越者的徐傑對德國人的重裝坦克的癡狂十分了解,所以華夏的裝甲部隊也很早就開始了下一代主戰坦克的研究工作,而到了現在,這款被命名爲龍式的重型坦克也已經設計完成,並且通過了測試和軍方的認可,已經開始進入量產起,徐傑是海軍出身。對於陸軍並不是很瞭解,或者說不是那麼感興趣,而現在,虎式坦克帶來的危機讓徐傑不得不正視陸軍裝備的更新換代問題!

華夏陸軍的新坦克分成兩種。一種是重達40噸級別的35型中型坦克,而另外一種是被稱爲龍式的60噸級別的重型坦克。按理說中型坦克應該比較好搞,比重型坦克應該出來的更早一些。但是實際上卻正好相反,原因很簡單。相對而言,40噸的中型坦克的重量和車體相對於它的性能來說還是太拮据點了。而重型坦克雖然重量更大。但是留給設備的餘量反而更高。再加上,華夏陸軍裝備部傾向於先把重型坦克研製出了,因爲華夏陸軍本身對用35型坦克能否對付虎式坦克也沒把握,既然35型坦克不行,那就只能上龍式了。所以最後龍式坦克的進度反而比35型中型坦克更快!

“我去!紅色巨獸還是出現了啊,這真是歷史的宿命啊!”徐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看到龍式坦克設計圖後的感覺,徐傑發現這東西怎麼看怎麼想歷史上的is3!從上往下看,首先炮塔就是一個鑄造的圓形炮塔,炮塔下部的厚度最大,物理厚度在180mm左右,然後隨着向上傾斜,角度越來越大,同時開始削弱裝甲厚度。這樣設計出來的鑄造的炮塔一方面工時方面會比較短,另外一方面是獲得較好的全向防禦能力。據說is3的炮塔側面防禦等效厚度也能到200mm以上,就是拜這個較好的外形所賜。而龍式坦克擁有類似的防彈外形,裝甲厚度也比is3稍微厚了一些,綜合角度和厚度,以及鑄造水平,華夏的龍式坦克的炮塔正面防禦是強於is3的。而且如果鑄造中不會出現氣泡。

隨後就是車體正面了,雖然徐傑在很早以前就表達過對三塊拼接鋼板的不滿和懷疑,但是華夏設計師們在對比了簡單傾斜裝甲和類似is3的三塊裝甲拼接防禦模式後認爲,後者的防禦效果比前者要更好。雖然焊縫處被命中會出現崩裂,不過這也是小概率事件。用110mm厚的裝甲再加上65度以上的綜合角度,這樣的防禦面對歷史上虎王的長88mm重炮都沒問題,更別說現在的虎式坦克了。經過一番斟酌之後,從防禦性能和戰車內部空間的綜合考慮之後,歷史上的is3的正面防禦方式出現在了龍式坦克身上。三塊厚度130mm的裝甲板用拼接的方式構成正面防禦,而綜合角度達到了65度左右。這種防禦標準甚至用來抵擋美國人的90mml70火炮都基本夠用了,要知道這可是戰後巴頓坦克用的第一種主炮!防禦之強完全超越了現在的虎式坦克!

然後是側面防禦,把坦克的正面弄的十分厚實其實不算啥本事,把側面弄的同樣十分厚實才是真正的功夫。在這方面。is3再一次進行了首創的側面大傾角防禦佈局,is3型坦克的側面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分中彈率較高,採用了90mm傾斜60度的佈局。而下半部分則是正常的80mm垂直裝甲。90mm傾斜60度的防禦水平可比歷史上的豹子坦克的80mm傾斜55度高出了一個檔次!雖然下部的垂直部分依然比較脆弱,但是不得不說,is3型坦克的側面防禦佈局實現了一個突破。而這個位面的龍式坦克的側面防禦標準是幾乎和is3側面相當。

最後就是後面的防禦,is3型坦克的車體後部防禦也是用兩塊傾斜的裝甲板拼成的,歷史上的is3車體後部的裝甲爲上部裝甲傾斜48度,厚度爲60mm,下部爲50mm傾斜41度。這個位面is3龍式坦克後部的防禦標準爲上部裝甲厚度爲60mm傾斜50度,下部爲50mm傾斜40度。基本上和is3後部車體防禦持平。這個防禦標準在這個位面的這個時代也算第一了。

和歷史上的is3相比,華夏的龍式坦克擁有更強的防禦。但同時車體噸位也比is3高了不少。這一方面是因爲坦克硬指標的提升,另外一方面則是爲了提高備彈量和人員操作環境。歷史上的蘇系坦克的人機操作非常不和諧。所以華夏在適當的提高了這兩個方面性能後,坦克的重量被增加到了60噸。而爲了給這款重型坦克一個還算可以的機動性,華夏直接用莫林航空發動機爲基礎,改除了一款用鋁爲主要材料的620馬力的v8液冷發動機。

而在火力方面,龍式坦克同樣可圈可點。新式的105mml62型重炮幾乎是這個時代身管最長、口徑最大,威力也最大的坦克炮。這款火炮同時借鑑了美國人優秀的火炮設計和製造技術以及優良的炮彈設計。同時也借鑑了德國人的長身管和大裝藥。使用普通穿甲彈的時候,可以把重量15kg的彈頭以850米每秒的速度打出。而如果使用鎢合金穿甲彈的話,這個速度可以提高到950米!當然。火炮的壽命可能會比較短,但是論穿深的話,確實要甩同時期火炮數條街!而且大口徑火炮對傾角不是很敏感。很適合對付大傾角裝甲。而炮彈的儲存量也達到了65發的標準,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多裝一些。

就在虎式坦克大殺四方的時候。一個新的怪獸也在遙遠的東方破殼而出!虎式坦克虎嘯西歐的消息加快了這款坦克的生產和裝備步伐。幾乎所有有能力生產龍式坦克的坦克廠都開始生產這款坦克,華夏的35型坦克離大規模投產還有一段時間,在35型坦克大量投產之前。華夏陸軍也必須使用29型改進坦克和龍式坦克來抵擋同盟國的兵鋒。

就在華夏陸軍加緊備戰的同時,收到了總統密電的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立即帶着自己的那位駐華武官前往華夏外交部和外交部長顧維鈞會面。並提出了購買華夏新式坦克的建議。而面對這個建議,幹外交的顧維鈞自然不可能輕易回覆。一方面他不懂這些事情,龍式坦克的存在在華夏內部還算是機密。他一個外交口的自然和陸軍口不怎麼搭邊。而另外一方面則是這種尖端裝備的出口必須經過高層同意,所以他在委婉的表示了這不是他職權範圍內的事情後,立即向高層彙報,讓徐傑和國防部的人定奪。

對於美國人打算購買華夏坦克的想法,徐傑的意見是同意一半,這說白了就是同意美軍擁有華夏重型坦克部隊,但是同時又對設計和生產予以保留。這不僅僅是保密的問題,同時也是爲了更好的讓這些坦克投入到戰鬥中。美國人從來沒有裝備過50噸以上的坦克。而且雙方的標準都不一樣,在這種關鍵時刻,與其把寶貴的裝備就這樣交給美國人然後用數個月的時間去訓練適應,倒不如直接讓華夏陸軍上去。畢竟在未來的大戰開始之前,積攢一些經驗也是好的。

在隨後的會議上,彭毅親自接見了司徒雷登,並在將華夏的意見告訴了美國人。“面對已經惡化的國際形勢,華夏政府會履行自己的責任,並且會做出實際行動。我們會對貴國提出一連串的軍備支援方案,其中包括改進版29型坦克殲擊車以及新式重型坦克等等貴方感興趣的內容,華夏的重型坦克會和盟軍一起作戰,但是有個前提是,在未來數月之內,這些重型武器將操作在華夏軍隊手中。在短時間內,我們不打算轉讓這些武器。”

“整個世界已經到了危機關頭,整個法國已經處於了戰敗陰影籠罩之下。雖然,美英法三國軍隊竭力抵抗同盟國的入侵,但是在裝備和兵力上的差距依然讓我們節節敗退。如果沒有強大外力介入,法國的情況將十分危急。”司徒雷登平復了一下有些激動的心情後繼續說道:“法國將是倒下的一塊多米諾骨牌,而英國將是第二塊,我們甚至不用等到第三塊!因爲當英國倒下的時候,整個世界已經被改變了,一個強大和暴力的政府將統治整個世界最大的工業地區,他的力量將輻射到整個世界,沒有人能阻止他。在這場戰爭中,沒人能置身事外。”

“閣下有些激動了,您是專業的外交人員,而非專業的軍事人員。您是否問過您身邊的軍方人士,一種完全陌生的重型坦克從接收到形成戰鬥力需要多長時間。我不知道你們美國人怎麼樣,但是我們的部隊在接受了龍式坦克到所有戰鬥部隊、輔助和後勤支援部隊形成戰鬥力用了整整半年以上的時間。半年時間意味着什麼您應該很清楚。而貴國的工業做好了生產60噸級別的坦克了嗎?”彭毅平靜的詢問道。

“好吧,那麼貴國打算派遣多少重型坦克投入歐洲戰場?爲此,協約國又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司徒雷登問道。

“最多半個月時間,我們的第一批重型坦克部隊將裝船前往美國,然後進入大西洋。至於具體多長時間能到法國,就看你們的了。第一批龍式坦克將有3個獨立重裝營,每個獨立重裝營擁有50輛坦克,另外還會有6輛左右的備用車。伴隨這些巨獸一起前往的還有各種後勤保障車輛。至於說代價,將會有專人和你們探討。”彭毅說道。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f663026、athlon9527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852章 爆發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1097章 瓜分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1372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1第571章 矛與盾第312章 巡洋戰爭第408章 定計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457章 危局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650章 對策第258章 接戰第83張 善後事宜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427章 突擊虎特遣隊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802章 這就開打了?!第1029章 基地羣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348章 鬆綁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652章 取捨第81章 準備第657章 掃蕩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1043章 船廠密談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900章 明白了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479章 火海第1527章 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844章 意外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210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1章 穿越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830章 大出血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1400章 目標圖盧茲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145章 龍潛於淵(一)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629章 勝利了?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1105章 首殺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956章 兩難的選擇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336章 黎明
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852章 爆發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1097章 瓜分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1372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1第571章 矛與盾第312章 巡洋戰爭第408章 定計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457章 危局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650章 對策第258章 接戰第83張 善後事宜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427章 突擊虎特遣隊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802章 這就開打了?!第1029章 基地羣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348章 鬆綁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652章 取捨第81章 準備第657章 掃蕩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1043章 船廠密談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900章 明白了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479章 火海第1527章 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844章 意外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210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1章 穿越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1183章 嘴炮之戰第830章 大出血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1400章 目標圖盧茲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145章 龍潛於淵(一)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629章 勝利了?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1105章 首殺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956章 兩難的選擇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336章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