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

“當德國艦隊完成了他們的戰略機動之後,同盟國艦隊和協約國艦隊的碰撞就變得不可避免!德國人想要在這次交戰中一舉殲滅對手,而協約國艦隊爲了生存就必須擊敗對手,雙方都沒有回退的想法,更沒有退縮的餘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除非德國人主動讓開道路。我一直在猜測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德國人急急忙忙的尋求和協約國艦隊的決戰,難道是以爲華夏準備參戰?那支二十多年都沒有打過大規模海戰的艦隊真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可怕嗎?我相信我的對手一定能猜到華夏艦隊不會很快參戰,但是他們的決斷卻異乎尋常的果斷。我一直認爲德國人有些神經質了,他們有些過高的估計了華夏艦隊,但是實際上,從後面的一系列戰役來看,德國人比我們這些所謂的盟友更瞭解華夏艦隊的恐怖!當德國人爲他們精銳的航母戰鬥羣自豪的時候始終沒有放鬆警惕!直到戰爭中後期我才最終明白了德國海軍在開始的選擇是多麼正確的事情,否則的話,他們絕對不能支持那麼久,並最終獲得一個還算體面的結果。”——坎寧安《大西洋啓示錄》

協約國所有的戰艦都在利用最後的時間進行戰備,尼米茲等人不得不承認德國人選擇的時間非常好,因爲在未來的一週內,整個戰場上的天氣非常好,很適合兩個[巨人好好的打一場。爲了爭取最後的時間,協約國艦隊不得不在同盟國的威逼下稍稍向南撤退一些。到了這時候,同盟國已經不再隱藏他們的實力了。一隊隊不知從那裡冒出來的偵察機出現在協約國艦隊外圍防空圈之中,他們拼命一般靠近協約國艦隊然後在被擊落之前將獲得的情報送回去。甚至有一名美國飛行員單純靠打偵察機獲得了王牌的稱號。“這真是一羣瘋子!如果我們想戰勝他們就必須比他們還瘋狂!”尼米茲事後這樣回憶道。

美國人是真瘋了,他們竭盡全力準備這場戰鬥。二十多艘各種航空母艦上堆滿了戰鬥機,爲了能讓戰鬥力達到最高,他們將機庫中的飛機儘量都鋪在了甲板上,從指揮塔上望去,你就可以看見那一排排密密麻麻的飛機,每艘航空母艦的後甲板都放滿了飛機,前面是戰鬥機,後面是攻擊機,最後是魚雷機。爲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彈射器,甚至連飛行甲板前部也停着飛機!按照哈爾西的說法,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在機羣中引爆一發手雷的話,那麼這些飛機的所攜帶的油料和彈藥就可以讓整艘航母炸的四分五裂。

而在機庫中,美國人也沒閒着,尼米茲等人最終在機庫整備飛機的文件上籤上了自己大名,根據哈爾西的“蠻牛一波流”戰術,當面對一場不可避免的決戰時,航空母艦編隊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放出數量最多而且最爲合理的艦載機搭配。哈爾西在戰略上也許不如弗萊切,但是在戰術上絕對是大師級造詣,甚至就連新的美國航母全部採用側舷摺疊式升降機都是出自他的建議。

在尼米茲和坎寧安的支持下,哈爾西重新規劃了整個艦隊的艦載機搭配和航空母艦陣位。因爲這次攻擊主要執行的是有限度的攻擊,所以並不是全部的航母都釋放攻擊機羣,一方面是防禦需要。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噴火9戰鬥機的航程不足以支持遠距離攻擊需要,而能長途掩護攻擊機部隊的地獄貓飛機數量有限。所以負責進攻的機羣都被集中在了哈爾西和尼米茲兩個分艦隊中。

尼米茲直屬艦隊和哈爾西艦隊極限情況下可以釋放400架左右的各種飛機。如果第一批飛機可以等一下第二批的話,那麼算上在機庫整備的飛機。在等待時間較長的情況下,這波攻擊可以達到500架飛機以上,這已經是負責攻擊的兩個協約國航空母艦編隊能拿出來的極限兵力了。500架飛機在整個協約國航空兵數量中比例不高,但是實際上用一小半航母(7艘大型航空母艦和4艘請型航空母艦。而協約國艦隊光艦隊航母就有2打以上!)能釋放怎麼多飛機已經很不容易了。而且考慮哈爾西的新戰術,規模太大的機羣協調起來反而有困難。

至於剩下的三個航空母艦戰鬥羣,則負責全力防禦德國人的進攻,美國人知道通過機庫整備來憋一波大的,同樣德國人也絕對能用同樣的辦法放出一波超乎正常規模的機羣。保守估計德國人這波飛機至少能放出1000架以上!考慮到那些在機庫中或者因爲空中警戒而需要輪換的飛機之外,可以升空攔截的協約國戰鬥機數量其實要少於進攻方的,按照美國人的估計,如果想要保住己方艦隊的安全,剩餘三個航空母艦支隊全力釋放戰鬥機是最低標準!

噴火9戰鬥機的戰鬥力雖然強大,但是航程實在悲催,連帶着滯空時間也變的很短,用慣了地獄貓的美軍突然發現噴火啥都好就是在空中待不長,這意味着美國人需要安排更多的戰鬥力來執行空中警戒任務。爲了儘可能的減少這種巡邏消耗,哈爾西想出來一個非常特別的辦法,那就是將艦隊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由尼米茲指揮的兩個負責攻擊的分艦隊,而另外一部分則是由坎寧安指揮的防禦艦隊,由三個分艦隊構成。(因爲艦隊中主要防空力量都要依靠英國人提供的700架噴火戰鬥機,而英國人顯然更清楚如何運用這些英國原裝武器。所以負責防禦的是英國指揮官,而不是總兵力佔大頭的美國人!)

在陣型排位中,坎寧安的防禦艦隊將在正面展開,形成一個正面寬達幾百公里的空中防禦網。而尼米茲的攻擊艦隊在後方,釋放完戰鬥機後。整個航空母艦的發機能力將透支,因爲地勤人員的體力問題。他們即使機庫中有飛機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釋放。所以哈爾西認爲這些不能提供防禦力的航母在防禦戰中不但沒有任何價值反而是累贅,增加了需要保護的目標。分散了艦隊的防空能力!所以哈爾西將攻擊艦隊部署在防禦艦隊後方100千米處,再釋放完攻擊機羣之後,迅速向反方向撤離!假設給哈爾西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的話,那麼這支艦隊就可以跑出去至少70千米!再加上和防禦艦隊直接的100千米初始距離,德國人如果想要攻擊到後面缺乏防空的攻擊艦隊的話,需要先打穿防禦艦隊的層層防禦然後再飛過170千米來尋找後面的艦隊,這種情況再缺乏預警機的情況很難找到,而且就算找到了,德國人也不一定會選擇這種費力不討好的辦法!

當然哈爾西的這種打法只適合有限進攻全力防禦的戰術。不過確實最大化的優化了協約國艦隊的對空防禦能力,這種戰術甚至就連英國人都給與了極高的評價。哈爾西還在一次會議上信心滿滿的表示,只要英國人的飛行員給力,指揮不出現大的失誤的話,那麼德國人的攻擊機羣必將撞在一塊鐵板上!

在經過一番部署之後,美國人和英國人的自信明顯漲了一大截。他們自認爲能夠安穩的擋住對方致命的一擊。但是實際上呢,德國人也準備了相當多的花樣,那種起飛一堆飛機然後上去直接硬衝的戰法實在是太粗糙太低端了!美國人在陣型和編組上搞花樣的同時,德國人則是在飛機上下決心。誠如美國人所料,德國人也會利用機庫整備和停放飛機,然後放出一波超大規模的進攻。而與美國人不同的是,在這一波攻擊中。德國海軍將放出多達150架以上的雙發飛機!這些飛機數量看似不多,但是大部分卻攜帶着德意志帝國武器庫中最爲強悍的武器!重達1.2噸的弗裡茨型制導炸彈和重達1.4噸的重型反艦導彈!而另外一部分則攜帶了電子戰設備,在關鍵時刻。他們將是破開對方防禦的關鍵!

“航空隊情況怎麼樣了?布魯諾。”斯佩伯爵看着窗外甲板上排列的整整齊齊的飛機問道。爲了保證這次攻擊的力度,德國人同樣將竭盡全力釋放第一波攻擊。整整4個編隊的航空母艦將全部參與攻擊。預計在第一波攻擊的時候,德國人能放出將近1100架飛機。但是和美國人不一樣的是。德國人在這樣釋放飛機後並不會帶來發機能力疲軟的情況。因爲雖然名義上是一波攻擊,但是實際上時間非常長,當德國人壓縮了飛行時間後,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讓飛機在空中待命。第一波釋放的飛機將以戰鬥機爲主,4艘航空母艦將放出150架左右的fw190戰鬥機,這些飛機將攜帶着可以容納600l的特大號副油箱。他們將提前釋放,然後是主力機羣,最後則是隻有少量戰鬥機掩護的雙發攻擊機編隊。

當布魯諾提出這個攻擊計劃後,有不少人表示反對,在一般人看來,攻擊機羣最忌諱分批行動,攻擊必須連續,一鼓作氣把對方搞死,但是現在這個計劃卻有點添油的意思。面對各種反對意見,德國海軍航空兵首席空戰參謀布魯諾中將隨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超大規模艦隊交戰和只有四五艘航母的交戰模式完全不一樣。當你指揮幾百甚至近千架飛機組成的龐大機羣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指揮體系是多麼的無力。雷達只能發現敵機來襲,但是又多少飛機很難估算出來,更多的時候需要通過基層指揮官的感覺來處理情況。人都有一種從衆心理,當發現對手後,防禦一方的人員會下意識的想目標衝去,他們很少考慮大量的飛機衝過去是否浪費了寶貴的攔截資源。在這種情況下,當我們抱團行動的時候,無疑正中對方下懷,他們可以瘋一般的向我們的機羣衝去,這樣的話,結果就成了硬碰硬。協約國最近更換了戰鬥機,他們的艦隊中有大量的噴火9戰鬥機,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危險,硬碰硬的話損失會非常大。”

“所以我對原有的計劃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第一波戰鬥機就是爲了擾亂對方對戰場的感知,消耗他們的防禦力,噴火9戰鬥機雖然優秀,但是航程很短,我們第一批飛機中攜帶了大號油箱,完全可以支撐長時間的空中作戰,當對方的機羣出現混亂後,我們的主力機羣再趁勢掩殺,如果運氣好,我們可以直接突破對方的防禦,而即使運氣不佳,我們還有第三波。”布魯諾中將解釋道。

這個計劃說白了就是一個渾水摸魚的戰術,通過戰鬥機、電子戰飛機以及分批次多點突進,以擾亂對手爲主,最終突破對方的防禦。這個計劃看似添油戰術,但是考慮到雙發攻擊機優秀的長距離高速巡航能力,最後出發的雙發飛機在攻擊的時候反而可以和第二波主力重合,同時從兩個方向發動向心突擊的話,成功的概率自然要比單純抱團衝鋒要強多了!

這樣安排的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同盟國艦隊的航空母艦在釋放戰鬥機的過程中實際上有一定間隔。不至於大家憋了一波之後,全部疲軟。錯開時間後,總有一些航母可以隨時釋放戰鬥機來彌補對空火力的不足。而且考慮到美國人也可能是一波推死的節奏,同盟國艦隊內部的8艘航空巡洋艦全部攜帶戰鬥機,而且並不投入到對艦攻擊中,這些航空巡洋艦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把100多架戰鬥機送到空中擔任攔截任務。這樣的話,加上在空中待機的飛機、主力航母釋放的戰鬥機以及航空巡洋艦上的飛機,這些數量也相當可觀了,完全有機會攔住對手。

同盟國和協約國都在緊鑼密鼓的佈置着。雙方都決定和對方做過一場,那麼就一定能打起來,雙方都對自己的計劃感到滿意,認爲萬無一失,但是實際上會如何呢?就只能在戰場上見了。世界上最爲龐大的兩支艦隊在相互接近,當太陽再次升起的時候,世界將爲之色變!

感謝書友zhouyu1976、風宇15的打賞~~~,以及書友不變的星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969章 撞上了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712章 鏖戰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820章 準備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498章 修羅場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189章 差距第361章 戰列艦!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359章 T字橫頭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1308章 宿敵3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92章 打仗是要錢的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464章 行動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321章 放棄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1053章 鑽空子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525章 快速戰艦風靡全球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182章 王對王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1147章 泥潭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348章 鬆綁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882章 應對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1283章 雷霆萬鈞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264章 棄子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1149章 右勾拳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1464章 行動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692章 這就到敵後了?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31章 論勢(一)第72章 後勤問題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628章 相持第827章 刺客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840章 傻眼了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22章 來自英國的邀請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1323章 南北夾擊
第969章 撞上了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712章 鏖戰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820章 準備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498章 修羅場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189章 差距第361章 戰列艦!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359章 T字橫頭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1308章 宿敵3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92章 打仗是要錢的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464章 行動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321章 放棄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1053章 鑽空子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525章 快速戰艦風靡全球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182章 王對王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1147章 泥潭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348章 鬆綁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882章 應對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1283章 雷霆萬鈞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264章 棄子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1149章 右勾拳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1464章 行動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692章 這就到敵後了?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31章 論勢(一)第72章 後勤問題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628章 相持第827章 刺客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840章 傻眼了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22章 來自英國的邀請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1323章 南北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