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規劃

北洋做出了讓步,而中樞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些東西。那麼徐傑去經略東北從原則上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那麼剩下的就是徐傑打算管理那些地方,以及以何種名義去管理。以及具體的事情規劃了。

以地方大員或者盛京將軍的名義肯定不行,這是隻有旗人才可以坐的位置。徐傑即使功勞再高也不行。而且無論是慈禧還是光緒,都不想讓徐傑插手滿人內部的事情。而如果沒官沒職的話,顯然不行。

在這方面,李鴻章的優勢就現實出來了,對於清朝官場和各位大佬的瞭解上,李鴻章可比這個徐傑這個穿越衆瞭解的多得多。既然地方官不讓做,那徐傑只能作爲軍官。好在老李還是把聶士成部交給了徐傑,而南洋和兩廣新軍中願意留在東北的也被劃入到了徐傑麾下,而聲勢已足的徐傑所屬部隊也有了自己的名稱,東北武衛軍。

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徐傑和東北地方勢力的關係基本上是平行的。互不隸屬名義上直接聽命於中樞。地方上不會干涉武衛軍內部事務。但是同時武衛軍也不能干涉東北地方事務。而徐傑所部主要分佈在以下幾個區域。

第一塊最重要的是遼東半島,這裡本來就是北洋實力所及的地方,所以徐傑從李鴻章手裡接管這個地區一點問題也沒有。而大連以及後世的本溪、鞍山和阜新也讓徐傑想方設法弄到手中。

第二塊則位於後世黑龍江省的鶴崗和雞西地區。這裡的煤礦和鐵礦也是必須控制的。對於這些控制這些地區,徐傑有充分的理由。這裡靠近中俄邊境,一旦開戰,這裡將變成戰場,而現有的黑龍江將軍所屬各部戰力不濟,而且整個地區人煙稀少,只有先開發纔有足夠的力量抵禦俄軍的第一波進攻。而除了礦產資源外,徐傑還以軍屯爲名在黑龍江省的三江平原和黑龍江平原開荒種田。(屬於現在的北大荒的部分地區)

而第三塊則是在後世的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上,在這裡徐傑貪圖的並不是礦產資源和耕地,而是作爲未來北洋體系的戰馬生產基地而建立的。不僅現在。即使到了1戰,戰馬和馱馬依然是重要的戰略資源,是部隊運輸和機動的支柱,及時日本這個島國。都在明治維新後建設了專門的馬場。而德國等國更是有國營的軍馬基地。而在甲午戰爭中繳獲的大量俄國西伯利亞馬正好用來和內蒙古本地種類雜交,如果可以,徐傑甚至還想從英國引進英國重挽馬。用來充實未來的北洋軍馬隊。

第四塊則是在後世的通化市和吉林市,前者自然不用說。通化的煤礦自然是重要資源。但是更重要的是同和和吉林將作爲未來的鐵路大動脈連接徐傑治下的第一區和第二區,遼東半島處在大後方,肯定是作爲工業基地而存在的。呼倫貝爾草原區則在側翼提供畜牧產品和戰馬,而黑龍江區則是作爲前線和糧食生產基地而存在的。而吉林區則是作爲連接三者的交通線。

在徐傑的計劃中,這些地方雖然總面積不大,最多也不過一省之地。不過都是東北的精華,無論是畜牧業、工業還是農業都可以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體系。除了每年需要上交部分利潤外,徐傑完全可以自行支配。而對於朝廷來說,徐傑這些地方雖然要的多了點,而且要軍政一把抓。但是在慈禧看來這些地方都是不毛之地,除了遼東其它和荒野沒什麼兩樣。給了就給了,而且原理滿族聚集區。更爲重要的是,這些地方彼此之間的距離都比較遠,不用朝廷動手,一個個區域自己就被分割開來,如此一來最好不過。

地方有了。人也必須有,從哪找來足夠數量的人力來建設這些地區着實有些困難。首先自然是東北武衛軍的軍人和軍人家屬,能來多少算多少,來者不拒。並且發放安家費。如果選擇耕地則可以直接分到20畝左右的荒地。同時全國各地的因災禍而流離失所的流民也是徐傑等人重點爭取的對象。在地方官眼中只能帶來麻煩的流民被北洋專門負責移民的官員集中起來然後在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運往東北。而這一手直接解決了大量的人力問題。

土地和人力都有了。剩下的就是資金和技術。資金方面除了李鴻章和朝廷從日本賠款中拿出一部分外,更多的還是來自於北洋體系內部的民間商人和南洋華人。除了對於本聯盟內部的支持外。更多的人看重的是東北的前景。幾百年來沒有進行大開發的地方,有足夠廣闊的平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可是說是一個聚寶盆也不爲過。再加上這裡沒有清國其它地方那樣高的苛捐雜稅和刮地皮的貪官污吏。盈利空間會更大,而且絕大部分資源可以當地開採當地消化,這也省了不少運費。

而至於技術問題和工業的建立嗎?想要搞自主研發,清國當時真沒有這個環境。爲了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將治下4個分區建設起來。徐傑唯一的選擇就是從西方引進設備和技術。不同於洋務運動單獨建立一個工廠或者一個船廠,徐傑需要的是持續不斷的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至於到底選擇那些國家和企業作爲採購對象,徐傑必須再一次回到歐洲去考察一番。

當然,如此沉重的工作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完成,他需要一個團隊,這支團隊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清國留學西方的幼童和新式學堂培養出來的人才組成的官方團隊。這部分人將負責諸如兵工廠,船廠等需要政府投資的大型工業項目。而另一部分則是民間代表團,他們負責爲民間企業採購相關設備和提供諮詢服務。

這次考察不是一次性的,在徐傑歸國後,徐傑將在歐洲各國設立專門的辦事機構用來持續不斷的爲治下的企業提供技術和商業方面的情報,並根據國內需求在國外訂購各種設備和原料。而這個機構被後世稱爲東北商會的組織開啓了華夏大量引進希望先進技術的先河,無論是後世重工業企業還是龐大的民間財團,都與這個東北商會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感謝書友山輕盈的打賞,以及書友流氓蛋蛋、海峽老頭、閒讀天下書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91章 嚴博勳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532章 超限戰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679章 要不別打了?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093章 分配任務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037章 推演前的準備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1279章 調整第408章 定計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1440章 談判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1213章 雄才大略羅斯福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456章 可憐的東方號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172章 夜之魘第55章 海軍痼疾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956章 兩難的選擇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938章 接戰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956章 兩難的選擇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1050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2第1章 穿越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817章 逃亡之旅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351章 伏擊戰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165章 局勢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646章 鏖戰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56章 隔牆有耳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285章 變數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
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91章 嚴博勳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532章 超限戰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679章 要不別打了?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093章 分配任務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037章 推演前的準備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1279章 調整第408章 定計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1440章 談判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1213章 雄才大略羅斯福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456章 可憐的東方號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172章 夜之魘第55章 海軍痼疾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956章 兩難的選擇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938章 接戰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956章 兩難的選擇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1050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2第1章 穿越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817章 逃亡之旅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351章 伏擊戰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165章 局勢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646章 鏖戰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56章 隔牆有耳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285章 變數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