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互相妥協

李鴻章進京無論對於北洋還是中樞,都是一場考驗。李鴻章想爲北洋謀得更大的利益。中樞又何嘗不是想借機分裂北洋?而在這個目標下。無論是帝黨還是後黨都暫時放棄了權利之爭一起對付北洋。所以纔有了慶王和翁同龢一起去拉攏徐傑這件事的出現。

慈禧不怕徐傑有野心,因爲慈禧有權利去滿足徐傑的要求。但是光緒卻沒有這能力。如果徐傑真的被慈禧拉攏了,這後黨除了榮祿的西北練軍外又多了一支更爲強大的力量。這對於帝黨奪權將是極大的障礙。而李鴻章在戰爭期間和帝黨之間好容易建立的聯繫隨着翁同龢與徐傑的見面而付之東流。因此,帝黨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慈禧一個人當好人。不過這一切都只是私下裡進行的,並沒有搬到檯面上。

但就在這個時候,李鴻章做出的讓步讓中樞的各方勢力有些措手不及!首先,李鴻章同意分出部分北洋系部隊交給中央。這些人以袁世凱爲首,自以爲在北洋中沒有發展前途而選擇親近中樞,而李鴻章居然同意了這一點。這在中樞看來即表示了李鴻章無意問鼎的表態,同時也削弱了北洋,特別是直隸總督李鴻章對京城局勢的影響力。這讓中樞壓力大減。而隨後對於北洋艦隊的歸屬問題上,李鴻章是堅決不交權,至少表面是這樣。而徐傑此時也強調了自己只希望掌握東北部分偏僻地區的權利。對於東北已有管理體系沒有興趣。而這樣一來中樞進一步感覺到了北洋和解的態度和對某些關鍵問題的堅決。

無論是徐傑要進入東北,還是李鴻章死抓着直隸和艦隊不放,都可以看成北洋的一種自保的行爲,至於讓丁汝昌領檯灣巡撫,讓劉銘傳上位閩浙總督,這其實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首先,在中法戰爭結束後。中樞曾經打算讓劉銘傳接受福建,而當時的福建是包括臺灣的,後來劉銘傳上書,才讓臺灣從福建分出來。而現在,戰爭結束後,功勞頗大的劉銘傳上位也是無法阻止的。至少短時間內沒有理由拒絕。

在慈禧等人看來,在表面上原有的北洋聯盟體系的勢力增強了。但是力量卻更加分散,李鴻章還是直隸總督。但是卻要分出一部分人跟徐傑去東北。還有一部分人跟了朝廷,實力被嚴重削弱。而實力的削弱就代表着李鴻章對北洋控制力的下降。

至於徐傑嗎?他帶一批新人去一個新的地方,同時有脫離了和李鴻章的直接隸屬關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是新生勢力中最弱的一支。而且遠在東北,對中樞的影響力更弱。而劉銘傳嗎,別看他是淮系。但是因爲一些舊事,劉銘傳和李鴻章多少有些生分,現在做到總督了,李鴻章對他的控制力更弱了。所以,整個北洋已經從一座大山變成了數箇中等程度的山頭,不足爲懼了。

這只是北洋的變化,如果僅僅這樣,中樞還是覺得不安全。畢竟這些山頭都是掛着北洋的名字,所以扶持其它掛着別的名字的山頭就顯得尤爲重要了。在甲午戰爭中,北洋所爆發出來的勢力不僅讓外國人刮目相看。更是讓中樞都感到恐懼。新式學校培養出來的各種人才。新式兵工廠提供的各種武器武裝起來的新軍,因爲商貿和從事工業而富餘起來的北洋治下各省,都讓中樞以及其它勢力羨慕的眼紅。不用說,任何人都意識到了工業和新式學校是北洋強大的根本,所以無論是中樞還是地方,這今後都要在這些方面努力了。

除了北洋以外,還有原湘系的南洋劉坤一、張之洞等人。劉坤一比較守舊,對西方事務有些牴觸。而張之洞就不同了,看着北洋依靠學習西方一天天強大起來,張之洞也決定加快步伐。而慈禧太后可是十分願意幫助這個清流出身的封疆大吏的。

而眼下。中樞從日本賠款中也獲得一部分,財務狀況得到緩解。所以幫助劉坤一、張之洞發展工業教育,以及籌備新軍也是完全可以的。作爲對北洋各派系的牽制。而且北洋也表示了可以將俘獲的部分日本戰艦交給南洋水師。這樣一來,南洋水師和北洋的差距反而縮小了,至少在北洋新船到位前是縮小了!

但是僅僅牽制還是不夠的。清朝中樞還需要掌握一支完全屬於自己的強大力量。雖說甲午戰爭中,無論是榮祿還是東北的滿族將領的表現都不好,但是在慈禧和光緒這些人還是固執的認爲,只要武器裝備足夠精良,這些由中樞直接掌握的軍隊依然可以和北洋比肩。而作爲對於徐傑的防範,慈禧還是決定扶持在甲午戰爭中表現還算“比較好”的依克唐阿來擔任盛京將軍,總領東北滿人區域的工業發展和新軍訓練。至於榮祿的西北練軍嗎?那自然是要擴充和整編,調到山西和直隸,用於保證中樞的安全。

這樣一來,在慈溪看來,這大清國的中樞與地方總算重新平衡了。這大清朝打贏了日本獲得了賠款,而且又重新進行了權利分配。中樞比開戰前有了更多的資源和軍隊,而北洋則被分成了數個實力幾乎相當的山頭,整個國家也開始學習西方工業,雖說慈禧對這工廠還是有些牴觸,但是爲了維護清朝的統治,無論是所謂的風水還是世俗的傳統,在這強大工業面前都是那樣的一文不值。

但是隨着李鴻章的部分讓步,無論是帝黨還是後黨,都感覺到了外部壓力大減,於是在沒有了共同目標後,帝黨和後黨的內部矛盾開始突顯。尤其是從北洋新分出來的袁世凱部與翁同龢建立了密切關係後,帝黨有了依靠,這底氣也足了!

要問袁世凱爲何投靠光緒而不是慈禧,袁某人是這樣想的。首先,袁世凱追求的絕對不僅僅是一個高位。而是要做到位極人臣!在北洋的時候袁世凱就儘可能的往上爬,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朝鮮,袁世凱做的都兢兢業業。但是現在呢,自從一個叫徐傑的海外華人來到北洋後,袁世凱以前的功勞和徐傑所作所爲可是沒法比的。而甲午戰爭過後,袁世凱更是因爲“生病”而與軍功無緣。這就直接斷了他接手北洋的可能,而如果到了慈禧那邊,即使袁世凱做的再好,他也無法和榮祿去比,一直做一名跟班可不是袁世凱的風格。

其次,對於自己的力量,袁世凱還是有自信的。榮祿的幾萬西北練軍看上去威風凜凜,但是在甲午戰爭中表現只能有差來形容,自己帶出來的一部分北洋舊軍多少還是上過戰場的,戰鬥素質和一潰千里的西北練軍相比是佔有相當優勢的。而翁同龢等人給出的價格也確實不錯,授予從二品頂戴,負責訓練新軍。更爲重要的是,帝黨那裡只有他袁某人一支武裝力量,由不得光緒不重視。

而如此一來,中樞的力量格局更加趨於平衡,翁同龢執掌戶部,掌握着財政大權,現在又有了袁世凱和北洋分出來的部分人的支持,這帝黨已經有隱隱做大之勢。這不得不引起慈禧太后的警覺。現在,慈禧又懷念起原來的北洋了,至少在1890年前,李鴻章還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後黨。即使李鴻章有些事情想做慈禧不允許,他最多也只是換個法子繞路走而已,並沒有走到今天這步。

感謝書友山輕盈的打賞和書友冰封夜狼的月票支持。新人寫第一本書不容易啊。給點精神鼓勵也行啊~~~。(未完待續!~!

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58章 徐教習第1102章 謀劃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1537章 攤牌1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30章 兩場談判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1352章 總攻第1128章 打悶棍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235章 羽翼豐滿的公海艦隊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1108章 南下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866章 重創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76章 初見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610章 劇本不是這樣的!第269章 新的起點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1053章 鑽空子第667章 苦戰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827章 刺客第980章 大行動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1129章 跑路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379章 尾聲第1149章 右勾拳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964章 協商第1267章 魚雷之夜2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47章 父子深談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630章 血路第473章 巨獸的末日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850章 兇手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77章 分歧第624章 大碰撞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859章 撤退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
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58章 徐教習第1102章 謀劃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1537章 攤牌1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30章 兩場談判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1352章 總攻第1128章 打悶棍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235章 羽翼豐滿的公海艦隊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1108章 南下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866章 重創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76章 初見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610章 劇本不是這樣的!第269章 新的起點第524章 戰巡橫空出世第1053章 鑽空子第667章 苦戰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827章 刺客第980章 大行動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1129章 跑路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379章 尾聲第1149章 右勾拳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964章 協商第1267章 魚雷之夜2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47章 父子深談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630章 血路第473章 巨獸的末日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850章 兇手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77章 分歧第624章 大碰撞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859章 撤退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