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陸軍戰略

“末將以爲,雖然新舊軍一起北洋可以調集的一線機動兵力不下10萬,但是在野戰中,與日本交手依然不容樂觀。”一看大家都不說話了,葉志超這個直隸提督自然要開個頭。

“那你的意思是據城堅守了?在哪?平壤嗎?”葉志超的一句話,讓本來意氣風發的老李十分不悅,日軍雖說可以調集20萬之衆,但是跨海而來,開始登陸的部隊不是很多,如果能憑一戰之威讓日本知難而退,那自然再好不過。

“日本人準備好之前不會開戰的。”彭毅說道。

“是嗎?那我北洋就看着日本人增兵?”馬玉昆十分不悅的說道。

“馬大人,在條約中,日本和大清都有駐軍朝鮮的權利,日本增兵,我們自然可以增兵,但是增到最後呢?北洋最多能調過去的部隊不會超過6萬,日本呢?15萬以上,怎麼打?”彭毅問道。

“不知道是不是老朽聽錯了,整整十萬之衆的機動兵力,爲何能排到朝鮮的不足6萬?”李鴻章冷冷的說道。

“我想問一句,北洋能否找到足夠多的征夫和牲畜爲北洋大軍遠征提供後勤援助呢?日軍一個2萬人的師團能分到2萬多的征夫。我想知道北洋是否有足夠的金錢和能力去配屬10萬挑夫?而且現在是10萬人,是北洋3大軍團集結完成後纔到10萬,這10萬人的損耗補給可都不是一個小數啊。”彭毅說道。

“到時候朝廷自然會撥款。”李鴻章有些堪的說道。

“清國一年歲入才8000萬兩白銀,旗務拋去一半,就算4000萬兩白銀全給北洋,夠北洋水陸二師打上幾天?就拿1磅速射炮來說吧,一分鐘400發炮彈,一發炮彈6先令6便是,這要是射擊一分鐘的話,可就是90英鎊的彈藥錢,換算成白銀可是近600兩白銀。還有機槍,一分鐘500到600發的射速。這打的就是銀子。沒錢,怎麼出去?還有這運輸,一門120MM加農炮至少要6匹健馬才能拉動。就清國這道路狀況,沒有2萬匹馬,你如何支持的了這10萬大軍的後勤?“彭毅毫不客氣的說道,他與劉銘傳和北洋諸將不同,他與老李並沒有直接隸屬關係,華人和北洋也只是平等的合作,所以,他敢說,大不了不幹了,你李鴻章能怎樣?要知道北洋半數以上的稅收可都是華商提供的。

“這數萬大軍前出朝鮮確實困難,而其中軍戰鬥力低下不免要拖後腿,新軍戰鬥力雖強,但是極其依賴後勤保障,而且我北洋存儲的彈藥也不併不是十分充足。在外國與佔有絕對優勢的日本陸軍打恐怕結果很難預料。“聶士成字斟句酌的說道。

“那諸位以爲,我北洋難道只能守在鴨綠防線而置藩國安危與不顧?”李鴻章勃然大怒道。他實在沒想到,有了新軍,有了新裝備,自己部下的膽子反而小了!!“當年沒有擴軍之前,諸位還叫囂着和倭人決戰,現在有人有槍了爲何反而膽小了呢?”李鴻章漲紅了臉指着眼前的諸位說道。

“所謂無知者無畏,當年大家不知道倭人虛實,而現在知己知彼後,才發現這大清與日本差的不僅僅是軍力,國力體制纔是最大的問題,倭人區區4000萬即可整出20萬陸軍,20萬征夫參與戰爭,而我大清,人口是日本的數倍,而稅賦僅僅與日本持平,軍力則區區10萬可戰之軍。還是我北洋節衣縮食和南洋同胞支持從牙縫中擠出來的!運輸彈藥的人力物力居然還要我北洋自籌。如此之勢,我北洋豈敢與倭人決戰境外?我北洋大軍後面只有您李中堂和南洋同胞,而日本大軍後面則是日本全國和4000萬國民啊。”聶士成悲憤的說道。徐傑的到來給北洋高層打開了一個瞭解世界的窗口,而聶士成等人除了翻閱外國軍力之餘,還在制度體制教育上進行了研讀,不看不知道,着看了後才明白,大清積弱絕對不是幾個工廠幾支新軍幾艘軍艦就可以改變的,雙方差的太多了。民智未開,制度落後,工業基礎薄弱,在國力層次上,大清與日本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既然在朝鮮不行,在鴨綠江也不行,那在哪?旅順嗎?亦或者在山海關或者天津?”李鴻章語氣中充滿了嘲諷。

“這出兵朝鮮是可以的,防守鴨綠江防線也是可以的,但是堅守的時間不會太長,我北沒有那麼強大的後勤可以從直隸把軍需品運輸到前線。而從海軍上看,我北洋艦隊總體實力不及日軍,怕是海運會很不安全。所以,最後的決戰地點只能在威海,我北洋可以集中5萬能戰之軍,在金州,大連,威海一線憑藉多年來所修築的工事掩體在彈藥補給充足的情況下與日本一部展開決戰。吃掉其中一部分後,方可徐徐圖之。”楊泗洪低聲說道。

“水師之事,大夥儘管放心。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李鴻章對陸師不太放心,但是作爲潛龍計劃的知情者,他可是對海軍相當的有自信啊。當然這詳細情況還不能跟自己的部將說,一來是保密,二來是加里波第型戰艦還沒有最終完工。

“即使北洋艦隊可以保證海路的安全,那軍的補給也需要大量的商船,別的不說就這南方5萬大軍運往戰場就是一個異常繁重的任務。不知道北洋是否有足夠的商船保證兵力和彈藥運輸無憂?(天津機械局顯然無法供應10萬大軍的消耗,有一部分要從江南製造總局和金陵機械局補充)是否有足夠的艦艇保證南方航線和朝鮮航線的通暢?”彭毅追問道。雖然依照他對徐傑的瞭解,看到日本如此大規模的擴充海軍,徐傑不可能坐以待斃。可是他並不瞭解情況,姑且暫時相信李鴻章海軍無憂的論斷。

“呃。”李鴻章嚥了一口口水,他現在是徹底鬱悶了,當年統領淮軍征戰四方的時候也有感覺多費事啊,怎麼現在一旦要和日本人決戰了,反而事那麼多了呢?新式機槍和火炮老李也見過,當年老李觀摩“賽電槍”的時候就3字的評語,太快了!!這東西給李鴻章的第一感覺就是用不起,但是現在,給老李的第二感覺就是彈藥運輸你也運不起!!

“那各位的意見呢?”李鴻章是徹底無了,無論是北洋老人還是淮系部將亦或者南洋華人,這回居然統一起來反對自己的意見,自己心裡還有這個朝廷,但是這些交兵悍將之中怕是一個個都在考慮自己的生死,早把這個啥都不給的朝廷踢到九霄雲外去了吧?

“這出兵朝鮮是可以,堅守鴨綠江防線也是可以的。但是這核心還是要放在金州大連和順。朝廷讓我們出兵,我們自然可以派一些舊軍出去,一方面阻擊敵人,一方面爲南洋,兩廣和臺灣的新軍進駐北洋各要地爭取時間。這能參戰的所有新軍中外省軍隊佔了一半以上,我北洋派出2萬舊軍,朝廷也絕對說不出什麼。”葉志超說道。

“應付,這是赤裸裸的應付!”李鴻章心說道。不過葉志超等人說的也在理,什麼時候開戰沒人知道,幾萬外省軍隊不可能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就直接進駐北洋,朝廷不同意,他李鴻章也養不起。所以只能在局勢緊張的時候有了朝廷的允許,他李鴻章才能大規模調兵,否則一切設想就是空談。而依照中樞的反應速度,想讓他們趁早準備,確實也不現實。

“末將和各位大人商討了一下,第一道防線將以金州爲核心,第二道防線以大連一線爲核心,最後一道是以旅順爲核心。兵力採用縱深佈置與重點地區要塞設置相結合。要塞之間用塹壕連接。整條縱深防禦由前哨,主防禦地,縱深防線,和位於後方的炮兵陣地構成,其中前哨在主防禦前500到1000米左右佈置,防禦陣地將有3道連續的塹壕構成,3道塹壕後面將是2KM寬的縱深防禦體系,這部分主要是支持點與塹壕相互配合,再靠後,就是炮兵陣地。”彭毅說道。這是他結合了在德國軍校中學到的知識並和徐傑交流後得到的結果。其中徐傑更是把後世德軍一戰中的塹壕防禦體系到了現在。(這個防禦體系絕不是作者杜撰,大家可以看看《海陸空天慣性世界》88期)

“嗯,想法不錯,不過老夫更是關注指揮的問題。這如何解決?”李鴻章說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要說新軍中北洋所佔實力也就一半。讓外省客軍全聽葉志超的顯然不可能。而且葉志超的才能也不足以領導如此大規模的軍隊。但是主導權讓給別人,他李鴻章又心有不甘。

“其實這各省新軍配合完備的防禦工事和大的火力,獨當一面是可以的,各省負責各自的防線,遇上需要大家統一協作的事時,需要成立一個西洋人謂之參謀部的機構予以定奪。不過還需要一個人協調全局。”聶士成頓了一下,接着說道:“我們大家覺得濟世就是這個各方都可以信任,而且也有能力可以統領全軍的人。”

“濟世將是我北洋海軍快速艦隊的總兵了兼顧陸軍怕是力有未逮吧?到時候再說吧?”李鴻章嘴上這樣說,其實心裡還是很滿意的,畢竟這個門生以後是要替他接管北洋乃至淮系全局的,獲得部下的認同是件好事。

多謝書友逍遙美酒浪子的打賞,大家多多支持一下吧,這樣作者纔有動力啊~~

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1214章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887章 接觸和試探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1405章 虎嘯法蘭西5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972章 攔截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1306章 宿敵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898章 出動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1374章 海上巨無霸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881章 戰略劣勢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464章 單挑第722章 碰撞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1456章 報復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23章 準備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843章 雙頭蛇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678章 收官之戰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570章 加密機的改進第555章 死局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638章 餘波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129章 準備啓程(一)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1129章 跑路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1071章 鏖戰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975章 突破口第868章 拼命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630章 血路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650章 對策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戰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941章 困局第1249章 截擊第997章 試探
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1214章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887章 接觸和試探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1405章 虎嘯法蘭西5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972章 攔截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1306章 宿敵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898章 出動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1374章 海上巨無霸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881章 戰略劣勢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464章 單挑第722章 碰撞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1456章 報復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23章 準備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843章 雙頭蛇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678章 收官之戰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570章 加密機的改進第555章 死局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638章 餘波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129章 準備啓程(一)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1129章 跑路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1071章 鏖戰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975章 突破口第868章 拼命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630章 血路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650章 對策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戰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941章 困局第1249章 截擊第997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