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月牙翼轟炸機

王子明話音剛落,現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看來這個方案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特別是它的飛行速度比第一個方案要高上不少,巡航速度都大大超過了標書的要求。這意味着對敵人的目標進行轟炸時,需要的時間更短,並且能夠依靠速度優勢迅速擺脫敵方攔截的戰鬥機,像日本最先進的零式戰鬥機最大平飛速度才530千米每小時,而這架飛龍轟炸機巡航速度都達到550千米每小時,現役的日本戰鬥機根本不可能追上!

當然,只有雷霆知道,聯翼佈局並非完美,更加不適合作爲轟炸機的氣動佈局。這種氣動佈局不僅外形獨特,而且在氣動、結構、操縱性和穩定性方面相互影響,存在複雜的耦合關係,與傳統佈局相比,考慮參數更多,設計難度非常大!它需要對各個方面的特性有足夠深入的研究,在進一步設計中充分考慮各方面綜合影響,採用多學科設計優化方法,纔可以設計出合理的、性能優越的聯接翼佈局飛機。

在航空史上,第一種真正製造出來的聯翼佈局飛機是後來的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研製的翔龍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它採用了一種常規機身、單發佈局、背部進氣、帶有翼尖小翼的聯翼方案,就在它出現在成飛公司機場跑道的時候,就被軍迷拍下照片併發送到互聯網,成爲全國軍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因爲這種先進的氣動佈局飛機由華夏人第一個製造出來,雖然美國波音公司也提出了聯翼佈局的運輸機和無人機方案,但畢竟還停留在設計圖紙上,而成飛的翔龍無人機可是一架真機!

從後世的世界各國飛機設計來看,聯翼佈局比較適合大型運輸機、無人機而不太適合轟炸機,更不可能應用於戰鬥機。但是,這種創新的精神卻值得鼓勵。

周至柔大聲道:“好,這個方案非常不錯!從設計指標來看,在速度方面甚至大大超過了現役的戰鬥機,這對於提高轟炸機的生存概率來說,非常重要。各位評審有沒有什麼意見要發表?”

一名空軍評審代表站起來道:“我們認爲這個飛機的總體方案是先進的,經過努力應該是可以實現的。設計上採取的聯翼、三發佈局、噴氣式動力,對於提高飛機的性能是較好的措施。但還需要在總體、氣動、結構、材料及各個主要系統進行認真的論證、審查。另外,這種聯翼需要認真考慮起落架佈置方式,儘量採用外八字式主起落架,還要考慮到重心位置,掛彈待方面的影響。”

周至柔點點頭道:“不錯,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方案,要把它變成一架真正的飛機,還需要做很多細緻的工作。下面請中央杭州飛機制造廠代表把你們的設計方案講解一下。”

中央杭州飛機制造廠的代表是一位看起來不到三十的年輕人,雖然年輕但他臉上卻充滿了自信,當他緩步走到臺上,把設計方案大圖掛在牆上的時候,會場上的人都清晰地看到那張巨大的掛圖上面,繪製着一架巨大的轟炸機三面圖,以及一張立體圖。

這架轟炸機有着一副寬、大、厚的主翼和粗壯的機身,而最特別的是它的水平尾翼,在垂直尾翼的頂端,如果從正面看,就像是一個Y字,而且機身兩側的翼根處,是兩個巨大而又扁平的進氣道,看來也是採用渦噴甲發動機。

這名年輕的設計師大聲道:“各位專家好,我是中央杭州飛機制造廠的設計師高飛,今天我帶來了我們中央杭州飛機制造廠設計的猛龍遠程轟炸機方案。大家請看,猛龍轟炸機採用月牙形機翼和高平尾佈局,四臺渦噴甲噴氣式發動機裝於翼根,採用兩側翼根進氣。它擁有巨大的彈艙和更寬敞的機組座艙,相信大家從它粗大的機身就可以看出來。猛龍轟炸機的座艙一直延伸至機鼻,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更佳的視野。飛行員、領航員、無線電操作員、投彈手都是工作在駕駛艙中。”

頓了頓,高飛繼續道:“下面我從結構上講講猛龍轟炸機的特點。首先是機翼,猛龍採用懸臂式月牙形中單翼。展弦比5。5,翼根弦長7米,翼尖弦長2。2米。相對厚度,內翼15%,中翼9%,外翼6%;前緣後掠角,內翼51度,中翼43度,外翼35度。全金屬破損安全結構,內翼由三根樑組成兩個抗扭盒,起落架外側由四根樑組成三個抗扭盒。每側機翼只有八塊承力翼肋。蒙皮爲波紋夾層壁板,翼樑和翼肋的腹板也採用夾層壁板結構,以提高抗彎剛度。”

“再說機身,猛龍轟炸機採用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中部彈艙門用液壓開閉。尾錐兩側是液壓操縱的減速板。尾翼也是全金屬懸臂式結構。採用帶上反角的高平尾,以避開發動機噴流的影響。蒙皮爲波紋板夾層壁板,升降舵和水平安定面具有兩塊抗剪腹板和四塊翼肋,垂直安定面則採用三樑抗扭盒形結構。起落架採用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四輪小車式主起落架向前收入翼根。並列雙輪前起落架可操縱轉向,向後收入機身。”

“最後我再說說它的具體參數,根據我們的計算,猛龍轟炸機翼展26米,機長23米,機高7。2米,主翼面積150平方米,空重15噸,最大載油量15噸,最大載彈量3。0噸,最大起飛重量32噸,最大平飛速度600千米每小時,巡航速度400千米每小時,升限12000米,最大航程5000公里,起飛滑跑距離1300米,着陸滑跑距離1500米。”

高飛把猛龍轟炸機方案講完,在座的所有人都驚訝萬分,這個方案做出來的轟炸機太大了,甚至達到了32噸重,比美國B24轟炸機還重10噸,但是載彈量卻只有B24的一半,航程從計算結果看是相當的,不過一切還要看渦噴甲發動機油耗率。這個方案的亮點也就是它的月牙形機翼和發動機佈置,由於機翼面積大,發動機內置,它的升阻比相較B24之類的常規佈局轟炸機還是要大上一些,但比前面兩種方案就差多了,只能依靠4臺渦噴甲發動機的推力來彌補,但最大速度和航程還是要差一些。

第139章 戰車應該是這樣的第318章 美日決戰(五)第444章 武漢大會戰第315章 美日決戰(二)第270章 種蘑菇第416章 像瘟疫一樣蔓延的降兵第4章 威龍虐零戰第102章 突襲日本艦隊(上)第174章 長沙之戰第349章 中美談判(五)第367章 英國人的請求第443章 地毯式轟炸第423章 轟炸瞄準具第436章 噴氣式戰鬥機的較量第418章 世界一片譁然第284章 緬甸黑龍會第212章 隆重的下線儀式第338章 秘密試飛(六)第119章 戰斧進駐第443章 地毯式轟炸第165章 向空軍學習第345章 中美談判(一)第368章 波特爾的苦惱第332章 翼龍出世第349章 中美談判(五)第89章 諜中諜第414章 快速壓縮第6章 絕密武器第39章 特種作戰訓練基地第20章 第一聯合航空隊覆滅第345章 中美談判(一)第132章 二式艦戰第151章 387架美國戰機的結局第163章 馬來亞海空戰第222章 渦槳運輸機立項第240章 憤怒的反擊第301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一)第140章 轟炸機競標會第391章 虯龍戰隼式第288章 特種兵VS義勇軍第275章 渦噴甲飛行試驗(中)第312章 轟動世界第156章 航母大戰(中)第110章 悲壯的落幕第190章 刺殺阿南惟第143章 月牙翼轟炸機第116章 初見陳納德第264章 日戰車聯隊覆滅(上)第165章 向空軍學習第187章 天爐中的鬼子第216章 領導致辭第97章 轟炸機預研計劃第299章 羅斯福的擔憂第185章 絕望的日軍第256章 仁安羌之戰(三)第205章 被嚇退的李惜月第383章 戰無不勝的殲甲第236章 空中饕餮盛宴第191章 燃燒的日軍指揮部第404章 豹式坦克殲擊車首戰第385章 壓倒性優勢第156章 航母大戰(中)第424章 倒黴的日軍特遣艦隊第132章 二式艦戰第399章 仰光大空戰之三第154章 戰火四起第402章 作戰部署第185章 絕望的日軍第13章 雷霆的建議第280章 失望的東條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358章 赴美授藝第184章 空中捕獵第145章 深度剖析第339章 秘密試飛(七)第227章 憤怒的委員長第429章 柳州戰役(二)第315章 美日決戰(二)第128章 遠程轟炸機招標第455章 燃燒的東京第71章 靶場測試(四)第24章 震驚世界第101章 福州淪陷第297章 四海皆兄弟第114章 再掀高潮第288章 特種兵VS義勇軍第3章 遭遇零戰第201章 遠征緬甸第283章 深入敵後第373章 中式閃電戰第25章 研製國產飛機第332章 翼龍出世第167章 坦克殲擊車爲何物第17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中)第10章 受聘特別顧問第2章 意外穿越了第272章 全面接管緬甸第429章 柳州戰役(二)第289章 黑龍會的倒黴日子第394章 追逐遊戲
第139章 戰車應該是這樣的第318章 美日決戰(五)第444章 武漢大會戰第315章 美日決戰(二)第270章 種蘑菇第416章 像瘟疫一樣蔓延的降兵第4章 威龍虐零戰第102章 突襲日本艦隊(上)第174章 長沙之戰第349章 中美談判(五)第367章 英國人的請求第443章 地毯式轟炸第423章 轟炸瞄準具第436章 噴氣式戰鬥機的較量第418章 世界一片譁然第284章 緬甸黑龍會第212章 隆重的下線儀式第338章 秘密試飛(六)第119章 戰斧進駐第443章 地毯式轟炸第165章 向空軍學習第345章 中美談判(一)第368章 波特爾的苦惱第332章 翼龍出世第349章 中美談判(五)第89章 諜中諜第414章 快速壓縮第6章 絕密武器第39章 特種作戰訓練基地第20章 第一聯合航空隊覆滅第345章 中美談判(一)第132章 二式艦戰第151章 387架美國戰機的結局第163章 馬來亞海空戰第222章 渦槳運輸機立項第240章 憤怒的反擊第301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一)第140章 轟炸機競標會第391章 虯龍戰隼式第288章 特種兵VS義勇軍第275章 渦噴甲飛行試驗(中)第312章 轟動世界第156章 航母大戰(中)第110章 悲壯的落幕第190章 刺殺阿南惟第143章 月牙翼轟炸機第116章 初見陳納德第264章 日戰車聯隊覆滅(上)第165章 向空軍學習第187章 天爐中的鬼子第216章 領導致辭第97章 轟炸機預研計劃第299章 羅斯福的擔憂第185章 絕望的日軍第256章 仁安羌之戰(三)第205章 被嚇退的李惜月第383章 戰無不勝的殲甲第236章 空中饕餮盛宴第191章 燃燒的日軍指揮部第404章 豹式坦克殲擊車首戰第385章 壓倒性優勢第156章 航母大戰(中)第424章 倒黴的日軍特遣艦隊第132章 二式艦戰第399章 仰光大空戰之三第154章 戰火四起第402章 作戰部署第185章 絕望的日軍第13章 雷霆的建議第280章 失望的東條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358章 赴美授藝第184章 空中捕獵第145章 深度剖析第339章 秘密試飛(七)第227章 憤怒的委員長第429章 柳州戰役(二)第315章 美日決戰(二)第128章 遠程轟炸機招標第455章 燃燒的東京第71章 靶場測試(四)第24章 震驚世界第101章 福州淪陷第297章 四海皆兄弟第114章 再掀高潮第288章 特種兵VS義勇軍第3章 遭遇零戰第201章 遠征緬甸第283章 深入敵後第373章 中式閃電戰第25章 研製國產飛機第332章 翼龍出世第167章 坦克殲擊車爲何物第17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中)第10章 受聘特別顧問第2章 意外穿越了第272章 全面接管緬甸第429章 柳州戰役(二)第289章 黑龍會的倒黴日子第394章 追逐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