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油挑子戰鬥機

愛知公司的總設計師渡邊雄懷着忐忑的心情走上了講臺,三菱公司和中島公司的設計方案太優秀了,這給了後面四家競標參與者以極大的壓力,渡邊雄心裡實在沒底,雖然他們這一個月來進行了無數次的設計演算,把方案推到了一次又一次,就是爲了能夠在這次競標中獲得勝利。要知道如果贏得了這個噴氣式戰鬥機的合同,就標誌着邁入了世界最頂尖飛機制造公司的行列,同時也會成爲日本軍部眼中的大紅人,噴氣式戰鬥機這種跨時代的新型空中作戰平臺,會讓它的製造商賺得盆滿鉢滿。

日本航空工業界的先驅們也早就認識到,安裝活塞發動機和螺旋槳的飛機,已經多大沒有進一步提高飛行性能的潛力了,而噴氣式發動機的出現,則爲飛機的發展展現出了一絲曙光,日本軍部早前也從德國人那裡知道了這種先進航空動力的存在,不過德國人也剛剛開始對這種新型航空動力進行測試,並不願意把這樣高端的技術分享給日本。現在,日本人的噴氣發動機得來輕而易舉,用不了多久就要研製成功,因此軍部也迫不急待地要開發噴氣式飛機了。

渡邊雄走到臺上,小心翼翼地展開設計圖,並把它掛到了牆壁上。展現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架看起來頗爲優美的戰鬥機,它擁有一個圓筒形機身,機頭前面是進氣道,座艙就位於機頭前方,並不像主流戰鬥機座艙那樣,最特別的是它採用了t型佈局的尾翼佈局,平直的梯形機翼兩端,是兩個水滴形的副油箱,看起來就像是用一副很寬的扁擔把兩個油箱挑了起來。

渡邊雄扶了扶眼鏡,開始緩緩講道:“各位,今天我帶來的是愛知公司的噴氣式戰鬥機設計方案。我們採用了機頭進氣的方式,機頭進氣是最簡單也是加工工藝要求最低的進氣方式,可獲得穩定而高速的氣流,爲了確保能夠在短距離內起飛,我們採用了大後退襟翼增升裝置的設計,在尾翼的設計上,我們考慮到飛機最嚴重狀態是起飛和着陸,特別是在航母上起降,因爲放襟翼產生較大的低頭力矩,爲了保證飛機着陸平衡和起飛擡前輪,因此我們的方案採用了效率最高的高t型尾翼佈局。同時,前三點式起落架也充分保證了地面滑行階段的穩定性和着陸與着艦時的穩定性。”

“此外,我們在飛機主翼翼尖設計了水滴形固定油箱,可容納燃油各200升。它不但不會對機翼結構強度產生不利影響,反而會減少對機翼結構強度的要求。油箱不是通過機翼掛在機身上,而可以看作是機身、油箱都掛在機翼上。掛在翼尖相反會使飛機在空中飛行時在翼根處不會產生過大的彎曲力矩,即有卸載的作用,而且翼尖吊掛對削弱翼尖渦,減輕誘導阻力也有幫助。”渡邊雄一邊說着,一邊看臺軍部那些人的反應。

只見包括海軍大臣嶋田繁太郎在內的所有軍部官員們都頻頻點頭,這個翼尖油箱設計得真是不錯,不但增加了機內載油量,增加了飛機航程,還對減輕結構重量有幫助,又減輕了誘導阻力,這真是一石多鳥啊。

渡邊雄見狀也來了信心,朗聲道:“我們的陸軍型方案基本參數如下,機身長度11。65米,翼展10米,機高3。75米,翼面積18。9平方米,空重325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5850公斤,機內載油量2400公斤,最大載彈量12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900千米每小時,巡航速度750千米每小時,內油最大航程2400公里,續航時間3。5小時,爬升率50米每秒,實用升限14000米,動升限14500米。”

“我們的海軍型則進行了較大幅度改動,以適應上艦的需要。海軍型方案的機翼面積增加到25平方米,當後退式襟翼完全張開時,翼面積可達30平方米,翼展也增加到12。5米,這樣可以確保飛機具有較大的升力,能夠實現在航空母艦上的短距離起降。空重增加到34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5800公斤,機內載油最大2000公斤。爲節約航母上寶貴的空間,主起落架外側的機翼內設有摺疊機構,摺疊後機翼的翼展減爲6。5米。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渡邊雄講完了便徑直走下臺去,此時會場上的議論更加熱烈了。因爲大家都知道,噴氣式戰鬥機上航母,實際上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爲要從擁擠的航空母艦上起飛,戰鬥機重量達到4噸以上就比較難,對於特別講求低速度操縱性與起降性能的艦載機來說,比零式艦戰重了一個級別的噴氣戰鬥機能不能行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而愛知公司的方案裡面,提到的大面積後退式襟翼和高t尾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

事實上,後世第一架實用的噴氣式艦載戰鬥機,美國麥克唐納公司的xfd-1,想要不依靠彈射器幫助自助滑跑起飛,都只能在美國海軍當時最大的航母羅斯福號上面進行,而xfd-1最大起飛重量只有4540公斤,都需要以較長的滑跑距離來獲得足夠的起飛速度。在首次試驗當中,這架飛機總共進行了5次自助滑跑起飛,最短的一次滑跑起飛距離只有110米。

三菱、中島、愛知這三家公司的方案無一例外都採用了前三點式起落架,這倒是有利於艦載機的起降。像後世英國人的攻擊者噴氣式艦載機,由於仍舊採用螺旋槳飛機的後三點式起落架,降落時就不如前三點式起落架那樣方便,而噴氣式戰鬥機還有發動機尾焰比較容易傷害飛行甲板的問題,試飛過程非常不順利。

早期噴氣式戰鬥機降落速度高於螺旋槳戰鬥機,爲了得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噴氣機飛行員必須在發動機開啓的情況下着艦,而不像螺旋槳戰鬥機可以關閉發動機,而且噴氣戰鬥機起飛時加速比螺旋槳飛機緩慢,油耗也更大,如果推力不足則很難實現在一百多米的甲板上起飛。

三家公司的海軍型方案中都是採用平直翼結構,都具務有利於高速性能的設計,但是卻帶來了起降性能副作用,爲了確保飛機降落安全,飛機着陸速度應爲失速速度的1。2倍以上,因此愛知公司的方案中大後退式襟翼就顯得比較有優勢了。

在議論聲中,第四個上場的川西公司的總設計師矢野浩田緩步走上講臺,準備開始他的演講。

第318章 美日決戰(五)第272章 全面接管緬甸第415章 特別的轟炸第365章 蘇聯代表團第342章 秘密試飛(十)第361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397章 仰光大空戰之一第22章 轟炸東京(上)第296章 兇猛的火力第364章 換髮計劃第150章 燃燒的珍珠港第83章 第一筆外銷訂單第328章 美日決戰(十五)第359章 波音的鉅變第120章 捷報頻傳第450章 編隊戰術第348章 中美談判(四)第261章 仁安羌之戰(八)第225章 掛名總司令第246章 人海戰術第52章 鋼絲上找平衡第15章 試飛員選拔第66章 周璇的立體MV第244章 華夏的喀秋莎第154章 戰火四起第44章 新聞發佈會(下)第298章 日本帝國的計劃第28章 龍騰計劃第77章 我要對你負責第85章 體驗飛行第359章 波音的鉅變第42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366章 二十五萬美元天價第13章 雷霆的建議第269章 空地對抗第82章 女飛飛第193章 一個鬼子也別放跑第375章 第一個目標第353章 中美聯合聲明第33章 第一堂課(上)第259章 仁安羌之戰(六)第398章 仰光大空戰之二第95章 戰術技術論證(下)第82章 女飛飛第60章 美女入懷第235章 獵鷹出擊第211章 渦噴甲下線第85章 體驗飛行第205章 被嚇退的李惜月第237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上)第389章 王牌飛行員第8章 振奮人心第425章 日本的戰略轟炸機立項第137章 全殲日軍第457章 收復海南第202章 叢林戰法第94章 戰術技術論證(上)第221章 首次試車成功第58章 引雷行動第300章 美國的抉擇第235章 獵鷹出擊第241章 雲爆彈的威力第431章 突襲桂林第21章 暴走的日本軍隊第94章 戰術技術論證(上)第268章 作間部隊已廢第438章 鷹擊長空第61章 舞會第152章 尋殲山姆大叔的航母第438章 鷹擊長空第355章 丘吉爾也急了第359章 波音的鉅變第442章 大敗烈風第120章 捷報頻傳第149章 魚雷攻擊第165章 向空軍學習第217章 完美落幕第118章 驚豔女飛官第195章 敵疲我打第283章 深入敵後第318章 美日決戰(五)第365章 蘇聯代表團第316章 美日決戰(三)第443章 地毯式轟炸第175章 陸空聯合作戰第18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下)第405章 悲催的日軍坦克第242章 英軍潰退第53章 龍之利爪第391章 虯龍戰隼式第203章 不讓悲劇重演第254章 仁安羌之戰(一)第133章 龍舌逞威第32章 西南航空學院成立第138章 大批量生產突擊步槍第454章 秋水來襲第383章 戰無不勝的殲甲第302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二)第100章 日本人的計劃第197章 鬼子也投降
第318章 美日決戰(五)第272章 全面接管緬甸第415章 特別的轟炸第365章 蘇聯代表團第342章 秘密試飛(十)第361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397章 仰光大空戰之一第22章 轟炸東京(上)第296章 兇猛的火力第364章 換髮計劃第150章 燃燒的珍珠港第83章 第一筆外銷訂單第328章 美日決戰(十五)第359章 波音的鉅變第120章 捷報頻傳第450章 編隊戰術第348章 中美談判(四)第261章 仁安羌之戰(八)第225章 掛名總司令第246章 人海戰術第52章 鋼絲上找平衡第15章 試飛員選拔第66章 周璇的立體MV第244章 華夏的喀秋莎第154章 戰火四起第44章 新聞發佈會(下)第298章 日本帝國的計劃第28章 龍騰計劃第77章 我要對你負責第85章 體驗飛行第359章 波音的鉅變第42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366章 二十五萬美元天價第13章 雷霆的建議第269章 空地對抗第82章 女飛飛第193章 一個鬼子也別放跑第375章 第一個目標第353章 中美聯合聲明第33章 第一堂課(上)第259章 仁安羌之戰(六)第398章 仰光大空戰之二第95章 戰術技術論證(下)第82章 女飛飛第60章 美女入懷第235章 獵鷹出擊第211章 渦噴甲下線第85章 體驗飛行第205章 被嚇退的李惜月第237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上)第389章 王牌飛行員第8章 振奮人心第425章 日本的戰略轟炸機立項第137章 全殲日軍第457章 收復海南第202章 叢林戰法第94章 戰術技術論證(上)第221章 首次試車成功第58章 引雷行動第300章 美國的抉擇第235章 獵鷹出擊第241章 雲爆彈的威力第431章 突襲桂林第21章 暴走的日本軍隊第94章 戰術技術論證(上)第268章 作間部隊已廢第438章 鷹擊長空第61章 舞會第152章 尋殲山姆大叔的航母第438章 鷹擊長空第355章 丘吉爾也急了第359章 波音的鉅變第442章 大敗烈風第120章 捷報頻傳第149章 魚雷攻擊第165章 向空軍學習第217章 完美落幕第118章 驚豔女飛官第195章 敵疲我打第283章 深入敵後第318章 美日決戰(五)第365章 蘇聯代表團第316章 美日決戰(三)第443章 地毯式轟炸第175章 陸空聯合作戰第18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下)第405章 悲催的日軍坦克第242章 英軍潰退第53章 龍之利爪第391章 虯龍戰隼式第203章 不讓悲劇重演第254章 仁安羌之戰(一)第133章 龍舌逞威第32章 西南航空學院成立第138章 大批量生產突擊步槍第454章 秋水來襲第383章 戰無不勝的殲甲第302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二)第100章 日本人的計劃第197章 鬼子也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