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後掠翼出現

矢野浩田看了前面三家公司的方案,也覺得自家公司的方案有點懸,不過在前面三家公司面前,川西公司在日本航空工業界只能算是後起之秀,它的前身新明和最早成立於1918年,當時稱日本飛機制作所。1919年與川西機械製造公司合併,成爲該公司的飛機分部。1928年11月飛機部**,成立了川西飛機公司。1945年公司飛機產量達到頂峰,年產飛機2862架,主要生產“97式”和“2式”水上飛機等,從業人員達7萬人。

三菱重工的飛機生產始於1920年,後來設計製造過多種軍用飛機,如“零式”戰鬥機等。不過三菱重工的主要業務還包括造船等,早在1870年,巖崎彌太郎開始了三菱的創業,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從事造船。1934年公司改名爲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

川崎重工始建於1878年,是日本經營生產造船、汽車、航空等多種產品的綜合性公司,當時名爲川崎造船廠。1907年開設了兵庫工廠,1918年在兵庫工廠設置了飛機科。1937年,飛機部門分離出來,成立了川崎航空機工業株式會社。川崎重工從1918年開始生產飛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研製生產過“八八式”偵察機、“飛燕”戰鬥機、“川崎研3”高速研究機等。

中島公司前身則是1931年由中島知久平創建的飛機研究所,同年在該研究所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島飛機公司,並先後建立了十個工廠和一個研究所。該公司生產了多種軍用飛機,如海軍特殊攻擊機“桔花”、“鍾鳩鳥”、“疾風”、“吞龍”等十幾種艦載攻擊機和戰鬥轟炸機,是當時日本最大的飛機公司。

愛知公司曾擊敗過三菱和中島這兩家日本最大的飛機制造公司,設計生產出性能優異的99艦爆,在艦載機設計方面擁有非常深厚的經驗。

立川公司於1924年以石川島造船所爲中心出資設立石川島飛機制作所,爲本公司前身。生產初等練習機“紅蜻蜓”。1936年在舊日本陸軍的影響下改名爲立川飛機公司。由於是陸軍軍機專用製造廠的關係,擅長開發製作陸軍的教練機、偵察機等,1928年陸軍航空技術研究所也移往立川。擁有遠距離運輸機的技術。中島飛機公司的“隼(ki-43)”、“疾風(ki-84)”、“吞龍””等其他公司的飛機也有生產,其中“隼”有約半數是在立川製造的。

矢野浩田心裡明白,在這六家競標飛機制造公司當中,最沒有機會的就是他們,還有立川公司。因爲這兩家公司都並不是以設計製造主力戰鬥機和轟炸機而存在的,他們生產的都是一些輔助型飛機。說白了,這次競標完全是就陪太子爺讀書,幾乎不可能有機會中標,但是像矢野浩田這樣的設計師,還是希望自己設計的方案能夠獲得採納,所以也費了不少功夫,搞出來一個後掠翼的設計方案。當然,他們膽子夠大,要知道在平直翼爲主流的時代,後掠翼完全就是一個新玩意兒。

當矢野浩田把設計圖掛到牆壁上的時候,臺下的人又是倒吸一口冷氣!這個川西公司更大膽更前衛,圖紙上戰鬥機俯視圖明白的顯示着川西公司的方案採用了與前三家公司方案完全不同的後掠機翼方案。

矢野開始緩緩講道:“各位,我川西公司設計方案採用翼根進氣、單發單座、後掠下單翼、後掠全動平尾和後掠垂尾等設計,同樣在起落架設計上我們也是前三點式起落架,我們還採用了大面積機翼的設計,雖然這樣一來阻力增加,不利於提高速度,但是對於艦載型噴氣戰鬥機來說,更大的主翼面積則意味着更高的升力,經過反覆計算我們確定這架飛機能夠在110米的距離內起飛。而且我們採用的翼型比普通戰鬥機要薄很多,這有助於減少阻力,所以綜合起來看,它的綜合性能還是非常好的。”

“後掠翼有什麼好處呢?相對於平直翼來說,機翼前緣的後掠,可以延緩飛機接近音速時空氣壓縮性導致的激波阻力出現,並減少激波阻力,有助於提高飛行速度上限。因此我們的方案,可以讓使用同樣發動機和重量相當的噴氣戰鬥機最大平飛速度達到950千米每小時,甚至更高。當然,採用後掠翼的方案,在起降性能上相比平直翼稍有不如,不過這並不影響它整體性能的優異。”矢野開始自信起來。

“我們的陸軍型方案機長11。5米,採用45度後掠機翼,其翼展爲8。7米,翼面積20。5平方米,飛機空重355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6000公斤,機內載油量2000公斤,最大載彈量12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1000公里每小時,巡航速度850公里每小時,實用升限14000米,海平面爬升率90米每秒,內油最大航程1600公里,外掛2個300升副油箱後可達2000公里。”矢野對這些數據倒背如流,這是他們經過精心推導計算出來的。

“我們的海軍艦載型方案,它的氣動佈局和陸軍型相同,但是機翼面積增加到28平方米,機長11。5米,翼展8。9米,機高2。89米,飛機空重增加到37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5800公斤,機內載油1700公斤,最大載彈量12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950千米每小時,巡航速度800千米每小時,實用升限14000米,內油最大航程1500千米,海平面爬升率可達80米每秒,起飛滑跑距離最小110米。”矢野說完,躬了躬身,繼續道:“謝謝大家!我的彙報完畢。”

臺下的人又開始議論起來,對於這個後掠翼,大多數人都不太解,但是陸軍部的人看起來比較親睞這個方案,因爲它的最大平飛速度竟然達到了1000公里每小時,海平面爬升率90米每秒,看起來似乎遠遠高於前面幾個方案。儘管它的航程相對要短一些,但對於陸軍來說,飛機的速度似乎纔是最重要的性能。

不過海軍部的人顯然有些擔心,這個方案的起降性能似乎並不是太好,究竟能不能滿足艦上起降的要求,還是個未知數。

第349章 中美談判(五)第213章 羣豪並至第448章 激戰長空第62章 拍賣獻金(上)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286章 勢均力敵第163章 馬來亞海空戰第237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上)第68章 靶場測試(一)第272章 全面接管緬甸第398章 仰光大空戰之二第162章 進擊的日本軍隊第95章 戰術技術論證(下)第315章 美日決戰(二)第327章 美日決戰(十四)第132章 二式艦戰第243章 馳援200師第131章 日本人的噴氣戰鬥機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260章 仁安羌之戰(七)第231章 羅斯福也震驚了第320章 美日決戰(七)第116章 初見陳納德第4章 威龍虐零戰第20章 第一聯合航空隊覆滅第118章 驚豔女飛官第240章 憤怒的反擊第246章 人海戰術第252章 勝利大撤退(下)第62章 拍賣獻金(上)第223章 遠征緬甸第195章 敵疲我打第202章 叢林戰法第405章 悲催的日軍坦克第448章 激戰長空第254章 仁安羌之戰(一)第210章 雲爆彈第97章 轟炸機預研計劃第391章 虯龍戰隼式第286章 勢均力敵第450章 編隊戰術第48章 研製突擊步槍第427章 失敗的偷襲行動第116章 初見陳納德第311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十一)第171章 後掠翼出現第180章 長沙巷戰第76章 溫柔鄉第141章 震驚四座的設計方案第161章 倉惶逃竄第456章 千機轟炸第219章 節流特性試驗第107章 雲端擊劍第328章 美日決戰(十五)第391章 虯龍戰隼式第275章 渦噴甲飛行試驗(中)第348章 中美談判(四)第332章 翼龍出世第265章 日戰車聯隊的覆滅(中)第426章 大反攻拉開序幕第63章 拍賣獻金(中)第218章 地面試車第420章 緬甸特別轄區第361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131章 日本人的噴氣戰鬥機第279章 ネ-20噴氣發動機第307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七)第361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362章 阿諾德到訪第237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上)第312章 轟動世界第177章 黃雀在後第320章 美日決戰(七)第114章 再掀高潮第220章 比想象的還要順利第18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下)第87章 第一批女飛行員第182章 絕殺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357章 日本的大禮第381章 以寡敵衆第375章 第一個目標第177章 黃雀在後第418章 世界一片譁然第51章 迷你渦輪噴氣發動機第306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六)第13章 雷霆的建議第455章 燃燒的東京第189章 暗刃出擊第114章 再掀高潮第146章 塵埃落定第139章 戰車應該是這樣的第66章 周璇的立體MV第146章 塵埃落定第374章 空中突擊隊第72章 靶場測試(五)第80章 初教一飛機慶功大會第29章 李家有女名惜月
第349章 中美談判(五)第213章 羣豪並至第448章 激戰長空第62章 拍賣獻金(上)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286章 勢均力敵第163章 馬來亞海空戰第237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上)第68章 靶場測試(一)第272章 全面接管緬甸第398章 仰光大空戰之二第162章 進擊的日本軍隊第95章 戰術技術論證(下)第315章 美日決戰(二)第327章 美日決戰(十四)第132章 二式艦戰第243章 馳援200師第131章 日本人的噴氣戰鬥機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260章 仁安羌之戰(七)第231章 羅斯福也震驚了第320章 美日決戰(七)第116章 初見陳納德第4章 威龍虐零戰第20章 第一聯合航空隊覆滅第118章 驚豔女飛官第240章 憤怒的反擊第246章 人海戰術第252章 勝利大撤退(下)第62章 拍賣獻金(上)第223章 遠征緬甸第195章 敵疲我打第202章 叢林戰法第405章 悲催的日軍坦克第448章 激戰長空第254章 仁安羌之戰(一)第210章 雲爆彈第97章 轟炸機預研計劃第391章 虯龍戰隼式第286章 勢均力敵第450章 編隊戰術第48章 研製突擊步槍第427章 失敗的偷襲行動第116章 初見陳納德第311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十一)第171章 後掠翼出現第180章 長沙巷戰第76章 溫柔鄉第141章 震驚四座的設計方案第161章 倉惶逃竄第456章 千機轟炸第219章 節流特性試驗第107章 雲端擊劍第328章 美日決戰(十五)第391章 虯龍戰隼式第275章 渦噴甲飛行試驗(中)第348章 中美談判(四)第332章 翼龍出世第265章 日戰車聯隊的覆滅(中)第426章 大反攻拉開序幕第63章 拍賣獻金(中)第218章 地面試車第420章 緬甸特別轄區第361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131章 日本人的噴氣戰鬥機第279章 ネ-20噴氣發動機第307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七)第361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362章 阿諾德到訪第237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上)第312章 轟動世界第177章 黃雀在後第320章 美日決戰(七)第114章 再掀高潮第220章 比想象的還要順利第18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下)第87章 第一批女飛行員第182章 絕殺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357章 日本的大禮第381章 以寡敵衆第375章 第一個目標第177章 黃雀在後第418章 世界一片譁然第51章 迷你渦輪噴氣發動機第306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六)第13章 雷霆的建議第455章 燃燒的東京第189章 暗刃出擊第114章 再掀高潮第146章 塵埃落定第139章 戰車應該是這樣的第66章 周璇的立體MV第146章 塵埃落定第374章 空中突擊隊第72章 靶場測試(五)第80章 初教一飛機慶功大會第29章 李家有女名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