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震驚四座的設計方案

周至柔話音一落,現在的參會人員都忍不住用力地鼓起掌來,他們一個個都滿含熱淚,激動得無以復加,連雷霆也感受到了這種熱烈的氣氛,不由得一陣熱血沸騰。籃色,周至柔的話說得太好了,華夏航空工業是經過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能發展到現在,雖然距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差距,但是靠着噴氣式戰鬥機和這款大型轟炸機,在某些領域還是可以突破的。

在掌聲中,第一飛機制造廠的代表走到臺前,把一幅巨大的設計圖紙掛到了後面的牆上。只見這幅圖紙長度接近兩米,寬度也有一米五左右,在圖紙的右邊,豎排着幾個碩大的繁體字:應龍串列翼遠程轟炸機設計方案

只見這名代表年紀大約四十出頭,臉上戴着一副金絲眼鏡,身材並不高大,正是第一飛機制造廠的總設計師潘天壽。雷霆倒是知道此人,他也曾在美國留學,是王助的校友,也是一名極有天賦的飛機設計師。

只見潘天壽扶了扶眼鏡,然後緩緩講道:“各位專家、代表們好,今天由我代表空軍第一飛機制造廠爲大家講解一下我廠的大型遠程轟炸機設計方案,我是第一飛機制造廠的潘天壽,歡迎大家不吝賜教。”

說完,潘天壽轉身走到巨幅設計圖前,拿起一根教棒指着設計方案中的轟炸機三面圖,大聲講道:“這是我們第一飛機制造廠設計的應龍大型遠程轟炸機三面圖,它採用的是一種串列式雙層翼佈局。各位可能會很奇怪,在這個單翼飛機早已成爲主流的時代,爲什麼我們還會倒回去,設計一種雙翼飛機呢,而且還是大型遠程轟炸機”

說到這裡,周至柔也驚訝地插話道:“沒想到第一個方案令我感到震驚,看來大家這次是做足了功課呀我倒是很想知道,這種佈局到底有何特點和優勢”

潘天壽點了點頭道:“沒錯這的確有點出乎大家的意料,可能在座的各位很少有人知道這種方案,所以大家不要把它當成一戰當中主流的雙翼機。我們都知道,以我們國家航空工業的基礎,是很難用常規的設計去研製一款和西方國家性能相當的大型轟炸機,別的不說,拿發動機來說,我們很難爲這款大型轟炸機找到一種合適的發動機。所以,我們必須要另闢蹊徑,在氣動佈局方面有所突破。”

頓了一頓,潘天壽又繼續道:“我們設計的這種串列式雙層翼佈局,第一個好處是可以短距離起降,這種串列式雙層翼可以利用滑流,起到增加升力的作用,所以能極大地增強飛機的短距離起降能力。這對於我國機場普遍條件較差的現實情況來說,是有非常大的意義。我們知道這種大型遠程轟炸機,起飛重量達到了二十幾噸,甚至三十噸以上,採用常規佈局的話,起飛降落滑跑距離上千米,而且對跑道要求很高,不但絕大部分的機場都不能起降,而且對機場後勤保障要求高。”

“我們的這種設計,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節省燃油和提高航程。由於比常規佈局升力要高出2以上,因此飛機的航程可以提高15左右,在同樣航程的情況下,燃油可以節省15。此外,它的結構簡單,如果是常規佈局,翼展將達到三十幾米,而這種佈局只需要二十米左右的翼展夠了,這樣可以很好的解決結構強度和結構重量增加的問題,減輕機體重量,可以多帶燃油或炸彈,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

潘天壽話音剛落,有一名評審委員會的空軍代表問道:“我有個疑問,那這這種飛機的上層機翼和下層機翼之間會不會產生干擾”

潘天壽微笑道:“這位委員問得好,我們其實是想利用上層翼和下層翼之間的空間,擠壓流場,壓力會增大,也產生了升力。起飛着陸階段,需要增大升力,我們可以把這個翼整個向下翻,形成一個翼盒,像個盒子一樣,螺旋槳產生的氣流,進入到兩翼之間後,拐彎向下,起到增升的作用。”

雷霆對於這種串列翼並不陌生,但是串列的雙層翼真的沒見過了。後世有一種巡航時間達18小時的超長航時“海神之子”飛機是串列翼的。

串列雙翼有兩個翼面,但這兩個翼面既可以一上一下,也可以一前一後,也是串列翼。串列翼可以看作極度加大的鴨翼,但鴨翼主要用於產生配平和俯仰控制力矩,而串列翼的前翼主要是用於產生升力的。串列翼通常在上下方向也錯開一點,通常是前翼下置,後翼上置,這樣前翼的下洗氣流不至於對後翼造成不利影響。但如果設計得當的話,也可以有意識地利用前翼的下洗氣流爲後機翼上表面的氣流加速,增強後翼的升力,這樣的話,前翼要上置,而後翼下置。

和上下的雙翼相比,串列翼的兩個機翼大小、形狀都比較自由,前後間距也比較自由,既可以拉開,使兩個機翼之間的不利氣動干擾也減小,也可以拉近,有意識地利用增升效應。最主要的是,串列翼像擡轎子一樣,一前一後產生升力,而重心居於兩者之間,很容易在產生升力的同時維持飛機的平衡,避免了配平阻力。相比之下,雙翼機或者常規的單翼機都像騎獨輪車,重心和升力中心之間的相對位置必須小心控制。串列翼的缺點也是重量和溼面積引起的阻力,在低速飛機上這個問題不大,對於高速飛機並不是很好。

雷霆也很好奇,這個時代的設計師是如何想出來這種串列的雙層翼佈局如果應用這種佈局的話,那麼這款大型遠程轟炸機巡航速度註定不可能太高。

潘天壽繼續道:“我們準備採用8臺5馬力活塞發動機,總功率達到馬力,初步估算可以讓這架轟炸機達到38千米每小時的巡航速度,7千米每小時的最大速度。”

剛纔說話的那名空軍代表又問道:“請介紹一下這架轟炸機的具體參數吧”

潘天壽點點頭道:“好。我們經過計算,這架轟炸機機長2米,翼展21米,機翼面積13平方米,最大翼載荷175千克每平方米。空重12公斤,最大載油量8公斤,最大載彈量公斤,最大起飛重量公斤,最大航程55千米,升限7米,起飛滑跑距離7米,着陸滑跑距離8米。”

在場的衆人聽得紛紛倒吸一口涼氣,這些指標已經超過美國的b17轟炸機了,甚至與美國剛剛研製成功的b2轟炸機相當,在某些指標上還略有超出

這第一個方案一出來,震驚全場甚至有人想,後面的幾家飛機制造廠,會不會有更驚人的方案呢~搜搜籃色,即可全文閱讀後面章節

第256章 仁安羌之戰(三)第294章 浮渡測試第33章 第一堂課(上)第234章 首戰同古第390章 空中大屠殺第418章 世界一片譁然第175章 陸空聯合作戰第255章 仁安羌之戰(二)第168章 軍部的噴氣機招標第366章 二十五萬美元天價第5章 歸航第225章 掛名總司令第443章 地毯式轟炸第274章 渦噴甲飛行試驗(上)第447章 太平洋上的戰鬥第396章 緬甸方面軍內鬥第99章 暗夜刺殺第333章 秘密試飛(一)第297章 四海皆兄弟第288章 特種兵VS義勇軍第259章 仁安羌之戰(六)第109章 貓鼠遊戲第103章 突襲日本艦隊(中)第265章 日戰車聯隊的覆滅(中)第102章 突襲日本艦隊(上)第395章 擊落疾風第100章 日本人的計劃第195章 敵疲我打第414章 快速壓縮第191章 燃燒的日軍指揮部第253章 新一輪攻勢第398章 仰光大空戰之二第279章 ネ-20噴氣發動機第81章 航空報國獎第22章 轟炸東京(上)第67章 第一支突擊步槍誕生第151章 387架美國戰機的結局第283章 深入敵後第361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141章 震驚四座的設計方案第381章 以寡敵衆第148章 珍珠港上空的鷹第290章 獵豹出籠第246章 人海戰術第162章 進擊的日本軍隊第186章 死也要衝向敵人第368章 波特爾的苦惱第298章 日本帝國的計劃第143章 月牙翼轟炸機第171章 後掠翼出現第149章 魚雷攻擊第332章 翼龍出世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421章 組建戰略轟炸機部隊第299章 羅斯福的擔憂第135章 激戰福州城第145章 深度剖析第453章 轟炸日本本土第255章 仁安羌之戰(二)第374章 空中突擊隊第195章 敵疲我打第119章 戰斧進駐第360章 知是故人來第166章 車載火箭炮的作戰思想第76章 溫柔鄉第436章 噴氣式戰鬥機的較量第196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第367章 英國人的請求第321章 美日決戰(八)第241章 雲爆彈的威力第427章 失敗的偷襲行動第421章 組建戰略轟炸機部隊第385章 壓倒性優勢第80章 初教一飛機慶功大會第232章 開赴緬甸第354章 希特勒的決定第417章 緬甸之戰尾聲第24章 震驚世界第26章 動員大會第119章 戰斧進駐第231章 羅斯福也震驚了第68章 靶場測試(一)第249章 送給日軍的炮火套餐第257章 仁安羌之戰(四)第159章 當李逵遇上李鬼第280章 失望的東條第9章 周至柔的震驚第139章 戰車應該是這樣的第373章 中式閃電戰第417章 緬甸之戰尾聲第287章 兩敗俱傷第182章 絕殺第94章 戰術技術論證(上)第429章 柳州戰役(二)第19章 各方反應第59章 孔三小姐生日宴會第443章 地毯式轟炸第38章 特種作戰(下)第65章 特別的禮品-裸眼3D相機第49章 王助的苦惱
第256章 仁安羌之戰(三)第294章 浮渡測試第33章 第一堂課(上)第234章 首戰同古第390章 空中大屠殺第418章 世界一片譁然第175章 陸空聯合作戰第255章 仁安羌之戰(二)第168章 軍部的噴氣機招標第366章 二十五萬美元天價第5章 歸航第225章 掛名總司令第443章 地毯式轟炸第274章 渦噴甲飛行試驗(上)第447章 太平洋上的戰鬥第396章 緬甸方面軍內鬥第99章 暗夜刺殺第333章 秘密試飛(一)第297章 四海皆兄弟第288章 特種兵VS義勇軍第259章 仁安羌之戰(六)第109章 貓鼠遊戲第103章 突襲日本艦隊(中)第265章 日戰車聯隊的覆滅(中)第102章 突襲日本艦隊(上)第395章 擊落疾風第100章 日本人的計劃第195章 敵疲我打第414章 快速壓縮第191章 燃燒的日軍指揮部第253章 新一輪攻勢第398章 仰光大空戰之二第279章 ネ-20噴氣發動機第81章 航空報國獎第22章 轟炸東京(上)第67章 第一支突擊步槍誕生第151章 387架美國戰機的結局第283章 深入敵後第361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141章 震驚四座的設計方案第381章 以寡敵衆第148章 珍珠港上空的鷹第290章 獵豹出籠第246章 人海戰術第162章 進擊的日本軍隊第186章 死也要衝向敵人第368章 波特爾的苦惱第298章 日本帝國的計劃第143章 月牙翼轟炸機第171章 後掠翼出現第149章 魚雷攻擊第332章 翼龍出世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421章 組建戰略轟炸機部隊第299章 羅斯福的擔憂第135章 激戰福州城第145章 深度剖析第453章 轟炸日本本土第255章 仁安羌之戰(二)第374章 空中突擊隊第195章 敵疲我打第119章 戰斧進駐第360章 知是故人來第166章 車載火箭炮的作戰思想第76章 溫柔鄉第436章 噴氣式戰鬥機的較量第196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第367章 英國人的請求第321章 美日決戰(八)第241章 雲爆彈的威力第427章 失敗的偷襲行動第421章 組建戰略轟炸機部隊第385章 壓倒性優勢第80章 初教一飛機慶功大會第232章 開赴緬甸第354章 希特勒的決定第417章 緬甸之戰尾聲第24章 震驚世界第26章 動員大會第119章 戰斧進駐第231章 羅斯福也震驚了第68章 靶場測試(一)第249章 送給日軍的炮火套餐第257章 仁安羌之戰(四)第159章 當李逵遇上李鬼第280章 失望的東條第9章 周至柔的震驚第139章 戰車應該是這樣的第373章 中式閃電戰第417章 緬甸之戰尾聲第287章 兩敗俱傷第182章 絕殺第94章 戰術技術論證(上)第429章 柳州戰役(二)第19章 各方反應第59章 孔三小姐生日宴會第443章 地毯式轟炸第38章 特種作戰(下)第65章 特別的禮品-裸眼3D相機第49章 王助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