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義武發難 朱溫出兵

雖然種種跡象表明,在河北亂局即將爆發。但大概是暴風雨前的平靜,除了在河中,佑國節度使劉知俊聯合保義節度使王珙進軍河中,並沒有發生什麼戰事。就算是南方也罕見的難得平靜下來,也就是楊行密和錢鏐這兩對冤家在拉拉扯扯,不過誰也沒有辦法奈何的了誰。天下居然出現一種畸形的太平盛世氣象。

不過無論是李存煥還是朱溫和李克用,甚至天下所有諸侯,他們都知道,這種太平盛世的氣象不會長久的。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劉仁恭在細密的春雨中喃喃道。

“父親,大軍已經準備好了。”穿着蓑衣的劉守文沉穩的說道。

對於這個兒子,劉仁恭是打心眼的喜歡,孝順、聰慧,可惜就是有一些不太好,就是有些時候閒的不夠果斷。往好的說就是宅心仁厚,往壞的說就是優柔寡斷。不過總體而言,劉仁恭還是很滿意的。

劉仁恭朝背後看過去,透過密密麻麻的雨幕,可以看到一片黑壓壓的景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身處其中。劉仁恭知道,這裡面有他在壽陽訓練出來的三千精兵,七千李克用撥給他的七千河東軍,足足有一萬人。

這次劉仁恭的目標是瀛州,王郜也派叔父王處直率領精兵五千偷襲莫州。這對狼狽爲奸的傢伙準備一舉攻陷瀛、莫二州。這個時候在雲州的河東大將大同防禦使石善友則是會從雲州出兵,牽制盧龍北面的大軍。而劉仁恭的目標則是選擇南下佔領義昌鎮,或者北上長驅直逼幽州城下。選擇那個,就視形勢而定。

李克用已經給劉仁恭許諾,這次攻下義昌,他劉仁恭將會成爲義昌節度使。如果攻下幽州城,那麼就是盧龍節度使。對於只是掛着空頭盧龍留後,實際上不過掌握壽陽一縣之地,而野心勃勃的劉仁恭而言,這不亞於絕處逢生,劉仁恭這次是打定主意,不成功,便成仁

在密密麻麻的春雨當中,博野縣的守兵都選擇了躲在城樓、角樓等能夠遮風擋雨的地方站崗。雖然說春雨細小如牛毛,但勝在密密麻麻,在沒有遮風擋雨的情況下,人非常容易感冒。在這個醫學簡陋的時代,感冒是一個可以讓平民百姓壽終正寢的疾病。

劉仁恭麾下驍將劉雁郎擡頭看了眼不遠處的博野縣,這裡是瀛州最靠近義武和成德的縣,昔日李匡籌也是在這裡大敗了他哥哥李匡威,取代了李匡威,成爲了盧龍節度使。李存煥也是在這一戰發跡,得到李匡籌的賞識。

看着都躲在暗處避雨的士兵,劉雁郎不由露出一抹冷笑。“李存煥,我要你從哪裡站起來,就從哪裡摔倒”

昔日劉雁郎幾乎被李存煥斬殺,對於這個仇恨,劉雁郎一直沒有忘記。他就彷彿潛伏在黑暗中的草原狼,在添動傷疤的同時,尋找時機給予仇人致命的一擊。

而現在則是劉雁郎報仇的時機了,劉雁郎向後面一招手,數百團黑影分散着前進,不注意看,還道不過是野外一團雜草。而實際上身穿蓑衣的他們,在毛毛細雨當中,一般人看上去,根本就以爲是一團雜草。卻不想這團雜草下會暗藏重重殺機。

博野是一座背靠大山修建的城池,地勢頗爲險峻,加上地勢比較高,也沒有修建護城河。也讓劉雁郎等人免受涉水渡過護城河寒冷之苦。

等貼近的城牆下,劉雁郎等人並沒有貿然發起突襲,而是靜靜的再度觀察一番後,劉雁郎這才一揮手。數名士兵從懷中掏出一個套着繩索的撓鉤。

觀察了一下風向,猛然手一拋,只聽見在風雨中數聲微弱的金屬碰擊聲響起。那些士兵也不作猶豫,拉緊一下繩索,立刻彷彿一隻猿猴般靈活,雙手快速攀爬,在春雨中慢慢變成一團團模糊不清的黑影。包括劉雁郎在內,所有人的心都彷彿拉了個滿月的弓弦般繃緊。

過了好一會兒,都沒有見到什麼動靜,劉雁郎不由急了,剛準備派人上去察看。就在這個時候,一溜繩梯順着城牆的波度滾下來,在城牆上發出一陣陣咕嚕嚕的聲音。劉雁郎一見這繩梯,心頭大喜,不由自主興奮的低呼一聲,他知道這次的計劃要成了。劉雁郎硬朗的臉上露出恐怖而猙獰的臉色,劉雁郎抽出腰間佩刀,一揮刀。雖然沒有咆哮,但依舊氣勢十足。劉雁郎咬着橫刀沒有刀刃的一側,率先順着繩梯往上爬去。

剛剛翻身上城牆,已經滿腔戰意的劉雁郎在風雨中低吼一聲,手拿橫刀,朝距離自己最近的一處角樓大踏步而去。

“誰?”在距離角樓約莫二十來步的時候,角樓中傳來一把聲音,聲音懶洋洋的。估計他道來者是那個同僚。

“我”劉雁郎絲毫也不慌張,非常鎮定的應道。腳步依舊保持着之前的速度,既沒有因爲被敵人發現而加快速度,也沒有害怕而減慢速度。

躲在角樓中的士兵還在琢磨着來人是誰,但當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劉雁郎已經一臉獰笑的走入角樓。

“你想……”士兵一手指着劉雁郎,剛想呵斥對方,但劉雁郎的橫刀已經不知道時候時候高高舉起。士兵連忙拿起架在牆壁上的長矛,但這個時候已經遲了。

劉雁郎的橫刀狠狠在士兵的喉嚨處劃過,一團鮮血在劉雁郎喋血的眼中綻放,這是一朵比任何鮮血也要美麗的血花。

士兵的同袍也反應過來了,但面對劉雁郎,他們沒有多長時間就成爲刀下魂,風雨聲將廝殺聲遮蓋了。當劉雁郎大踏步走出角樓的時候,盧龍兵還沒有發現敵襲。春雨將橫刀上的鮮血,慢慢洗刷到青石板鋪墊而成的城牆上。數百名精銳的河東軍士兵無聲無息的站在劉雁郎背後,人人臉上都充滿了得意的獰笑。

“殺”劉雁郎一揮手中橫刀,數百名士兵爆發出一聲聲震天的咆哮聲。在這個時候城牆上的盧龍兵這才反應過來。不過可惜已經遲到了,劉雁郎他們已經殺到了城樓邊上,城樓下方就是博野縣的死穴——城門。

過了沒有多長時間,經過一陣劇烈的廝殺後,一團烈火猛然在博野縣的城頭上燃起。博野縣緊閉的城門也在春雨中慢慢打開,露出沒有任何防禦的博野縣城居民區。雖然有密密麻麻的雨幕阻擋,但在博野縣十里外的劉仁恭依舊看的清清楚楚。

“成了”劉仁恭不由自主激動的低吼一聲,在這一刻,劉仁恭渾然沒有一萬統帥的威風。多次的失敗已經讓劉仁恭變的更加渴望勝利。

“出發”劉仁恭意氣風發的一揮手中橫刀,一萬在春雨中黑乎乎的大軍在黑暗中涌出,彷彿從地獄中冒出來的軍團,他們都殺氣騰騰。他們當中有部分人是跟隨劉仁恭投靠河東的原幽州戎兵,現在是他們王者回歸的時候了他們比誰都要激動,都要渴望迴歸盧龍這片大地上。告訴所有人,他們纔是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

“殿下,大事不好了”現在的馮道已經渾然沒有昔日的從容和文人的矜持。

“有什麼事情如此慌張”正在觀看兵書的李存煥不滿的瞪了馮道一眼。

馮道被李存煥一喝,倒是回過神來,收拾一下慌張的心情,開口說道:“瀛州快馬告急,有不明軍隊偷襲瀛州,博野、河間已經被攻陷。瀛州兵馬使殉國,瀛州刺史現在在束城整理兵馬,準備防禦敵人的進攻。另外義武王郜派其叔父後院兵馬使王處直率精兵五千偷襲莫州,已經攻下莫州境內清苑、唐興二縣,幸而莫州兵馬使及時發現。否則就被王處直長驅直入了”

“王處直?那麼襲擊瀛州的兵馬莫非是王鎔那傢伙的?王鎔那小子有這個膽量?”李存煥心中充滿疑惑,別看王鎔佔據四州之地,不但土地肥沃,還擁兵七八萬。但這小子也就是一個守成之輩,說他有膽子找自己麻煩,李存煥還真不怎麼信。但王處直都出兵了,難道義武還有能力派出第二支軍隊襲擊自己?

“召郭大忠來”李存煥不再胡亂猜測了,無論這支兵馬是否是王鎔的,想查他出來雖然麻煩,但並非不可能。畢竟能夠攻下大半個瀛州的軍隊,人數絕對不會少於五千人。如此的人數,在檢測力度不強的義武和成德等地,在錦衣衛的眼皮子低下不被發現不難,但想不被發現些許蛛絲馬跡,卻難上青天。

李存煥這話吩咐下去,不過一刻鐘的時間,郭大忠就來到白虎堂見李存煥了。李存煥不由有些奇怪了,錦衣衛的總衙在錦山,位於幽州城東城的一座人工土山,距離李存煥的王府雖然不遠,但騎快馬往返一般都需要兩刻鐘。怎麼今天時間快了一半的?

不過郭大忠一見李存煥,就道出了他如此快的原因,他不是接到李存煥的傳召來的,因爲他接到另外一個重要的消息,在接到李存煥的傳召之前已經趕來了。“殿下,汴州錦衣衛傳來飛鴿傳書,朱溫出兵了也不知道有多少兵馬。僅僅是從汴州開封城出發的時候已經有四萬大軍,而且其中包含朱溫最驕傲的四大親衛牙軍,天興軍、龍驤軍、神捷軍、飛騎軍。”

“朱溫……”李存煥的眉頭更加深鎖了,朱溫的摻和無疑讓河東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

“殿下,說道飛騎軍還有一段趣事這飛騎軍還是朱溫爲了殿下而設”郭大忠見李存煥眉頭深鎖,爲了勸解他,笑着岔開話題。

“哦?”李存煥果然被郭大忠的話吸引過來,疑惑的看着郭大忠。

郭大忠笑着說道:“昔日齊州大戰,朱溫耿耿於懷,認爲之所以敗在殿下手中,皆因騎軍不如殿下。朱溫佔據了關中後,立刻從隴西招兵買馬,以驍將充任其中,綽號踏白將李思安擔任飛騎軍都指揮使,稱號王鐵槍的王彥章爲飛騎軍副都指揮使,猛將王彥童爲飛騎軍左軍使,昔日齊州猛將夏魯奇擔任飛騎軍右軍使。”

“哦?王彥章、王彥童武力我是知道的,那個夏魯奇爲人雖然陰險,但武藝也也不錯。這個李思安是誰?居然位居王彥章等三人之上?”李存煥滿臉疑惑的問道。

“李思安是朱溫麾下大將,不過一直活躍在南方的戰場上,所以殿下不知道也不出奇。這個李思安原本不過是朱溫麾下一員戰將的小兵,但因爲相貌雄奇,朱溫十分欣賞,賜名李思安。初期每次朱溫出戰都跟隨在朱溫身邊,在朱溫對付黃巢和秦宗權的時候,每次皆率領百餘精騎,左衝右突,無人能敵。後來李思安帶兵千里奔襲。渡淮河,佔領天長、高郵兩城。當時縱橫江南的孫儒都沒有收復到這兩城。不過此人雖然勇武而狡智,但明顯智謀稍遜,每次大戰不是大勝就是大敗。”郭大忠說到後面,忍不住笑了。

李存煥也想不到朱溫麾下居然有這樣一個極品,被郭大忠如此一岔開心中煩惱,李存煥的心神倒是輕鬆了不少。

李存煥開始問起了這次偷襲瀛州兵馬的來歷,不過郭大忠也不知道,他只能夠向李存煥答覆,他會派人去盡全力調查。畢竟錦衣衛也不是無所不知的。

李存煥對此也表示諒解,不過等郭大忠一走,李存煥又不由自主陷入朱溫這次出兵帶來的煩惱中了。李存煥決定召周德威來到談談,現在周德威已經不知不覺間成爲了李存煥的軍師,所有大事都經過周德威的手,這纔會確定下最終策略。

周德威的府邸距離李存煥的秦王府非常近,不過就在隔壁。這一方面是方便雙方議事,另外一方面也是李存煥對周德威以示恩寵。

不過片刻,周德威就到了白虎堂,李存煥正在白虎堂正中央的那著名的中原大沙盤上沉思着,渾然沒有注意到周德威的到來。

周德威對李存煥彎腰拱手道:“末將周德威,參見秦王殿下”

“哦是鎮遠啊”李存煥這才發現周德威的到來,連忙招呼周德威來自己身邊,臉帶愁苦的說道:“朱溫已經從汴州出兵。有四萬大軍,不過不知道沿途還有多少兵馬和朱溫匯合。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朱溫這次出兵的人數絕對不會僅僅就這四萬人數。另外還有義武發難的事情,我想你也清楚了吧?”

“是的,末將剛剛看完了馮參軍謄抄的文書,先說義武這次發難的事情吧。我懷疑這次是河東插手”周德威手指輕輕點在位於沙盤西北方的太原府位置上。

“李克用爲人素來義字當頭,這次不會是他下手的吧?而且他在河中還和劉知俊打的熱鬧。”李存煥半信半疑的反問道。

“李克用這個人我認識,雖然他是義字當頭,但能夠成爲河北霸主,他可不傻。何況康君立爲人陰險狡詐,這次多半是他出的計謀。他們是見殿下勢力大增,想在殿下鞏固了勢力之前打擊甚至令殿下覆滅。估計想以義武爲藉口,介入這次的戰爭,殿下要多作準備。這次王郜的發難讓我都措手不及。現在殿下需要做的是,快速的結束這場戰爭。”周德威沉聲說道。

李存煥聞言點點頭,忽然卻搖起頭來,周德威不由大爲奇怪了,問道:“殿下這是什麼意思?莫非對眼下的局勢有什麼不同的見解?”

“嗯”李存煥點下頭,目光慢慢從義武的治所定州轉移到雲州上,“既然李克用插手,那麼在雲州的大同防禦使石善友一定不會甘心在一邊看戲。這次的戰局……”李存煥的眉頭越發深鎖。

“無論如何,末將一定爲殿下守住盧龍”周德威堅定的說道。

“算了,無論如何這次一定要發兵義武,否則別人還道我李存煥好欺負的鎮遠,這次我準備兵分二路,一路從幽州出發,走良鄉,直接進軍義武。另外一路往莫州,好好教訓一下王處直這傢伙”李存煥咬牙切齒道,他想不到自己這一回居然被自己最忽視的最後狠狠咬了一口。

這就彷彿一頭獅子,在自己睡覺的時候被一頭野狗咬了一口。以往自己最看不起的動物,處於食物鏈最底層的動物咬了一口。這已經不僅僅是被咬的有多重的問題,這是一種恥辱,這是一種被人挑釁自己威嚴的感覺。這個仇李存煥無論如何也要加倍償還

“如此末將爲殿下推薦一人,擔當進攻義武之先鋒。不過此人出身低微,希望殿下莫以位卑而輕視他。”周德威在一邊說道。

“哦?是何人居然當得鎮遠你親自舉薦?”李存煥聞言,不由大爲好奇了。

因爲李存煥對各級官員的任免捉得很牢固。爲了避免將領形成太過團結的派系,各地將領推薦的人,李存煥也會派錦衣衛覈實,如果和將領所說的有出入,輕則一通呵斥,重則罰俸。罰俸沒有什麼,一般不過是罰一個月或者半個月的俸祿,問題是丟人,所以各級將領舉薦都非常謹慎。

周德威是一個傳統的軍人,從來不干涉政治上的事情,對於手下人的升遷,從來都是按規矩辦事。有功則升,有過則罰,全憑軍法辦理。這也是李存煥最欣賞周德威的一點,殘唐五代最多軍人干政,導致主公的擔任,很多時候都要經過軍人的手,造成了很多主公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士兵則是會兵變。其實李存煥這樣做,也不過是對於軍方權力的限制。

“此人姓元,名行欽。不過其出身平民,父親不過是一員小兵,但爲人孔武有力。爲人更是機智果斷,稍加磨練,必定是一員大將之才”周德威的話雖然不多,但對於他的評價還是很高的。

“哦?”李存煥本來想派人去調查一下這個叫元行欽的人,但轉念一想,周德威推薦的人,自然肯定不會是簡單的人。二來這未免就顯得自己對周德威的推薦不重視,難免會讓人感覺自己彷彿忽視了周德威的意見的感覺。李存煥話鋒一轉,開口說道:“嗯,明天大軍一定要出發,鎮遠你今天下午就帶這元行欽來見我吧”

“好”周德威應道。

李存煥旋即和周德威商議了一下細節上的事情,簽發命令,讓需要出戰的各部隊開始備戰,糧草方面也開始準備。雖然李存煥迫切出兵,不過戰爭並非那麼簡單的,需要經過充分的準備才能夠行軍。這個充分的準備,不僅僅是指糧草、兵器上,還有地圖、嚮導、運送物資的驢馬等牲口。這些自然有下面的人去準備,不作細表。

在下午,周德威親自帶着一個少年郎來求見李存煥。

李存煥讓人帶周德威到演武場,自己回到房間中,換了一身短打衣服,這纔到演武場。在演武場上,只見周德威正在和一名少年郎對打。

那少年郎看樣貌,約莫十七八歲,樣貌上也沒有什麼特別,既沒有英俊瀟灑的氣質,也沒有滿臉威風凜凜的虯髯,古銅色的臉反而略顯醜陋。但身高七尺,也就是兩米高,體態魁梧。估計此人就是周德威口中,頗爲欣賞的元行欽。

此時元行欽手中使用一杆長槍,雖然平平無奇。但武藝卻深得沙場風範,直來直往。長槍刺出,充滿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給人一種置之死地的感覺。不過李存煥仔細一觀察,卻發現每次元行欽出手極快,他是以攻對攻,以快對快,並非是置之死地。不過也顯出元行欽的特點,就是他的武藝就是一個字,快。

雖然說的簡單,但也不知道在這快上面下了多少苦力。這也許是因爲沒有名師指點的無奈吧只能夠苦練簡單的幾招,獲得武藝上的提升。

“好”李存煥的聲音打斷了二人的對打。

“末將(小的)參加秦王殿下”周德威二人連忙行禮道。

“都起來吧”李存煥雙手虛拖道。

第28章 檀州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187章 宣戰第239章 郭崇韜第234章 決斷第275章 兵臨東陘關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185章 勇者無敵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264章 王茂章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147章 王師範二求援第247章 破陣 葛從周被俘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88章 決戰前夕第175章 河北道、遼東城第116章 關中亂(2)第30章 乙室活部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98章 李存煥的瘋狂第116章 關中亂(2)第132章 棉花第7章 黃龍崗(中)第327章 破局(上)第129章 宴會文鬥(下)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06章 周德威斬將第234章 決斷第126章 李克用擁帝第31章 宿麥第155章 濟水之戰?長弓揚威第155章 濟水之戰?長弓揚威第271章 葛從周降 進軍河東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315章 河中事變(下)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190章 通華谷之戰(1)第313章 河中事變(上)第96章 二愣子的對答第243章 邢州大敗 盧龍危第130章 楊師厚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164章 福船、車船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321章 爾虞我詐 聲東擊西第337章 海戰第340章 顧全武之薨第170章 武器的暴利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14章 不歸路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第27章 安石洹的陰謀(下)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81章 風起雲涌(6)第16章 李克用到!第1章 北地狼煙起第133章 飛錢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11章 賞賜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1章 北地狼煙起第265章 高歌暢飲王茂章第348章 下面是宣武了!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23章 任縣大戰(2)第195章 進貢(下)第245章 八卦拒馬陣第344章 絞肉機第30章 乙室活部第6章 黃龍崗(上)第283章 計殺李嗣源 韃靼人南下第172章 迷惘第291章 瘋狂?聰明?第98章 李存煥的瘋狂第317章 不守反攻第244章 葛從周那個憋屈啊!第81章 風起雲涌(6)第53章 攤丁入畝第73章 居庸關大戰(上)第131章 一馬換將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150章 朱溫出兵第282章 再會孟知祥第328章 破局(中)第321章 爾虞我詐 聲東擊西第64章 板甲第244章 葛從周那個憋屈啊!第127章 乾寧帝第7章 黃龍崗(中)第27章 安石洹的陰謀(下)第29章 下馬威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30章 楊師厚第234章 決斷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
第28章 檀州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187章 宣戰第239章 郭崇韜第234章 決斷第275章 兵臨東陘關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185章 勇者無敵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264章 王茂章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147章 王師範二求援第247章 破陣 葛從周被俘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88章 決戰前夕第175章 河北道、遼東城第116章 關中亂(2)第30章 乙室活部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98章 李存煥的瘋狂第116章 關中亂(2)第132章 棉花第7章 黃龍崗(中)第327章 破局(上)第129章 宴會文鬥(下)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06章 周德威斬將第234章 決斷第126章 李克用擁帝第31章 宿麥第155章 濟水之戰?長弓揚威第155章 濟水之戰?長弓揚威第271章 葛從周降 進軍河東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315章 河中事變(下)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190章 通華谷之戰(1)第313章 河中事變(上)第96章 二愣子的對答第243章 邢州大敗 盧龍危第130章 楊師厚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164章 福船、車船第153章 存孝戰二王第321章 爾虞我詐 聲東擊西第337章 海戰第340章 顧全武之薨第170章 武器的暴利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14章 不歸路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第27章 安石洹的陰謀(下)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難題第81章 風起雲涌(6)第16章 李克用到!第1章 北地狼煙起第133章 飛錢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32章 契丹人來襲(1)第11章 賞賜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1章 北地狼煙起第265章 高歌暢飲王茂章第348章 下面是宣武了!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23章 任縣大戰(2)第195章 進貢(下)第245章 八卦拒馬陣第344章 絞肉機第30章 乙室活部第6章 黃龍崗(上)第283章 計殺李嗣源 韃靼人南下第172章 迷惘第291章 瘋狂?聰明?第98章 李存煥的瘋狂第317章 不守反攻第244章 葛從周那個憋屈啊!第81章 風起雲涌(6)第53章 攤丁入畝第73章 居庸關大戰(上)第131章 一馬換將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150章 朱溫出兵第282章 再會孟知祥第328章 破局(中)第321章 爾虞我詐 聲東擊西第64章 板甲第244章 葛從周那個憋屈啊!第127章 乾寧帝第7章 黃龍崗(中)第27章 安石洹的陰謀(下)第29章 下馬威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30章 楊師厚第234章 決斷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