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

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

——杜存典

六師十八團團長杜存典,是二縱隊最優秀的一個團長……

——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劉亞樓

杜存典(1923~1949),河北平山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歷任偵察兵、排長、連長。抗日勝利後赴東北,歷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六師十六團三營長、十六團副團長,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十八團團長,第四野戰軍第三五一團團長等職。1949年1月5日在攻打天津外圍據點三元村前,在前沿陣地執行任務時不幸被炮火擊中,獻身沙場。

戎馬生涯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寇的鐵蹄踏進了中原,大好河山淪入魔掌。北方各地處處硝煙,悲歌換了笑語,殘垣斷壁取代了屋舍儼然。

杜存典的老家,河北威縣也來了鬼子。杜存典親眼看見,平日裡他們好吃好喝供着的國民黨大兵們,剛剛望見地平線上出現的“膏藥旗”,就嚇得棄城逃命了。耀武揚威的東洋矮子們進了城,當天就立威殺掉了十幾名不肯“合作”的愛國鄉紳。

杜存典站在人羣裡,拳頭攥得緊緊的,指骨因爲大力的擠壓顯現出駭人的青白色。縱使心中恨意滔天,可杜存典又能怎麼樣呢?一個赤手空拳的14歲孩子衝出去的話,除了白白犧牲之外只能給鬼子平添威勢,讀過初中的杜存典知道隱忍的道理。

當一個民族處於生死危亡的關頭時,總會出現兩種人:英雄和敗類。前者往往肝膽昭日月,振臂一呼,雖千萬人吾往矣;而後者則貪生畏死,吮癰舔痔,數典忘祖甘爲鷹犬。在和平年代裡,這兩種人並不能分辨,大家和和睦睦,說說笑笑,可是一旦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動時,高下立判,清濁分明。

同樣,杜存典的家鄉也不乏敗類,鬼子進城後不久就招募了一支200多人的僞軍隊伍。這幫敗類仗着對縣城的熟悉,對鬼子曲意奉承,縣城的百姓受盡了迫害。每天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後暗暗咒罵,恨不得對這些漢奸食肉寢皮。之後不久,就不斷有落單的僞軍或鬼子的屍體在縣城各處偏僻的地方出現,惹得小鬼子惱羞成怒,在威縣進行了一場血腥的清洗。

杜存典看着這一切,心裡隱隱滴血。日寇的殘暴、漢奸的可惡以及國民政府的無能,這些都深深地刺痛了杜存典,在他的心裡留下了不可消除的疤痕。他盼着能有一支強大力量的出現,就像《水滸傳》裡的108員好漢,斬奸除惡,懲惡揚善,將這些鬼子和漢奸通通趕回到東海的那個小島子上,接受正義的審判。如果有那一天到來,杜存典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去迎接這一切。

1938年5月10日深夜,一陣激烈的槍聲驚醒了迷迷糊糊的杜存典。自從鬼子進城後,他就和縣城的百姓們一樣,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每個人都沒心思睡覺了,家人都聚在一起,膽戰心驚地聽着越來越密集的槍聲,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杜存典覺得這是有生以來最漫長的一夜了。終於,槍聲在天亮後稀疏了,直至完全消失。大家面面相覷,僵直的脖子發出難受的“咯咯”聲。杜存典實在忍受不了這種未知的折磨,他大着膽子悄悄推開了大門。

這樣的情景在縣城各處上演着。這天清晨,威縣的百姓們看見了一支從未見過的軍隊。他們衣着破舊,武器裝備落後,與印象中衣着光鮮的國民黨大兵實在是有着天壤之別。然而就是這樣一支軍隊,卻打敗了一直作威作福的鬼子和僞軍,將威縣百姓從水深火熱中解救了出來。

杜存典不用像其他人那樣猜測,因爲他在學校中看過很多的進步書刊,他知道那是八路軍,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

杜存典心目中一直憧憬的強大力量終於出現了,這不是精良的裝備,強悍的戰鬥力帶來的強大,而是一種信仰的力量。加入他們,趕走鬼子,救國救民的希望又在杜存典的心裡升了起來。

很快,杜存典就打聽到了這支解放威縣的八路軍的番號是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九團。杜存典毫不猶豫地報名參軍了,加入了抗日救國的行列。

參軍後,識文斷字的杜存典成了一名通訊員,他在工作中表現出的機智靈活受到了部隊的讚揚,很快安排他接受了軍政訓練,完成後被調到團部當上了偵察班長,並且通過了黨組織的考驗,加入了共產黨。

機智勇猛

皖南事變發生後不久,杜存典所在的部隊劃歸新四軍三師指揮,杜存典也被調任爲下屬二營五連副連長。新四軍主力在代軍長陳毅的親自指揮下,連克羣敵。杜存典在歷次戰鬥中表現機智勇猛,多次受到軍內讚譽。

不久,杜存典隨部北上,配合兄弟部隊打擊日僞軍以及國民黨頑敵韓德勤部。這期間,杜存典親自率部發起了孫大莊戰鬥。

1941年初冬,寒風呼嘯着帶走了天地間每一線生機。正在根據地休整的杜存典接到羣衆跑來報告,說前幾天的深夜,國民黨頑軍韓德勤下轄的一個“保安旅長”,其實就是一個叫孫洪志的“土司令”帶了150多號人悄悄潛伏進了距根據地不遠的孫大莊村,一邊擴充兵源一邊刺探情報。村子已經被這些人牢牢地控制了,這名老鄉也是趁天黑冒險跑出來報信的。

杜存典很重視這個情報,如果不及時將這個長在根據地邊緣的“毒瘤”拔掉的話,不僅孫大莊的百姓要繼續受罪,就連根據地也有可能遭受到不可估量的損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杜存典連夜帶領五連的戰士包圍了孫大莊。爲了避免打草驚蛇,杜存典利用做過偵察兵的優勢,親自潛至村子外圍觀察敵情。

果然,事情的棘手程度超過了杜存典的預料。敵人已經在村子的圍牆外拉上了一圈鐵絲網,還鋪

設了一層荊棘樹枝搭成簡易的鹿砦,密密麻麻的堅硬小刺看着就讓人頭皮發麻。杜存典顧及到村莊裡百姓的安危,又不能下令用強大的火力炸開這些障礙,強攻的話戰士清理這些障礙要耗費不少時間,難免造成傷亡。杜存典悄悄回到了隊伍中,眉毛蹙到了一起。

東方漸漸泛起了魚肚白,黎明前的黑暗也如潮水般悄悄退去了,杜存典仍然沒有想出兩全其美的好辦法。時不我待,再拖下去部隊就要暴露了。

軍人並不只是靠計謀,破釜沉舟的勇氣纔是真正軍人的血性張揚。

杜存典揚手向天打了一槍,清脆的槍聲驚起了冬日早晨的宿鳥,撲棱着翅膀迷茫地看着突然在身邊出現的大批戰士。杜存典身先士卒第一個衝到了村口的障礙物處,拔出了腋下的大刀,掄圓了對着鐵絲網和荊棘樹枝一陣猛砍。

村子裡的敵人被槍聲驚醒,慌慌張張地爬起來,向村外盲目的射擊着。杜存典繼續砍着障礙物,不時有子彈從身邊飛過,掠過耳旁留下一陣毛髮被燒焦的氣味。長期的戰鬥生涯早已將杜存典的神經鍛鍊得堅韌無比,他能感受到子彈掠過時皮膚上戰慄的汗毛,這是身體的自然反應。身體中的恐懼並沒有壓制住心靈的強悍,杜存典沒有任何閃避,繼續揮舞着大刀一下下地砍着,他知道自己堅持多砍一下,就可能多挽救一名戰士的生命。

清除了障礙物的孫大莊對於杜存典的五連來說,就是不設防的“空城”,戰士們一陣衝鋒就順利拿下了這裡。敵人除了死傷外,大部分成了俘虜,“土司令”孫洪志本人也被活捉了。

1943年5月初,杜存典被派到淮海軍分區整風隊學習。兩個月後,政治覺悟和思想覺悟大大得到提升的杜存典回到了一線部隊,被提升爲新四軍三師十旅獨六團副團長。不久,獨六團奉命參加瞭解放林公渡據點的戰鬥。

接到命令的當夜,杜存典就和團長集結起部隊連夜行軍,一日一夜的跋涉後,準時到達了獨六團預定陣地。此時,參戰的兄弟部隊已經完成了對林公渡據點守敵的包圍,只待太陽落山便發起總攻。

獨六團的任務是從林公渡的西南角打開突破口,清除掉外圍防禦圈內的敵人,爲後續部隊掃清障礙。趁着總攻發起前的短暫時間,杜存典已經觀察過部隊將要面對的困難。林公渡的西南角密佈着明碉暗堡,交叉火力十分強大,如果一味強攻的話,缺少攻堅重火器的獨六團勢必承受非常大的傷亡。

總攻開始了,杜存典已經沒有時間找出合適的進攻方案了。他只有說服團長,由自己親自帶領擔任主攻任務的三連發起衝鋒,在進攻中找到敵人防禦的薄弱點。杜存典和三連的戰士們在大部隊火力的支援下,跳躍着向前方衝擊。很快,杜存典就從敵人的火力封鎖中看出了端倪:地堡羣與周圍的防禦設施間存在空隙!這就意味着戰場上有着一小塊火力空白。即使只是一絲很難把握住的空隙,杜存典仍然喜出望外。

杜存典立即命令突擊部隊分散開,集中火力向碉堡羣一側的防禦設施重點進攻。這個辦法果然奏效,敵人顯然沒料到新四軍這麼快就能找出防禦漏洞,一時慌了手腳,被三連突破了前沿防禦圈。杜存典的身影第一個出現在突破口處,率隊攻進了外線的中心據點。

然而,首戰受挫的敵人以爲攻進外線的是總攻的主力部隊,隨即調重兵重新封鎖了突破口,將杜存典以及幾十名戰士圍困在了據點內。杜存典安慰了略有些驚慌的戰士,告訴大家據點很堅固,一定能堅持到總攻部隊的到來。

天漸漸亮了,形勢更加危急。敵人怎麼會允許自己的腹地上插着一顆“釘子”呢?他們集中火力,向着據點內的杜存典等人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依仗着據點堅固的外牆和充足的彈藥,杜存典帶領戰士們放倒了一批批妄圖靠近據點的敵人。就這樣,在杜存典的鼓舞和正確指揮下,戰士們竟然在重兵圍困的據點裡堅守了一天。直至黃昏時分,總攻的兄弟部隊沖垮了外面的敵人,打開據點的時候,杜存典和戰士們已經彈盡糧絕,準備和敵人拼刺刀了。

解放林公渡一戰,守敵全部被殲,杜存典和新四軍獨6團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善打硬仗

抗日戰爭勝利後,杜存典所在的部隊轉移至錦州以西的地區,編入東北人民自治軍的戰鬥序列,杜存典任獨立旅一團三營營長。

三四月份的東北地區仍然是寒氣逼人,厚厚的積雪覆蓋了大地,天地間地萬物都被單一的色調所遮蔽。通遼方向的路上出現了一列小黑點,醒目地在白色的畫布上快速移動着,轉眼就來到了近前。急速行進的隊伍除了踩踏積雪的聲音外,找不到別的動靜。杜存典攏了攏厚厚的棉帽,用凍得通紅的手僵直地整理着衣領,避免夾帶着雪花的北風灌進項頸。

這是杜存典帶領着剛剛接到任務的三營在急行軍,要儘快趕到泉頭西北一線集結,配合兄弟部隊消滅意圖進犯四平的國民黨軍。時間就是戰機,杜存典帶着三營星夜兼程,人不解甲,馬不卸鞍,在漫天風雪裡仍然堅持前進。

忽然,在部隊翻越過一座小山頭時,前哨發現了新的敵情。杜存典急忙指揮部隊就地隱蔽,厚厚的積雪下就是最好的藏身之處。杜存典發現,在另一面的山坡上也有一支部隊正在和三營作同一個方向的移動,青天白日旗在潔白的雪地上分外顯眼。

杜存典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次難得的戰機,他完全可以利用敵人的不知情發起突然進攻。杜存典馬上命令通訊員和團部進行了聯繫,報告了敵情和突襲的建議。團部很快同意了杜存典的方案,但前提要求是不得影響到預定的阻擊計劃。

杜存典接令後馬上指揮部隊迂迴前進到敵人的側翼,伴隨着一陣鋪天蓋地

的彈雨猛然衝擊向敵人的中部。行進中的敵人一下子被攔腰截斷,潰不成軍。厚厚的積雪導致敵人的重型火器無法靈活運用,首先在士氣上就落了下風。時間不長,戰鬥就結束了,大概一個營的敵軍全部被殲滅。

清理戰場之後,杜存典和戰士們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陷入了傻笑的狀態。原來這一仗三營捕着了一隻“肥羊”,繳獲的武器彈藥不說,全營都換上了整套的美式新裝備。這一下整個三營頓時牛氣沖天了,士氣高昂,很快趕到了上級指定的阻擊地點。戰士們一個個如下山的猛虎,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不說,還奮起追擊捉了幾百名俘虜。這次戰鬥以後,杜存典和三營榮獲了師部的通報嘉獎。

1946年10月中旬,杜存典所在部隊改編爲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六師十六團,他仍擔任三營營長。此時,部隊已經轉戰至魯西南的沙漠地區活動,計劃殲滅此地國民黨守敵,佔領哈爾套街。杜存典的三營負責攻擊防禦工事最爲堅固的哈爾套街東北角。

戰鬥開始後,守敵憑藉着堅固的城牆和碉堡拼命頑抗,三營發起了數次衝擊都沒有取得成功。爲了避免無謂的傷亡,杜存典命令部隊暫緩進攻,重新制定進攻方案。他帶着偵察兵悄悄來到陣地前沿仔細觀察,終於找到了一處比較合適的突破口。

杜存典回到部隊,召集了三營的主要幹部分配任務。他下令將全營的輕重機槍都集中起來由機槍連長統一指揮,手榴彈和擲彈筒則交由突擊連攜帶,迅速隱蔽在靠近前沿的工事裡。

陣地上長時間的沉寂使守敵麻痹了,紛紛探出身來察看動靜。突然,杜存典一聲令下,驟起的槍炮聲連成一線,密集的向前方撲去。敵人的地堡瞬間就被摧毀了,城牆上被轟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衝鋒號在此時響起,三營的戰士們歡呼着躍出戰壕向突破口衝去。守敵還沒來得及從城破的事實中醒悟過來,很快就潰不成軍了。

哈爾套街戰鬥結束後,三營全體指戰員榮獲東北聯軍司令部的通令嘉獎,杜存典善打硬仗的名聲也在東北聯軍內部傳揚開來。

青松長翠

1947年,已經升任十六團副團長的杜存典奉命遠距離奔襲懷德,配合兄弟部隊一舉全殲懷德守敵,受到師部高度讚揚。

懷德之戰後,杜存典所在部隊奉命西進彰武,負責掃清彰武城外的兩處重要據點南關和西大廟。同年12月26日晚,趕到彰武城外的16團接到縱隊司令部急令,務必於當夜拿下兩處據點,爲總攻部隊掃清外圍障礙。

彰武地處遼寧省西北部,科爾沁沙地南部,地勢北高南低,東西丘陵,北部沙荒,中、南部爲平原。大體是“三丘、三沙、四平窪”。杜存典深知此地地形之複雜,他看到彰武守敵利用城外有利地形構築了密集、堅固的據點,形成了縱橫交錯的防禦體系。從城外敵人的佈置上來看,顯然空地上布有雷區。

杜存典不由得緊鎖起濃重的眉毛,敵人的據點中明碉暗堡的數量、位置和雷區的分佈情況都像一團迷霧,看不清摸不到,這種情況下的進攻無異於以卵擊石啊。就算是拼光了十六團拿下了據點,但這樣的勝利是得不償失的。

心急如焚的杜存典迅速趕到了師部,找到了師部首長石政委。此時的杜存典已顧不上許多,拉起石政委就向前沿陣地走去。路上,杜存典將自己觀察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做了彙報,明確表示當夜進攻的時機不成熟。在敵人力量分佈完全不清晰的情況下,貿然進攻,不僅據點拿不下來,一個團的兵力也將會糊里糊塗的葬送在黑暗中。另外,連續急行軍幾個日夜的部隊剛剛進入陣地,還沒有休息和進行戰前動員,武器彈藥也沒來得及得到補充,這是十分冒險的行爲。杜存典據理力爭,仔細地剖析了目前的形勢後,向首長提出了部隊休整一天,摸清敵情後,第二日晚間再發起進攻的要求。

石政委覺得杜存典反映的情況很重要,急忙趕到了縱隊司令部找到了劉震司令員,將杜存典的分析和建議作了詳細的彙報。劉司令員一開始堅決表示反對拖延進攻時間,因爲這是東北聯軍總部下達的命令。但是作爲一名經驗豐富的高級將領,他知道前線指揮員意見的重要性。百般思量後,終於同意了杜存典的建議,將總攻時間延後。

第二日黃昏,杜存典帶領着做好充足準備的十六團一舉奪取了南關和西大廟兩處據點。之後,杜存典又率部主動加入了對彰武城的總攻擊,只用了數個小時就全殲了彰武守敵,取得了勝利。

可惜,就在杜存典正走在成長爲傑出將領的路上時,死神卻早早地將他帶到了身邊。

遼瀋戰役不久後,升任團長的杜存典率部參加了平津戰役。1949年1月8日,杜存典部攻佔了天津南運河南側的敵外圍據點三元村,使天津重要門戶和平門完全暴露在解放軍面前。按照計劃,杜存典將率部擔任和平門主攻。

當日,杜存典一行4人來到和平門前,一邊觀察敵情一邊制定作戰方案。陣地上不時傳來冷槍冷炮的聲音,這些根本嚇不住身經百戰的杜存典。正當4人來到一處凹陷地,圍成一圈在地面上比劃着進攻線路圖時,一發炮彈落在了4人中間爆炸了,英雄團長杜存典當場犧牲。

一顆還未升起的將星就這樣隕落了。噩耗傳來,戰友們無不捶胸頓足,痛哭出聲。東北聯軍的一位老首長聞訊後長嘆着說:“人才本來就很難得,像杜存典這樣的人品,這樣的將帥之才就更難得了!”

六十多年過去了,無數烈士的鮮血染紅了天津解放的大旗。杜存典和其他在攻城戰役中犧牲的將領一起,被稱之爲“十三棵青松”。如今,歲月不老,青松長翠,想必烈士們的英魂亦常在,一起守護着這白雲蒼狗,滄海桑田。

(本章完)

“炮兵之父”——朱瑞英勇善戰,愛兵愛民——王麓水“金剛鑽團”團長——秦賢安“膠東戰鬥英雄”——夏侯蘇民“爲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王若飛“一顆爲民心,萬古終不泯”——朱克靖雪原英雄——楊子榮英勇善戰,愛兵愛民——王麓水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四平名將,遼吉功臣——馬仁興四平名將,遼吉功臣——馬仁興“炮兵之父”——朱瑞“鐵軍”名將——葉挺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壯烈獻身——李公樸“一個旅也換不來”——王克勤一尊永恆的雕像——董存瑞文武兼備——艾平英雄遺曲壯河山——麥新“鐵軍”名將——葉挺一尊永恆的雕像——董存瑞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壯烈獻身——李公樸四平名將,遼吉功臣——馬仁興英勇善戰,愛兵愛民——王麓水“一顆爲民心,萬古終不泯”——朱克靖文武兼備——艾平“一個旅也換不來”——王克勤“一顆爲民心,萬古終不泯”——朱克靖戰鬥英雄——馬思進文武兼備——艾平雪原英雄——楊子榮“炮兵之父”——朱瑞“以一當百”的戰鬥英雄——林茂成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炮兵之父”——朱瑞“炮兵之父”——朱瑞“爲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王若飛“以一當百”的戰鬥英雄——林茂成“膠東戰鬥英雄”——夏侯蘇民“畢生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劉炎“畢生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劉炎“無線英雄”——李白“炮兵之父”——朱瑞“一個旅也換不來”——王克勤“一顆爲民心,萬古終不泯”——朱克靖“鐵軍”名將——葉挺勝利之師開道先鋒——韓聯生“從奴隸到將軍”——羅炳輝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壯烈獻身——李公樸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壯烈獻身——李公樸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壯烈獻身——李公樸“以一當百”的戰鬥英雄——林茂成一尊永恆的雕像——董存瑞文武兼備——艾平英勇善戰,愛兵愛民——王麓水“無線英雄”——李白雪原英雄——楊子榮由國民黨“督學”到共產主義戰士——張謙光英勇善戰,愛兵愛民——王麓水“金剛鑽團”團長——秦賢安“畢生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劉炎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勝利之師開道先鋒——韓聯生戰鬥英雄——馬思進英雄遺曲壯河山——麥新“一個旅也換不來”——王克勤英雄遺曲壯河山——麥新“無線英雄”——李白一尊永恆的雕像——董存瑞雪原英雄——楊子榮文武兼備——艾平“從奴隸到將軍”——羅炳輝“炮兵之父”——朱瑞雪原英雄——楊子榮“無線英雄”——李白“以一當百”的戰鬥英雄——林茂成英勇善戰,愛兵愛民——王麓水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壯烈獻身——李公樸雪原英雄——楊子榮由國民黨“督學”到共產主義戰士——張謙光“鐵軍”名將——葉挺一尊永恆的雕像——董存瑞“炮兵之父”——朱瑞文武兼備——艾平勝利之師開道先鋒——韓聯生“以一當百”的戰鬥英雄——林茂成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一顆爲民心,萬古終不泯”——朱克靖四平名將,遼吉功臣——馬仁興“畢生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劉炎“膠東戰鬥英雄”——夏侯蘇民“畢生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劉炎“以一當百”的戰鬥英雄——林茂成“爲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王若飛文武兼備——艾平“畢生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劉炎“從奴隸到將軍”——羅炳輝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從奴隸到將軍”——羅炳輝
“炮兵之父”——朱瑞英勇善戰,愛兵愛民——王麓水“金剛鑽團”團長——秦賢安“膠東戰鬥英雄”——夏侯蘇民“爲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王若飛“一顆爲民心,萬古終不泯”——朱克靖雪原英雄——楊子榮英勇善戰,愛兵愛民——王麓水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四平名將,遼吉功臣——馬仁興四平名將,遼吉功臣——馬仁興“炮兵之父”——朱瑞“鐵軍”名將——葉挺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壯烈獻身——李公樸“一個旅也換不來”——王克勤一尊永恆的雕像——董存瑞文武兼備——艾平英雄遺曲壯河山——麥新“鐵軍”名將——葉挺一尊永恆的雕像——董存瑞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壯烈獻身——李公樸四平名將,遼吉功臣——馬仁興英勇善戰,愛兵愛民——王麓水“一顆爲民心,萬古終不泯”——朱克靖文武兼備——艾平“一個旅也換不來”——王克勤“一顆爲民心,萬古終不泯”——朱克靖戰鬥英雄——馬思進文武兼備——艾平雪原英雄——楊子榮“炮兵之父”——朱瑞“以一當百”的戰鬥英雄——林茂成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炮兵之父”——朱瑞“炮兵之父”——朱瑞“爲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王若飛“以一當百”的戰鬥英雄——林茂成“膠東戰鬥英雄”——夏侯蘇民“畢生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劉炎“畢生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劉炎“無線英雄”——李白“炮兵之父”——朱瑞“一個旅也換不來”——王克勤“一顆爲民心,萬古終不泯”——朱克靖“鐵軍”名將——葉挺勝利之師開道先鋒——韓聯生“從奴隸到將軍”——羅炳輝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壯烈獻身——李公樸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壯烈獻身——李公樸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壯烈獻身——李公樸“以一當百”的戰鬥英雄——林茂成一尊永恆的雕像——董存瑞文武兼備——艾平英勇善戰,愛兵愛民——王麓水“無線英雄”——李白雪原英雄——楊子榮由國民黨“督學”到共產主義戰士——張謙光英勇善戰,愛兵愛民——王麓水“金剛鑽團”團長——秦賢安“畢生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劉炎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勝利之師開道先鋒——韓聯生戰鬥英雄——馬思進英雄遺曲壯河山——麥新“一個旅也換不來”——王克勤英雄遺曲壯河山——麥新“無線英雄”——李白一尊永恆的雕像——董存瑞雪原英雄——楊子榮文武兼備——艾平“從奴隸到將軍”——羅炳輝“炮兵之父”——朱瑞雪原英雄——楊子榮“無線英雄”——李白“以一當百”的戰鬥英雄——林茂成英勇善戰,愛兵愛民——王麓水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壯烈獻身——李公樸雪原英雄——楊子榮由國民黨“督學”到共產主義戰士——張謙光“鐵軍”名將——葉挺一尊永恆的雕像——董存瑞“炮兵之父”——朱瑞文武兼備——艾平勝利之師開道先鋒——韓聯生“以一當百”的戰鬥英雄——林茂成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一顆爲民心,萬古終不泯”——朱克靖四平名將,遼吉功臣——馬仁興“畢生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劉炎“膠東戰鬥英雄”——夏侯蘇民“畢生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劉炎“以一當百”的戰鬥英雄——林茂成“爲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王若飛文武兼備——艾平“畢生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鬥”——劉炎“從奴隸到將軍”——羅炳輝威名遠播的英雄團長——杜存典“從奴隸到將軍”——羅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