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宅橋橋始建於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後於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重建。
2016年中秋節登陸廈門的颱風莫蘭蒂一路北上,摧毀了包括薛宅橋在內的三座國保文物。
這三座橋被摧毀還不到一個小時,泰順文保部門就在官微緊急求助,請求民衆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儘量回收這三座廊橋的木構件。
村民們紛紛參與到這場“自救”裡面。
當時有很多報道,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薛宅村有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
踩着一輛三輪板車,用整整兩天的時間,沿着溪流,騎行65公里,搬回來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廊橋構件。
因爲構件被找回了超過90%,薛宅橋於第二年就完成了修復。
因着是修復而不是重建,自然也不存在像萬安橋那樣的文物認定的問題。
泰順人對廊橋的愛護,是融入到骨血裡面的。
當外界驚歎被洪水徹底沖垮的廊橋都能重獲新生的時候,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卻波瀾不驚地說:“160年前,薛宅橋也被衝了一次,我祖上和村民一起,一路追到福建福安,用肩膀扛、用雙手擡,走了三天三夜才把那些梁木運回來。這次,我們當然也得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