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

牛車駛過泥濘的鄉野小路,停在一座塢堡前。

兵曹掾張勁下了馬車,擡頭看了看高聳的圍牆,大聲道:“羊公何在?”

圍牆上響起一陣喧譁聲。

不一會兒,吊橋轟然放下,院門大開,一年約五旬的老者帶着數十子侄、部曲出門相迎。

“原來是張君,數月未見,風采依舊啊。”被稱爲“羊公”的老者笑道。

笑意之中,似乎隱隱藏着擔憂。

偃師縣的官吏上門,從來就沒有過好事,不是派捐,就是要人,有時候兩者都要。

但他們也沒辦法。

作爲偃師縣不多的塢堡帥,他們自有生存之道。

一是能打。不需要強到能打敗所有敵人的程度,而是讓圍攻他們的敵人付出相當的代價,覺得得不償失。

二是與人爲善。只要不把他們逼到走投無路的份上,萬事好商量——誰都可以商量,朝廷、草寇、匈奴乃至各路軍頭。

兵曹掾張勁代表的是朝廷,羊公似乎已經意識到他來是做什麼的了。

“今日上門,我也是沒辦法,上頭壓下來的。”張勁先講了一通“免責聲明”,然後說道:“事情比較急,今日便不敘舊了。河南尹有令,於司州諸郡徵集人丁、錢糧,偃師縣也有份……”

羊公沉默許久,問道:“要多少?”

張勁其實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因爲縣令只要結果,不管過程如何。

因此,他完全是看人下菜碟,每個塢堡、莊園的指標都不一樣。

眼前這家塢堡的主人據說出身泰山羊氏遠支,但怎麼說呢,從來沒見羊氏對他們有過什麼照拂。縱有關係,那也不知道多少輩以前的事了,雖然都姓羊,其實是兩家人。

但張勁頗通人情世故,對地方上非常熟悉。

據他所知,惠皇后羊獻容之父羊玄之的墓就在偃師,面前這個老頭經常帶着子侄輩祭掃,非常勤謹。

在張勁看來,這純粹是不要臉硬往上湊攀親戚。

當然,這話他不敢對別人說,因爲鄉間有傳聞,羊公之父當年以羊氏遠支——一說家奴——身份,陪着羊玄之進京,後不知什麼原因跑到了偃師,亂世之中糾集鄉人,聚居自保。

傳聞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但這種事,寧可當做真的,也不能掉以輕心。

因此,他稍一思索,便給出了數字:“三百精壯,五月二十日前抵達河陽南城。”

“可還要錢糧?”羊公微微點頭,又問道。

“錢糧之事不歸我管。”張勁擺了擺手,說道:“但粟麥、乾草總要準備一些的,說不定還要幾頭帶役畜的車輛,馭手要準備好。”

羊公心裡有數了,只見他拍了拍手,一子侄端着個木盤上前。

他將盤中的一匹絹取下,交到張勁手裡,道:“張君勤於王事,辛苦了。”

張勁也不客氣,讓隨從把絹放回牛車,然後寒暄一番,便匆匆離去。

看着兵曹掾一行人遠去的身影,羊公臉色微沉。

事情不小啊!

洛陽那邊傳來消息,陳郡公邵勳引兵入洛,看樣子要對匈奴大打出手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徵丁派糧是發動戰爭的先兆,大家早就習慣了。

戰戰戰,終日戰!再戰下去,大家一起死好了。

今年洛陽太平無事,但依然有大股人潮向南涌動,前往揚州、江州。

等有點家底的人都跑了,都去爲琅琊王種地打仗了,看你們還能怎麼辦!

“把人都散掉,繼續鋤草。”羊公吩咐了一聲,便轉身回了塢堡。

他們並不是孤例。

從四月下旬開始,河南尹轄下諸縣都接到了命令,派捐、派丁,前往河陽集結——最早一批五月二十抵達,最晚的一批不會遲於六月中。

一時間,人丁、物資、車輛開始往河陽三城彙集,風雲爲之變色。

******

洛陽城裡的士民也未能逃過“盤剝”。

從四月下旬開始,禁軍左右衛出動兵馬,挨家挨戶收取錢帛。

是的,收的是錢帛,沒收他們糧食。

他們沒多少糧食,但祖上積累下來的錢財不少。畢竟這是洛陽,天下的人才、錢財都往這邊彙集。很多家庭自曹魏年間就定居於此了,幾代人積累下來,家底還是不少的。

大清早的時候,吳王府的門就被叫開了。

當吳王第五子、新都王司馬衍怒氣衝衝地出門,正欲叱喝時,一下子噎住了。

門外站着數十名全副武裝的軍士,看樣子是一個隊。

隊主態度恭敬,只說道:“奉天子詔命,請諸王捐資助賞。”

司馬衍臉色變幻許久,才把一口悶氣嚥下去。

這不是第一次了。

長沙王司馬乂時代,就百般盤剝公卿,請其出糧出錢,最後司馬乂被司馬越背刺弄死,滿城公卿官員們也出了一份力。

但司馬越上臺後,一樣幹這些事,且更加惡劣。

司馬越本人出鎮外藩,他的部將何倫、王秉三番五次劫掠公卿官員,獲取錢財。

衆人懾於司馬越的權勢,敢怒不敢言。

再加上局勢日益敗壞,想法漸漸變了,於是忍了下來。

唯一的不滿,大概就是何倫等人手段太粗糙了,做得太難看,武夫得志的感覺十分明顯,給人觀感不好——靈壽公主就被何倫冒犯侮辱了,居然當衆摸她的臉,將她的貼身婢女搶走。

這一次大範圍攤派,毫無疑問是邵勳指使的。

也不知道他哪來的膽子。難道認爲自己根基已經穩固,可以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了?

這個認知有點讓人恐懼。

本來不願出錢的司馬衍,最終沒敢把這句話說出口,而是嘆了口氣,轉身回去請示父親。

吳王司馬晏身體不太好,眼神更不好,年少時得過一場病,視力受損。現在三十多歲了,視力更是差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幾乎要把眼睛貼到書上才能看得清楚。

或許,這就是當初司馬越立儲時沒有選他,而是選擇司馬熾的主要原因——武帝諸子中,其時只有吳王晏、豫章王熾二人可爲儲,吳王視力不好,“纔不及中人,於武帝諸子中最劣”,即便司馬越同意,大臣們也不會讓一個瞎子兼傻子來當皇帝,真的太離譜了。

“交了錢財出去,還能食肉否?”聽了兒子的彙報,司馬晏先是一愣,然後問道。

僕婢們盡皆低頭,不敢多聽、多看。

司馬衍盡心解釋道:“阿爺勿憂,再過兩月,封地錢糧就送到了,必可食肉。”

別看司馬晏又瞎又傻,但他是武帝司馬炎僅存的兩個兒子之一。說難聽點,今上司馬熾如果駕崩,吳王的機會還不小呢。

太康十年(289),司馬晏就封吳王,以丹陽、吳興、吳三郡爲食邑,後被司馬倫剝奪,再又恢復,每年可得三郡封地三分之一的租賦——現在不可能全額拿到。

吳王也是有幕僚的。

前陣子剛剛離京歸故里的丹陽葛洪,其父葛悌就曾任吳王郎中令,後轉任邵陵太守。

王府班子都在丹陽,若非司馬越和今上都不準宗王離京,一大家子去丹陽享福倒也不錯。

“那就給吧。”司馬晏眯着眼睛說道:“要多少?”

“錢千貫、絹二千匹,還要五輛大車,並馭手、役畜一併發給。”司馬衍有些心痛地說道。

雖然他已受封新都王,但封地在梁州,戰亂頻仍,已是多年沒有進奉租賦,身上還沒一官半職,只能藉着照顧父親的名義啃老了。

這次一併撥出如許多的資財“襄贊軍需”,怎麼可能不心痛?

但人家要求了這個數,你給還是不給?

“多嗎?”司馬晏聽了兒子報出的數目,問道。

司馬衍沉默了會,道:“不多。”

“那就去尋你母妃,將錢財給了吧。”司馬晏閉上眼睛,說道。

“好。”司馬衍行了一禮,先去向母親荀氏彙報,然後帶着五輛大車出府,停在東陽門內御街上,與軍士交割財貨。

此時大街上人來人往,車馬不息。

作爲洛陽最豪富的東陽門內御道,達官貴人云集,軍士們壯着膽子,挨家挨戶要錢,然後把徵來的錢財送往金墉城,堆得滿滿當當。

重賞之下,自有勇夫。沒有錢怎麼能激勵將士們奮勇作戰呢?

時局若此,爲了保住洛陽,爲了獲得勝利,官員公卿們自然要出血,尤其是司馬氏諸王。

******

邵勳回到了久違的金谷園。

因長久沒人打理,園內雜草叢生,幾可牧馬。

海棠花已謝,一片雨打風吹後的殘紅。

“荒涼之景態,彷彿河南諸縣。”邵勳走在沒過膝蓋的荒草中,感慨道。

“全忠你真是越來越不掩飾了。”王衍跟在他後面,抱怨道。

“我的表字不是全忠。”邵勳無奈道:“再者,我掩飾什麼?”

“全忠何出此言?”王衍不滿道:“你能有今日,全賴洛陽公卿、潁川士族支持,是也不是?”

“是,也不是。”邵勳笑道:“些許錢財,長沙王取得,東海王取得,我就取不得?是何道理?”

“我家被牽走五匹馬。”王衍說道。

“哈哈。”邵勳湊了過去,低聲說道:“太尉,你我何分彼此?將來討滅匈奴,金谷園送伱,如何?”

王衍搖頭失笑。

他不是真的心疼那些錢財,只是藉機提醒邵勳注意點罷了。

你剛給武夫請官,侵奪士人利益,這會又盤剝洛陽公卿,行事有點太激烈了。

當然,他也沒太過擔心,只是稍稍提醒。

邵勳行事是有分寸的,而且十分謹慎。

放兩年前,他絕對不會劫奪洛陽公卿的財貨,但現在就敢了。

王衍想了想,似乎也鬧不出什麼大的亂子。在司馬越死後,邵勳已是洛陽周圍最大的軍頭,還是唯一的軍頭,太多人想與他攀上關係了。

與庾文君成親後,更是河南士族在政治上的代表,諸般榮耀加於一身,自然可以予取予求。

“我要金谷園何用。”王衍悻悻回了句:“你心中有數就好。”

“答應給你,自然會給。”邵勳說道:“河陽三城築起後,洛陽局勢日漸安穩,金谷園可稍稍拾掇一下了。異日驅殺王彌,金谷園甚至可募人耕種,恢復昔日盛況,真不要?”

王衍有些心動。

他不太愛錢,但金谷園的價值不是用錢可以衡量的,附着在上面的東西太多了,很對他胃口。

“太尉不要,我就送給——”邵勳沉吟了一下。

王衍疑惑地看向他,神色不變。

“就送給惠風好了。”邵勳說道。

王衍出奇地沒有反對。

“要不送給景風?”邵勳又道。

“胡鬧!”王衍終於繃不住了。

邵勳笑笑,揭過這個話題,說道:“匈奴在關中攻勢凌厲,朝廷就不想想辦法?”

“今日不同往日,朝廷派個人過去,人家未必會認。”王衍說道。

這就是中央權威淪喪的結果,地方諸侯不認你了。

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原因。

弘農在匈奴手裡,令關中聯繫洛陽,需得轉道南陽再北上,頗爲不便。

地理上的阻隔會產生心理上的隔膜,讓關中各路軍頭們下意識自行其是。直接惡果就是一盤散沙,誰也不服誰。

大敵當前,我自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前陣子,匈奴在馮翊大敗關中諸侯,進逼長安。

雙方在黃白城激戰,賈疋死後接任雍州刺史的麴允屢戰屢敗,京兆尹索綝、長安都督樑綜等人但坐視耳。

這個樣子,顯然是十分危險的。

要知道,在晉陽爲拓跋猗盧奪回後,匈奴主力盡屯於幷州,並未使出全力攻打關中,仗還打成這個鳥樣,關中諸侯都有責任。

“還是得想辦法調解一下。”邵勳建議道:“無非就是官位之爭罷了。實在不行,讓樑芬去長安,他威望高,或能統御羣雄。”

王衍看了邵勳一眼,沒正面回答。

這是別有所圖啊!

“河北戰局,你打算怎麼做?”王衍問道。

“說出來就不靈了。”邵勳笑道:“太尉不妨幫我打探下匈奴內情。”

“你何不找裴仲豫?”王衍問道。

“太尉消息更靈通。”

王衍嗤笑一聲,道:“罷了,罷了,老夫這就讓惠風過來。這些事,以往都是她整理的。”

“善哉。”邵勳笑道:“如此,我便放心去河陽了。”

王衍一怔。

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四章 行宮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十二章 誰能阻我?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十六章 汲桑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五章 學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六十章 南陽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十七章 鬼話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九十七章 囂張(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點點靠近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二章 行路(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準備的人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一百二十八章 廣成澤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
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四章 行宮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十二章 誰能阻我?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十六章 汲桑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五章 學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六十章 南陽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十七章 鬼話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九十七章 囂張(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點點靠近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二章 行路(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準備的人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一百二十八章 廣成澤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