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地藏庵

齊攸不在家中,荀卿染無事,就約了董夫人、方三奶奶、平西城守備蔣夫人、府丞孫夫人幾個,一起到地藏庵打醮。

地藏庵在平西城城西八角井衚衕內,是平西城內香火最盛的庵堂。傳說這裡的住持師太,原來也是世家大族的女兒,因家中父兄獲罪,受了株連,流放到此,歷盡苦楚,與地藏庵原來的住持師太結緣,便虔心向佛,從此精研佛經,稱淨宜居士。後來遇到大赦,淨宜居士本可以還鄉,然而她卻早看透世事,不願再入紅塵,索性剃度在地藏庵。老住持去世後,這位淨宜師太就接掌了地藏庵。

荀卿染和幾位夫人在佛前上香,請庵內僧尼做了法事,自然也對淨宜師太有些好奇,便又到淨室,請淨宜師太講經說法。

淨宜師太年紀大約在四十左右,青灰色的僧衣僧帽,面容安詳,一雙眼更是古井無波。與荀卿染所見,京城中觀音庵那位住持師太的長袖善舞不同,淨宜師太除卻必要的禮節,卻是話也不肯多說一句,更沒有暗示討佈施的舉動。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淨宜師太講的是《華嚴經》中的覺林菩薩偈。荀卿染仔細聆聽,她其實並不能說是信奉佛教,但是對於佛教經典,她還是持尊重的態度。佛學,在她來說與其說是一種信仰,不如說是一門哲學,裡面很多智慧值得研究借鑑。

荀卿染坐在椅子上,抿了口庵內的清茶。董夫人看來是個向佛的,一邊聽着,一邊手中拈動佛珠,頻頻點頭。方三奶奶卻和孫夫人小聲嘀咕着什麼,蔣夫人則是端了茶杯,只喝了一口,卻又吐了出來。

從淨室出來,董夫人就和淨宜師太說,過兩天還要來聽講經,淨宜師太也只送到門口,依舊轉身回了淨室。

“說是原先屋子裡的地都是玉石鋪的,如今,卻只能喝那樣的樹葉子,嘖嘖。”蔣夫人似乎並不常來,對那茶葉頗有意見。

“出家人,講究清修便是如此。淨宜師太的經講的極好。”荀卿染道。

“夫人喜歡聽她講經,卻也不用上門來,招她去府上講就是了。”蔣夫人對荀卿染陪笑道。

董夫人在旁聽了,神色有些不悅。

“師太是大德,又是那樣的出身,總該尊奉些。”

“這可也說不得的,平西鎮是什麼地方,那些流放來的,十個個裡面倒有八九個原來是威風過的。只是到了這裡,那些原來的話就說不得了。管她王孫公子、豪門千金,還不如個體面的僕婦,爲了一口氣,什麼事做不出那。”蔣夫人笑道。

董夫人故意落後兩步,蔣夫人毫無所覺。

荀卿染只淡淡聽着,並未說什麼。

衆人出了地藏庵,各自坐了馬車回府。

荀卿染坐在馬車中,正在閉目養神,突然聽得外面傳來音樂聲。那樂音如泣如訴、綿綿不絕,讓人頓生蒼涼高闊之感。

是馬頭琴曲,荀卿染睜開眼。

“這是什麼聲音,聽起來好奇怪。對了,好象進城那天聽到過。奶奶,您聽是不是?”桔梗側耳傾聽,對荀卿染說道。

桔梗覺得這樂聲奇怪,是因爲她從未聽過馬頭琴演奏的音樂。

樂音越來越近,荀卿染吩咐馬車放慢速度。

她和齊攸進城那天,平西鎮大小官員都到城外的十里長亭去迎接。從南城門進城的時候,也曾聽到馬頭琴聲。

這樂音似乎有感動人心的力量,荀卿染閉上眼,靜靜聽着外面傳來的樂聲。樂音時而婉轉悠揚,時而高亢入雲,滲透着蒼涼的意味,似乎是一個滄桑的、滿腹心事的男人在傾訴,又像是秋季北方高遠的天空,沉實、闊朗。

馬車走了一會,聽重樂音就在耳畔,荀卿染命令停下馬車。桔梗略掀起車簾,荀卿染順着樂音向外望去,就看到了那個低頭拉着馬頭琴的男人。

以後的很多年,荀卿染只要聽到馬頭琴曲,就會記起這一刻所見到的,略微陰沉的背景下,那高大寂寥的身影。

那男人坐在街道旁的大石上,一頭略微卷曲的黑髮,隨意披散在肩頭,身上穿着的灰黑色的袍子,仔細看去,卻是幾種不同的獸皮連綴而成的。

那男人雖然坐着,卻也看得出身材異常高大。在空曠的街道上,如他手裡馬頭琴流淌出來的樂音,散發着孤寂蒼涼的味道。

那男人面前放着一隻豁了角的大碗,裡面有好心人給的兩三枚銅錢。他低着頭,似乎沉浸在他自己的樂曲中,並不乞討,有人扔錢進去,也不道謝。

“是北邊的蠻子?”麥芽脫口而出。

那男人突然擡起頭。捲曲的頭號發,滿臉的鬍鬚,讓人看不清他的長相,一雙眼睛卻仿若鷹隼。

桔梗飛快地落下簾子。

荀卿染點點頭,看那男人的樣子,似乎是有異族血統。

荀卿染正要吩咐馬車啓動,又想起那空空的碗,便又吩咐:“打賞。”

馬車緩緩啓動,那男人依舊**他的馬頭琴,似乎並沒有聽到一塊銀子落入碗中。

馬車去的遠了,那男子才停了演奏,對着馬車的方向出了一會神,才伸出一隻粗糙的大手撈起碗,裡面那塊銀子,足有四五兩。

“好大方!”男人咧開嘴,露出白森森的牙齒。

男人站起身,果然身形極爲高大。他將銀子收入袖中,隨手將碗內的銅錢扔給不遠處的乞丐,隨即邁着大步沿街走去,一會就消失在不知那條小巷內了。

回到總督府,坐在屋內喝茶時,荀卿染依舊回味着那馬頭琴曲,即使是她前世,也沒聽過拉的這樣好的。

宋嬤嬤上前來說話,荀卿染纔回過神來。

“奶奶,方纔四爺捎信回來,說是再過一天就回來了。”

荀卿染忙問,“派哪個回來捎的信,還說了什麼,四爺一切都還好?”

“並未特意派人,是衙門來往的信差順便捎來句話。四爺一切都好,並沒說別的。”

荀卿染點頭表示知道了,“嬤嬤辛苦了。”

“這是奴才的本份。”宋嬤嬤陪笑道,又在荀卿染面上仔細瞧了瞧,“奶奶,您那,可要找郎中來看看。”

“嬤嬤也瞧見了?”荀卿染笑,讓人取過靶鏡來,對着照了照。

她這兩天額頭長了兩顆痘出來,雖然敷了珍珠粉,可仔細看,還是看得出來。

荀卿染嘆了口氣,她正爲這件事情煩惱。她的飲食一向清淡,皮膚也沒出現過問題,果真還是不太適應平西鎮氣候吧,過些日子應該會好吧?

“或許該找郎中來開個方子調理調理。”荀卿染自言自語道。

“奶奶,這並不是病。年輕的姑娘、奶奶們,好多都有過。大概是因爲此地氣候不好,奶奶初來乍到,水土不服。奴才老家在廣西梧州,倒有個偏方,對這個很有些效驗的。”宋嬤嬤道。

“哦,是什麼偏方?”荀卿染放下靶鏡,問道。

“是一味膏方,用鷹嘴龜的龜板合着土茯苓,金銀花,幾位藥材熬成的膏,叫做龜苓膏。奴才老家那裡,年輕的姑娘家都愛吃,經常吃這個,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美容養顏那。”宋嬤嬤陪笑道。

原來是龜苓膏,這可是好東西。

“嬤嬤說的我都想馬上就吃了。嬤嬤可記得方子,寫了出來,我讓人去買來熬製。”

“奴才家原來也做這個,方纔奴才是記得的。”

宋嬤嬤口述,桔梗在一邊將方纔記錄下來給荀卿染看。

“這方子是極好的,不過奶奶身子金貴,入口的東西,還是要仔細些。這平西城裡,多的是郎中,再請那老道的仔細斟酌斟酌,纔敢讓奶奶吃。”宋嬤嬤又道。

“嬤嬤想的極周到。”荀卿染道,就讓人拿了方了到城裡藥鋪去採買。

“……走了幾個鋪子,正巧濟生藥鋪的坐堂郎中也是廣西地方的人,知道這個龜苓膏的方子。說是極妥當的,鷹嘴龜板極少,鋪子裡現有的都拿來了。掌櫃的說,奶奶要用,立刻想法子給奶奶採買。

荀卿染點頭,這龜苓膏是可以預備一些,夏天裡,吃了清熱解暑,也像宋嬤嬤所說,能潤膚養顏。

那坐堂郎中還寫了如何熬製的法子在紙上。

“奴才以前熬過,就讓奴才帶着人熬吧。”宋嬤嬤道。

“那就有勞嬤嬤了。”荀卿染道,吩咐麥芽和寶珠兩個,去和宋嬤嬤一起熬製。

幾個時辰後,宋嬤嬤帶着麥芽和寶珠進屋來。麥芽手裡端着托盤,托盤上用玉碗裝的龜苓膏,晶瑩剔透的黑色膏體,如同果凍一般。另一個小碗,卻是從京城帶來的荔枝蜜。

“奶奶,這膏體味道有些苦,需加蜂蜜吃。”宋嬤嬤陪笑道。

“就依嬤嬤。”

荀卿染依言舀了一小勺,放入嘴裡。

味道,口感,都是曾經熟悉的龜苓膏的味道。

宋嬤嬤見荀卿染喜歡,上前道,“奶奶吃着可還好?這龜苓膏滋陰養顏,奴才老家那些大戶人家的奶奶們都極愛吃的,一時都離不得,果然那臉蛋都和雞蛋一樣滑嫩的。麥芽、寶珠兩個都是聰明的,已經成爲學會了如何熬製。”

哪個女人不愛美,荀卿染已經吃完了一碗。

“再拿一碗來。”荀卿染吩咐,就又對着靶鏡,特意看了看額頭的那兩顆痘痘。要在齊攸回來之前,將這兩顆痘吃下去。

“奶奶這樣吃,不過兩天工夫,一定完好如初。”宋嬤嬤道。

“嬤嬤又取笑我。”荀卿染被說中心事,笑着嗔道。

麥芽又端了一碗龜苓膏進來。

“多虧嬤嬤獻了這個方子。”荀卿染道,吩咐桔梗去取了兩個尺頭出來,“給嬤嬤做兩件衣裳吧。”

宋嬤嬤謝恩,退了出去。

許嬤嬤從多寶格內轉了出來。

第二十八章 勸說第一百七十四章 齊二夫人的妙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樹的蔭涼第九十章 燕窩粥第一百五十四章 小年第三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302章 初見端倪第八十六章 嫁妝風波第八十六章 嫁妝風波第一百五十五章 隱藏的惡意第五十七章 議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侍疾第一百八十二章 閨情(二)第340章太平故事第355章靜夜第三七七章 知情第356章議第十三章 喜訊第一百零六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齊二夫人的妙招? 7回覆 錦屏記 第315章 中秋第六十章 所謂攪合錦屏記 第263章 地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角力(二)第八十九章 冰山一角(二)第364章 蜜語第一百三十四章 責罰第二百十九章 家書第一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二)第382章 冷暖第七十四章 夜半第二章 海棠紅第364章 蜜語第一百五十六章 暮鼓晨鐘第四十四章 方大奶奶(二)第一百二十章 通房第一百四十章 喜宴第一百零二章 初雪第十章 燈油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男人(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齊二夫人的妙招第三六七章 探病第358章分產第九十八章 算計第八十二章 夜談第二百一十章 來客第十九章 另起波瀾? 7回覆 錦屏記 第315章 中秋第十二章 糊塗人第一百三十章 奇怪的病症(二)(修改版)第一百八十章 水波盪漾第二百二十六章 脫鉤第二三七章驚馬第一百五十八章 梅園夕照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男人(二)第二十四章 新婢第361章喬遷第一百九十章 角力第383章 喪服第一百章 冬衣第九十四章 求救第三十四章 進京第三零九章 曉之以理第三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八十六章 嫁妝風波第七章 方氏教女(二)第四十七章 觀蓮節(二)第一百一十章 與虎謀皮第七十七章 回門第346章上意難測第384章 沉渣泛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波第357章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色第二百零六章 不得不說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朝第342章心機第四十六章 觀蓮節第三十五章 住房是個大問題第十三章 喜訊第二百零七章 內院的主人第二百一十章 來客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鬧喜堂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波第六十九章 花嫁(二)第十七章 方氏的打算第一百五十七章 暮鼓晨鐘(二)第380章 我是誰第一百零一章 求子轉載 第310章 天降富貴第三七零章 天鵝第五十三章 生日宴(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暮鼓晨鐘第345章殺威第九十六章 後巷第一百八十五章 湖畔居的鬧劇(二)第一百零四章 意外第二百零八章 新寵第一百九十五章 商議第345章殺威
第二十八章 勸說第一百七十四章 齊二夫人的妙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樹的蔭涼第九十章 燕窩粥第一百五十四章 小年第三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302章 初見端倪第八十六章 嫁妝風波第八十六章 嫁妝風波第一百五十五章 隱藏的惡意第五十七章 議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侍疾第一百八十二章 閨情(二)第340章太平故事第355章靜夜第三七七章 知情第356章議第十三章 喜訊第一百零六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齊二夫人的妙招? 7回覆 錦屏記 第315章 中秋第六十章 所謂攪合錦屏記 第263章 地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角力(二)第八十九章 冰山一角(二)第364章 蜜語第一百三十四章 責罰第二百十九章 家書第一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二)第382章 冷暖第七十四章 夜半第二章 海棠紅第364章 蜜語第一百五十六章 暮鼓晨鐘第四十四章 方大奶奶(二)第一百二十章 通房第一百四十章 喜宴第一百零二章 初雪第十章 燈油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男人(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齊二夫人的妙招第三六七章 探病第358章分產第九十八章 算計第八十二章 夜談第二百一十章 來客第十九章 另起波瀾? 7回覆 錦屏記 第315章 中秋第十二章 糊塗人第一百三十章 奇怪的病症(二)(修改版)第一百八十章 水波盪漾第二百二十六章 脫鉤第二三七章驚馬第一百五十八章 梅園夕照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男人(二)第二十四章 新婢第361章喬遷第一百九十章 角力第383章 喪服第一百章 冬衣第九十四章 求救第三十四章 進京第三零九章 曉之以理第三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八十六章 嫁妝風波第七章 方氏教女(二)第四十七章 觀蓮節(二)第一百一十章 與虎謀皮第七十七章 回門第346章上意難測第384章 沉渣泛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波第357章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色第二百零六章 不得不說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朝第342章心機第四十六章 觀蓮節第三十五章 住房是個大問題第十三章 喜訊第二百零七章 內院的主人第二百一十章 來客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鬧喜堂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波第六十九章 花嫁(二)第十七章 方氏的打算第一百五十七章 暮鼓晨鐘(二)第380章 我是誰第一百零一章 求子轉載 第310章 天降富貴第三七零章 天鵝第五十三章 生日宴(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暮鼓晨鐘第345章殺威第九十六章 後巷第一百八十五章 湖畔居的鬧劇(二)第一百零四章 意外第二百零八章 新寵第一百九十五章 商議第345章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