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金榮的鬼點子多,他是領教了好多回,這次莊老弟如果能解決這個老大難,他不惜破格再提拔他爲扶貧辦主任的,雖然這個任職的提議常委會很難通過,但如今國策當前,誰又敢違揹他的意思下死手阻攔?只要莊金榮不讓政.府出錢修路,那這個扶貧辦主任一職就坐實了,真到那時莊老弟可就集金委會、扶貧辦兩大烏紗帽於一身了。
“對對對,快說,我好記錄。”
金大記者更是關心國計民生,也跟着舅舅的口吻,快速的附和着。
如此棘手的難題,各級政.府都會頭疼,如果莊大俠真的能夠神解決,那他的形象可就不是破案神探那麼簡單了。
“我的解決方案是這樣的…”莊金榮看了看他爺倆迫切的目光,底氣十足的說道,“這條扶貧路的修建,我建議採取分包的方式,向社會公開招標,政.府只出政策、出條件、出文件,根本不需要額外掏一分錢。”
莊金榮的潛臺詞非常明顯,政.府可以不出資,但必須下放一部分權力和壟斷,歷來鐵公基的建設都是國企的優質資源項目,不管如何折騰都輪不到民資沾光的,現在政.府財政困難,國企肯定躲得遠遠的,所以要想讓民資介入,市政.府必須下放一部分收益給民資、民企的。
“什麼?不需要政.府掏一分錢?”
陳市長不知何時又點燃了一根菸,吞雲吐霧的驚訝道。
“是啊,這怎麼可能呢?”
金大記者將信將疑的盯着莊大侃。
“如果政.府把這條路全部承包給我,我就能讓它變成可能。”
莊金榮一看時機已經成熟,也就不再藏着掖着,直接掀蓋子了.
“什麼?承包給你?”
金大記者再次的睜大了美眸,鄙夷的看着莊貪婪,奸商就是奸商,繞了半天又繞到了自己的身上,剛纔還說好的分包制,一轉眼就變成他的獨霸了,舅舅的爲人和官品,她是深信不疑,但也難逃莊行賄的拉攏和炮彈.
“沒事,你說說看…”
陳市長倒沒有金記者的反應那麼敏感,他看了看外甥女,又轉向莊金榮的方向鼓勵的說道。基建到底承包給誰,這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需要經常委會討論,然後向社會公開招標,既然莊老弟想獨自承包這個項目,那就公開、公正、公平的陽光操作,誰有資格、資質、資本,誰就可以獨自霸佔所有的利潤空間。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面對金記者的不屑和陳市長的鼓勵,莊金榮還是寵辱不驚的淡淡道,“如果單純的修路搞基建,別說政.府不投錢,就是政.府全部投資,估計真正競標的人也不會太多,首先政.府的資金有限,但要求的等級卻很高,一般的國企或民企根本不划算,所以這個項目頂多是個雞肋,沒有什麼油水;第二,不管是分包還是全包,在沒有多少利潤的前提下,開工的積極性都不高,這條路修到最後不僅耗時漫長,且最終的效果也不會太好…”
“那你還建議分包?你這不是誤導領導嗎?”
金大記者沒好氣的打斷反駁道。
“分包的最大好處是節省時間,脫貧攻堅是有時間限制的,市政.府拖不起,但分包更容易扯皮,浪費效率,這些話題我們以後再談。”
莊金榮不爽金記者的打斷,口氣有點不耐煩的搶白着。
“好了好了,繼續你的演講。”
陳市長似嗔非怒的瞪了一眼外甥女,然後又提醒莊老弟繼續了,對於外甥女的找茬打斷,陳市長不僅不惱,反而還有縱容和期盼,他早就發現外甥女對莊金榮有點意思,所以他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我剛纔說到哪兒?”
經過金大記者的這麼一攪和,莊金榮第1次找不到北了,如果不是看在陳市長的份上,他早就霸王硬上弓的騎到金美女的身上,讓她閉嘴了。不要以爲你有點文化和顏值,懂點話術之道就得瑟的不行,我的系統裡任何一位嬪妃拉出來都可以玩勝你的,莊金榮在金美女這吃了癟,忍不住的在心裡不平衡着。
“什麼說到哪兒?不就是第2條剛說完嗎?”
金記者的本子上有記錄,賭氣似地懟着他。
也不知爲何她就喜歡跟他掐架,哪怕是如何鄭重的場合,她也是忍不住的想欺負他。這個莊金榮到底有啥迷人的,讓自己不顧形象的失態着,一時間金大記者也理不出所以然了。自己該不會是愛上他了吧?這…這怎麼可能?就衝他那一副小人得志和無良奸商的嘴臉,自己怎麼可能會傾慕他呢。
說完這話,金大記者就靜靜的做着記錄,再也不敢惹事生非了。
“嗯,是該說第3條了,”莊金榮大度的點了點頭,算是對金大記者的原諒和迴應,“第三,鑑於上面兩條的弊端,我鄭重建議…”
莊金榮下意識的停頓了一下,發現他們的注意力都被自己的話題深深吸引,又加重語氣繼續道,“我建議市政.府把基建和扶貧打包在一起一塊招標…”
莊金榮的話音剛落,陳市長就摁滅了菸屁股一眨不眨的盯着他,迫不及待的說道,“到底怎麼個打包法,你快說,我讓馮秘書記錄。”
說完,陳市長就按了一下辦公室上的call鈴,緊接着馮秘書就從隔壁辦公室過來了。
“莊金榮接下來的方案你負責記錄整理,待會開會的時候我要用的。”
看到馮秘書已經就位,陳市長雷厲風行地安排道。
“好的。”
馮秘書敬業的打開彙報紀要本,一絲不苟地答應着。
一切已經準備就緒,莊金榮就開始天作之合般的建議了,“我的打包方案是這樣的…”莊金榮輕輕的啜了口茶,就開始出聲了,“我建議市政.府把修路的方案和扶貧攻堅的方案二合一,打包在一起,作爲一個完整的標的,向社會公開招標;我建議把這條百公里的長路分成若干個標段,每個標段不僅要完成修路的任務,還要附帶着把標段內的gdp提高到國家脫貧驗收的標準,這樣一來,基建和扶貧就有效的融到了一起,利潤和責任也一一對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