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立秋

普慶三年,立秋。

失蹤了一個多月的施無端終於現身淮州,顧懷陽大喜過望,親自帶人出去迎接。

孟忠勇更是不得了,一把撈起施無端,打鐵似的使勁在施無端背後拍了兩下,險些把他肩膀給拍散了,大聲叫道:“擺宴擺宴!大哥,小六回來了,咱們該擺宴啊!”

然而施無端卻只是略帶敷衍地與衆人見過,笑起來的時候總有些像是微微出神,頗有些皮笑肉不笑的意思,只推說累了,叫衆人散去,略作安置後,便一個人走到路邊收留流民的驛站中,捲起袖子,要了一碗清湯寡水的稀粥,坐下來慢慢喝了。

他一身半舊的布衣,嘴脣乾裂,形容憔悴,身上彷彿帶着一股風塵僕僕的味道,像是趕了很遠的路。

乍看起來,和那些因爲家園被毀,舉家逃難的平民們別無二致。然而露出的一張極平靜的臉,卻依然不掩俊秀,靜靜地坐在那裡,望着虛空中的某一個方向,像是知道自己註定了來處來,又要往去處去的坦然。

每個經過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他一眼,然而每個看他的人卻又不知爲什麼,不再看他第二眼。

中秋未至,大批運糧商隊突然撤離西北之地,彷彿有一隻手將市面上的糧食飛快地抓走,米價飛漲,朝廷依然撥不出銀子,顏甄知道,這是他利用商隊的形跡算計了顧懷陽一次的報復。

時也運也命也,顏太傅不過四旬,卻已經花白了頭髮,白日裡步步爲營,彷彿任何時候都篤定得不像個人似的,夜裡獨處,卻始終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對是不對。

他忍不住想起九鹿山大天台上,那根被風吹成了兩半的小樹枝,心裡倍感無力。

魔君不見影蹤,影子魔四處橫行,根本無人約束,教宗密約已毀,玄宗受重創,大乘教宗態度曖昧,朝中鄒燕來張之賢在看着他,滿朝文武在看着他,皇上在看着他,普慶的百姓在看着他。

眼下看起來朝廷略高一籌,顏甄卻知道自己其實是棋輸着一招的,朝中養兵千日,眼下卻和紅巾軍這支他眼中的“烏合之衆”在岷江打得難捨難分,實在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此其一。

其二,他知道施無端這些年在海寧有活動,他一直清楚施無端手伸得很長,卻不想他伸得這麼長,竟能隱隱左右西北的糧市。

施無端對銀錢彷彿有種驚人的敏感,這個人好像能把一兩銀子也算到似的,如何吸錢又如何用錢,如何得到他想的,一文錢也不浪費。

顏甄本以爲施無端只是暗中經營了一隻商隊,沒想到他是在整個大陸上織了一張網,彷彿蜘蛛一樣,條分縷析,暗中糾雜,牽一髮能動全身,而今,徹查糧市中,這張網隱隱約約地呈現在了顏甄面前。

就算施無端本人有一天死了,所有人也都能有條不紊。顏甄不得不佩服,世上再沒有第二個人有他這樣縝密的手段,如果他有施無端,如果朝廷有施無端——

每每念及,顏甄都忍不住扼腕。

此時屋漏偏逢連夜雨,偏偏一場大水沖垮了岷江兩岸,無數流民需要安置,叛軍首領李如霜趁亂偷襲了湖州大糧倉,顏甄無計可施,只得下令戒嚴截路,以向各路準備屯米擡價的商人“借米”爲名,名借暗搶,打算不講道理了。

大概每一個無恥之徒身後,都有一把名爲“迫不得已”的辛酸淚。

然而儘管如此,顏太傅終究還是沒能逃過老早看他不順眼的普慶皇帝的責罰,皇帝彷彿給先皇嚎喪似的,洋洋灑灑寫了一篇聲俱淚下的罪己詔,自我反省一通,然後乾淨利落地二次罷了顏太傅的官——真是非常的賞罰分明。

這回一同倒黴的還有玄宗出身的張之賢,大將軍實在相當無辜,莫名其妙地便被安了個罪名,替皇上背了黑鍋,一夜之間連將三級,陪派去西北平市督查——通俗地說就是去強取豪奪了。

普慶皇帝讀遍史書,心裡明鏡一樣,知道這朝中皇帝就是個傀儡,真正說話管用的永遠是輪流坐莊的教宗,因此在這個容易叫人渾水摸魚的節骨眼上,皇帝顯然是不打算專門打壓密宗,以免讓玄宗有機可乘,於是依然玩弄平衡之術,讓二者平分秋色。

可見其十分精通帝王之術……明白攘外必安內,無論是誰兵臨城下,也要將那遊歷在外早不知姓張還是姓王的皇權收回來,也算對得起先帝的在天之靈了。

至於那位英明神武得把自己笑死的先皇接受不接受,後續不祥。

可是戰爭仍在繼續。

顏甄下野了,張之賢下放了,但鄒燕來還在頂着岷江南北的戰場。

皇帝爲免青黃不接,在這個敏感的時刻,親自在三大教宗中發了帖子,要求他們往朝中補充新鮮的血液——普慶皇帝認爲自己的做法很合理,這纔是教宗合適的位置,他們是臣子,是給這江山賣命的,一批壞了、死了就換一批,他自己說了算,而不是由着幾個教宗的亂臣賊子把持江山。

從深秋打到寒冬,就連大年當天晚上,鄒燕來和顧懷陽都想到了一處去,打算趁着節慶對方放鬆警惕,來個夜半偷襲火燒糧草,誰知道偷襲便這麼撞上了偷襲,反而是趁着夜稀裡糊塗地打了一場。

幾聲孤零零響起,又飛快湮滅的爆竹聲在十室九空的廢墟里響起,彷彿昭示了來年春天沒完沒了的刀兵相見。

淮州東嶽本來是魚米富庶之地,卻連遭水患兵患,幾乎成了不毛之地。

施無端卻不在這裡,他悄悄地帶了一隊人去了湖州,打算過湖州直指西北,跟傳說中同門出身的張大將軍較量一把,丟了的東西,不能白丟。

而被他困在惡火境裡、應該在十八天之內回來的白離,卻始終不見蹤影。

不知道爲什麼,施無端總是會想起白離,在那個鳥不單拉屎還咬人的鬼地方,相處的三十六天,好像比一輩子都要多,都要鮮明似的。

他突然發現,有的人是不能見的。

譬如離家在外的遊子,無論如何與人拼命、爭鬥,如何心狠、手黑,一旦回到家裡,有親爺孃放在眼珠裡,有妻子兒女含在口脣裡,變會生出無比的倦意,以前多少雄心壯志、豪言壯語也都空了,會忘了自己的險惡,只記得外面的險惡,想躲在家裡,一輩子也不出去。

譬如戲文裡說:願此生中老溫柔,蝴蝶不羨仙鄉。

施無端有時候會想,或者自己真的對不起白離。

經年日久,他們兩人之間變成了一筆爛帳,說不清誰對誰錯,總之立場不同,又都不願意退讓罷了,卻因爲白離……以那樣一種近乎癲狂、近乎卑微的形式原諒了他,而變得不再對等起來。

他擺出的陣法不過是隨隨便便的石子碼成的,充其量是個模擬真陣的小玩意,能困住白離兩個時辰已經不易,再不濟,他十八天以後也該出來了,但是時間已經過了一個季,他又去哪了呢?

施無端坐在馬車裡,從車窗縫隙裡看着外面顛簸的風景,心裡忽然想道,總不會出了什麼意外?他在那鬼地方進進出出不知多少天,也沒見他出過什麼事,總不至於自己這麼一走便……

他這樣不着邊際地琢磨了一路,直到晌午打尖,蘭若叫了他幾聲,才反應過來。

蘭若手裡端着一碗不知是什麼東西的草藥,賣相看起來有點慘絕人寰,發出某種匪夷所思的味道,她低聲說道:“六爺,藥來了。”

施無端“嗯”了一聲,下意識地避開蘭若那叫他看了有些眼熟的眉眼,接過那藥碗——這自然不是給人吃的,是給兔子的。

兔子自施無端離開以後便開始絕食,彷彿參透紅塵老兔入定了一樣,闢起谷來,怎麼也不肯吃東西,儘管兔兄以前頗爲心寬體胖,可也受不了這樣長久的折騰。實際上等施無端回來,發現它是奄奄一息,沒有直接去見祖宗八代,已經是個奇蹟了。

然而那雪白的兔毛已經糾結成了一團,稍微用力一點擼上去便大片大片地掉,施無端病急亂投醫,在路上四處叫人蒐羅獸醫。然而農家養牲畜,大多不過是牛羊雞犬,還真沒有什麼獸醫善於醫治兔子,只能死兔當成活兔醫。

一個給馬看病的,一個給牛羊看病的,和一個給雞鴨看病的大夫三堂會審,愣是彷彿人多力量大一樣地給湊出了一個藥方。

蘭若其實很想勸勸六爺,這兔子養了約莫有十多年了,早該壽終正寢了,可是看見他那對兔子比對自己還上心的架勢,又不敢說什麼了。

夏端方正好推門進來,掃了一眼施無端懷裡病怏怏的兔子,又伸手在一邊樑上站着的翠屏鳥脖子上輕輕蹭了蹭,輕咳一聲道:“六爺,事都辦妥了,消息散出去了。”

“嗯,多謝。”施無端似乎也不大留心,隨口應了一聲,便在夏端方和蘭若姑娘兩人的目光下,無比淡定地用指尖蘸了一點草藥,往自己嘴裡送去。

蘭若道:“六爺,那個是……”

夏端方露出一個牙疼的表情,好像試藥的是他自己一樣。

施無端將那見者傷心嘗者淚流的草藥在口中嚼了嚼,也不知他嚐出了什麼,得出了個什麼結論,這才小心地餵給兔子。兔子一開始不願意領情——大約是那草藥的味道實在抱歉,施無端便慢慢地用五指攏着它身後禿了一片的毛,極溫柔極耐心,像哄孩子一樣哄着一隻兔子吃藥。

夏端方看了一眼蘭若,說道:“姑娘你先去,我和六爺說幾句話。”

蘭若立刻乖巧地退開。

夏掌門便自己找了張椅子,不見外地坐下,看了看那兔子半死不活的氣色,說道:“這不是普通的兔子。”

施無端沉默了一會,這才慢騰騰懶洋洋地說道:“我知道。”

夏端方便哪壺不開提哪壺地道:“既然不是普通的兔子,便不能以普通的方法醫治,不知它出了什麼問題,只是我瞧它雙目無光又不忍心違抗你,想是自己也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了。”

施無端聞言,默不作聲地擡頭看了他一眼,臉上沒什麼表情,可是眼色沉沉的,竟有些山雨欲來的隱怒,夏端方卻並不怕他,只道:“我與你直言不諱,不說虛的。”

施無端盯了他一會,便又重新低下頭去,撫摸着兔子的腦袋。

夏端方嘆了口氣,忍不住道:“你對這些個畜生倒是比人親近。”

施無端頭也不擡地說道:“你對孔方兄不也比人親近?”

“那不一樣。”夏端方笑了出來,別人衣服上掛荷包掛玉佩,夏掌門別出心裁地叫人定做了個大銅錢掛在身上,唯恐別人聞不到他的銅臭似的,過了片刻,他又說道,“那不一樣,那怎麼一樣呢?金銀是死物,拿在手裡,它便是你的,不像活物。”

“身逢亂世,人如飄萍,執着於人,豈不註定每日提心吊膽麼?”夏端方輕聲道,然後他看了施無端一眼,似是無意地說了一句,“對了,我聽大將軍那邊的道友傳來的消息,似乎那些被困於岷江中,四處亂竄的魔物近日開始一同往東移動了。”

後來沒有

因爲我手指破了

流血了

自己咬的。。。

第29章 共枕第54章 惡火第3章 終身第61章 立秋第51章 水鏡第64章 第二盞燈(一)第37章 選擇第52章 惡人第20章 脫逃第15章 驚變第69章 第四盞燈(二)第33章 端方第44章 混沌第21章 碧絲第79章 終第31章 危機第39章 禍事第72章 錦瑟第75章 第七盞燈(一)第51章 水鏡第4章 天機第77章 第七盞燈(三)第44章 混沌第62章 妥協第7章 活陣第27章 青絲第27章 青絲第10章 山燈第29章 共枕第66章 第三盞燈(一)第8章 出逃第19章 顏甄第52章 惡人第14章 離分第44章 混沌第53章 祿蠹第35章 事發第18章 盛會第69章 第四盞燈(二)第10章 山燈第54章 惡火第65章 第二盞燈(二)第67章 第三盞燈(二)第32章 殺機第55章 相依第54章 惡火第12章 借運第44章 混沌第44章 混沌第38章 大婚第39章 禍事第7章 活陣第29章 共枕第48章 相殺第六十八 掌第四盞燈一第9章 地裂第55章 相依第42章 決裂(下)第65章 第二盞燈(二)第45章 烽火第56章 端倪第52章 惡人第55章 相依第39章 禍事第61章 立秋第14章 離分第74章 第六盞燈(二)第17章 山中第33章 端方第2章 白離第3章 終身第61章 立秋第71章 回去第24章 故人第45章 烽火第66章 第三盞燈(一)第17章 山中第9章 地裂第6章 古瑟第36章 秘密第3章 終身第40章 屍火第60章 別離第21章 碧絲第55章 相依第33章 端方第73章 第六盞燈(一)第29章 共枕第4章 天機第40章 屍火第77章 第七盞燈(三)第34章 困陣第40章 屍火第49章 蘭若第22章 仙逝第63章 第一盞燈楔子第15章 驚變
第29章 共枕第54章 惡火第3章 終身第61章 立秋第51章 水鏡第64章 第二盞燈(一)第37章 選擇第52章 惡人第20章 脫逃第15章 驚變第69章 第四盞燈(二)第33章 端方第44章 混沌第21章 碧絲第79章 終第31章 危機第39章 禍事第72章 錦瑟第75章 第七盞燈(一)第51章 水鏡第4章 天機第77章 第七盞燈(三)第44章 混沌第62章 妥協第7章 活陣第27章 青絲第27章 青絲第10章 山燈第29章 共枕第66章 第三盞燈(一)第8章 出逃第19章 顏甄第52章 惡人第14章 離分第44章 混沌第53章 祿蠹第35章 事發第18章 盛會第69章 第四盞燈(二)第10章 山燈第54章 惡火第65章 第二盞燈(二)第67章 第三盞燈(二)第32章 殺機第55章 相依第54章 惡火第12章 借運第44章 混沌第44章 混沌第38章 大婚第39章 禍事第7章 活陣第29章 共枕第48章 相殺第六十八 掌第四盞燈一第9章 地裂第55章 相依第42章 決裂(下)第65章 第二盞燈(二)第45章 烽火第56章 端倪第52章 惡人第55章 相依第39章 禍事第61章 立秋第14章 離分第74章 第六盞燈(二)第17章 山中第33章 端方第2章 白離第3章 終身第61章 立秋第71章 回去第24章 故人第45章 烽火第66章 第三盞燈(一)第17章 山中第9章 地裂第6章 古瑟第36章 秘密第3章 終身第40章 屍火第60章 別離第21章 碧絲第55章 相依第33章 端方第73章 第六盞燈(一)第29章 共枕第4章 天機第40章 屍火第77章 第七盞燈(三)第34章 困陣第40章 屍火第49章 蘭若第22章 仙逝第63章 第一盞燈楔子第15章 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