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會試風波(五)

天剛亮,晨光曦微時,心中總覺着有些不安的楊震便在草草睡了不過兩個多時辰後便醒了過來。既然睡不着,他索性就走出了自己所宿的小屋,在空曠安靜的考場中隨意走動起來。

這貢院的考場格局可着實緊湊,密密麻麻的有如鴿籠,只容一人在內橫臥,稍微個子高大些的,頭頂着裡面的磚牆,腳卻早伸到了外面的過道之上。正因考房如此之小,故而纔有號房之說,幾乎和監牢裡犯人所待之處沒什麼兩樣了。

而就是在這樣侷促而簡陋的環境裡,來自天下各地的考生卻得用手上的筆寫出一篇篇花團錦簇的文章來,同時還要對經義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如此方能入得一衆學富五車的考官法眼,也確實爲難了他們。

但也正是因爲其中有不少人能做到這點,才能體現出朝廷開科取士,招攬人才的用心,因爲只有這樣的人,纔是有能力爲國效力的讀書人。

在後世,人們總會用極其不屑的語調來評論科舉制度,似乎這是整個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中極其落後的表現,是禁錮人們思想和才能的罪魁禍事。而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的,倘若沒有科舉制,只怕社會階層的分化會比有它嚴重得多,百姓更難有出頭的機會了。

在隋唐之前,甚至是唐前中期,朝廷用人只注重門第,只要是豪門大族出身之人,無論能力品性如何,都能到地方,甚至是中樞爲官。而且,他們的子孫後代也會繼承這一切,從而形成徹底的官場壟斷,是爲門閥。

而那些出身貧寒的普通人,想要走上官場,可就實在是太艱難了。只有少數的幸運兒,藉着一些大人物的青睞,或是自身名氣實在太大,纔有躋身官場的可能。但即便如此,這些人在朝廷裡的地位也將十分低下,只能做些背黑鍋的髒活累活,很難真有翻身的一天。

是科舉制帶給了天下有志有能的貧寒子弟以上進的機會。雖然說論起環境來,他們依然無法和從小就接受家族薰陶的世家子弟相比,但一些天縱奇才卻還是能夠靠着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超越那些世家子,站在這個時代的最高峰,比如眼下的首輔張居正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後世說科舉制有百般不是的人,顯然是將眼前的國考制度給選擇性地忽視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後世的國考甚至還不如科舉制更能幫助底層百姓突破壁壘呢。

要知道,那些國考出來的公務員,放在前朝,也不過是些衙門裡的低等吏員而已。而科舉出來的舉人,進士,卻幾乎是做了官。這官和吏身份之間的差距,幾乎就是一條巨大的鴻溝了。

至於某些人口中所提到的八股文束縛人的思想,並拿《范進中舉》之類的故事來作說明的話,卻也太小瞧古人的智慧。那些發牢騷的傢伙,只是自身能力有限,無法掌握八股文其中的竅要,久考不中才作的吐槽而已。

一個真正有

大能耐的人,又豈是幾篇區區的八股文就能難住的?明朝的諸多名臣——王陽明、于謙、徐階等人,哪一個不是年紀輕輕就能金榜得中,隨後在自己的官場生涯裡幹出一番大事業來?

與他們相比,那寫《儒林外史》的吳敬梓和作《聊齋》的蒲松齡之流只怕是連提鞋都不配。這便是才能與境界上的差距,豈是什麼一句八股文章所能概括的?

當然,這些事情和道理楊震心裡並不太清楚,不過看着那些比他起得更早,已在鋪就的案板上奮筆疾書的考生們,他也不覺想到了自己的兄長楊晨,幾年前,兄長也是在這兒考中的進士哪。

現在想來,這科舉也確實有它合理和進步的一面,若非有這一條向上之路,以楊家已然沒落的家世,兄長根本不可能有今日,甚至到現在還被當地的土豪惡霸們欺壓得擡不起頭來呢。

看着周圍或年輕,或有了一定歲數的舉子們,楊震心下不由一陣感嘆,也覺着肩上的擔子驀地沉重了幾分,自己當盡力保證這一場考試的公平公正,不讓這些寒窗十載以上的考生們失望。

想到這兒,楊震心裡又生出了一絲別樣的不安感來,他隱隱覺察到這次的恩科考試一定另有玄機,但具體是什麼,卻又想不出來。

正思忖間,他突然聽到背後傳來了一陣急切的腳步聲,這讓他的眉頭也忍不住一皺。在這個靜謐的環境裡,光是這平時不怎麼能被人察覺的腳步聲,就已是不小的吵擾了。

當他有些不快地回頭,想要呵斥幾句時,卻發現過來的是自己帶進考場來的一名錦衣衛下屬,而且此人看上去神色間還頗有些古怪:“大人……”

“怎麼說?”楊震把到嘴邊的斥責暫且嚥了回去,壓低了聲音問道。

“那個……夏千戶進來了,現在正在明倫堂那邊等着您呢。”那人猶豫了一下後,還是實話實說道。

“嗯?”楊震也是一愣,半晌纔回過味來:“夏凱麼?他怎麼進來了?真是胡鬧!還有,他是怎麼進來的?”這考場幾日來守衛有多嚴密楊震是清楚的,而即便如此,夏凱還要冒險進來,就說明事情確實有些緊急了。

“小的不知。大人您還是快過去看看吧。”

“唔。”楊震這才點頭,轉身就往明倫堂那邊走去。到了那兒,見到夏凱後,楊震才解開了對方是怎麼進來的疑問,只見夏凱如今一副低賤僕役的裝束,顯然是混進的考場。

“到底出了什麼事情,竟讓你冒險混進來?”楊震一面神色嚴肅地問着自己的兄弟,一面還爲對方倒了杯茶遞了過去。

夏凱接過茶道了聲謝,這才把之前他們查出有人售賣考題,並拿下幾名嫌犯的事情給道了出來。隨後,又探手入袖,拿出了那份考題來遞給了楊震。

楊震此刻的神色比剛纔更嚴峻了數倍,他實在沒想到竟會出這等事

情。雖然不是讀書人,但他也明白會試這樣的重要考試一旦泄露了考題意味着什麼,同時這又將牽連到多少人。

而這,也印證了他一直都存在的擔心,這一回叫自己參與其中的會試果然很不尋常哪!只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人做的手腳,而且,這泄漏出來的考題,到底又是不是真的?

他只打開那紙掃了幾眼,卻也沒個頭緒。楊震本來就對科舉之事沒多少興致,更不懂這些經史說道,雖然之前張四維公佈考題時他也在場,卻並沒有真個記在心裡。

“怎麼辦?”只一轉念,楊震就有了決定,這事只靠自己一人顯然是成不了的,只有和同坐一條船的張四維商議之後再作處理了。而且問了對方,也能知道這考題到底是不是真被泄漏了。想到這兒,他也不耽擱,當即就叫夏凱等候在一旁,自己則拿了那考題急匆匆就往張四維休息的屋子走。

此時,張四維纔剛起來。他昨晚雖然因爲心事也沒怎麼睡好,卻還是強迫自己多睡了會兒以養足精神。因爲他知道,今日稍晚一些,就可能有第一批卷子會被送來了,到時可要批改了。

但沒想到,他才一起來,就看到了楊震滿臉怪異地走了進來,還把左右人等都給屏退了。這讓他大爲驚訝:“楊僉事,你這是……”

“張大人,敢問這一次的會試考題是哪幾道?”楊震卻沒有直接回應,而是反問了一句。

“嗯?你問這個做什麼?”張四維一愣,但還是如實地道了幾道題目來。這幾日裡他的心思都在這上面,自然對題目記得極其深刻。

而在聽了這話後,楊震的面色就更緊張,一面把手中的紙張遞過去,一面道:“大人請看,這是外面早已流傳了的本次會試的考題。”

“什麼?”張四維的整個身子都猛地顫抖了起來,險些沒能接穩那紙張。待看清楚上面的內容後,他的臉色唰地一下就變得煞白:“楊僉事,茲事體大,你可莫要拿這事開玩笑哪。”

“我是那麼不知輕重的人麼?”楊震嘿笑道:“這東西,早在幾日前就有人在暗中向考生兜售了,還賣出去不少。我錦衣衛的兄弟前兩日查到了線索,直到昨天才拿到確切證據,剛纔拿來我看。”

“怎……怎會這樣?”張四維的心頓時就亂了,整個人也如熱鍋上的螞蟻般在屋子裡走動起來,卻完全忘了追問楊震他的人是怎麼把消息傳遞進來的。事實上這個已不在他的考慮中,該怎麼解決眼下的難題纔是最最關鍵的。

但現在的張四維,卻顯然想不了這些了。

此事一旦被揭破,這場會試將會是怎麼個結果,張四維是想都不敢想的。只怕自己的前程,甚至是官員生涯都要因此而徹底完結了吧?饒是他也算有些經歷,在碰到如此要命事情時,一時也有些反應不過來,只能愣愣地在那發愁了……

(本章完)

第二百十一章 林天德(下)第八百二十章 後患(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別有內情(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兩個可憐人 第五更第九百九十九章 難題與收穫第三百七十章 毒計(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漫長一日之亥時(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君臣對話(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會試風波(八)第二百十三章 揚威(四)第二十二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百二十八章 被捉之後(上)第五更第八百五十六章 叛軍內亂(下)第三百五十章 借刀殺人(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對手第九章 賭一把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捉之後(下)第一更第七百三十八章 西南隱患(下)第五百七十章 背後的靠山第二百六十二章 後宮風雲(下)第三百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麻煩不斷第九百八十七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上第四十章 文藝太監第一千一十章 閣老與都督(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八百十六章 逃不過(下)第九百十八章 驚悉陰謀(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六百二十章 原來是個坑(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起波瀾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捕(中)第六百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四十六章 會審突變(下)第一千十三章 解鈴之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各自的後招(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破東廠,擒人犯(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察暗訪(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的後招(上)第九百四十九章 迫問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化之計(下)第五十八章 蔡鷹揚(下)第三百零四章 節外生枝(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九十一章 以血還血(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南之冬(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漫長一日之未時(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京(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以牙還牙(中)第八百零四章 驚人的發現第七百九十章 五日後(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衆矢之的(下)第七十三章 威脅與妥協(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回京(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聶飛的悲劇(下)第二百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二百六十章 後宮風雲(上)第一百十五章 查案陳家坳(上)第七百零八章 艱難抉擇第三百六十二章 尋覓無蹤第三百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反攻倒算(下)第三十九章 兩難的抉擇(多謝書友紙花船捧場)第三百七十章 毒計(下)第六百二十章 原來是個坑(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九百三十二章 攪動一池死水(下)第七百八十章 西南大亂(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立竿見影第二百二十一章 陰謀與根由第五百四十一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一百二十一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馮保喊冤(上)第二十六章 探獄離鄉(求收藏)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突圍(下)第三百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消息與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王蓋地虎(下)第四百四十章 謀位(上)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震的選擇(下)第一百一十章 打成一片(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靖王(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白登之圍(下)第一百三十章 不速之客(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季(下)第五百一十章 打草驚蛇(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內外聯手(下)第四百章 不安的劉巡撫第三百三十九章 雷雨不眠夜(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自投羅網(上)第六百零五章 離揚赴滬第一百八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三百三十六章 財色動人心(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公然爲敵(中)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
第二百十一章 林天德(下)第八百二十章 後患(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別有內情(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兩個可憐人 第五更第九百九十九章 難題與收穫第三百七十章 毒計(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漫長一日之亥時(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君臣對話(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會試風波(八)第二百十三章 揚威(四)第二十二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百二十八章 被捉之後(上)第五更第八百五十六章 叛軍內亂(下)第三百五十章 借刀殺人(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對手第九章 賭一把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捉之後(下)第一更第七百三十八章 西南隱患(下)第五百七十章 背後的靠山第二百六十二章 後宮風雲(下)第三百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麻煩不斷第九百八十七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上第四十章 文藝太監第一千一十章 閣老與都督(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八百十六章 逃不過(下)第九百十八章 驚悉陰謀(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六百二十章 原來是個坑(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起波瀾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捕(中)第六百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四十六章 會審突變(下)第一千十三章 解鈴之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各自的後招(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破東廠,擒人犯(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察暗訪(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的後招(上)第九百四十九章 迫問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化之計(下)第五十八章 蔡鷹揚(下)第三百零四章 節外生枝(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九十一章 以血還血(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南之冬(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漫長一日之未時(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京(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以牙還牙(中)第八百零四章 驚人的發現第七百九十章 五日後(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衆矢之的(下)第七十三章 威脅與妥協(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回京(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聶飛的悲劇(下)第二百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二百六十章 後宮風雲(上)第一百十五章 查案陳家坳(上)第七百零八章 艱難抉擇第三百六十二章 尋覓無蹤第三百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反攻倒算(下)第三十九章 兩難的抉擇(多謝書友紙花船捧場)第三百七十章 毒計(下)第六百二十章 原來是個坑(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九百三十二章 攪動一池死水(下)第七百八十章 西南大亂(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立竿見影第二百二十一章 陰謀與根由第五百四十一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一百二十一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馮保喊冤(上)第二十六章 探獄離鄉(求收藏)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突圍(下)第三百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消息與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王蓋地虎(下)第四百四十章 謀位(上)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震的選擇(下)第一百一十章 打成一片(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靖王(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白登之圍(下)第一百三十章 不速之客(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季(下)第五百一十章 打草驚蛇(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內外聯手(下)第四百章 不安的劉巡撫第三百三十九章 雷雨不眠夜(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自投羅網(上)第六百零五章 離揚赴滬第一百八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三百三十六章 財色動人心(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公然爲敵(中)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