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六章 師生(上)

在大明官場之中,一向都有人將官員分爲清流和濁流兩類,而這種分類的依據可不是官員是貪官還是清官,而是其出身。只有科舉裡考中二甲以上的官員,纔會被視作清流,至於三甲同進士以及以舉人身份入仕的則被稱作濁流。

另外,在某些人的眼裡,務虛的官員,比如科道言官,或是禮部的一些官員,是爲清流。而那些幹實事,或是在地方擔任親民官的,也算半個濁流。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大明朝廷裡總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看法,清流官高貴過濁流官,他們的升遷也比濁流的要迅速和容易上許多。

而若問哪些清流官是最貴重的,那就非翰林院的人莫屬了。

當一個人科舉成績拔羣,在會試和殿試中一路披荊斬棘取得二甲以上的身份後,他就有考庶吉士的資格。而一旦考中了庶吉士,那就將被朝廷視作真正的人才,將會花大力氣栽培,放到內閣行走,或是在翰林院中編纂史書與讀書。

而一般來說,但凡是中了庶吉士的官員,都有可能成爲大明最高權力機構——內閣的一名成員,所以這也被人稱作儲相,也就是預備丞相。只此一點,就可看出翰林院在朝廷裡有多麼顯貴的地位了,這甚至都比後世的中央黨-校的地位更尊貴些。

至於翰林院裡的那些官員,則根據年資以及考中科舉時的成績分爲修撰、編修、檢討等等官職,而他們的具體事務,就是讀書修史,以及學習,外加一點對朝政之事的評論。因爲他們的身份實在是太清貴了,所以那些真正需要埋頭苦幹的事情反而輪不到他們來做,如此也就不可能犯什麼錯誤了。

但也正因如此,這些翰林院中的官員在朝中的地位也不甚高,除了名聲之外,似乎什麼好處也沒有。這裡的人,最高也不過是六品,那也得在熬上幾年之後才能升到的,而這時候,與他們同榜考中的官員早已有所作爲了。當然,這就叫厚積薄發了,待他們養望養得夠了,便可迅速在朝廷裡擔任要職,並在十幾二十年間進入中樞要緊衙門爲主官,甚至入內閣,或是作爲天子與太子之類的講官。

但至少在前面幾年裡,這些翰林院裡的翰林的日子還是比較清苦而低調的。那兩個被胡戈提到的吳中行和趙用賢就是這麼不顯眼,無權無勢的官員。

對此,夏凱是很不理解的,不明白大人爲什麼會在如此大事上提到這麼兩個從未聽說過姓名,也不可能對朝事有任何影響力的翰林院小官。這兩人,一個是正七品的編修,一個是從七品的檢討,實在是翰林院裡最沒有存在感的人了。哪怕他們發了聲,恐怕也沒幾個人會去聽。

但事實卻絕不簡單,楊震也不可能去幹一些完全無用的事情,而他所以刻意要提到這兩位,只因爲他們除了現在的翰林身份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張居正的弟子!

這二位,都是隆慶五年,張居正任會

試主考時考中的進士。而遵照大明官場一貫以來的規矩,張居正就是他們在官場上的恩師了。而一般來說,大明朝廷裡的關係中,這師徒關係是最親近,也是最牢不可破的存在,甚至有時候比父子間的關係更甚,真正做到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地步。

作爲張居正的弟子,這兩人在翰林院裡的日子過得還是相當不錯的,雖然已清苦了好些年頭,但只要再撐上一段日子,很快他們就能進入中樞,成爲朝廷裡真正能說上話的人。

但現在,當張居正突然鬧出這麼一番事情後,他們所揹負的壓力可就大了。這也正是他們能靠着張居正在官場上享有一定便利後的附帶責任了,既然有好處,自然也會有相應的風險。

在張居正曝出有心奪情之後,無論是外人還是翰林院裡的同僚們,看他二人的眼神就徹底不對了。有時候,他們還能聽到背後有人在衝着自己指指點點,小聲議論着什麼。似乎幹出這等事情來的是他們二人一般。

對此,兩人也甚是苦惱,卻又無可奈何。他們既不想,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與張居正劃清界限,他們可是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身份的,雖然聽着很不錯,看着也似乎也前程遠大,進入中樞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可事實上,翰林院如他們一般的清流官員有太多了,一旦沒了張居正這座大靠山,他們想出頭幾乎是不可能的。

只是現在,這座大靠山自身都出了問題,就叫他們更加糾結了,兩人也商量了幾次,都未能想出個妥善的辦法來。

男人嘛,一旦犯了愁就愛喝酒,現在又有一個同病相憐的朋友一起,就更容易一起去找地方喝上幾杯,聊以解憂了。

在一座並不奢華,只供普通人用食的小酒樓裡,放衙之後的二人就坐在有些空曠的二樓大堂上點了幾樣小菜,慢慢地喝起了酒來。沒辦法,這二位不但地位不高,就是收入也頗爲微薄,自然不可能找那大酒樓叫上幾樣好菜好酒了。

只是這等苦酒劣酒喝入嘴後,兩人便覺着這心就更苦了,面前的幾碟子小菜也難以入口,只能相對苦笑起來。

“哎……老師也真是的,這種事情可不是開玩笑的,他實在不該如此做哪。”趙用賢拿起酒杯,最後又擱了回去,輕輕嘆道。

吳中行的脾氣比對方要稍微急躁些,也是皺着眉頭道:“其實老師應該在得知事情後就不顧一切地回鄉纔是。這不光是朝廷制度的問題,更是人倫大事。我輩讀書人,要是連這些都不能遵守,那就枉爲人了。”

“可老師他也有自己的難處哪。如今的朝局,完全由他一人在苦苦支撐,這一點就是天子也是深知的,所以纔會極力挽留。他這一走倒是保住了自己的名聲,可這朝局怎麼辦,天下的大事又由誰來主持呢?”

聽趙用賢這麼一說,吳中行還真有些接不下話來了。作爲張居正的弟子,他總不能

說其實少了他張屠戶,朝廷也不是非得吃帶毛豬的吧。

話說到這兒,兩人一時竟沒有了再說的興致,便拿起酒杯互相碰了下,便又吞嚥下了一杯苦酒。其實兩人心裡都清楚,自己對於老師到底會不會離開還不是最關心的,他們更關心的,是自身會因此受到多大的影響。不過這種自私的話,只能在心裡想想,是怎麼都不可能宣諸於口的。

如此一來,二人便沒了話說,只能一杯又一杯地喝着悶酒,只想趕緊把這一頓飯打發了,各自回家。

這時,又有幾名客人上了二樓,就坐在了離他們不遠處的一張桌子前。這幾位看着也像是讀書人,點的酒菜也不甚豐富,而在喝了幾口酒後,他們談話的聲音就不覺響了起來,能叫趙吳二人能清晰地聽入耳中。

“……照我看來,這張閣老分明就是權慾薰心,居然連如此人倫之事都可罔顧,實在叫我等蒙羞哪。”

“是啊,天地君親師,無倫之事豈是是隨意忽視的。自古以來,人子爲父母守孝乃是本分,可他倒好,居然爲了如今的位置,就把養育大恩棄之不顧,實在與禽-獸沒有兩樣了!”

“若我是他,早就羞愧得自請離京,從此不再於衆人眼前出現了。想想大明居然讓這樣一個心術不正之徒爲首輔,實在是我萬千子民之不幸哪……”

聽這幾位不斷數落張居正,而且越說越是不像話,吳中行頓時就有些惱了,忍不住就要起身分辯。可他才一動,就被趙用賢給按住了:“自道兄,不可。現在民間如此議論者多不勝數,你我又能阻止得了幾次,這樣只會給自己增添麻煩。”

被對方一勸,吳中行才暫時按捺下來,但面色卻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恨恨地把酒杯往桌子上一擱,就要拉趙用賢離開。

可這時,旁邊那桌的客人的話題又變了:“其實張居正如此作爲害自己也就罷了,真正害苦的,卻是他那些弟子。現如今,他那些在朝爲官的弟子日子一定很不好過吧,就是有心爲自己老師說話,也沒這個臉面了。”

這話正中二人心事,讓吳中行到嘴邊的離開提議含在了口中,竟不覺想聽一聽他們接下來會怎麼說。

“其實若我是他的弟子,在這等大是大非面前,是絕對不會因爲師道之尊嚴而不說話的。無論如何,身爲弟子,都有規勸老師的責任,就是因此被他責怪,也要勸他離京!”

“這可不容易哪。聽說現在張居正已閉門謝客幾天了,這幾日裡,沒一個人能進得了張府大門的,他們能進去?”

“無非強闖而已。而且只有如此,才能叫張居正這個當老師的知道事態之嚴重。另外,你們想過沒有,這樣做其實對他們這些當弟子的也是大有裨益的。”

聽到這兒,兩名張居正的弟子神色便是一愣,不覺屏氣斂神起來……

(本章完)

第九百八十章 楊震的目的第九十五章 未盡全功第四百十九章 轉機與算計(下)第六百十三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溫馨的初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闖禍(中)二更繼續求訂閱!!第九百零三章 漫長一日之寅時(中)第七百二十五章 棘手的差事(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辭而別(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酈家困境(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中)第七百三十八章 西南隱患(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去與重聚第三百七十二章 中秋殺人夜(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西南大亂(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化之計(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大婚(上)第一百六十章 所圖爲何(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衆矢之的(上)第一千一十章 閣老與都督(上)第六百十九章 原來是個坑(上)第九百零五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對手第八百三十五章 遇襲(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首輔的苦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另有所圖(中)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南之冬(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酈家困境(上)第九百三十九章 狼來了第六十七章 底牌第五十九章 青龍堂(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計第二百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抗災(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京營軍演(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芳蹤杳杳(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芳蹤杳杳(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中)第九百八十二章 拂曉突襲(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會試風波(七)第五百九十七章 罄竹難書第四百七十三章 正面相抗(一)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三百九十九章 勾心鬥角(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舉兩得(上)第八百六十六章 邊患依舊第三百零四章 節外生枝(上)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一百九十四章 于謙祠中明心志(下)第九百九十七章 天倫(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人贓並獲第一百一十章 打成一片(上)第四百四十章 謀位(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毒攻毒(中)第七百三十一章 發難(下)第二百六十章 後宮風雲(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紅樓風波(四)第八百十六章 逃不過(下)第六十二章 三道題(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京營軍演(中)第六百零四章 意外變故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下)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一千零八章 妖書第一百二十七章 噩耗臨門第二十一章 氣運與算計第十四章 暗流第七百六十八章 一網打盡(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大婚(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雨不眠夜(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五十章 各有籌謀第八百七十七章 登門查案第二百八十六章 破局(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試風波(六)第四百十二章 真實身份(上)第九百六十六章 破敵(五)第九百三十一章 攪動一池死水(上)第四百零七章 變生肘腋(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立竿見影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平倉的貓膩第四百五十六章 暗箭難防第九百七十九章 何以報怨仇(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中)第八百八十四章 漫長一日之午時(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山芋(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麻煩不斷第八十七章 按圖索驥第六百七十六章 求助上門(上)第八百九十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上)第二百四十章 審案(下) 第二更第八百十八章 意外收穫(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兄弟同心第四百零三章 光腳力壓穿鞋的第五百十七章 勢同水火(四)第九百二十五章 誕生
第九百八十章 楊震的目的第九十五章 未盡全功第四百十九章 轉機與算計(下)第六百十三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溫馨的初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闖禍(中)二更繼續求訂閱!!第九百零三章 漫長一日之寅時(中)第七百二十五章 棘手的差事(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辭而別(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酈家困境(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中)第七百三十八章 西南隱患(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去與重聚第三百七十二章 中秋殺人夜(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西南大亂(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化之計(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大婚(上)第一百六十章 所圖爲何(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衆矢之的(上)第一千一十章 閣老與都督(上)第六百十九章 原來是個坑(上)第九百零五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對手第八百三十五章 遇襲(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首輔的苦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另有所圖(中)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南之冬(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酈家困境(上)第九百三十九章 狼來了第六十七章 底牌第五十九章 青龍堂(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計第二百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抗災(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京營軍演(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芳蹤杳杳(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芳蹤杳杳(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中)第九百八十二章 拂曉突襲(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會試風波(七)第五百九十七章 罄竹難書第四百七十三章 正面相抗(一)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三百九十九章 勾心鬥角(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舉兩得(上)第八百六十六章 邊患依舊第三百零四章 節外生枝(上)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一百九十四章 于謙祠中明心志(下)第九百九十七章 天倫(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人贓並獲第一百一十章 打成一片(上)第四百四十章 謀位(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毒攻毒(中)第七百三十一章 發難(下)第二百六十章 後宮風雲(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紅樓風波(四)第八百十六章 逃不過(下)第六十二章 三道題(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京營軍演(中)第六百零四章 意外變故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下)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一千零八章 妖書第一百二十七章 噩耗臨門第二十一章 氣運與算計第十四章 暗流第七百六十八章 一網打盡(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大婚(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雨不眠夜(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五十章 各有籌謀第八百七十七章 登門查案第二百八十六章 破局(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試風波(六)第四百十二章 真實身份(上)第九百六十六章 破敵(五)第九百三十一章 攪動一池死水(上)第四百零七章 變生肘腋(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立竿見影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平倉的貓膩第四百五十六章 暗箭難防第九百七十九章 何以報怨仇(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中)第八百八十四章 漫長一日之午時(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山芋(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麻煩不斷第八十七章 按圖索驥第六百七十六章 求助上門(上)第八百九十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上)第二百四十章 審案(下) 第二更第八百十八章 意外收穫(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兄弟同心第四百零三章 光腳力壓穿鞋的第五百十七章 勢同水火(四)第九百二十五章 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