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荊湖卷 89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首輔張四維丁憂引起的朝局變動很快塵埃落定,申時行既受張四維推薦,萬曆又青眼有加,對這位慣能混日子合稀泥的老好人,文武百官勳臣貴戚當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於是他順順當當的接任了禮絕百僚的首輔之位,餘有丁升次輔,吏部侍郎詹事府詹事許國升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贊機務。

前任首輔張居正奪情之議鬧得天下騷然,張四維便反其道而行之,剛剛在養心殿偕兩位閣老與萬曆君臣答對,第二天就匆匆忙忙陛辭出京,做出一副急着回家奔喪的孝子模樣。

鳳磐相公出京,文武大臣紛紛到長亭相送,而清流文臣和山西籍同鄉尤爲熱情,前者自是反對張居正新政的守舊派,後者則多來自三晉書香世家豪門。

被大羣擁躉圍在中間,張四維雖然紅着眼睛,做出一副悲悲切切的樣子,心頭卻不無得意。

詹事府右中允、直經筵吳中行牽着張四維的袖子,欽敬之情溢於言表,神情肅然一揖到地:“父母至親,百善孝行爲先。昔年權奸柄國,遇父喪竟貪戀權位操持奪情,委實壞了萬古綱常;如今蒲州相公遵制丁憂,絲毫不曾留戀這都門繁華,昨日御前召對,今日即陛辭出京,一片孝心可對天地,真可謂忠臣孝子!”

吳中行字子道,隆慶五年辛未科進士,入選庶吉士,授翰林編修,張居正是他座主。不料奪情之議時,吳中行竟然上表攻訐座師,氣得張居正雷霆大怒,一頓廷杖打得他血肉橫飛,處以革職、永不敘用,當時不少人說他有痰氣,連自己座師都要攻訐,實在太不近人情,被打也是白饒。

此一時彼一時。張居正死後被清算,吳中行也起復回京,在清流中聲譽鵲起,官位雖不高,卻早以耿介忠直聞名天下。

他這會兒故意拿張四維的忠孝和張居正的“奸佞”相對比,未嘗沒有重提舊事,給自己臉上貼金的意思。

張四維何等人,聞絃歌而知雅意。當即笑道:“吳子道不畏權貴天下皆知,今與諸君子衆正盈朝,四維豈敢學張江陵舊事?老弟當年受廷杖時碧血橫飛兀自面不改色,吾雖隱忍不發,心下實已慘然,謂今後奸邪之輩將懼子道之耿介也!”

吳中行趕緊遜謝,趙應元、王用汲、餘懋學、趙用賢則齊聲讚歎,他們舊黨中人無不以清流君子自居,當年反對張居正奪情。這裡幾乎人人有份,張四維一句話誇了不知多少人。

新進閣臣許國,也和吳中行、趙用賢說說笑笑。當年這兩位因張居正奪情之議受廷杖,許國送給吳中行一隻玉杯,上刻詩曰:“斑斑者何?卞生淚。英英者何?蘭生氣。追之琢之,永成器。”送給趙用賢犀角杯一隻,上刻詩曰:“文羊一角,其理沉黝。不惜剖心,寧辭碎首。黃流在中,爲君子壽。”

繼任首輔申時行笑呵呵的站在旁邊,現在是送張四維丁憂出京。大夥兒自然不方便急着給他道恭喜,於是就顯得有那麼點兒冷清。

餘有丁和申時行是一塊在座師袁煒府上餓肚子的老同學,雙方關係極好,見狀就眉梢一挑,低聲道:“老同年。許維楨倒是和吳、趙等輩相交莫逆啊!汝默兄和他友善,將來這上頭似可多加借重。”

能混到內閣輔臣位置上的,都不是易與之輩,此時首輔權重,次輔三輔不能與之爭鋒。餘有丁說這句話,自有他的深意:當年申時行是張居正的得力助手,餘有丁同樣受到提拔重用,唯獨許國和舊黨中人交好……

“許維楨至誠君子也,”申時行拈鬚微笑,不清不楚來這麼一句。

餘有丁一怔,暗自揣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模棱兩可的叫人摸不着頭腦。

雖然此時當着張四維的面,不好去恭喜申時行,可也有許多道目光投在他的身上,朝中百官撫今追昔,無不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首輔威權極重,過去的數十年間,嚴嵩讒害夏言,徐階鬥垮嚴嵩,張居正驅逐高拱,張四維反戈一擊……誰要坐上這位置不是經歷了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如今輪到申時行接替張四維,卻安安穩穩風平浪靜,申某人真好命!

但也有人背後嗤之以鼻,趙應元、王用汲、吳中行、餘懋學等輩充斥朝堂,俱是鳳磐相公一黨,又升黨中文膽顧憲成爲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掌握京察大計重權,將內外官員銓敘操之於手,無疑張四維將在蒲州遙制朝政,被推上首輔位置的申閣老,恐怕只是個傀儡吧?

剛剛由主事升郎中的清流文膽顧憲成,並沒有意氣風發的站在張四維身邊,而是和劉廷蘭、魏允中、孟化鯉等年輕一輩的朋友站在稍遠處,神色頗爲謙抑,擺出副寵辱不驚的架勢,可誰都知道近年來這位顧大解元聲譽鵲起,被張四維、嚴清和士林諸君子青眼有加,將來必定會飛黃騰達,執士林之牛耳。

此情此景,長亭送別,風度翩翩的劉廷蘭嘆了口氣:“唉,鳳磐先生執政以來,一掃張江陵弊政,將江陵奸黨盡數罷斥,召回衆位士林君子,纔有了今日衆正盈朝的局面,我等正靜待他刷新朝政,孰料竟丁憂回鄉,叫朝中缺一柱石啊!”

魏允中搖頭笑道:“鳳磐相公雖去,只待三年後東山再起,朝中有申老先生主持大局,顧兄從旁贊劃機宜,尚有何事不可爲?”

劉廷蘭、孟化鯉大喜,衝着顧憲成一揖:“國朝正氣繫於叔時一身,我等願爲叔時奔走,以效犬馬之勞!”

顧憲成心中自得,臉上做出惶恐之色,忙不迭的扶兩位同年站直:“豈敢豈敢,今後顧某當與諸君共勉!”

張四維既然要標榜忠臣孝子,做出急着趕回蒲州奔喪的架勢,便不好在長亭久留,此時已拱手與衆位同僚作別。

顧憲成見狀趕緊搶上去,深深一揖之後低聲道:“本章已入通政司,來日朝堂之上,顧某必捨生忘死以攻秦賊奸黨。”

本章,自是彈劾秦林的那一道。張四維沉着臉點了點頭,心中實在恨透了秦林,巴不得那彈章將他置於死地,不過一來嘛他丁憂離職,不便盤桓在京,這件事只好留給申時行、顧憲成去辦,二來嘛,秦林貶謫蒲州。張允齡就突然去世,難免被有心人瞧出點門道,等張四維離京之後再將秦林斬落馬下,也有避嫌的意思。

至於那道本章的威力是絕對不需要懷疑的,近來炙手可熱的朝臣有一大半在上面附屬,京師震動,羣起而攻,自九重天闕突發雷霆之威,早失聖眷、貶謫在外的秦林豈能抗拒?

張四維想了想。臨別之前再次敲釘鑽腳,望着申時行道:“申汝默,大事便託付足下。從此千鈞重擔盡在肩頭,任勞任怨不消說了,好在顧叔時青年俊彥,尚可從旁贊劃機宜。”

申時行笑笑:“不敢改弦更張,唯能蕭規曹隨而已,必不負鳳磐所託。”

張四維滿意的點點頭,又勉勵幾句,最後笑道:“老夫自蒲州遙望都門,靜候佳音!”

旁人聽來只是尋常詞句。實際上張四維說的正是那本彈章,叫申時行從速下手,等他回到蒲州,便要看着秦林人頭落地!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何況因爲張允齡之死,張四維不得不拋下京師的煊赫權位,回蒲州老家待上二十七個月……

“再會,再會!”張四維拱手道別,登上馬車:“張某辭都門西去。從此諸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張某便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浩然正氣,彼此心照!”

“恭送鳳磐相公!”文武百官盡皆俯首。

張四維一走,新晉首輔大學士申時行立刻成爲了在場的焦點,這世上從來不乏趨炎附勢之徒,當着張四維不好說什麼,這時候卻一窩蜂的向他道恭喜,申時行態度極好的將這些人兜兜轉轉的敷衍着,明明頗爲不耐,就是不肯得罪人。

顧憲成看得直搖頭,暗笑這申閣老果然是個溫吞水老好人的脾氣,加上張四維臨去前就叫他該專擅就專擅,便走上去,附耳提醒:“申老先生,閣中尚有要務。”

申時行恍然大悟,拱手向諸位官員賠禮,說鳳磐相公離職,申某新接任諸事繁雜,不得不趕回內閣,這就失陪了。

“申老先生公忠體國,吾輩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自當以國事爲重!”衆官盡皆躬身行禮,或羨慕或嫉妒的目送申時行乘轎遠去。

定國公徐文璧也在百官之中,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他早已聽到了風聲,申時行剛走,國公爺臉色就刷的一下黑了下來,低聲囑咐兒子徐廷輔:“速去打探消息,如果事不可爲……讓你小姑姑趕緊攜秦府家眷,到咱們府上省親,然後入宮求告太后!”

媽的,這叫個什麼事兒?徐廷輔氣惱的甩了甩馬鞭,小姑爺東渡扶桑、北定陰山,格象救駕扶危定難,竟是這個下場!至於太后李娘娘,自從馮保被逐、張宏自盡、江陵黨遭謫,昔日萬衆矚目的慈聖太后,已是青燈古佛相伴了,只怕……

同一時間,張公魚也愁眉苦臉的朝陳炌、吳兌作揖:“兩位老大人,學生別無所求,可憐老把弟秦木槿爲國操勞,先貶瓊州,再貶蒲州,鳳磐相公兀自不肯相饒,只好求二位出手相救了!”

陳炌面有難色,半垂下眼瞼,近來趙應元、王用汲等輩漸次崛起,不少守舊清流攻擊他和吳兌當年阿附張居正,頗有點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感覺。

吳兌卻眼神閃爍,話裡有話的道:“張老弟,吳某受秦木槿救命之恩,自當厚報,不管鳳磐相公一黨如何,來日朝堂之上就算舍了官不要,某也要和他們爭一爭。只是今日嘛,求人不如求己,你既然有心,倒不如去求求你那位座主呢!”

求申時行?張公魚有些摸不着頭腦,這位座主可不是什麼有擔當的呀,何況張四維既然薦他繼任首輔,想必……

陳炌卻眼皮子一跳,睜開的眼睛精芒四射,盯着申時行遠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紫禁城東北角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張鯨和排名第一的秉筆太監張誠,兩名權閹都在慢條斯理的吸溜着茶水,誰也不肯先走,偶爾目光相對,都和烏眼雞似的互不相讓。

兩位的門下心腹如張尊堯、張小陽等輩,早已在皇城中來回跑斷了腿,秦林是張誠一黨,他倒不倒臺,牽涉兩位大太監的權力消長,張鯨拼命砸盤,張誠竭力護盤,自是題中應有之義。

儲秀宮,皇貴妃鄭楨也在低低的囑咐着心腹小順子:“速到內閣那邊打聽消息,如果、如果彈章送陛下那裡,你……”

她咬了咬嘴脣,斬釘截鐵的道:“就說本宮心疼難禁,請陛下速來看顧!”

“遵娘娘懿旨!”小順子忙不迭的答應下來,自家這位娘娘啊,曾經和那位秦將軍在宮裡單獨見面,待了足足半個時辰,出來時還雲鬢散亂衣衫不整,哼哼,到底做了什麼可不敢亂猜,反正這個秘密最好永遠爛在肚子裡。

呼~~鄭楨長出了一口氣,走到牀邊摩挲着酣睡的嬰兒,喃喃的道:“兒啊兒,娘將來要做太后,你一定要登上父皇的位置。哼哼,廢長立幼,申時行這老滑頭可靠不住,秦林啊秦林,唯獨你才能做到!”

紫禁城深處,衆多輝煌燦爛的宮殿旁邊,一座小小的院落顯得十分不起眼,永寧長公主朱堯媖正布衣素服跪在潔白的觀音瓷像前,雙目微閉,睫毛微微顫動,秀氣的瓜子臉還帶着淚痕,正在非常虔誠的做着禱告:“信女求菩薩保佑秦林秦姐夫全家平安,一切災難願以身代。”

消息不是來自徐辛夷,而是來自張誠,他覺得永寧總有個嫡親皇妹的身份,告訴她也算多分力量,可沒想到就把這位柔弱善良的公主嚇得魂飛魄散,淚眼婆娑中浮現出秦林那張笑呵呵的臉,頓覺柔腸寸斷…

987章 收復失地417章 長官請丫洗桑拿355章 收購折俸第19章 骨骼清奇457章 北鎮撫司926章 兩代教主541章 案情重演453章 先斬後奏748章 智者千慮820章 拯救加拉夏408章 緊鑼密鼓暗佈置593章 拉人下水471章 綠帽劉都督四十九章 案中案266章 哭靈斷義882章 悵然若失488章 摩雲金翅513章 軍營見聞75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402章 戚帥威武433章 教唆犯979章 意料之外1103章 最後一搏126章 血液之路665章 兩個人的指紋390章 鑑定死因1014章 斬首記功241章 五行遁術761章 龍遊石窟501章 拖油瓶1146章 克承大統五十六章 仙術還是妖法336章 魚接鱗542章 捷報頻傳775章 馮督公608章 好姐妹220章 請君入甕746章 四種毛病537章 宮中大案206章 不可思議的結論554章 螳螂捕蟬895章 又到麥熟時512章 數據分析802章 貓來了949章 夜訪大獄1016章 網開一面705章 周德興之死362章 國寶竊案1091章 長袖善舞720章 偏偏選中他756章 格物致知1122章 千秋家國事1112章 胸有成竹579章 博採衆長346章 南鎮撫司722章 妙計延婚期189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279章 借屍還魂的詭計947章 調戲公主1072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二十一章 漁村命案912章 好大一個坑498章 劫持人質1032章 滴落狀血跡508章 傀儡幫兇九十三章 一擊奏功750章 自尋死路五十一章 蛋糕要做大1006章 觀念衝突680章 秦林牌xo436章 長公主騎姐夫584章 好大幾壇醋524章 獻俘919章 都門潛流656章 孤身出塞1075章 絕不放手789章 請戰323章 惠民藥局402章 戚帥威武221章 以德抱怨秦長官975章 牽機藥569章 黃臺吉的陰謀934章 明修棧道1139章 困獸猶鬥510章 刨根究底259章 秦林的選擇499章 身陷重圍313章 新官來了634章 耀武揚威501章 拖油瓶九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23章 盜亦有道765章 地底驚變1032章 滴落狀血跡229章 意外之喜938章 一語成讖1026章 恭喜發財607章 演技派和實力派308章 君之歸期妾遺恨358章 可憐的長公主
987章 收復失地417章 長官請丫洗桑拿355章 收購折俸第19章 骨骼清奇457章 北鎮撫司926章 兩代教主541章 案情重演453章 先斬後奏748章 智者千慮820章 拯救加拉夏408章 緊鑼密鼓暗佈置593章 拉人下水471章 綠帽劉都督四十九章 案中案266章 哭靈斷義882章 悵然若失488章 摩雲金翅513章 軍營見聞75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402章 戚帥威武433章 教唆犯979章 意料之外1103章 最後一搏126章 血液之路665章 兩個人的指紋390章 鑑定死因1014章 斬首記功241章 五行遁術761章 龍遊石窟501章 拖油瓶1146章 克承大統五十六章 仙術還是妖法336章 魚接鱗542章 捷報頻傳775章 馮督公608章 好姐妹220章 請君入甕746章 四種毛病537章 宮中大案206章 不可思議的結論554章 螳螂捕蟬895章 又到麥熟時512章 數據分析802章 貓來了949章 夜訪大獄1016章 網開一面705章 周德興之死362章 國寶竊案1091章 長袖善舞720章 偏偏選中他756章 格物致知1122章 千秋家國事1112章 胸有成竹579章 博採衆長346章 南鎮撫司722章 妙計延婚期189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279章 借屍還魂的詭計947章 調戲公主1072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二十一章 漁村命案912章 好大一個坑498章 劫持人質1032章 滴落狀血跡508章 傀儡幫兇九十三章 一擊奏功750章 自尋死路五十一章 蛋糕要做大1006章 觀念衝突680章 秦林牌xo436章 長公主騎姐夫584章 好大幾壇醋524章 獻俘919章 都門潛流656章 孤身出塞1075章 絕不放手789章 請戰323章 惠民藥局402章 戚帥威武221章 以德抱怨秦長官975章 牽機藥569章 黃臺吉的陰謀934章 明修棧道1139章 困獸猶鬥510章 刨根究底259章 秦林的選擇499章 身陷重圍313章 新官來了634章 耀武揚威501章 拖油瓶九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23章 盜亦有道765章 地底驚變1032章 滴落狀血跡229章 意外之喜938章 一語成讖1026章 恭喜發財607章 演技派和實力派308章 君之歸期妾遺恨358章 可憐的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