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章 萬里馳援

李建中組織一切能夠利用的人力物力,頑強的抵抗着緬軍的攻勢,作爲一個醫生的兒子、舉人出身的六品通判,統帥不到兩千臨時徵召起來的軍隊,即使再加上思忘憂帶來的五百孟養兵,要抵抗擁有戰象和西班牙火槍手助戰的七八萬緬軍,怎麼看都像是個不可能的任務,或者說,天方夜譚?

偏偏李建中把仗打得有聲有色,竟把兵鋒正銳的緬兵牢牢的拖住了。?

明軍最有力的盟友,無疑是施甸和永昌府之間那險峻崎嶇的地形,西面的潞江(即怒江)和東面的瀾滄江都可以順着河谷走,偏偏這段路位於兩江之間,除了山還是山,緬軍雖然兵兇勢大,卻難以展開,地形限制了他們的數量優勢。?

另外,李建中並不是什麼聲名卓著的名帥勇將,他在戰場上那幾手,離戚繼光、俞大猷的差距簡直有十萬八千里;但他是位優秀的地方官,又是個第一流的名醫,前一重身份使地方豪強、士民百姓都願意爲他出力,後一重身份讓傷員得到了良好的救治,得以保持長期作戰而士氣不衰?

附近不少村寨的頭人,自己或者家屬曾經在生病時,得到過李建中的悉心診治,現在輪到他們報恩了,有的派子弟前來協守,有的供應糧草兵器,源源不斷的支援這支並不強大的明軍。?

永昌府的官員也全力動員起來,知府高明謙本來一直消極避戰,但他現在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經和李建中綁在了一塊,如果李建中擋不住,莽應裡兵下保山城,他這個守土有責的知府,也就只能追隨施甸知縣的腳步,用三尺白綾自我了斷。?

種種因素的疊加,使李建中這個初上戰場的文官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他在水眼關堅守了三天,直到加爾德諾指揮西班牙火槍手,不顧傷亡的進入密林,付出巨大代價之後逼近關卡,他才率軍從容撤走,然後沿着通往保山城的道路,繼續節節抵抗。?

但李建中非常清楚,永昌府能夠動員的力量已經到了極限。他這個小小的通判再也沒法爲國家做到更多了,所以他每天都會從前線發出告急文書,向武定參將鄧子龍,向大理和騰越的駐軍,向昆明的巡撫饒仁侃、巡按蘇酇、黔國公沐昌祚火急求援!?

知府高明謙儘管身處相對安全的保山城,卻遠比李建中更害怕,他不但附署了所有的告急文書,還通過同鄉同年同門同榜的關係,向昆明方面泣血哀告。謂:“無兵無糧,內外交困,僕尤與緬賊作決死戰。粉身碎骨而不顧,唯保山軍民何辜,永昌百姓何辜,緬賊一至,玉石俱焚,寧不扼腕痛惜?乞速發天兵,若援兵不至,則僕與城同殉矣!”?

好一番張巡守睢陽的悲壯義烈,只可惜李建中親冒矢石在前指揮的時候。高大人還縮在府城裡頭……?

永昌府經由大理、楚雄通往昆明的官道上,每天都有好幾撥六百里加急信使打馬狂奔而過。?

凡是去往昆明方向的,每人眼睛都是熬得血紅,甩着鞭花兒不要命的鞭打馬兒,恨不得插上翅膀直接飛進昆明城。把前方的告急文書直接塞到諸位封疆大吏的手掌心。?

凡是從昆明回來的,那就大有不同了,人人垂頭喪氣,或者籲天長嘆,或者憤懣難平。騎着馬兒磨磨蹭蹭的往回走,眼睛裡時不時的閃過迷惘——就這麼回去,真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前線浴血奮戰的同袍。?

作孽呀!再往昆明去的信使,見到前面垂頭喪氣回來的同袍,登時如六月天一盆冰水兜頭澆下來,渾身冷得徹骨,甚至有人當即撥轉馬匹,與其在昆明去受那口醃髒氣,不如回永昌前線,還能替弟兄們搭把手。?

這不,大理城外,兩名剛從前線下來的信使,和從昆明回來的弟兄說了幾句,登時含血噴天,撥轉馬頭就要回永昌,前面那撥信使又勸他們再走一趟昆明,也許饒大老爺和蘇巡按這次就回心轉意了呢??

兩撥人吵吵嚷嚷猶豫不決,正沒道理處,卻見聽得遠處人喊馬嘶,不知多少兵馬過來。?

朝廷大軍來了?信使們驚疑之色,頓時變作了歡欣鼓舞。?

蒼山下,洱海邊,一支明軍正在前進,火紅的鴛鴦戰襖,高擎的日月戰旗,長刀勝雪、長槍如林,又有戰馬拉着虎蹲炮、將軍銃、一窩蜂、百虎齊奔等等各色火器,端的是支久歷戰陣的精兵。?

當先那員大將跨着黃驃馬,鞍袋斜掛一支點鋼槍,面如重棗,花白的鬚髮隨風飄揚,爛銀盔上一團紅纓猶如火焰般躍動,身後一面大旗迎風招展,高書一個鄧字。?

都指揮僉事、武定參將鄧子龍!?

信使們大喜過望,有這位抗倭禦寇屢建奇功的老將軍率兵出征,前線可保無憂。?

他們一起鞭打馬匹迎上去,老遠就下了馬,持着六百里加急的金字牌直迎到鄧子龍馬前:“標下參見鄧老將軍!老將軍可是去永昌的?咱們李通判苦戰水眼關,老將軍來得正是時候!”?

鄧子龍白眉一揚,並沒有急着答話,而是面露困惑之色,拈着頷下白鬚久久不言。?

信使們急了,有一個就膝行趨前,扯住鄧子龍的馬鐙苦苦哀求:“小的萬死,求老將軍速行,保山告急,永昌危矣!”?

鄧子龍白眉擰成了疙瘩,儘管很不想讓這些忠心耿耿的信使失望,卻不得不實話實說:“本將並非去永昌的,黔國公發來的命令,是叫本將去協守順寧。”?

啊?信使們面面相覷,一個個張口結舌。?

那位扯馬鐙的信使急得大叫:“錯了,錯了,緬軍打永昌甚急,打順寧的只有一支偏師,鄧老將軍應該去咱們永昌!”?

鄧子龍尚在猶疑,一員文官拍馬而前,指着信使們斥道:“胡說八道,兵事自有黔國公、饒大老爺和蘇巡按運籌機宜,你們一介武夫懂得什麼?鄧將軍,黔國公給你的軍令是什麼。你不會不知道罷?”?

這員文官姓胡,掛着兵備道職銜,正是奉命饒仁侃之命出來監軍的,說罷,他目光炯炯的盯着鄧子龍,絲毫不肯通融。?

鄧子龍幾番欲言又止,做武將的哪裡敢和文官相爭?更何況黔國公發來的命令,明明白白寫着要他去協守順寧。要是敢抗命,雖勝猶斬!?

“鄧將軍,你想清楚,違抗軍令、率大軍擅自行動,是要掉腦袋的!”胡道臺又陰陽怪氣的加了一句。?

鄧子龍仰天長嘆:“幾位弟兄,本將是奉命去順寧的,只能愛莫能助了,你們再等等,也許後面……”?

本想說也許後面還有到永昌的援軍。可鄧子龍看着那幾名信使哀求的眼神,實在不忍心再騙他們。?

鄧子龍率大軍在漾濞驛轉道向南,沿着漾濞江直下順寧。永昌信使眼睜睜的看着大軍遠去,一個個氣得五內俱焚……?

昆明,巡撫府邸,花廳之上只有饒仁侃和蘇酇兩人。?

饒大老爺的氣色不太好,本來胖乎乎的臉有些浮腫,心焦冒火的道:“蘇老弟,沐昌祚幾次三番來催着發兵,高明謙也有一夥同門同榜每日裡輪流來說項,請增兵增餉救援永昌。老哥我這裡快頂不住啦!”?

雲南比別處有所不同,文官的勢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制,沐英平定雲南的功勞極大,明仁宗曾特鑄徵南將軍印,拜封每一代黔國公爲徵南將軍。總掌雲南軍政世世代代,永不罔替,再加上雲南山高皇帝遠,中樞頗有鞭長莫及之感,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黔國公對地方的影響力,比別處的公侯伯都大。?

沐昌祚雖然不怎麼精明,當年被張居正耍得團團轉,但也不至於就是個傻瓜,萬一永昌陷落,他這個黔國公還能高興嗎??

高明謙則從另外一個方面對饒仁侃施加了壓力,不同於李建中只是個舉人出身,他是正兒八經的兩榜進士、天子門生,瓊林宴上唱出的,那關係網就深厚得多。?

大明朝做地方官講守土有責,城池陷落了就只能上吊抹脖子,所以高明謙絕對不能跑,只能待在永昌府保山城裡等死,當然,他絕不甘心白白送死,於是發動所能發動的一切力量,來要求饒仁侃速發援兵?

就算饒仁侃身爲雲南巡撫、真正的封疆大吏,到此時節也頗覺壓力沉重。?

蘇酇嘆口氣,眼睛裡光芒閃爍,嘴兩邊的法令紋越發深刻:“料事有誤,那個李建中,他一個舉人出身的醫生兒子,竟有這般本事,倒是小瞧於他了。咱們先前發的文牘都在永昌,要是永昌不陷,秦林奉詔到此,那就萬事皆休。”?

饒仁侃打了個哆嗦,渾身冰涼,喪師辱國的罪名,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那李建中爲什麼偏要節節抵抗?如果放棄抵抗,讓永昌城落入緬軍之手,不是一切證據都湮滅了嗎??

饒仁侃深深的恨上了李建中。?

“不過,咱們還有的是時間,”蘇酇頓了頓,又笑着安慰同僚:“饒老哥,完全不必憂心,咱們雲南山高路遠,和京師之間文牘往來就費了許多日子,秦某人欽差出京,要整治儀仗,沿途要派糧派差,說不得手下人還要藉機搜刮一二,等他到雲南,永昌府那邊,哼哼……”?

饒仁侃聽了這話頓時回嗔作喜,漫天的烏雲都散開了,大明官場的效率那是盡人皆知,就算秦林自己再怎麼勤勉,終究有很多是避免不了的,再加上他是武臣出任督師,沿途地方官府不見得買他的賬,支應上稍微敷衍兩日,就能把他速度拖慢。?

“領了聖旨,都門權貴安插家人門子隨員,各家面上都要照拂一二,然後陛辭出京,走通州過清江浦,無論旱路水路轉到南京……滿打滿算,這時候秦林最多到南京了吧?”饒仁侃以自己的經驗盤算了一番,得出的結論是,永昌方面絕對堅持不到秦林抵達。?

蘇酇見饒仁侃面露微笑,接着又道:“既然如此,咱們該做的功夫也不能省下,永昌方面求援求糧,咱們也應該支應一二,以塞天下悠悠之口。”?

“蘇老弟的意思是?”饒仁侃面露不虞之色,他巴不得永昌快快陷落敵手,哪裡肯支援兵糧??

蘇酇滿臉陰笑:“比如。發洱海衛的精兵強將和糧草前去助戰。”?

饒仁侃的喉嚨口嗝的一聲,頓時釋然——衛所兵早已崩壞,洱海衛能戰之兵少得可憐,囤積的糧食也只在紙面上、不在倉庫裡,要發那些“精兵強將”去助戰,李建方只怕死得更快。?

兩位相顧而笑,心頭同時冒出一個念頭:等秦林秦督主駕臨雲南的時候,他什麼東西都抓不到!?

---?

和饒仁侃、蘇酇的判斷完全相反。秦林不在清江浦,不在南京,而在四川瀘州通往雲南曲靖的官道上,距離雲南境內不到百里!?

秦林來得之快,出乎任何人的意料。?

當日上午接旨,下午陛辭出京,什麼權貴府邸都沒有去辭行,直接出了都門,一路趕到北通州。?

大運河上。漕幫已經準備好了快船,從船頭到船尾插滿漕幫總舵田七爺的令旗,登時把運河裡的船老大、水手、縴夫嚇翻一片:這旗幟插一面。代表漕幫加意保護,插兩面,是格外加急,叫沿途通通行個方面,大可以暢通無阻,插三面,那就是田七爺本人在船上,再沒有更多的了。?

這艘船上頭,插的令旗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上頭坐的是哪位天王老子??

總之,運河裡頭官船商船通通退避三舍,聽憑這艘船一路超過,沿途不知多少王孫公子置氣要趕上來了,可拉縴的縴夫、把舵的水手全都死樣活氣不出力。氣得他們乾瞪眼,只能讓秦林的船先過。?

船到清江浦漕運總督駐地,那就越發不得了,李肱得知了消息,直接派漕運總督的親兵標營替秦林開路。沿途放起連珠號炮,所有官民船隻通通避讓,本來擁擠堵塞的大運河頓時變成了水上高速公路,要多快有多快。?

船到揚州轉入大江,上行百里到南京,輪到秦林的老丈人,嗯,老丈人之一出手了。?

魏國公掌中軍都督府南京守備徐邦瑞,直接把守備大印蓋在了公函上頭,金字號牌發到提督操江府,那提督操江唬得屁滾尿流,火急備了最快的江船送秦林溯江而上,又傳檄沿岸各地水軍一路防送不得有誤。?

假如像以前的大臣那樣,坐着大官船慢慢溯江而上,真是猴年馬月也到不了雲南,秦林乘着快船劈波斬浪,拿着提督操江府的命令,沿途換船換水手接力送行,速度快得驚人,溯江而上過三峽、重慶,直到四川瀘州,此時才棄舟登岸,從陸路奔向雲南。?

這天秦林過了四川境內的最後一座城市烏撒府,再往前走不遠,就是雲南曲靖府轄地,到了雲南境內了。?

烏撒府到曲靖之間有座烏蒙山,山勢曲折迴環極爲險峻,綿延八百里,幸好去曲靖不必翻閱這座南北走向的山嶺,只需要沿着山嶺的東麓一直過去。?

饒是如此,沿途山越來越陡,路也越來越難走,虧得秦林騎的是千里名駒,走山路也頗爲了得,而陸遠志、牛大力等番役則在瀘州換了慣能走山路的川馬,這纔不至於太過狼狽。?

此行萬里迢迢,要走得快,什麼欽差儀仗,什麼大隊隨行,都只好能省則省,秦林快馬加鞭只想早一日抵達永昌府!?

奶奶個熊,欺負秦督主的老丈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秦林屁股都被馬鞍子磨痛了,還有人興致勃勃的四下看風景:“咦,今日所見,川滇道上之雄奇,猶有甚於塞北處,李太白詩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信哉斯言!”?

“孫秀才,你就別酸啦!”陸胖子撇撇嘴,這個黑臉秀才孫承宗,出京師時就守在十里長亭,來個毛遂自薦,要求做個隨員,也不知怎麼回事,秦哥就把他帶在隊伍裡。?

一個秀才,不去做文章考舉人進士,混在我們這羣東廠番役裡頭,算什麼事兒??

“哎呀,”後面有人驚呼,原來是馬蹄子踏在一塊石頭上,馬背晃動,那人吃驚不小。?

虧得牛大力在旁邊,伸手替他帶住繮繩,川馬體型小好控制,很快就恢復平衡了。?

這也是位秀才,徐光啓,他的騎術趕孫承宗就差太遠了,孫承宗是遊歷九邊勘察形勝回來的,徐光啓則更多時候是在做幕賓。?

徐光啓先一步就辭別秦林南下,準備回家搬妻兒老小到京師居住,從此跟定秦督主,結果他坐的船慢,秦林的船行的快,剛過清江浦就趕上了,一說奉旨去雲南,徐光啓就覺得自己責無旁貸,也跟着來了。?

“前面山路崎嶇,老牛你多照顧徐先生,”秦林回過頭吩咐。?

徐光啓臉色微紅,頗不好意思。?

“督主說的不錯,”孫承宗眉頭微皺,“這裡山勢獰惡,恐怕……”?

密林之間,好幾雙眼睛盯着秦林一行,兇光閃爍。

937章 疑是地上霜131章 秦淮歌女985章 施甸施甸455章 太后召見一零九章 月夜訪案975章 牽機藥282章 水落石出305章 死亡訊息839章 畏罪自殺565章 適得其反四十九章 案中案965章 坑死丫的299章 血船浮屍743章 錢之惑898章 雞公嶺1140章 滴血驗親第13章 讒言884章 功力大進1058章 宣力武臣1010章 死神來了479章 碰壁519章 那顏千戶1078章 要叫姐夫802章 貓來了199章 雨花臺女屍案926章 兩代教主812章 尾行之影973章 冤家路窄461章 聖眷優隆517章 檢查屍體366章 朱門酒肉臭廳上餓死鬼886章 暗中佈置785章 司禮監之爭494章 犯罪行爲分析895章 又到麥熟時1069章 金蟬脫殼940章 開始偵訊678章 功高遭人忌141章 飛騎求援第22章 生活反應760章 花木泄天機720章 偏偏選中他129章 打臉要打狠176章 案情輪廓第3章 蘄蛇819章 香椿樹之戀481章 夫人出馬1109章 野無遺賢一零九章 月夜訪案906章 號令立威122章 照夜玉獅子240章 血滴迷蹤1122章 千秋家國事665章 兩個人的指紋688章 征服考官644章 情債難償158章 得理不饒人364章 膽小的成國公833章 賭賽209章 遇到死結763章 內外交隔289章 老友重逢第14章 家教七十五章 邏輯陷阱720章 偏偏選中他767章 最後時刻六十七章 無臉骷髏1114章 外海決戰1058章 宣力武臣七十九章 殺子證道374章 敲山震虎396章 馬戲團和音樂會725章 查找證據621章 海洋攻略1124章 督師的竹槓梆梆梆763章 內外交隔958章 吐血三升149章 百花迷春酒354章 折俸風波947章 調戲公主635章 天狼星隕第7章 師姐276章 軍匠的疑點456章 象拔的怨念340章 鹿長官高升416章 還你一計1023章 納黎萱283章 理解錯了736章 一騎當萬174章 密室盜銀1042章 兵臨城下641章 跪迎欽差308章 君之歸期妾遺恨202章 第二名罪犯1062章 奸妃佞臣299章 血船浮屍692章 反詩與反賊146章 沒說人話485章 胖子成親878章 逃遁
937章 疑是地上霜131章 秦淮歌女985章 施甸施甸455章 太后召見一零九章 月夜訪案975章 牽機藥282章 水落石出305章 死亡訊息839章 畏罪自殺565章 適得其反四十九章 案中案965章 坑死丫的299章 血船浮屍743章 錢之惑898章 雞公嶺1140章 滴血驗親第13章 讒言884章 功力大進1058章 宣力武臣1010章 死神來了479章 碰壁519章 那顏千戶1078章 要叫姐夫802章 貓來了199章 雨花臺女屍案926章 兩代教主812章 尾行之影973章 冤家路窄461章 聖眷優隆517章 檢查屍體366章 朱門酒肉臭廳上餓死鬼886章 暗中佈置785章 司禮監之爭494章 犯罪行爲分析895章 又到麥熟時1069章 金蟬脫殼940章 開始偵訊678章 功高遭人忌141章 飛騎求援第22章 生活反應760章 花木泄天機720章 偏偏選中他129章 打臉要打狠176章 案情輪廓第3章 蘄蛇819章 香椿樹之戀481章 夫人出馬1109章 野無遺賢一零九章 月夜訪案906章 號令立威122章 照夜玉獅子240章 血滴迷蹤1122章 千秋家國事665章 兩個人的指紋688章 征服考官644章 情債難償158章 得理不饒人364章 膽小的成國公833章 賭賽209章 遇到死結763章 內外交隔289章 老友重逢第14章 家教七十五章 邏輯陷阱720章 偏偏選中他767章 最後時刻六十七章 無臉骷髏1114章 外海決戰1058章 宣力武臣七十九章 殺子證道374章 敲山震虎396章 馬戲團和音樂會725章 查找證據621章 海洋攻略1124章 督師的竹槓梆梆梆763章 內外交隔958章 吐血三升149章 百花迷春酒354章 折俸風波947章 調戲公主635章 天狼星隕第7章 師姐276章 軍匠的疑點456章 象拔的怨念340章 鹿長官高升416章 還你一計1023章 納黎萱283章 理解錯了736章 一騎當萬174章 密室盜銀1042章 兵臨城下641章 跪迎欽差308章 君之歸期妾遺恨202章 第二名罪犯1062章 奸妃佞臣299章 血船浮屍692章 反詩與反賊146章 沒說人話485章 胖子成親878章 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