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9章 誰給誰交待

荊湖卷 1059章 誰給誰交待

“喂,你這個笨蛋!”徐辛夷帶着娘子軍從後宅一陣風似的跑出來,青黛和張紫萱攔都攔不住,衝到秦林身前,雙手叉着小蠻腰:“怎麼不讓我們也來接旨?切~~嫌我們丟臉啊?”

像這種冊封世襲爵位,乃是光宗耀祖之事,往往是全家一起接旨,徐辛夷世受國恩,對此非常清楚。

“笨!”秦林在徐大小姐額角敲了個爆栗子:“你老爹都做到國公了,我一個伯爵有什麼稀奇,等將來做得更大些再說吧。”

哎呀!徐辛夷捂着頭,她心思粗疏,聽到秦林口氣裡志向遠大,她立馬呵呵傻笑,抱着他胳膊直搖:“好女不穿嫁時衣嘛,爹是爹的,你是你的。”

青黛也把白嫩嫩的巴掌一拍,咯咯笑道:“好哦,將來秦哥哥也做國公,就和徐姐姐的爹爹一樣大了。”

張紫萱卻眉梢微挑,只是國公嗎?恐怕未必……

新近出爐的武昌伯秦林,接旨後不久就去承天門外叩謝皇恩浩蕩,萬曆將他召入宮中,談及平定南疆經過,君臣奏對十分相得,命秦林自禁中乘馬而出,沿街誇官。

當然君臣相得了,秦林自不消說,萬曆經此一番波折,自己戴頂明君的帽子倒不稀罕,關鍵是鄭楨禮敬功臣、屈己從人,已得了賢妃之名,離萬曆希望達成的目標更近了一步,他能不高興嗎?就算原本對秦林有七分戒心,此時只剩下了三分。

秦林穿伯爵朝服,頭戴金蟬雉尾七樑冠,腰繫九龍玉帶,跨照夜玉獅子馬自承天門出,沿西長安街誇官而回,沿途百姓盡皆歡欣,讚一聲好個平南疆的武昌伯!

“秦督主……封伯爵了?”絲綢商人們高興得跳起來,招呼掌櫃、夥計和僱工們:“走走走,今晚打牙祭。酒肉管飽都算我的!不醉不歸啊!”

“蒼天有眼,好人好報!”正運送瓷器過來的一羣漕幫苦力,同樣歡欣鼓舞。

經過三晉會館、福建會館、廣東會館時,無論學子、行商還是遊人,全都出來沿街歡呼,更有流寓京師的薊鎮邊民,口中高頌秦伯爺高侯萬代,朵朵鮮花擲向馬前。

遺愛在民。信哉斯言。

第二天一早,錦衣衛、旗手衛、金吾衛、十二團營、騰驤四衛早早在午門內外分次排班,萬曆皇帝朱翊鈞駕臨午門,衆文武大臣依次站班,會同館的外國使節隨駕,更有京師百姓從廣場南邊一直站到了棋盤街,等着看揚國威、長志氣的午門獻捷。

南面棋盤街方向傳來鏗鏘有力的腳步聲,和盔甲武器摩擦碰撞的金屬聲,身穿鴛鴦戰襖的明軍將士。押着俘虜走向午門廣場,人人面色莊重,彷彿還帶着南疆的征戰氣息。

見此情形。無論午門上的君臣,還是廣場東西兩側擺列的京營將士,抑或看熱鬧的京師百姓,全都精神爲之一振。更有那熱血男兒,情不自禁的握緊了拳頭,恨不能成爲凱旋將士中的一員。

當先一杆大旗,高書“欽差巡撫雲南提點兵備宣撫諸夷秦”,大旗之下秦林蟒袍玉帶,甲冑在身。腰挎七星寶劍,乘照夜玉獅子馬,神情嚴肅,緊緊抿着嘴脣,雙目神光銳利。一股殺伐之氣撲面而來。

好個滅敵國、定南疆的督師之臣!

秦林從馬背上回頭,大喝一聲:“跪!”

明軍將士兩個收拾一個,將莽應裡、嶽鳳等大小俘虜摁在地上。

秦林下馬,朝午門上行軍禮,朗聲道:“恕臣甲冑在身不能全禮。臣奉皇命督師雲南。大小三十餘戰,誅戮敵寇六萬有奇,招降、俘虜十餘萬衆,賴皇天后土庇佑,吾皇洪福齊天,朝臣運籌機宜,將士血戰用命,追亡逐北、犁庭掃穴,滅東籲僞朝,布我漢家天威,擒敵酋莽應裡、漢奸嶽鳳等賊獻於闕下!”

秦林年紀輕輕自有一股氣勢,說話時整個午門廣場鴉雀無聲,清朗的語聲遠遠傳開,直叩每個人的心頭。

“好!”午門之上,高踞九重丹陛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同樣是個年輕人,親政以來首次獲得如此大捷,他也激動得臉色微微發紅,此時此刻,帝王心術暫時拋到了腦後,大聲道:“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此是皇考嘉靖爺贈毛襄懋所作,朕無詩才,以此相贈。卿不負朕,朕不負卿!”

秦林面露感激涕零之色,山呼謝恩。

百姓們個個喜悅,都覺這一幕便如說書先生口中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相得,秦伯爺真是老天派來扶保大明江山的。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秦林聽到這八個字,心頭卻是冷笑不迭,別忘了“爾爲鹽梅”、“汝作舟楫”是誰寫給張居正的,又是誰口口聲聲直叫“元輔太師張先生”,等到張居正死後,又說他“誣衊親藩,侵奪王府宅邸,箝制言官,蔽塞朕聰。私佔廢遼地畝,假以丈量,庶希騷動海內。專權亂政,罔上負恩,謀國不忠”?

老泰山殷鑑不遠,只除非秦林是傻子,纔會對萬曆信以爲真呢!

但是在如今的午門獻捷儀式上,他當然要陪萬曆把戲演到十足十,看着午門之上熱淚盈眶,嘴脣哆嗦着說不出話,裝了半天的忠臣,這才大聲道:“臣擒莽應裡、嶽鳳闔家三族在此,此二人寇我疆土、殺我軍民,法無可恕,請陛下準臣將其押赴市曹凌遲處死,男丁盡數處斬,妻女發守邊將士爲奴!其餘俘虜,罪孽深重者一同處斬,脅從者發邊塞牧馬。”

萬曆帝朱翊鈞點點頭,極爲威嚴的喝道:“拿去!”

天子的金口玉言爲近旁的徐文璧和朱應楨兩位國公傳達下來,接下來是劉守有等都督銜頭的武將,二人傳四人,而後八人、十六人、三十二人相次聯聲傳喝,最後三百二十位大漢將軍齊聲高喝“拿去”,聲震屋瓦,旁觀者無不爲之動容。

在這浩大的呼喝聲裡,秦林把手一揮。明軍將士押着俘虜直奔菜市口而去。

“成王敗寇而已,死有何懼!”莽應裡大聲吼着,他的眼睛因佈滿血絲而變得通紅,臉上帶着一種病態的亢奮,衝着嶽鳳吐出一口濃痰:“呸,叛徒,你出賣我,也有今日!”

嶽鳳默默無語。他勾結莽應裡入寇,後來大勢已去,又抓住莽應裡獻給明朝,自以爲能逃得一死,不成想竹籃打水一場空。想起當初利慾薰心,攛掇緬甸侵略祖國,最後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這又是何苦來哉?

莽應裡倒是咬牙切齒,擺出一副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架勢。

“莽應裡。看來你興致很高啊?”騎在馬背上的秦林,陰惻惻的笑起來:“放心,我答應你的會辦到。叛徒嶽鳳會死在你前面,讓你心滿意足。”

莽應裡斜着眼睛瞥了秦林一眼,不信他會這麼好心。

“怎麼,不信嗎?”秦林摸了摸鼻子,然後笑容不改,目光轉冷,語帶金石之音:“你會是最後一個被處死的,不僅嶽鳳,你的所有兒子、侄兒和兄弟。全都會死在你前面,你可以盡情欣賞他們的死狀,聆聽他們的慘叫——大概你會非常滿意這樣的安排吧。”

啊啊啊啊……莽應裡發出了野獸受傷之後的慘嚎,但很快被明軍將士掐住了脖子,只能從嗓子眼傳出嗬嗬的聲音。

“施甸百姓在九泉之下等着找你算賬呢!”秦林桀桀冷笑。毫不留情的直視莽應裡的眼睛,目光森冷彷彿來自地獄。

這個時代可不存在什麼人權之類的說法,更何況莽應裡大肆屠戮無辜百姓,所行實在禽獸不如,他根本不配爲人!再嚴酷的懲罰。對這個雙手沾滿鮮血的屠夫來說,都是罪有應得!

終於,在秦林逼視之下,莽應裡頹然垂下了眼瞼,片刻之後,曾經不可一世的緬甸統治者,以南疆征服者自命的金樓白象王,像瘧疾發作似的劇烈顫抖起來,渾身如同篩糠。

當一切心防都被擊碎之後,他終於感到了發自內心深處的恐懼,想到即將慘死刀下的兒子、兄弟和侄兒,他再也控制不了心底的寒意……

莽應裡和嶽鳳爲他們的血腥罪行,在菜市口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九世復仇春秋之義,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以血還血,本來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綿延數千年的鋼鐵信條,只有後世少數不成器的子孫,纔會把卑賤的軟弱當成高貴的寬恕,以遺忘作爲懦弱的藉口。

秦林獲封,莽應裡嶽鳳伏誅,南疆就只剩下了最後一樁事情,思忘憂的封典。

思忘憂送到朝廷的表章,一改當年莽應龍莽應裡父子的囂張跋扈,詞句格外謙虛自抑,以孟養宣慰使身份自居臣節,盡顯忠貞本色。

本來緬甸老撾等地曾設宣慰司,但現在局勢早已改變,南疆稱王者不知幾許,各自取得了相對獨立的地位,就連安南莫氏降明之後接受都統使之職,關起門來仍自稱帝王。

思家爲國盡忠,只餘下思忘憂一個孤女,在孟養累年爲國血戰,這次又幾乎是獨力攻克緬甸,朝廷便有讓她獨當一面之意。

雖然餘懋學、顧憲成等輩攻訐思忘憂與秦林有私,但朝廷對化外之地鞭長莫及,又接到了諸土司、諸番國和緬甸各族首領擁立思忘憂的表章,於是乾脆就坡下驢,封她爲緬王,賜王者冕服,號金鳳白象王,令其年年遣使進貢、三歲一朝,爲天子守南疆,奉敕征伐不道。

秦林爲這道聖旨費了不少功夫,直到旨意已定,才徹底放下心來。

華夷朝貢體系,以中華居中,四夷分列四方,奉中華爲宗主而各安其位。

南疆亂象之生,一則朝廷武功不復洪武、永樂年間之盛,對南疆各國鞭長莫及,二則西方殖民者越大洋而來,或攻城略地,如侵佔中華附庸馬六甲,導致印度洋上三十餘朝貢國斷絕往來,或煽風點火,慫恿野心家圖謀不軌,比如這次莽應裡的軍中,就出現了西班牙駐呂宋總督派來的火槍手。

思忘憂對中華忠心耿耿,扶立她來做緬王,酬庸思家忠勇之功的同時,無異於在南疆樹立了一根標杆,叫土司、番王們知道要忠於中國。她駐守在南疆最西端,與印度接壤的緬甸,也爲大明不經馬六甲海峽而進入印度洋,打開了一道小小的缺口。

“總算對思家小妹妹有個交待了,”秦林笑着將寫好的信摺疊起來,裝入信封,然後交給思忘憂所派、此次隨同北上赴京的使者歹忠。

歹忠將和大明朝的冊封天使一起南下,把聖旨頒給思忘憂。

大明朝的天使不是長翅膀的鳥人,不能在天上飛,所以日夜兼程趕赴緬甸,把聖旨和信交到思忘憂手中,已是兩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思忘憂頭戴高高的佛塔形狀的尖頂金冠,身穿黃金裝飾的華麗袍服,焚香頂禮之後接過了聖旨,淡然的笑了笑,並沒有預想之中的喜色——早在父兄戰死朝廷援兵卻久久不至,附近告狀卻遭受冷遇時,她對這個朝廷,就有了種種懷疑。

所以她忠於中華,卻對朝廷的冊封並不感冒。

如今的她,再不是當年父兄羽翼之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也不是孟養邊境密林中打游擊的土司女兒,而是一呼百應的金鳳白象王,金碧輝煌的大殿前,雄壯的白象巍然侍立,殿中各族男女武士濟濟一堂。

但頒詔天使分明看見,從歹忠手中接過那封私信之後,金鳳白象王的嘴角微微翹起,一直嚴肅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難得一見的,屬於少女的純真笑容。

“規定是三年纔有一次朝貢嗎?”思忘憂有些不滿的詢問使者。

“是的,因爲南疆與京師相隔萬里,朝廷特爲體諒才定下三年一朝。”

“那麼還有三年啊……”思忘憂笑了笑,沉浸在了過去的回憶中,低聲呢喃:“秦大哥,你還欠我一個交待呢。”(未完待續)

479章 碰壁三十章 美人如花655章 看你怕不怕850章 打誰的主意747章 綠毛屍380章 家有悍妻942章 對食1034章 渾水摸魚156章 奇怪的胳膊395章 定國公806章 月港炮聲398章 文武相諧481章 夫人出馬802章 貓來了155章 張紫萱的憤怒856章 爭渡886章 暗中佈置831章 明察秋毫1030章 光明神330章 搶親790章 彈劾726章 新的線索1078章 要叫姐夫802章 貓來了1009章 密林殺機1132章 仁川登陸173章 可疑的老兵464章 狀元誰屬180章 奇怪的藥方660章 爲將軍牽馬1076章 病入膏肓1140章 滴血驗親750章 自尋死路348章 大小姐的脾氣571章 墜落的死亡626章 聖眷狗屁384章 人身淫家麻師爺412章 想歪了677章 飛騎回京九十八章 論功行賞126章 血液之路850章 打誰的主意969章 訟棍出馬151章 被隱瞞的真相1003章 辛虧禽獸不如561章 官字兩張口922章 督主威武573章 響徹天際的鈴聲501章 拖油瓶491章 屋漏又逢連夜雨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1101章 閹人死士887章 老好人也要春天209章 遇到死結241章 五行遁術504章 見紅了328章 神奇的被綠帽1098章 方向相反134章 桃花劫332章 上錯花轎嫁對郎162章 消失的角膜渾濁1055章 木秀於林503章 薊鎮之行761章 龍遊石窟一零四章 隔江有耳409章 欽差辦案592章 彈劾448章 好大的竹槓323章 惠民藥局495章 小刀周1024章 勢如破竹390章 鑑定死因826章 清官海瑞399章 好胃口有好運氣514章 練兵834章 劇毒828章 忠心耿耿1098章 方向相反669章 釣上鉤672章 導演威武1064章 跟紅頂白598章 空翻蝶781章 宮變456章 象拔的怨念384章 人身淫家麻師爺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267章 除擋路芝蘭692章 反詩與反賊第23章 盜亦有道1021章 各路諸侯1092章 久別重逢165章 低頭告饒1069章 金蟬脫殼七十三章 眉筆338章 元宮奇珍494章 犯罪行爲分析398章 文武相諧155章 張紫萱的憤怒第22章 生活反應872章 誰下的手
479章 碰壁三十章 美人如花655章 看你怕不怕850章 打誰的主意747章 綠毛屍380章 家有悍妻942章 對食1034章 渾水摸魚156章 奇怪的胳膊395章 定國公806章 月港炮聲398章 文武相諧481章 夫人出馬802章 貓來了155章 張紫萱的憤怒856章 爭渡886章 暗中佈置831章 明察秋毫1030章 光明神330章 搶親790章 彈劾726章 新的線索1078章 要叫姐夫802章 貓來了1009章 密林殺機1132章 仁川登陸173章 可疑的老兵464章 狀元誰屬180章 奇怪的藥方660章 爲將軍牽馬1076章 病入膏肓1140章 滴血驗親750章 自尋死路348章 大小姐的脾氣571章 墜落的死亡626章 聖眷狗屁384章 人身淫家麻師爺412章 想歪了677章 飛騎回京九十八章 論功行賞126章 血液之路850章 打誰的主意969章 訟棍出馬151章 被隱瞞的真相1003章 辛虧禽獸不如561章 官字兩張口922章 督主威武573章 響徹天際的鈴聲501章 拖油瓶491章 屋漏又逢連夜雨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1101章 閹人死士887章 老好人也要春天209章 遇到死結241章 五行遁術504章 見紅了328章 神奇的被綠帽1098章 方向相反134章 桃花劫332章 上錯花轎嫁對郎162章 消失的角膜渾濁1055章 木秀於林503章 薊鎮之行761章 龍遊石窟一零四章 隔江有耳409章 欽差辦案592章 彈劾448章 好大的竹槓323章 惠民藥局495章 小刀周1024章 勢如破竹390章 鑑定死因826章 清官海瑞399章 好胃口有好運氣514章 練兵834章 劇毒828章 忠心耿耿1098章 方向相反669章 釣上鉤672章 導演威武1064章 跟紅頂白598章 空翻蝶781章 宮變456章 象拔的怨念384章 人身淫家麻師爺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267章 除擋路芝蘭692章 反詩與反賊第23章 盜亦有道1021章 各路諸侯1092章 久別重逢165章 低頭告饒1069章 金蟬脫殼七十三章 眉筆338章 元宮奇珍494章 犯罪行爲分析398章 文武相諧155章 張紫萱的憤怒第22章 生活反應872章 誰下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