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等君來降

到了八月,江都城天氣也逐漸涼爽下來。韓健的心境卻沒有好轉。

法亦一去不回,連下落也不得而知。這時候女皇也對他避而不見,令他感情很受挫,這時候他也只能寄情於公事,令自己不再去想這些事。

到了八月中旬,即將臨近中秋節的時候,洛陽的形勢突然有了變化。

洛陽叛軍和一些鬧事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已經知道無法攻克洛陽內城,而西王軍和北王軍也兵臨城下,他們只能先退出洛陽周邊。如此一來,洛陽的時局反而穩定下來。

這時候洛陽的魏朝朝廷發佈了不少的政令,一邊穩定民心,一邊恢復生產,一切好似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洛陽時局穩定,對於江都來說,卻未必是好事。

這時候的洛陽叛軍,帶兵的幾個將領或死或失勢,已經沒有多少兵馬,反倒是河南和山東的一些地方武裝,倒因此而崛起起來。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原來在洛陽時局混亂的兩個月時間裡,地方上的叛亂更爲甚,有不少的起義軍佔領了縣城,甚至是州府城市,在跟朝廷對抗。

因爲此時江都只負責自保,不負責江都境外的事,而洛陽朝廷這些日子又在專心對付洛陽叛軍的事,使得朝廷根本無暇抽出兵馬來應對這些地方的騷亂。兩個月下來,使得河南和山東很多地方都落在了起義軍手裡。

本來鎮壓地方叛亂,是洛陽朝廷的事,畢竟發生叛亂的這些地區,都是洛陽朝廷的管轄範圍。但因爲此時洛陽剛平定了一波騷亂,還有大股的叛軍沒有掃平,加上西王軍和北王軍的虎視眈眈。令其根本無法抽身去應對地方上的亂事。北王軍和西王軍的態度很相同,都是覺得地方越亂,對他們越有利。這時候他們倒寧願隔岸觀火,對地方上叛亂視而不見。

這使得平定山東和河南地方叛亂的重任。落在了江都身上。

在韓健得到下面官員的奏報,尤其是朝廷那些洛陽派系的人來奏請之後,開始覺得事情愈發跟他有關。韓健因此還見了顧唯潘,以顧唯潘的意思,現在要是江都都不管地方上的騷亂,那整個江北,也沒人會再管。地方上會因此而騷亂不止,百姓流離失所。到時候平添戰亂之苦。

“東王府的兵馬,剛擊退了洛陽叛逆,軍心正盛,爲何不能一舉北上,將地方上的禍亂掃平?照理說,地方上的這些禍亂,還不是因爲東王府跟洛陽的叛軍交戰而產生?”

在普通的軍事會議上,朝廷派系的人直面質問韓健。

韓健權當聽不到,他這些日子,正忙着跟南王府結盟的事。光是派出的使者和接待的使者。就有好幾批。

到現下,南王楊洛川已經感覺到,光平他和南王府的力量。已經不足以控制大局。本來楊洛川對東王府是根本看不在眼的,但隨着東王府在江都一戰中奠定勝局,證明了東王府實力不弱之後,楊洛川也正式準備與東王府結盟。這種結盟,已經不再是被韓健強娶個女兒,隨便擬定一下而已。

“此事容後在議!”韓健冷聲說了一句,當下便離開會議室。

這時候還有朝廷派系的將領想過來繼續追問韓健,卻已經被人攔下。

這幾天,韓健已經夠煩的。要不是他一再忍讓,也不會讓這些朝廷的人蹬鼻子上臉。江都作出怎樣的軍事部署。是要以大局爲重,現在大局之下。並非是派兵出江都範圍,掃平什麼地方叛亂的時候。

本來蠶食地方,然後逐漸包圍洛陽是一種戰略。但眼下,卻並非是如此做的好時機。

主要原因,而今江都面前的心腹大患並非是這些義軍,而是北王府和西王府,還有楊餘勢力甚至是南王府,就算是拔着指頭數十次,他也不覺得這些地方義軍對江都來說是大禍患。

而眼下,他更在意的是讓楊洛川早日“投降”。楊洛川在結盟上的態度,是關係對等,即當豫州爲一國,就江都爲一國,兩國是國與國的交往。

韓健的意思則是,楊洛川徹底屈從於朝廷的管轄,以一個忠臣的姿態,親自來江都城將兵馬和行政大權交給女皇。

對於兩方結盟的態度,韓健和楊洛川正在交涉之中。韓健知道,楊洛川是不到黃河不回頭,這時候豫州尚未有來自周邊的壓力,因而他不會輕易答應江都所開出的條件。

韓健從各方面取得的情報來看,西王府和北王府似乎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便是先效忠於楊餘,然後以楊餘爲幌子,出兵江都或者是豫州。

因爲有江都之戰的前車之鑑,北王府和西王府在選擇目標時,顯然將豫州作爲軟柿子。之前豫州經歷過江都兵馬的“踐踏”,又有內亂,這時候也算是內憂外困,西王府和北王府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更要命的是,豫州南邊還有齊朝的強大壓力,相比於跟齊朝的關係,豫州在這方面上顯然不及江都。江都跟南齊關係緊密,是人所共知的事。

一旦西王府和北王府與豫州交兵,豫州將面臨周邊諸多敵人的圍攻,可說是毫無勝算。這時候豫州不得不求助江都。在韓健看到這點之後,便在安心地等他這個老丈人“回心轉意”,他也決定了,只有楊洛川矮下身子決定臣服之後,他會纔派兵去援救江都。

韓健一邊想着事情,一邊回到城東公館的朝廷臨時衙所,此時並未參加軍事會議的顧唯潘和林恪走出來,他們手上拿着不少的奏本,都是下面官員奏請女皇派兵去平定山東和河南地方叛亂的奏本。

“見過東王。”見到韓健,顧唯潘表現的很鎮定,連個招呼都沒打,畢竟兩人算是很熟稔,客套的事能免則免,不然一天見個十幾次,每次都打招呼會覺得累。但林恪卻是不常見到韓健,這時候他先笑着上前來行禮,令韓健看了也覺得他有幾分老奸巨猾。

“林尚書,好久不見,這幾日在忙些什麼?”韓健不陰不陽問了一句。

“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林恪一笑道,“這不,剛去煩陛下,結果還是被陛下拒之門外。”

韓健心說,女皇現在能見人就怪了。

下面的官員瞧見在他這裡打不開缺口,便想透過女皇的門路,“逼”東王府出兵,顯然女皇已經聽到這方面的風聲,女皇本來還準允林恪隨時可以將下面大臣的奏本呈交上去,但這幾天,女皇卻連這僅有一種跟外面溝通的渠道也給封閉。

“林尚書,你知道陛下近來身體有恙,就不要隨便去打擾。”韓健喝口茶,淡定說道。

林恪訕訕一笑,往旁邊一站,順帶看了顧唯潘一眼,意思是讓顧唯潘上前說話。

“東王,出兵之事,你怎看?”顧唯潘突然問了一句。

“暫且,還是先不要出兵了。”韓健道,“當下時局可能會有所變化,要是我們貿然出兵,到時候西王府和北王府聯合來攻打江都,不知道能應付幾時?”

“北王府和西王府出兵?什麼時候的事?下官怎的不知?”一旁的林恪插話道。

“林尚書是負責軍政的嗎?事事都可能讓你知道?”韓健冷聲回了一句。

“這倒是,這倒是。”林恪再一笑,道,“兩位,繼續。不必理會下官。”

顧唯潘瞅了林恪一眼,繼而對韓健道:“如今正是收服民心之時,若是令洛陽叛逆先行出兵掃平地方叛亂,會令地方百姓分不清是非對錯,到時……民心所向,洛陽叛逆將更難掃除。”

韓健微微沉默,關於民心之時,他之前也有所考慮。

“那敢問顧太傅一句,可是民心所向者,一定能得天下?”韓健突然質問了一句。

“得民心者得天下,東王不會沒聽說過吧?哎呀,你看我,又多言了。兩位,繼續,繼續。”一旁的林恪又不時表現出他的“失言”。

顧唯潘道:“東王意下如何,直言便是。”

韓健知道拐彎抹角也沒用,他不想出兵在,也不是不想收服民心,而是他知道,北王府和西王府已經暗中達成一致,準備先取豫州,後下江都,然後再攻取洛陽。

本來西王府和北王府各自爲政,不可能聯合在一起。但北王府如今是楊科當家,楊科年輕氣盛,西王楊平舉便覺得一個毛頭小子,不足爲慮,先與之合作,解決了心腹大患之後,再回頭將楊科殺了,最後江北便徹底歸西王府所有。

而楊科則是覺得楊平舉本身爲朝廷皇室的旁支,想登基爲帝名不正言不順,不如藉機會拉攏他,與楊平舉商議先名義上效忠楊餘,利用楊餘的旗幟,掃平豫州和江都。

說到底,楊科和楊平舉都不是真心實意要與對方合作,而是在自己實力不足以平定天下之時,被迫與對方合作,這樣也算是一種政治同盟,與南王府和東王府的合作並無不同。

第875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七)第839章 棋如天下第110章 活不見人第423章 貓哭耗子第136章 惴惴赴宴第498章 玉人多情(上)第912章 最是無奈美人計第580章 談判議和第668章 宮變(五)第35章 護駕第500章 最熟悉的第三者第815章 君王義第578章 高瞻遠矚第606章 賭注(下)第177章 輿論導向第261章 河岸對峙第365章 血戰第594章 “把關”第12章 煮鶴焚琴(上)第494章 特別任務第777章 南轅北轍第839章 棋如天下第837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上)第208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上)第108章 政治遊戲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378章 期限(中)第868章 再見永無期第589章 發酵(上)第646章 酒肉宴(下)第239章 回國第698章 十里相送第564章 江都的消息第599章 師妹無心第742章 過眼浮華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801章 一戰定北第761章 獨自偷閒第316章 恩賜第501章 相吵無好言第388章 冷處理第106章 以訛傳訛第194章 郎情妾意第778章 以夷制夷第519章 不一樣的夫妻(下)第323章 照足禮數第244章 洛陽亂(一)第179章 一夜(二)第140章 太子之議第912章 最是無奈美人計第41章 持家賢妹第421章 得益者第121章 奈我何?第6章 你好,同學第565章 設宴招待第597章 十萬大軍第74章 狐媚第88章 皇宮之夜地八百九十六章 真真假假第694章 不去行不行?第456章 平城之戰(上)第488章 遷都第920章 一戰而定華夏第418章 金陵變(下)第474章 等待君王幸(二)第204章 轉嫁矛盾第126章 封庫第514章 立威(上)第487章 送禮送上門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644章 壞了好事第283章 皎潔之心第174章 四道防線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306章 共謀對策第548章 美女侍衛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256章 皇宮救人(上)第430章 王師第57章 抽絲剝繭第232章 情敵第687章 殺機四伏(上)第48章 無理爭三分第100章 形勢迫人第179章 一夜(二)第35章 護駕第577章 軍中失竊第223章 兵行險招第52章 奉旨洗冤第316章 恩賜第674章 捷足先登第761章 獨自偷閒第786章 女賊頭第495章 夜會佳人(上)第172章 主僕關係第566章 皇宮利刃第187章 媒人第817章 三宮六院(下)第305章 久別重逢
第875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七)第839章 棋如天下第110章 活不見人第423章 貓哭耗子第136章 惴惴赴宴第498章 玉人多情(上)第912章 最是無奈美人計第580章 談判議和第668章 宮變(五)第35章 護駕第500章 最熟悉的第三者第815章 君王義第578章 高瞻遠矚第606章 賭注(下)第177章 輿論導向第261章 河岸對峙第365章 血戰第594章 “把關”第12章 煮鶴焚琴(上)第494章 特別任務第777章 南轅北轍第839章 棋如天下第837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上)第208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上)第108章 政治遊戲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378章 期限(中)第868章 再見永無期第589章 發酵(上)第646章 酒肉宴(下)第239章 回國第698章 十里相送第564章 江都的消息第599章 師妹無心第742章 過眼浮華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801章 一戰定北第761章 獨自偷閒第316章 恩賜第501章 相吵無好言第388章 冷處理第106章 以訛傳訛第194章 郎情妾意第778章 以夷制夷第519章 不一樣的夫妻(下)第323章 照足禮數第244章 洛陽亂(一)第179章 一夜(二)第140章 太子之議第912章 最是無奈美人計第41章 持家賢妹第421章 得益者第121章 奈我何?第6章 你好,同學第565章 設宴招待第597章 十萬大軍第74章 狐媚第88章 皇宮之夜地八百九十六章 真真假假第694章 不去行不行?第456章 平城之戰(上)第488章 遷都第920章 一戰而定華夏第418章 金陵變(下)第474章 等待君王幸(二)第204章 轉嫁矛盾第126章 封庫第514章 立威(上)第487章 送禮送上門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644章 壞了好事第283章 皎潔之心第174章 四道防線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306章 共謀對策第548章 美女侍衛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256章 皇宮救人(上)第430章 王師第57章 抽絲剝繭第232章 情敵第687章 殺機四伏(上)第48章 無理爭三分第100章 形勢迫人第179章 一夜(二)第35章 護駕第577章 軍中失竊第223章 兵行險招第52章 奉旨洗冤第316章 恩賜第674章 捷足先登第761章 獨自偷閒第786章 女賊頭第495章 夜會佳人(上)第172章 主僕關係第566章 皇宮利刃第187章 媒人第817章 三宮六院(下)第305章 久別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