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遷都

韓健如此說,倒讓寧原稍微鬆口氣。韓健笑納“禮物”,代表他繼續會在女皇面前爲洛陽衆多投靠了楊餘的世家說話。

對寧原而言,一個女兒的重要性,遠不及家族利益來的切身。寧原子女衆多,平常人家興旺的標準是以人丁來算,而在世家中,大致也相當,出仕男子的數量才決定家族的興衰。女兒本來就是要嫁出去換取政治利益的。

“寧尚書,你先回吧,莫忘了申時去清虛雅舍。”韓健道。

“是,老臣會代爲傳達。”寧原說完,正要走,卻有些爲難。

現在自己女兒的確是被韓健所接納了,但現在他是先將女兒帶回去,還是直接留下任憑處置,韓健也沒個準話。

寧原索性一想,韓健是讓他走,沒讓自己的女兒走,便獨自往轎子的方向而去,留下女兒一人在韓健身邊。

此時的寧家小姐,低着頭,明知道自己像貨物一樣被自己的父親給“賣”了,她也無怨言。身爲世家千金,她對自己的婚姻還是有覺悟的。就算是在東王身邊毫無名分,也不算虧待了她,畢竟這只是個政治籌碼的交換。

韓健打量着寧家小姐,本來她一身男裝,看不出嬌俏,如此換上得體裙裝,卻也是很耐看。韓健這是第一次接納這麼“貴重”而“特別”的禮物。稍稍反應過來,才覺得自己與以往有些不同。

本來沒有感情基礎的女人,他是不會接納的。但隨着東王軍節節勝利。洛陽歸爲東王府治下,他的權力心自然會有所膨脹,而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有了權力便等於擁有一切,酒色財氣每樣不缺。

韓健看着低着頭有些緊張的寧家小姐,心中不由慨嘆,自己畢竟也是個正常的男人。

“來人。”韓健喝一聲。

“在。”幾名侍衛走上前來。

韓健吩咐道:“用馬車載寧小姐回府。”

“是。”侍衛恭聲領命,然後馬上去準備馬車。

寧家小姐聽到韓健的話,倒有些怔怔然看着韓健,似乎不太明白爲何韓健接納了她卻又要送她回去。

趁着侍衛準備馬車的空檔。韓健走上前。距離寧家小姐也不過一步之遙。被一個男子如此近距離打量着,寧家小姐就算是有才學膽識,也不敢再擡頭。

“本王送你回去準備一番,與父母親人告別。晚些時候。本王會派人去府上接你過來。”韓健語氣平和解釋了自己的用意。

“嗯。”寧家小姐輕輕應了一聲。螓首低的更低,面頰之間也帶着幾分嬌紅。

韓健的話,將意味着她將正式告別待字閨中的生活。而成爲東王身邊的女人。但她也很清楚,她很難會有名分。

韓健看着寧家小姐,卻也不知爲何此女會如此耐看。要是美貌,她根本無法與顧欣兒相及,論膽識才色,無法與楊蓯兒相比。可就是這麼一個代父出頭,而且是集女子的柔弱和英氣於一身的女人,倒是令一向很守“原則”的韓健動了心。

不多時,馬車已經備好,韓健甚至連寧家小姐的閨名都沒問,便讓她上了馬車。

等人走了,韓健收拾了一下心情,先回去跟楊蓯兒交待一句晚上不回來,便要去武安所。

武安所是韓健根據江都的衙門設置,在洛陽設立的臨時軍事指揮所,等於是半個兵部,但所掌控的權限,卻比兵部要多。一切政令和軍事安排,暫時都是由武安所發出,朝廷那邊的三省六部衙門,都只是擺設,不能管事。

韓健到武安所,問詢了關於軍事上的最新動向。得知林詹所部在洛陽北部一線戰事相對順利,他也放心下來。

一切表象看來,北王府似乎無意再在黃河一線纏鬥,而是退回到河北甚至是北川腹地,準備與入侵的西王軍展開較量。如此一來,倒將黃河沿線的州縣,全都讓給了東王府。

至於南王府鎮南侯黃仕琅的兵馬,除了留了少部分在洛陽城外,隨時接受女皇差遣之外,主力也在趁亂收拾殘局。南王府用意也很明顯,洛陽城是洛陽周邊大多數郡縣是讓給了東王府,楊洛川也的確是表明了歸附朝廷甚至是歸附東王府的意思,但在軍事領地上,還是能佔則佔。

“張將軍,昨日宮中刺客之事,可有進展?”

隨着事情商量完,韓健單獨留下張行,問詢關於刺客的事。刺客的事畢竟發生在宮闈中,韓健不想聲張,畢竟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回少公子,刺客的事尚在調查之中。”張行臉色有些爲難道。

“還在查?就一點線索都沒有?不知道他們來歷也就罷了,他們的目的是爲何,總該查到一些吧?”韓健道。

張行臉色愈發爲難,道:“昨日刺客,行蹤詭秘,來歷目的一概不知,只是在越牆時候爲侍衛所發覺,之後追蹤之後便沒了影蹤,之後在宮中找尋,也無半點蹤影。”

韓健點點頭,這麼稀奇的刺客之事,要不是他跟女皇當時恰巧在沐浴,估計是不會得知的。這種事,可能會被張行給壓下來,畢竟夜晚中,只是見到黑影,可有可無的事沒必要聲張。 ωωω ✿тt kan ✿c ○

“可能是亂黨餘孽想趁機謀害陛下吧。這幾日宮中要加強戒備,本王也會隨時進宮視察。”韓健給自己去和楊瑞私通找了個很好的理由。

說完刺客的事,韓健在原本上聽處的衙門裡見了林恪等幾名隨軍進宮的文臣,簡單商量了一些事。

午飯過後,韓健很在上聽處的衙門悠閒地睡了個午覺。等他醒來,已經過了申時。念及之前跟寧原說的,要在申時見一些洛陽世家的人,應該是遲到了。

但再一想,現在他是掌權者,只有遲到沒有早到的道理,因而過去也不用太着急。

從上聽處出來去清虛雅舍,韓健是騎馬而行。因爲洛陽城街道仍舊處在戒嚴狀態,街道上基本沒什麼人。韓健不知覺走過之前經常走的路,再看看窄街中熟悉的一幕,卻發現林氏兄妹的屋子早就破敗不堪。一年多沒住人。林小夙的小窩也塌了。韓健心說,要是林小夙知道,回來肯定會加以修繕。

而此時林小夙,還在洛陽之外忙着軍糧調度的事。韓健想想。也有老些日子沒見到她。

想到林小夙。韓健也不由想到身邊人。之前的好友,司馬藉和楊曦遠在江南,阮平倒是在江都。不過阮平資質平庸,始終不能成爲他的謀士,不過可以慢慢培養。倒是韓健之前很欣賞的蘇廷夏,還在南王府服苦役,不過聽聞蘇廷夏因爲才能卓著,已經成爲南王府麾下一名將領的謀士。韓健想了想,回頭一定把這人討過來。畢竟他手下親自培養起來的親信屈指可數,算來算去在文治上,還沒有這樣的人才。

想着事情,韓健便到了清虛雅舍門口。

之前這裡是他跟楊曦等人會面之所,本身也是東王府產業。在東王府遷離洛陽後,這裡曾成爲官府的官所,仍舊是招待一些達官貴人,因而在這段時間中,清虛雅舍並未荒棄,跟原來相比,只是稍微破敗了一些,但仍舊是京城數一數二的酒樓。

“少公子。”見到韓健,清虛雅舍的人緊忙出來迎接行禮。

在東王軍進駐到洛陽後,原本屬於東王府的產業一一被劃歸回來,而這裡的管事和夥計,基本都換上東王府的人。

“你們做你們的事。”韓健說了一句,這時候原本在樓上等的有些着急的世家代表,都迎下樓來。

以寧原爲首,洛陽的世家來的人不多,卻也有二十多人,這些人中,有的是世家的,也有曾經投靠了楊餘的官員。但大致都是寧原派系的人。

在楊餘當政時候,洛陽官場也是分門別派的,而到如今,能跟韓健搭上話的,也只有寧原這一個派系。本身寧原官品比較高,得到楊餘的器重,而本身他是學術派出身,因而跟他交好的,也基本是儒生出身或者是國子監出身。不過一些大的世家,始終之間是有聯繫的,因而這些世家中人,則派系複雜,但總的來說,只要跟寧原派系相對的,暫且只能在家中焦急等待消息,聽天由命。

“寧尚書來的倒是挺早。”韓健面對這麼多人下來行禮,只是笑着對寧原說了一句。對於其他人,韓健暫且無話可說,現在寧原一人基本就是這些家族的代表。

因爲並非是飯點,再加上洛陽處於戒嚴,因而清虛雅舍除了這些世家代表和官員,並無什麼客人。

韓健上了二樓,來人圍了幾桌,而靠窗的主桌,則是留給東王、寧原和少數幾個官品比較高的,或者是世家比較顯赫的。

韓健坐下來,寧原等人才敢坐,韓健看了看桌上,除了清茶,什麼都沒有,顯然這些人來也不是爲了喝茶吃飯,只是想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

“諸位,輕便。”韓健朗聲道。

Www .ttκā n .℃o

“不敢,不敢。”寧原旁邊坐着的一名中年男子說道,“東王殿下乃是主,我等乃是客,客隨主便纔是。”

“哦?我是主,你們意思是,這頓,應該是本王請客?”韓健臉上露出莫名笑意說道。

寧原聽韓健口氣不對,緊忙道:“東王殿下說笑了,若是飲宴,老臣府上自會招待殿下,這清虛雅舍,本就是東王府之所,我等前來得慕殿下之顏,已是三生有幸。”

寧原話音落,旁邊之人紛紛附和。

本來這些官員以爲韓健再怎麼狠辣,畢竟也是年輕,怎麼也能搭上話。經過剛纔這幾句,他們才知道,也只有寧原或許能跟東王說得上幾句,也只是戰戰兢兢跟着說兩句,像剛纔那樣不識相出來搭話的,就跟自己找死差不多。

韓健站起身,其他官員一看。都要起身,韓健卻示意衆人坐便可。

韓健嘆道:“諸位前來的用意,本王很清楚。不消多言,諸位背後的宗族,都乃是洛陽顯赫達官貴族,說是在洛陽顯赫一時都不妥當,可能都顯赫幾代人。而今像陛下所言,賊逆當道之時,你們不思皇恩,投靠賊逆。實爲賊也。”

聽韓健這麼直接罵。很多人覺得臉色掛不住。這麼被公然罵爲賊,臉色能好看也就怪了。

但也沒人敢出來反駁,出來頂撞也跟找死一樣,誰先說話誰吃虧。

唯獨只有寧原。起身行禮道:“東王殿下所言極是。老臣而今想來。也是輾轉難眠,悔不該當初。”

韓健心說,你悔不該當初是真的。恐怕在楊餘登基時候,你可沒有被逼迫的意思。這些人之所以投靠楊餘,是都沒想到楊餘居然這麼短時間重新把拉下臺。以前他們家族可以在洛陽顯赫,那是因爲站對了隊,這次算是他們站錯隊,遭報應了。

韓健冷笑道:“悔不該當初?說的好啊,當初諸位爲了對賊逆表示誠意,做了多少有損陛下之事?多少舊貴因此遷徙江都,路途上遭受顛沛流離之苦?他們的田舍,而今又在誰家名下?”

韓健這一說,登時在場之人人人自危。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就是站隊問題了。韓健口中那些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那可是選邊站隊選對了,人家現在不用爲自己家族的未來擔憂,只等着將來回來把應得的拿回去,再把他們的給瓜分了。而女皇所說的“計較”,也正是計較這些。

寧原看了看在場之人,馬上表態道:“殿下明察,之前賊逆所賞賜下來的田產,當盡數歸還……”

韓健拍拍寧原的肩膀,寧原雙腿軟,差點站不住,身子也還跟着上下晃了兩下。

“這就對了。”韓健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屬於自己的,總該歸還,這是天經地義之事。除此之外,你們還有何方式,來向陛下表明你們的悔過之意?”

韓健這一問,把所有人都問的啞口無言。

表明悔過之意的方式有很多種,之前他們屬於得益者,把之前像安平郡王府一類家族的產業瓜分一頓,每個都是收穫頗豐,即便之後因爲洛陽情勢緊迫,楊餘要送他們身上拿回來一些挽回局面,他們也是有賺無賠。但世上沒有不虧本的買賣,現在只是讓他們吐出來原來竊占的只是“開胃菜”,他們要是不大吐血,別說女皇,便是韓健也不會爲他們說項。

寧原定了定神,試探道:“殿下,之前不是已經送了一份名冊與殿下?那……也算是在座之人,還有未到場一些宗族的一點誠意……”

韓健笑道:“寧尚書,陛下的態度你應該很清楚,不用本王重複吧?”

“自然不用。”寧原一臉神容哀傷。

要是女皇的態度平緩一些還好說,今日見到女皇那強硬的態度,他們便知道大限將至,纔會如此拼命來巴結東王。

韓健續道:“那依寧尚書之意,你們各家族的名門閨秀送一些到東王府,本王便要代你們說話,去向陛下說項,違背聖意令龍顏大怒?那你們置本王於何地?”

寧原說不出一句話。

在場更是鴉雀無聲。

韓健如此難以說話的態度,令在場之人也是始料不及的。本來這些人從寧原處探得一些風聲,以爲只要把女人送過來,東王便會替他們說話。現在看起來也是他們太一廂情願。

韓健本來一臉的怒色,片刻之後,也有所緩和。韓健輕嘆一口氣,道:“諸位,本王有個提議,不知你們可否願意接受?”

在場之人本都以爲東王這條路給堵上,都有些心灰意冷,聽到韓健這話,便好似重燃希望一般。

“殿下請講。”寧原看着韓健說道。

韓健道:“而今陛下歸朝,洛陽百廢待興,但經此戰亂創傷,恐怕短時期內無法恢復。本王本是出於時局穩定考慮,纔想藉此向陛下說項,懇求陛下既往不咎。但而今看來,陛下態度堅決……”

韓健說了幾句,始終沒說到點子上來。在場之人也都有些着急。

“……既然諸位都有悔過之意,那不如就進表陛下,表示願意將諸位宗族,暫時遷到江都。諸位官職上可能會有所變遷,但總算能保留宗族香火。本王能盡心,也只能盡到如此。看諸位能否接受了。”

言罷,韓健坐下來,臉色平靜。

在場之人的臉色,可就沒那麼平靜。

這些人雖然不一定是祖籍洛陽,可當在洛陽紮根之後。就沒打算離開過洛陽。一旦離開。那就跟家族不保沒什麼區別。

“這……”沉默之後,寧原仍舊第一個開口,“那不知……是否要遷都江都?”

韓健笑了笑,道:“暫時並無遷都之打算。”

“那……”

寧原一臉爲難。而今沒有遷都。他們背後的家族卻要遷去江都。等於是遠離了政治核心。但好的一點是,韓健答應保全他們的宗族香火,也就是不會抄家滅族。甚至連官可能也能保住,只是會降職。

本來韓健能作出如此的許諾,在場之人也無苛求。可再想到要去江都,前途未卜,一個個卻又面如土色無法出來表態。

“若是諸位覺得爲難,那本王便先告辭,諸位請自便。”韓健看了半晌,也有些惱火,這些人說到底還是放不下權力。一方面表示要悔過,表示能保全家族就行,卻在聽到舉家遷徙時一臉不願意。

在韓健看來,他們愛願意不願意。這種事,要麼強制來,要麼就不管。

強制來,倒顯得他沒風度。培養起新貴族,也不是什麼難事,大不了將江都的一些世家遷到洛陽,以新補舊。

“殿下請留步。”寧原見韓健有意要走,緊忙道,“殿下肯爲我等觸怒龍顏,我等實在是無以爲報。而今殿下提出如此妥善提議,若是我們再有拒絕,那便是不識好歹。殿下請放心,我們回去便上奏陛下,願意隨遷江都。”

“嗯。”韓健點點頭,隨之笑着重新坐下來,道,“這樣便好。本王還擔心,如何再去面對陛下,思來想去,本就想隨了陛下心意。但聽寧尚書這一說,本王覺得,再爲諸位說項,可能陛下之心也有迴轉餘地。那諸位,就感激回去準備上表之事吧。”

寧原道:“是是,殿下說的是。我等,這就回去,草擬上表之文。”

“嗯。”韓健點頭,笑着表示嘉許。

寧原起身,招呼一句,意思是趕緊回去準備。“諸位,天黑之前,要將表文呈遞到在下這裡,諸位沒什麼問題吧?”

在場之人面面相覷,最後都表示沒問題。

衆人將走,寧原又對韓健道:“殿下,之前老臣已與各家打過招呼,各家閨秀,今晚便給殿下送過去。可是不知……送到何處去,還請殿下示下。”

韓健笑道:“寧尚書有心了。不過閨秀之事,本王暫且記下,等各家到了江都,本王自會一一討來。不過寧尚書的千金,本王可是暫時留在身邊了。”

“那也是小女有幸,承蒙殿下不嫌棄。”寧原鬆口氣道。

本來寧原也很擔心,這麼大張旗鼓給東王送女人的事,必然會被女皇所知道,這可能會造成女皇跟東王之間關係的持續僵化。那不僅對各家族沒好處,可能連朝廷都會土崩瓦解被東王府所取代。

寧原本要隨衆人走,韓健卻單獨留下了寧原,意思有話說。

“不知殿下還有何事?”寧原顯得有些着急,畢竟離天黑還不到半個時辰,不趕緊準備,上表的事就會被拖延。到第二天,還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事。

“寧尚書不用太着急。”韓健道,“本王有事跟你說。”

“哦?殿下所說何事?”

韓健道:“這次雖然不會遷都,但本王不日將會隨軍返回江都。”

“啊?”寧原着實吃了一驚。

韓健道:“至於陛下是否會隨本王回江都,本王暫且也回答不了你。寧尚書,此事甚爲機密,你該明白吧?”

“是是,老臣明白,老臣絕不對外人透露半句。”寧原聽到這話,心中便寬心很多。

韓健說是不遷都,但是把女皇接回到江都,再把洛陽世家大戶遷到江都去,那江都也就是新都了。那也就是說,在這次政治交易中,這些家族所損失的寥寥無幾。

第500章 最熟悉的第三者第142章 女皇有私生子?第913章 提劍勸誡第281章 豫州之亂(下)第294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中)第419章 意想不到第518章 不一樣的夫妻(上)第505章 同歡第388章 冷處理第750章 夜宿宮中第351章 真作假時第412章 綁票案第72章 賣笑第504章 姊妹第154章 封王第693章 無禮的霸佔第528章 君王不問朝事(下)第723章 臨出征(下)第226章 軍師第68章 有理無理(上)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182章 一夜(五)第773章 御駕親征第220章 爭搶戰利品第151章 真假刺殺第885章 勸降戰第73章 何處不相逢第862章 背後一刀第493章 李氏公主第357章 關鍵一戰(一)第180章 一夜(三)第877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九)第696章 再婚第284章 隻身犯險第695章 總有替代者第27章 盲婚啞嫁非我願第611章 一山二雌虎第84章 洛夫人第639章 心懶第56章 突破口第433章 王道第447章 互訴衷腸第893章 戰勝國君主第714章 誘敵之戰第913章 提劍勸誡第682章 收人收心第697章 不見舊人淚第55章 一問三不知第93章 天真爛漫第105章 亂斗的節奏第667章 宮變(四)第494章 特別任務第373章 內部矛盾第118章 另有內情第487章 送禮送上門第478章 等待君王幸(六)第584章 眼線第168章 借刀殺人(上)第678章 選妃風波(中)第718章 家恨第820章 進選秀女(上)第338章 構築防線第893章 戰勝國君主第782章 相敬姐妹第867章 祭祠堂第177章 輿論導向第143章 造謠與信謠第175章 越不過的天險第240章 不着調的理由第496章 夜會佳人(下)第244章 洛陽亂(一)第338章 構築防線第198章 悠閒的旅途第789章 拜師學武第866章 太子冼馬第803章 落魄君王第703章 有智無腦(下)第597章 十萬大軍第628章 “舊情復燃”第121章 奈我何?第193章 君無戲言第328章 玩陰的第136章 惴惴赴宴第16章 得而復失第153章 師徒重逢第904章 征服國家,先從征服女人開始(上)第703章 有智無腦(下)第122章 合理嫁禍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255章 雪夜祭(下)第733章 女嗣第634章 戰敗(上)第236章 準備就緒第189章 美人相見第249章 鐵骨錚錚第669章 宮變(六)第117章 請旨救人第224章 殺人魔頭第473章 等待君王幸(一)第725章 固若金湯
第500章 最熟悉的第三者第142章 女皇有私生子?第913章 提劍勸誡第281章 豫州之亂(下)第294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中)第419章 意想不到第518章 不一樣的夫妻(上)第505章 同歡第388章 冷處理第750章 夜宿宮中第351章 真作假時第412章 綁票案第72章 賣笑第504章 姊妹第154章 封王第693章 無禮的霸佔第528章 君王不問朝事(下)第723章 臨出征(下)第226章 軍師第68章 有理無理(上)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182章 一夜(五)第773章 御駕親征第220章 爭搶戰利品第151章 真假刺殺第885章 勸降戰第73章 何處不相逢第862章 背後一刀第493章 李氏公主第357章 關鍵一戰(一)第180章 一夜(三)第877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九)第696章 再婚第284章 隻身犯險第695章 總有替代者第27章 盲婚啞嫁非我願第611章 一山二雌虎第84章 洛夫人第639章 心懶第56章 突破口第433章 王道第447章 互訴衷腸第893章 戰勝國君主第714章 誘敵之戰第913章 提劍勸誡第682章 收人收心第697章 不見舊人淚第55章 一問三不知第93章 天真爛漫第105章 亂斗的節奏第667章 宮變(四)第494章 特別任務第373章 內部矛盾第118章 另有內情第487章 送禮送上門第478章 等待君王幸(六)第584章 眼線第168章 借刀殺人(上)第678章 選妃風波(中)第718章 家恨第820章 進選秀女(上)第338章 構築防線第893章 戰勝國君主第782章 相敬姐妹第867章 祭祠堂第177章 輿論導向第143章 造謠與信謠第175章 越不過的天險第240章 不着調的理由第496章 夜會佳人(下)第244章 洛陽亂(一)第338章 構築防線第198章 悠閒的旅途第789章 拜師學武第866章 太子冼馬第803章 落魄君王第703章 有智無腦(下)第597章 十萬大軍第628章 “舊情復燃”第121章 奈我何?第193章 君無戲言第328章 玩陰的第136章 惴惴赴宴第16章 得而復失第153章 師徒重逢第904章 征服國家,先從征服女人開始(上)第703章 有智無腦(下)第122章 合理嫁禍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255章 雪夜祭(下)第733章 女嗣第634章 戰敗(上)第236章 準備就緒第189章 美人相見第249章 鐵骨錚錚第669章 宮變(六)第117章 請旨救人第224章 殺人魔頭第473章 等待君王幸(一)第725章 固若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