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意想不到

八月十九日,兩份情報從豫州和金陵兩個不同方向傳到韓健手上。一份是大西柳傳給他關於金陵城政變的情況,另一份,則是南王府加急求救的文函。

本來韓健期待可以趁着齊朝內‘亂’將楊曦和司馬藉救回,但他沒想到金陵城的內‘亂’一‘波’三折,到頭來何太后一黨和謝汝默一黨竟然“和解”,反倒是將原本齊朝內的輔政大臣給一鍋端了。

這是之前韓健萬萬沒有料到的。

從八月十四謝汝默發動政變,金陵城內,謝汝默有三衛的兵馬,卻最終未能攻下皇城。而朱同敬出去調回的勤王兵馬,卻也無法在短時間內進城馳援。到頭來,朱同敬代表何太后與謝汝默進行了“和談”,最後將參加政變的中下策將領拿出來幾個頂罪,而將與謝汝默同爲輔政大臣的一些南朝官員,定爲這次事件的元兇,繼而被抄家滅族。謝汝默反倒安然無事。

想到南朝人自己鬧出的一副‘亂’子,韓健便也覺得有幾分可笑。他本來以爲何太后和謝汝默都是豺狼,卻也未料到豺狼也有裝熊的時候,兩方人居然能在這種情況下仍舊恢復相安無事的狀態。

至於南王府的求救信函,韓健已非第一次收到。此時林詹所率的一路兵馬已經進入到豫州腹地,但東王府還沒有作出要援救豫州的姿態。在韓健看來,一定要將楊洛川給‘逼’急,否則援救豫州的事一切免談。

南王府一直髮信說豫州告急,但據韓健所知,現下北王府和西王府的兵馬,尚未殺到豫州城下,談何告急?韓健覺得出兵最合適宜的時候,是豫州已被圍困,南王府徹底走投無路的時候。

在得到金陵的情報之後,韓健馬上會見了東王府負責情報的一些官員。這些人,平日裡都很少‘露’面,很多人別人也不知道他們是在爲官府謀事,這些人當中,便包括東王府的家臣,很多也是韓健自小便見過的。

“少公子,是否派出人馬,再次將太子救回?”

在簡短的會議上,負責情報的官員也有種任務未達成的遺憾。但其實東王府在金陵城中佈置的眼線很少,不但不如朝廷的眼線多,連洛夫人眼線的數量,也無法相及。如此境況,東王府的情報系統在金陵城完全吃不開,也沒什麼妥善可行的辦法。

唯一能用得上的漕幫,在這次金陵‘亂’事中也“暴‘露’”。

韓健沉聲道:“太子安危之事,你們暫且不用管。先將人手調配,全然‘交’與安將軍。”

韓健口中的“安將軍”,便是大西柳在江都情報系統中的“代稱”,眼下大西柳尚在金陵城,而大西柳的人手又不夠,韓健對朝廷的眼線並不能信任,只能先將東王府的情報人員,調撥給大西柳調配。

在場的人,也知道“安將軍”是韓健的心腹愛將,不敢多說什麼,先將江南情報人員的一些聯絡方式找出來,順帶將名冊也一併‘交’給了韓健。本來身爲東王,韓健並不該親自接觸手底下細作的詳細資料,但爲了轉‘交’任務,韓健也算是破例了一回。

韓健回到東王府,便讓人將名冊化爲“密碼”,星夜兼程將其送到金陵城裡。

而在八月十九日當晚,韓健也收到了大西柳第二份關於金陵城政變的情報。整個金陵城事件的後續進展,也算是一目瞭然。

齊朝皇城金陵的政變,由謝汝默發動,但名義上,卻是一些中立派別的將領所發動。政變持續了兩天時間,最後兩方“和氣收場”,卻將與謝汝默同爲齊朝輔政大臣的宋、黃、李、嶽四名輔政大臣以及背後的黨羽,全然剷除。

在之後,謝汝默竟然親自“負荊請罪”,卻並非是爲自己謀反之事,而是爲保護皇宮不利而請罪。在金陵皇宮的朝會上,何太后和小皇帝竟然還口口聲聲原諒了謝汝默的失責,並且是未受到任何實質‘性’的懲罰。

之後,何太后詔告天下,除了痛陳宋黃李嶽四輔政大臣謀反的罪狀,還表揚了謝汝默的“忠君愛國”之心,周何太后親自委任了新的輔政大臣,謝汝默首當其衝,而本來太后一黨的中堅朱同敬,也一躍而成爲輔政大臣,官居太師,官品也等於是左相,僅次於謝汝默。

而原本何太后一黨的幾名“左相”,同時被免職,但其實是早有幾個被謝汝默的兵馬所拿住而殺之泄憤。金陵城五衛兵馬,謝汝默原本佔其三,但在政變之後,謝汝默主動‘交’出一衛兵馬,卻非‘交’給何太后一黨,而是‘交’給了名不見經傳的惠王蕭翎。

惠王蕭翎,同時也成爲第三名輔政大臣。

第四名輔政大臣,則是南齊臨江王蕭桐。

韓健從這輔政大臣的安排,便感覺出南齊雖然看似爲了內部穩定,而被迫再次形成兩方對峙的局面,但其實內部的結構已經發生轉變。蕭翎和蕭桐,兩個原本在齊朝權力上並不太顯眼的二人,突然冒了出來。至於原因,韓健一時尚不可知。

但從大西柳的情報中,很明顯提到一點,便是在謝汝默發動政變之時,蕭翎曾被漕幫中人所囚禁,之後後來爲人救走,至於是何人救走了蕭翎,大西柳並未提及。但韓健卻知道,同時被人“救走”的還有司馬藉,因爲漕幫是在營救司馬藉的同時,綁架了蕭翎。蕭翎被救走,那司馬藉也應該落入這些人手中。

對於南齊的惠王和臨江王,韓健以前只是略有耳聞。至於惠王韓健知道的還多一些,畢竟惠王蕭翎的父親,也是原來的老惠王,是南齊權力核心人物。至於臨江王蕭桐,韓健之前近乎是從未去留意,只知道他被封在臨江郡,手頭上並無兵馬,只是個吃俸祿的郡王。這麼一個人,突然出現在四名輔政大臣之中,而且是皇姓中人,韓健便覺得不能不留意。

八月十九當晚,韓健還在整理着近日來的情報,便有隨從來稟報,說是林恪前來求見。

平日裡林恪很少踏足東王府,主要是他要保持跟東王府“對立”的關係,以求得到朝廷中人的支持。

無事不登三寶殿,韓健感覺林恪的到來,要麼是跟豫州求援的事有關,要麼是跟南齊內‘亂’有關。因爲未將太子楊曦救回,韓健這幾天甚至連‘女’皇寢宮那邊都未曾過去過一趟。

“下官參見東王。”林恪見到韓健,態度倒是很恭敬,躬身行禮道。

“坐。”韓健不想拘禮,直接伸手示意椅子道。

“不必。”林恪直起身,道,“東王,臣剛得到一些消息,說是南朝之內,似有內患而生。”

韓健微微點頭,道:“林尚書消息倒是很靈通。”

林恪笑道:“東王真是擡舉下官了。下官不過一介文臣,本不該過問這等事,但下官聽聞,這次東王您似乎是派人去營救太子,卻並未成功。”

韓健打量着一臉高深莫測神‘色’的林恪,冷聲道:“林尚書如何知曉?”

“東王且先別問下官如何得知,其實下官……”

韓健擡手阻止林恪的話,道:“你可是代陛下來傳話?”

林恪先是稍微有些慌‘亂’,顯然是被韓健一語中的。韓健從林恪的反應猜想,‘女’皇是讓他過來“訓話”,又明顯不想讓自己知道林恪是奉了皇命而來。

“其實……”

林恪想解釋什麼,韓健打斷林恪的話,道:“此刻距離南朝內‘亂’,不過才三四天光景。金陵城裡到底如何變化,誰人也不知。林尚書只管回去稟告陛下,本王答應陛下之事,尚在盡心而爲。也請陛下不要過於擔心。”

林恪笑道:“瞧東王說的,陛下爲太子之事擔心,不也是人之常情?”

韓健冷冷一笑,未置可否。林恪也察覺出,韓健並不太買他的賬,那也就是不買‘女’皇的賬。這也令他無計可施。

“林尚書,有件事想問你,關於南朝的臨江王,你可知多少?”韓健問道。

林恪沒想到韓健竟然會突然問齊朝臨江王的事,先是一愣,笑道:“東王還真是問對人了。關於這個臨江王,整個朝廷上下,見過之人不到二三,下官不才,正是其中之一。”

韓健心說難道我會不知道?你以前是禮部負責接待外賓的,後來才進了國學館。

“那林尚書,認爲此人如何?”韓健續問道。

“這臨江王蕭讓,乃是南朝太祖的六世孫,忠武帝之子。他之前,臨江王還有……”

韓健冷聲打斷林恪的話,道:“本王不是問你蕭讓。”

“哦?那東王可是爲臨江王世子?”林恪笑了笑,問道。

韓健心說林恪這分明是在裝糊塗,蕭讓死了三四年,他兒子繼承臨江王也有三四年。而因爲之前何太后爲了防止皇室中人爭搶皇位,因而也將這些蕭家的親王郡王通通封到了外地,只留下一個不問世事的惠王在京城中。

而現在的臨江王蕭桐,大概年歲已經有三十五六歲,算不上年輕,卻在南朝之中沒什麼資歷。

韓健向來,大概是謝汝默推出來蕭桐做輔政大臣,平衡蕭翎的權力。--66225+dsuaahhh+24714584--

第601章 女道第669章 宮變(六)第85章 投誠的誠意第737章 安定之心第88章 皇宮之夜第915章 長子可爲太子?第81章 就是他第762章 先人一步第364章 重點打擊第21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下)第88章 皇宮之夜第214章 搶地盤第740章 帝王的無奈第772章 大禮無節第880章 朕若賜汝第360章 關鍵一戰(四)第229章 千素櫟第157章 突如其來的戰事第356章 博弈(下)第116章 死得其所第110章 活不見人第874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六)第754章 巧妙的問候第276章 初步考覈第681章 軟的不行來硬的第241章 繼續北上第110章 活不見人第91章 宴無好宴第711章 女皇爲主,權臣當道第805章 心懷家國事第52章 奉旨洗冤第168章 借刀殺人(上)第640章 主動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821章 進選秀女(下)第710章 南朝異變第809章 君臣換位第307章 朝見第825章 爲臣之道(上)第270章 你是我的俘虜(下)第692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下)第689章 殺機四伏(下)第595章 仙心第441章 俱備第428章 金陵宴會第86章 局勢第477章 等待君王幸(五)第533章 解禁第395章 平常人(下)第35章 護駕第641章 風雪連天第3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第478章 等待君王幸(六)第617章 失火與失竊第678章 選妃風波(中)第47章 畫塔第897章 西進金陵第261章 河岸對峙第498章 玉人多情(上)第188章 恕不接待第546章 大陰謀第187章 媒人第371章 縱虎第107章 流言蜚語第914章 我獨逍遙第715章 攻城守備戰(上)第88章 皇宮之夜第629章 替你收着了(上)第148章 漁夫和大魚(上)第893章 戰勝國君主第549章 手心手背第665章 宮變(二)第76章 雨花樓的規矩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399章 熱烈的追求(上)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699章 選仕第412章 綁票案第421章 得益者第536章 南北外交第79章 你急我不急第322章 刨根究底第215章 幹大事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102章 戲班子第475章 等待君王幸(三)第423章 貓哭耗子第423章 貓哭耗子第26章 事鬧大了第742章 過眼浮華第6章 你好,同學第307章 朝見第396章 特別“癖好”第664章 宮變(一)第561章 帶女回門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875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七)第277章 複試第769章 新皇第317章 上師來見
第601章 女道第669章 宮變(六)第85章 投誠的誠意第737章 安定之心第88章 皇宮之夜第915章 長子可爲太子?第81章 就是他第762章 先人一步第364章 重點打擊第21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下)第88章 皇宮之夜第214章 搶地盤第740章 帝王的無奈第772章 大禮無節第880章 朕若賜汝第360章 關鍵一戰(四)第229章 千素櫟第157章 突如其來的戰事第356章 博弈(下)第116章 死得其所第110章 活不見人第874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六)第754章 巧妙的問候第276章 初步考覈第681章 軟的不行來硬的第241章 繼續北上第110章 活不見人第91章 宴無好宴第711章 女皇爲主,權臣當道第805章 心懷家國事第52章 奉旨洗冤第168章 借刀殺人(上)第640章 主動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821章 進選秀女(下)第710章 南朝異變第809章 君臣換位第307章 朝見第825章 爲臣之道(上)第270章 你是我的俘虜(下)第692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下)第689章 殺機四伏(下)第595章 仙心第441章 俱備第428章 金陵宴會第86章 局勢第477章 等待君王幸(五)第533章 解禁第395章 平常人(下)第35章 護駕第641章 風雪連天第3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第478章 等待君王幸(六)第617章 失火與失竊第678章 選妃風波(中)第47章 畫塔第897章 西進金陵第261章 河岸對峙第498章 玉人多情(上)第188章 恕不接待第546章 大陰謀第187章 媒人第371章 縱虎第107章 流言蜚語第914章 我獨逍遙第715章 攻城守備戰(上)第88章 皇宮之夜第629章 替你收着了(上)第148章 漁夫和大魚(上)第893章 戰勝國君主第549章 手心手背第665章 宮變(二)第76章 雨花樓的規矩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399章 熱烈的追求(上)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699章 選仕第412章 綁票案第421章 得益者第536章 南北外交第79章 你急我不急第322章 刨根究底第215章 幹大事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102章 戲班子第475章 等待君王幸(三)第423章 貓哭耗子第423章 貓哭耗子第26章 事鬧大了第742章 過眼浮華第6章 你好,同學第307章 朝見第396章 特別“癖好”第664章 宮變(一)第561章 帶女回門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875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七)第277章 複試第769章 新皇第317章 上師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