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南朝異變

到三月十一,林恪一行已經抵達豫州兵馬營中,進去之後便好像銷聲匿跡一般。在同一天,蘇廷夏兵馬一部卻是分出一部分,約有三千多騎迅速往關中方向挺近,又近乎是同時,北川城中有有所異動,林詹派出一路不到兩千人的騎兵隊伍南下往洛陽。這些軍事上的變動,令人有些摸不着頭腦。

到三月十二,洛陽城周圍仍舊是一片風平浪靜,不過一個消息卻迅速傳遍江北。運來在三月初九晚上,南齊四路進軍豫州的兵馬中行在最前的惠王所部,先是在抵達豫州城西八十里後折返,卻是埋伏將行在之後的謝汝默一部兵馬給圍殺。雖然這一路南齊的兵馬並不多,卻也是謝汝默麾下的中堅力量,就算是南齊人自己都沒想到一向與世無爭的惠王蕭翎會在陣前反水,將謝汝默派出的這路兵馬給絞殺。

消息瞬間爆炸開來,南齊四路兵馬被滅一路,剩下兩路分別是以朱同敬爲首的一路兵馬以及臨江王蕭桐的人馬,都選擇了駐紮觀望,同時也是將消息傳遞迴南方。這麼一來,原來所有人都以爲是南齊人要趁機攻打豫州甚至是洛陽,反過頭來卻是要進行內訌。

三月十三,南齊都城金陵城內再有異動。謝汝默在得知前線兵馬被圍殺後,惱羞成怒,雖然知道並非是再次舉兵良機,卻~5也趁着金陵守備空虛,調集其親信所部,想一舉拿下金陵城防務,進而攻佔皇宮。

與上次在謝汝默起事之前皇宮便得知消息不同,這次謝汝默動作極爲迅速,再加上長居宮中的何太后和小皇帝少了朱同敬和永丹公主蕭旃這兩個心腹,以至於閉目塞聽。就算在得知謝汝默要造反的消息後,何太后也一廂情願以爲朱同敬和惠王蕭翎甚至是臨江王蕭桐都不會坐視不理,謝汝默親信在當日上午不到兩個時辰內,便已經將城中主要的城防衙門給佔下,繼而兵馬殺入宮中,從宮門往內。一路血戰。到中午之後,南齊皇宮的御林軍只能固守不出,金陵皇宮九宮被謝汝默破了六宮,外界對於何太后母子的生死下落都不知情。

而朱同敬卻在此前一天已經離開金陵,帶着他的一路人馬西進江贛一代,臨江王按兵不動,此時外界的傳言才當是屬實,謝汝默要配置的傀儡皇帝正是臨江王蕭桐,這次起兵有蕭桐暗中相助。而在這關鍵的時候。惠王蕭翎也是下落不明,謝汝默一方面分兵去攻打皇宮,另一面則是去殺陣前反水絞殺他幾千兵馬的惠王,等到了惠王府上才知道惠王早就不在。謝汝默雖然感覺到可能是中了惠王的計謀,但此時騎虎難下,既然已經發兵就乾脆發兵到底,安心把小皇帝拉下馬,從而扶植臨江王登上皇位。這樣就可確保他在南朝的地位。

到三月十四日早晨。皇宮仍舊沒被破,反倒是惠王先是舉起勤王的大旗。從閩浙一代調集了老惠王的舊部大約六萬多兵馬抵達金陵皇宮。本身謝汝默對於城防便並未太看重,再加上惠王在謝汝默陣中也有細作,等大軍到金陵城外,金陵等於是不設防,隨着金陵西南城門打開,六萬多惠王兵馬進到金陵城中。又是一番混戰。

金陵城中爭奪進入到白熱化,到三月十四日下午,謝汝默已經感覺到大勢已去,伺機想突圍出城,卻被惠王手下大將徐讓弓弩射殺於城門之前。而謝汝默手下的一些重要將領,或死或投降,到當日晚間,城中已經逐漸安定下來。惠王所部直接佔據了金陵城。

三月十五日早晨,金陵皇宮之圍徹底解除,惠王對外宣稱何太后和小皇帝都是爲謝汝默所害,而外界所傳則更多的是惠王老奸巨猾自己把皇帝給殺了,而爲了他自己能繼承皇位。但隨着皇帝駕崩的消息傳開,整個齊朝也進入國葬期,舉國哀悼。臨江王蕭桐親自到皇宮請罪,卻是被惠王蕭翎直接軟禁,原本南朝四大勢力之中,只剩下朱同敬一黨尚且在西逃中。

惠王蕭翎佔據金陵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出兵馬追擊西逃江贛地區的朱同敬。同時他派人去江北接收北征豫州的殘餘兵馬,豫州之外駐紮的尚且有三路兵馬,其中最強勢的也是惠王蕭翎所部,令兩路人馬有些忙亂,在得知金陵城中發生了權力更替的事件後第一時間根本不知該如何自處。

……

……

三月十五日的洛陽城,仍舊是一片風平浪靜。洛陽周圍雖然仍舊有鎮南侯和蘇廷夏兩路兵馬,但尚且都未對洛陽發動實質性的進攻,整個洛陽的守備狀況仍舊良好。

而在這一天,卻是更多人知道南朝的政治動向,紛紛到軍所衙門來想探聽個究竟。

洛陽城門封閉,外界消息已經很難傳進來,此時城中大臣那裡所知的,僅僅是從軍所之人口中傳出的一些風聲,比如說南朝人謝汝默已經造反,而且殺進了皇宮,不過最新的消息也有關於蕭翎的動向,但對於一些更細緻的消息,卻只有韓健這面能調查清楚。但顯然韓健不想把南朝這樣的軍事機密對外公開。

在前來軍所衙門探聽消息的人中,以寧原的官位是最高的。他似乎也仗着與韓健的關係緊密,有恃無恐前來,而且他也是朝廷方面唯一一個見到了韓健之人。

此時的韓健尚且還在派人去傳遞南朝的消息,因爲北方情報系統的完備,利用飛鴿傳書等一些渠道,基本南朝發生的事情在兩三天內便可傳遞到洛陽。因爲事情才發生不到一天時間,就算韓健也不知金陵城內政治鬥爭的最後結果。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就是朱同敬已經退出了這次的爭鬥,具體的原因不詳。

寧原到時,韓健差不多正要進皇宮跟楊瑞談及此事,這種事他還是不準備對皇宮那邊隱瞞。畢竟他跟楊瑞即將結成夫妻,禮部那邊這幾日已經將大禮準備妥當。只等第二日大婚之事的舉行。

韓健在進宮之前,在會客廳接見了寧原,此次寧原雖是單獨前來,但韓健知道外面想得知消息的大臣不少。雖說現在洛陽也有些自身難保的意思,可對於南朝這麼大的政治事件,所有人都想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也關乎到豫州的形勢,順帶也就關乎到鎮南侯兵馬的動向和洛陽的安危。

見到韓健,寧原直接表明來意,然後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等着韓健作出一些說明。

韓健卻是打量他一番道:“寧尚書不覺得問及這些事,有些僭越了?”

寧原苦笑一下道:“殿下見諒,如今朝中文武百官誰不想知道南朝到底發生何種情況?據聞南朝謝黨已佔據金陵,不知此事是否坐實?”

“那寧尚書希望是誰佔據金陵?”韓健反問道。

寧原思量一下,並不能從韓健這句話中判斷到底是哪方得勝,說道:“自然是以往幾方割據最好。無論誰佔據金陵,必然會肅清內患,進而威脅到我大魏朝疆土,不知殿下以爲如何?”

“那就按寧尚書想的來。本王要進宮去面見陛下,寧尚書要是想在這裡坐坐,只管坐,不過本王今日不會回軍所來。”

說着韓健便往外走。寧原本還想坐下來等等,再一揣摩。韓健這不明擺着送客?他也只好隨韓健一起出了軍所,外面有幾名候着的大臣。韓健都是連看都沒看,隨即韓健上馬,在寧原目送下離開。

韓健進宮直接內寢宮去,因爲楊瑞已經徹底放下朝政,在她生子之前也不準備再過問朝事。但一些大事韓健怎麼也要跟她說明的。

等韓健把他所得到的消息跟楊瑞一說,楊瑞卻也先蹙起眉頭。一臉擔心道:“惠王得勢,怕對我朝也並非好事。”

韓健略微點頭,現在他只是知道在金陵形勢中,先發制人的蕭翎佔據着絕對的主動,暫且於金陵城內的爭鬥結果還不知。但以韓健所見。蕭翎這一招身爲高明,先把謝汝默激怒,進而讓謝汝默以爲所有人都在針對他,令他仇恨轉嫁到對皇室,畢竟惠王一直以擁立何太后和小皇帝爲自居,而在北進豫州的四路兵馬中,惠王所部也就等於是何太后所部。只是在謝汝默起兵後,一團迷霧纔算是撥開,原來這一切只是惠王的障眼法,惠王根本目的是在於想奪得皇位?

“但無論怎麼說,比朱同敬和謝汝默佔據朝局要好的多。”韓健道,“惠王所倚重之臣,一個是南朝有名的山野隱居之士,名叫李山野,而另一個,則是司馬藉,與我乃是一同成年的好友。惠王蕭翎之前的舉動,並不似僞裝,而他的計謀也沒有如此之深厚,能看清楚南朝各方的軟肋,挑在一個非常合適的時候舉兵勤王,背後一定是李山野或者是一些謀臣的計策。”

楊瑞略微點頭了一下,道:“關於李山野的名號,倒也依稀有所耳聞,卻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大隱隱於市,這等人怕也是心中野心不小。卻不知惠王怎能籠絡的住,莫非是想借助惠王之手,完成他自己的野心?”

韓健對於李山野所瞭解的也不多,只知道這在南朝是個狠角色,各方人都想拉攏,偏偏各方人都不去得罪。本身他也只是個山野之士,在金陵城中也算不上隱居,甚至經常出席一些政治上的宴席活動,但卻是隻談風月不談國事,而之前司馬藉給他的來信中也曾提到李山野,基本就一個定調“相識之後獲益良多”,把李山野當成是良師益友一般。而司馬藉性格的轉變,從一個毛躁想着遊歷四方無拘無束的少年,變成一個穩重而善於分析形勢的標準謀臣,這個李山野的本事實在是不容小覷。至少韓健以前是從來不信司馬藉這小子可以安定下來。

“卻說一事,蘇廷夏兵馬已經西進,看來他並未有進兵洛陽的準備。而今他的一部先鋒兵馬,在這一兩日內便可與先鋒兵馬匯合。”

韓健將一些軍事上的情況列在一份奏本上,交給楊瑞。楊瑞卻是擺到一邊道:“不看了,還要早些休息,明日準備大禮事宜。”

韓健點點頭,楊瑞看不看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就算楊瑞現在口是心非,等他走了再把奏本看完那也是楊瑞自己的事。現在眼看第二天便要舉行婚禮,對於楊瑞來說怎麼也是第一次,而且她還是皇帝,又是奉子成婚,再是嫁給一個身邊妻妾衆多的他,要想要思量的事實在太多,現在還能平靜跟他說話已經不容易。

爲了避嫌,韓健並未在宮中留太長時間,出了宮門,外面還是很平靜。現在南朝發生了政治事變,韓健同樣也知道要防備洛陽內部有同樣情況的出現,但以他所知,現在洛陽城內尚且沒有那種能號令大局的人物,其中文官體系上以寧原的號召力最強,畢竟手底下的人多,而且是涉及到文官體系,武將方面則基本都是他的部下,而且東王府有很成熟的輪換機制,各方兵馬互相之間並不統轄,就算是有人鬧事也不會涉及到全軍。

卻是在他覺得可以鬆口氣的時候,隱約也有不安的事發生。之前楊瑞同意了一批家族遷出洛陽,而且之後楊瑞提及了遷都事宜,雖說事情因爲鎮南侯兵馬威脅洛陽而中止,但韓健能感覺出,背後一定有什麼事。而在朝議之事後,韓健根本也未對楊瑞再問及此事,楊瑞也刻意迴避去說,在這種多事之秋韓健也不由多留了一個心眼。

騎馬回到東王府,天色已經暗淡下來,一批快馬卻是飛快往東王府正門這面而來。本來消息傳遞,都是由馬刀進行,東王府之前只是普通的街道,策馬快奔是不被允許的。就當所有侍衛都小心防備時,韓健卻是擺擺手示意不用擔心,韓健察覺到來人正是大西柳。

“少公子,南朝之事已有定數。請少公子查閱。”說着將一份剛從南方傳來的情報捲筒,遞到韓健身前。

第290章 成婚第123章 嫡庶有序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288章 聯姻第700章 南歸第145章 我就是個實在人第420章 蛇鼠一窩第797章 去留第589章 發酵(上)第28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323章 洞房花燭第854章 罪臣歸來第553章 替汝報仇(上)第76章 雨花樓的規矩第493章 李氏公主第403章 剪除羽翼第712章 大婚無喜第825章 爲臣之道(上)第547章 師從同門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第695章 總有替代者第206章 不着飯點的宴席第30章 武成殿宴羣臣(上)第913章 提劍勸誡第353章 脅迫借糧第720章 屠城第33章 特別獻禮第854章 罪臣歸來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611章 一山二雌虎第233章 營救計劃第853章 心頭之惑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第330章 手心手背第770章 帝王身後的女人第624章 北方問題第628章 “舊情復燃”第770章 帝王身後的女人第417章 金陵變(中)第383章 意外的刺殺第72章 賣笑第547章 師從同門第209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下)第234章 實地考察第861章 纏綿溫柔鄉第417章 金陵變(中)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121章 奈我何?第385章 禮佛(上)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315章 人才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135章 和離與三不去第550章 耳根子軟第572章 折中用人第750章 夜宿宮中第482章 合巹(下)第690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上)第481章 合巹(中)第387章 女皇回朝第628章 “舊情復燃”第419章 意想不到第607章 裡外不能兼顧第223章 兵行險招第384章 癡男怨女第385章 禮佛(上)第70章 同道中人第170章 送功勞第831章 君臣之隙(下)第225章 塵埃落定第59章 幕後真兇(下)第132章 請君指點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175章 越不過的天險第328章 玩陰的第148章 漁夫和大魚(上)第647章 給她一個名分第373章 內部矛盾第233章 營救計劃第699章 選仕第672章 太子選妃(上)第431章 立場各異第752章 避風港第53章 要挾第752章 避風港第915章 長子可爲太子?第694章 不去行不行?第27章 盲婚啞嫁非我願第540章 叛徒(下)第734章 西柳第469章 洛陽之戰(六)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401章 熱烈的追求(下)第596章 貪心第306章 共謀對策第277章 複試第48章 無理爭三分第263章 困難重重第41章 持家賢妹
第290章 成婚第123章 嫡庶有序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288章 聯姻第700章 南歸第145章 我就是個實在人第420章 蛇鼠一窩第797章 去留第589章 發酵(上)第28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323章 洞房花燭第854章 罪臣歸來第553章 替汝報仇(上)第76章 雨花樓的規矩第493章 李氏公主第403章 剪除羽翼第712章 大婚無喜第825章 爲臣之道(上)第547章 師從同門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第695章 總有替代者第206章 不着飯點的宴席第30章 武成殿宴羣臣(上)第913章 提劍勸誡第353章 脅迫借糧第720章 屠城第33章 特別獻禮第854章 罪臣歸來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611章 一山二雌虎第233章 營救計劃第853章 心頭之惑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第330章 手心手背第770章 帝王身後的女人第624章 北方問題第628章 “舊情復燃”第770章 帝王身後的女人第417章 金陵變(中)第383章 意外的刺殺第72章 賣笑第547章 師從同門第209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下)第234章 實地考察第861章 纏綿溫柔鄉第417章 金陵變(中)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121章 奈我何?第385章 禮佛(上)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315章 人才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135章 和離與三不去第550章 耳根子軟第572章 折中用人第750章 夜宿宮中第482章 合巹(下)第690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上)第481章 合巹(中)第387章 女皇回朝第628章 “舊情復燃”第419章 意想不到第607章 裡外不能兼顧第223章 兵行險招第384章 癡男怨女第385章 禮佛(上)第70章 同道中人第170章 送功勞第831章 君臣之隙(下)第225章 塵埃落定第59章 幕後真兇(下)第132章 請君指點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175章 越不過的天險第328章 玩陰的第148章 漁夫和大魚(上)第647章 給她一個名分第373章 內部矛盾第233章 營救計劃第699章 選仕第672章 太子選妃(上)第431章 立場各異第752章 避風港第53章 要挾第752章 避風港第915章 長子可爲太子?第694章 不去行不行?第27章 盲婚啞嫁非我願第540章 叛徒(下)第734章 西柳第469章 洛陽之戰(六)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401章 熱烈的追求(下)第596章 貪心第306章 共謀對策第277章 複試第48章 無理爭三分第263章 困難重重第41章 持家賢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