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立太子

楊瑞心裡還是有些不情願的,韓健現在沒有回來,連她生的女兒都沒看到,更沒有爲她的小女兒賜名,現在卻讓長子韓曦的母親楊蓯兒過來問詢她是否可以立長子爲太子。但楊瑞也知道以她的年歲,將來還不定能否再懷孕,她看着楊蓯兒道:“妹妹以爲如何呢?”

楊蓯兒搖搖頭苦笑道:“妾身怎敢隨便輕言國家大事?這些事情,還是留給姐姐和相公去商討爲好。”

楊瑞有些氣餒道:“他又沒回來,我如何跟他商討?”

楊蓯兒也聽出楊瑞心中有意見,她是當事人,雖然在韓健身邊這麼多女人中,也只有她跟楊瑞的關係還算融洽,可這時候她說多錯多,最好就是什麼不說。她心裡也在想:“相公爲何讓我來送這封信,這不是讓我跟姐姐關係之間面子抹不開嗎?”

楊蓯兒起身道:“姐姐有什麼想法,只管寫信給相公就好,妾身還是不敢隨便摻和。”

“你先別走,坐下來說說話吧,我……我有些話想問你。”楊瑞雖然心裡不情願,但仔細想來,其實這事情跟楊蓯兒也沒太大關係。她之所以以前就很看中這個“姐妹”,是因爲她二人都是楊氏的宗族,若她連這個姐妹都沒有了,那她可就真是孤家寡人,現在都沒什麼人幫她,更談何以後?等韓健平定天下之後,所有人都會覺得韓健當皇帝是大勢所趨,連舊朝的一些人,也不會太惦記魏朝的正統傳承,她更沒臉再跟韓健爲自己還沒有半點着落的兒子爭取太子之位。

楊蓯兒坐下來道:“姐姐還有什麼想問的?”

楊瑞支吾了一下,道:“妹妹你,可有想過自己的兒子爲太子?”

楊蓯兒面色一紅道:“姐姐怎會如此問?”

“有就是有,其實問了也白問,每個母親自然都是望子成龍,妹妹你也應該早就在心中盼望着曦兒他早日能成爲太子了吧?”楊瑞輕嘆道。

楊蓯兒卻突然跪倒在地道:“姐姐這是在冤枉妹妹。無論妹妹心中有多疼曦兒,但也不敢隨便去想不屬於我本分之事。姐姐千萬別多想……”

楊瑞趕緊下了牀榻,將楊蓯兒扶起身來,先安慰一番道:“其實妹妹你……也該想的。倒是我這個做姐姐的,一直沒有體察你的心。曦兒如今都已經四歲,這麼健康聰明,以後必定是人中之龍。可惜姐姐沒有這樣的好命……”

楊蓯兒緊忙道:“姐姐難道忘了?以前相公就說過的,若姐姐喜歡的話,可將曦兒過繼到您的名下。”

“妹妹你真的捨得?”楊瑞已經迫不及待問出來。

她這麼問。是說明她早就在想,也是她不得不想,現在韓健還征戰在外,沒時間顧念立太子的事,可韓健說回來就回來,等韓健回來之後,那時候韓健再立太子的話,已經沒必要一定跟她商量。而韓曦若不是過繼在她的名下,她就跟這個未來的東王世子,也是皇長子兼太子沒有任何關係。她也不可能再從韓曦身上謀求到爲楊氏基業傳承的大業。

楊蓯兒低下頭道:“只要姐姐喜歡,曦兒其實就是您的兒子……”

楊瑞看的出楊蓯兒是極爲不捨的,自己生下的兒子,要過繼到別人的名下,那意味着以後韓曦只會把楊瑞當娘,而楊蓯兒這個親生母親反倒要當“姨娘”,在一個重禮法和大統的時代裡,這是多麼殘忍的事情。可楊蓯兒同樣想爲兒子謀求到太子的位置,這是每個母親心中所盼望的,韓健現在已經不是隻有韓曦一個兒子。若韓健非要立太子的話,也不一定非要選擇韓曦,因爲顧欣兒同樣是皇后,也是嫡子。而在韓健回來後,身邊的女人多了,能爲韓健留下子嗣的妃子更多,而韓健現在不過才二十歲出頭,將來時間一大把,要等韓健老了之後。到底韓曦還能不能被立爲太子都是未知之數,只有早些把事情定下來方可。

楊瑞嘆道:“蓯兒妹妹,你要知道,姐姐不是狠心人,要你們骨肉分離,實在是爲我們楊氏的祖宗江山啊……”

楊蓯兒流着淚點點頭,但她還是有些欣喜的,因爲能讓兒子過繼到楊瑞名下,就意味着兒子將來可以成爲太子。因爲無論誰是皇后,現在韓健爲了收攏那些魏朝的舊臣,還有天子士子的人心,都是把楊瑞當作是真正的皇后來看待,楊瑞的兒子是肯定可以成爲太子的,無論是楊瑞親生的,還是她所過繼過去的兒子。

楊瑞道:“妹妹放心,我一定會把曦兒視如己出,撫育他長大成人……”

……

……

金陵城的皇宮裡,韓健把幾天來積壓的公文都批閱完,突然輕鬆下來,想到能繼續去花天酒地,還是會韓升懈怠心裡。開春以後,韓健更想就這麼在金陵城裡當個不問政事的懶惰人,可他知道,做事情要有限度,若繼續這麼悠哉悠哉,別說是將來當個明君,現在能否一統天下都是問題。

“陛下,貴人準備了酒宴……”就在韓健準備發奮圖強的時候,蕭旃派來請韓健過去的女官又來了。這已經是當晚的第三波。好像蕭旃非要把韓健腐蝕的非常徹底纔可,一旦韓健離開,她就會想方設法派人來催請,請不到就不斷派人來,韓健還沒法直言拒絕。

韓健道:“回去告訴她,朕今晚不過去了。後面不用再派人來,來了朕也不會見。”

“是。”女官領命而去。

韓健心想,若蕭旃聽到這些話,估計鼻子都快氣歪了吧。苦心委屈自己那麼多日子,從最初流着淚接受下來這樁婚事,到現在每天都要想盡辦法來套取帝王的寵幸,其實這哪裡是蕭旃的性格?韓健所喜歡的也不是這樣委曲求全的蕭旃,而是那個不屈不撓甚至有些耿直過頭的蕭旃,那個會拿着竹筷子往自己脖頸上插的蕭旃。

就在韓健心裡稍微感慨的時候,法亦拿着一封信走進來,輕聲道:“陛下何必讓美人獨守空閨呢?”

韓健啞然失笑看着法亦,法亦走上前來,恭敬對韓健行禮。同時把手中的信交到韓健手上。

韓健道:“難道我讓她不獨守空閨,就捨得讓我的美人師父獨守空閨了嗎?”

法亦搖搖頭道:“陛下知道,臣妾不是很在意的……”

法亦生性淡泊,其實就算沒有韓健在身邊疼。她也不會有旖念,所以法亦也是韓健身邊最不懂得求歡的女人。韓健以前面對法亦,總覺得她冷冰冰的,有時候韓健都不好意思過去,也是怕法亦其實沒什麼興致。他非要纏着反而讓法亦覺得心煩。但女人終究是女人啊,把她的心融化了,卻不懂得好好疼惜,這就是男人的過錯。

韓健笑道:“你不在意,朕還在意呢。”

說着,韓健把信打開來,是楊瑞寫過來的信。

楊瑞在信裡,除了報平安,同時也是想請韓健爲小女兒賜名,同時說了跟楊蓯兒商量把韓曦過繼爲義子之事。雖然信中沒有提“長子爲太子”任何相關的內容。但以韓曦過繼爲義子,其實也是楊瑞所透漏出來的消息,那就是楊瑞同意以韓曦爲太子,但前提是韓曦必須要在她的名下才可。

“唉!這不是讓蓯兒傷心嗎?”韓健嘆口氣道。

韓健說着,把信交給法亦,法亦這纔敢看上面的內容。雖然這封信是通過楊蓯兒這條秘密渠道過來,連韓健身邊別的女眷都不知有這樣一封家書,但其實這也是關乎到魏朝國體的大事。韓健已經準備好在平定天下之後改朝換代了,既然已經平定天下,何必還用魏朝的舊國號?那天下人到底是忠誠于姓楊的。還是姓韓的?現在韓健是可以以文治武功來征服天下,那以後若是韓健的子孫沒有這樣的氣魄呢?

法亦看過之後,也明白是怎麼回事。她也輕輕一嘆道:“或者武皇后她……也希望孩子能更有出息。”

韓健站起身,到窗口。看着外面的月色,一直沒有說話。韓健其實能體會到楊蓯兒的心境,楊蓯兒當初是多麼自閉的一個女孩子,身邊只有一把劍,一方琴,他用口琴騙了楊蓯兒的一顆芳心。楊蓯兒從開始嫁過來身邊舉目無親,被韓健那些姨娘所排擠,到後面生下長子之後,逐漸開朗,成爲東王府裡的頂樑柱。這樣的好女人,韓健實在更應該珍惜,至於楊瑞,在立太子這件事上有些工於心計了。

韓健回到書桌之後,寫下幾個字:“武皇后長子曦爲太子,欽此。”

沒有多餘的字,韓健就是要用這樣一封信告訴楊瑞,現在天下是我的,我跟你商量也算給了你面子,你最好不要挑戰我的底線,韓曦是楊蓯兒的兒子,你就別想了。

當韓健用印璽之後,把信交給法亦,法亦看了看,其實她心裡也覺得有些詫異。本來韓健把韓曦過繼到楊瑞名下,雖然楊蓯兒會覺得委屈一點,但總算是各方都接受,皆大歡喜的結果,可韓健非要堅持以韓曦爲楊蓯兒的兒子爲太子,這就會讓楊瑞下不來臺。楊瑞苦心經營這麼多年的江山,難道真的捨得就如此拱手相讓,而連自己“義子”來當太子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都不能實現?

“怎麼了?”韓健問道。

法亦搖搖頭,她知道這些事不該是她自己考慮的。但法亦這一遲疑,其實也讓韓健稍微反應過來,是不是在這件事上有些太感情用事了,何必讓楊蓯兒和楊瑞都難做呢?

本身韓健要立楊瑞兒子爲太子的事,就是韓健在繼位之初所定好的,連楊蓯兒也覺得把自己兒子立爲太子名不正言不順,楊蓯兒現在能讓韓曦爲太子,就應該有稍微的犧牲,這樣其實也是爲了一家人的安寧。若韓健真的這麼堅持非要把韓曦以楊蓯兒兒子來立爲太子,那楊蓯兒以後還怎麼面對楊瑞?

韓健道:“拿過來吧。朕重新寫過。”

法亦把信交換給韓健,韓健也沒有撕毀,直接揣進懷裡,又重新寫下一份,讓法亦通過正式的渠道,傳回到江都城內。這次就會大張旗鼓地來,韓曦也會過繼到楊瑞的名下,韓健登基後一直懸而未決的太子之事也終於落下帷幕。

……

……

二月十九,身在閩西的司馬藉,從手下的奏報中得知,韓健在戰爭沒有結束的情況下,立下了太子。

司馬藉突然有種很不好的感覺,韓健這麼做,其實是在安定後方,同時讓軍中將士有奔頭。因爲韓健在立太子的同時,也大赦天下,並表示對於南朝地區百姓和士族的寬厚,會在立下太子之後,在南朝征服之地,免去徵稅三年。

這種寬仁的作風,會讓那些猶豫不定,不知該不該歸降的地方守軍將領和地方官打消疑慮。

“這一步棋,就等於我戰兩個月啊。”司馬藉不由有些自怨自艾。

他領兵南下打了兩個月的仗,其實還不如韓健這一道聖旨的威力來的大。

果然如同司馬藉所預想的那樣,在韓健聖旨頒佈還不到幾天時間裡,就有閩北和雲貴不少州府都選擇了歸順北朝,北朝大軍繼續南下,已經把南方的戰線徹底壓到嶺南一線。司馬藉的勤王軍所能控制的區域,已經不到福建省的三分之一。南有蘇廷夏,北有林詹和張行,司馬藉都有種已經在夾縫中生存的感覺,蘇廷夏尚且能圖謀列土封疆,而他根本沒什麼所求,難道他還能腆着臉回去懇求韓健的原諒不成?

“司馬兄,你快想想辦法,我聽說,再過幾天連福州城也不保了,要不我們先馳援福州城,到底要保住最後的地盤啊。”蕭翎這時候又過來跟司馬藉唱反調。

司馬藉搖搖頭道:“惠王難道還看不出來,就算我們回到福州城又如何?難道我們能在幾十萬北朝鐵騎之下,求得偏安?”

蕭翎搖搖頭,不是他認爲不是,而是他根本不明所以。(。

第916章 立太子第506章 長不大的丫頭第712章 大婚無喜第211章 大隱第208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上)第73章 何處不相逢第808章 小院暖景第337章 軍事助手第71章 雨花樓第603章 師姐的氣量(下)第229章 千素櫟地八百九十章 社稷爲重戰爭爲輕第212章 大隱隱於市(下)第595章 仙心第89章 受聘第261章 河岸對峙第381章 情癡第427章 杯弓蛇影(下)第135章 和離與三不去第170章 送功勞第93章 天真爛漫第717章 階下之囚第702章 有智無腦(上)第873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五)第810章 無聲勝有聲第172章 主僕關係第388章 冷處理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887章 不懂禮數的小妮子(下)第734章 西柳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第700章 南歸第270章 你是我的俘虜(下)第793章 一招制敵第134章 兩面派第862章 背後一刀第169章 借刀殺人(下)第885章 勸降戰第397章 黑吃黑第718章 家恨第72章 賣笑第706章 大雨將至(中)第612章 褪毛雞第482章 合巹(下)第472章 主帥在後第37章 獨處第728章 陣前換帥第267章 捲入江湖第866章 太子冼馬第894章 朕不能做錯事第5章 旅途上第157章 突如其來的戰事第173章 大軍壓境第97章 威儀第323章 洞房花燭第583章 退兵條件第848章 萬事軍國爲先第826章 爲臣之道(下)第802章 特派使節第119章 陳年舊案第562章 首輔人選第389章 轉性第862章 背後一刀第684章 笨拙的刺客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1章 女皇前男友的兒子第89章 受聘第789章 拜師學武第797章 去留第840章 天子巡幸第460章 解開心結第756章 如狼似虎第563章 順得哥情失嫂意第1章 女皇前男友的兒子第167章 盡在掌握第67章 過堂第833章 戰前恐慌第466章 洛陽之戰(三)第409章 再見聖駕第753章 無關緊要之人的生死第28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34章 撞槍口上第510章 洛陽故人第313章 開府議事(下)第539章 叛徒(上)第708章 徹悟第778章 以夷制夷第865章 御書監第477章 等待君王幸(五)第350章 “友好”訪問第233章 營救計劃第798章 一路兇險第134章 兩面派第894章 朕不能做錯事第669章 宮變(六)第736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下)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176章 不一樣的會議第691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中)第352章 求證真僞
第916章 立太子第506章 長不大的丫頭第712章 大婚無喜第211章 大隱第208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上)第73章 何處不相逢第808章 小院暖景第337章 軍事助手第71章 雨花樓第603章 師姐的氣量(下)第229章 千素櫟地八百九十章 社稷爲重戰爭爲輕第212章 大隱隱於市(下)第595章 仙心第89章 受聘第261章 河岸對峙第381章 情癡第427章 杯弓蛇影(下)第135章 和離與三不去第170章 送功勞第93章 天真爛漫第717章 階下之囚第702章 有智無腦(上)第873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五)第810章 無聲勝有聲第172章 主僕關係第388章 冷處理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887章 不懂禮數的小妮子(下)第734章 西柳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第700章 南歸第270章 你是我的俘虜(下)第793章 一招制敵第134章 兩面派第862章 背後一刀第169章 借刀殺人(下)第885章 勸降戰第397章 黑吃黑第718章 家恨第72章 賣笑第706章 大雨將至(中)第612章 褪毛雞第482章 合巹(下)第472章 主帥在後第37章 獨處第728章 陣前換帥第267章 捲入江湖第866章 太子冼馬第894章 朕不能做錯事第5章 旅途上第157章 突如其來的戰事第173章 大軍壓境第97章 威儀第323章 洞房花燭第583章 退兵條件第848章 萬事軍國爲先第826章 爲臣之道(下)第802章 特派使節第119章 陳年舊案第562章 首輔人選第389章 轉性第862章 背後一刀第684章 笨拙的刺客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1章 女皇前男友的兒子第89章 受聘第789章 拜師學武第797章 去留第840章 天子巡幸第460章 解開心結第756章 如狼似虎第563章 順得哥情失嫂意第1章 女皇前男友的兒子第167章 盡在掌握第67章 過堂第833章 戰前恐慌第466章 洛陽之戰(三)第409章 再見聖駕第753章 無關緊要之人的生死第28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34章 撞槍口上第510章 洛陽故人第313章 開府議事(下)第539章 叛徒(上)第708章 徹悟第778章 以夷制夷第865章 御書監第477章 等待君王幸(五)第350章 “友好”訪問第233章 營救計劃第798章 一路兇險第134章 兩面派第894章 朕不能做錯事第669章 宮變(六)第736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下)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176章 不一樣的會議第691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中)第352章 求證真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