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迷霧的背後

??????“陛下有旨,宣,多羅貝勒弘晴,乾清宮覲見!”

秦無庸快步走到了臺階下,先是朝着太子躬身行了個禮,而後方纔站直了身子,面色一肅,一板一眼地宣了老爺子的口諭。

“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弘晴還真就沒想到朝議這纔剛散,老爺子便來了召見之口諭,一時間頭腦不禁有些發懵,好在反應倒是夠快,條件反射般地便跪倒在了地上,恭謹萬分地謝了恩。

“晴貝勒,請。”

待得弘晴謝過了恩,秦無庸並無二話,只是側身擺了下手,示意弘晴先行。

“有勞了。”

弘晴遜謝了一句,但並未急着動身,而是恭謹地朝着站在一旁的太子欠身行了個禮道:“皇瑪法有招,臣侄不敢稍有耽擱,還請太子殿下海涵則個。”

“嗯,晴兒且自去無妨,回頭本宮自當設宴爲你踐行。”

太子就是一好面子之人,這一見弘晴如此尊崇自己,臉上的笑容頓時便更和煦了幾分,這便滿面春風地虛擡了下手,客氣了一句道。

“孫兒叩見皇瑪法!”

弘晴沒再與太子多囉唣,趁着轉身之際,給了三爺一個會意的眼神,而後便即一路無語地隨着秦無庸向乾清宮方向行了去,一路穿堂過巷地來到了乾清宮的後殿寢宮之中,入眼便將老爺子正端坐在榻上,自不敢稍有怠慢,忙不迭地搶到了近前,規規矩矩地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平身罷。”

老爺子深深地打量了弘晴一眼,而後展顏一笑,和煦地擡手叫了起。

“孫兒謝皇瑪法隆恩。”

老爺子叫了起,弘晴也就順勢謝了恩,站將起來,微躬着身子,垂手而立,作出一派恭聽聖訓之模樣。

“晴兒當知鹽務乃朝廷稅賦重地,須輕忽不得,爾此番前去必是險阻重重,若有甚礙難處,且直說好了,但消朕能給的,自當給了便是。”

老爺子當初平三藩時,可是沒少讓鹽商們捐錢捐物,自是清楚兩淮鹽商們的財雄與勢大,儘管對弘晴之能頗爲欣賞,可卻還是不免擔心弘晴能否真挑起這麼副重擔,畢竟弘晴的實際年齡也不過纔剛十歲出頭而已,儘管早慧得比成年人更精明上不老少,可幼衝之齡卻是擺在那兒的,正因爲此,老爺子此番將弘晴叫了來,除了打算給予額外的支持之外,也不凡想聽聽弘晴的整頓方略之思忖。

“回皇瑪法的話,孫兒確有兩事須得皇瑪法格外開恩,孫兒對兩淮之地並不熟稔,然,想來鹽商們既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販運私鹽,想必脫不得官商勾結,欲整頓鹽務,須先整頓官場,若不然,一切恐將是水中花、鏡中月,有鑑於此,孫兒望皇瑪法能準孫兒與巴軍門聯手爲之,此其一也,其二,孫兒還想請皇瑪法給孫兒一道調兵令,千數以下即可,除此二條外,孫兒再別無所求。”

老爺子既是開了金口,弘晴自是不會放過這麼個撈實權的大好機會,這便沉吟着提出了要求。

“嗯,朕都準了,唔,若有需要,晴兒大可與曹寅聯絡,想來其還是能幫上你不少忙的,多的話朕便不說了,在外辦差,一切須得以安全爲要,遇事多與巴、曹二人商議,爾且自去好了,回頭朕便予爾旨意。”

老爺子雖想着就辦差一事再多叮囑上幾句,可轉念一想,似乎並無此必要,也就沒再多囉唣,這便擺了擺手,下了逐客之令。

“是,孫兒告退。”

今兒個這麼場鹽務大戲發生得極爲突然,弘晴到了此時還是有些看不透箇中的蹊蹺,正自急着回府找陳老夫子商議,這一聽老爺子如此吩咐,倒是正中下懷,自不敢再多遷延,緊趕着謝了恩,便即起了身,打算就此向外退了去。

“嗯,爾此去只管專心鹽務,朝中一切自有朕在,爾就不必掛懷了,去罷。”

還沒等弘晴擡腳,老爺子突然又開口吩咐了一句道。

“是,孫兒都記住了。”

一聽老爺子這話說得蹊蹺,弘晴不由地便是微微一愣,只是一時間也沒能瞧破老爺子此語的用心之所在,但卻不敢發問,只能是規規矩矩地謝了恩,就此退出了寢宮,腳步不停地出了天安門,也沒去工部點卯,僅僅只是派了新提拔起來的貼身書童觀雨去工部告了個病假,直接乘轎子便往自家王府趕了去。

“徒兒見過師尊。”

三爺與李敏銓都不曾回府,寬敞的內院書房中只有一身白袍的陳老夫子獨自端坐在几子前,默默地打着譜,一路急趕回府的弘晴見狀,忙疾步走到了近前,恭謹地行禮問了安。

“嗯,朝中可是發生了甚事了?”

這一見弘晴如此早便趕了回來,陳老夫子的眉頭不由地便是一皺,也無甚客套,直截了當地問了一句道。

“回師尊的話,確是發生了些蹊蹺事兒,今兒個早朝時……”

弘晴早就習慣了老夫子的睿智,自不會對其一語中的而感到奇怪,這便飛快地組織了些語言,將今日早朝所發生的諸般事宜詳詳細細地解說了一番,便是連老爺子召見的情形也不曾拉下。

“樹欲靜而風不止,該來的終歸是會來,此調虎離山之計也,看樣子一衆阿哥們對三爺的忌憚之心已是到了容忍之極限,這是要聯手而爲了的,好在聖上睿智,宵小之輩縱使鬼魅,卻不過是做無用功耳,倒是爾此去怕是難有太平可言矣!”

陳老夫子不愧是當世智者,只略一思忖,便已看穿了迷霧背後的真相之所在,言語間對弘晴此番整頓鹽務的差使有着濃濃的擔憂。

原來如此!

弘晴的智商極高,先前之所以沒能看穿迷霧,概因身在此山中,不識得廬山真面罷了,被老爺子這麼一提醒,自是立馬便反應了過來,此無他,三爺在奪嫡路上的一馬當先已然嚴重威脅到了所有阿哥的前程,自然也就成了公敵,偏生又有着弘晴在工部互爲犄角,再加上五、七、十二乃至十五、十六等阿哥的幫襯,無論明面實力還是暗底勢力都已堪稱龐然大物,衆阿哥們便是聯手,也未見得真能佔據上風,唯有設法將弘晴或是三爺之一調開,方能有各個擊破之可能。

“師尊所言甚是,弟子離宮前,皇瑪法言語中已是有所提示,想來不致令阿瑪吃了大虧,倒是弟子此去確是頗有風險,然,若能真將鹽務一事整好,於阿瑪之大業卻是大利也,且此事關國脈之要務也,身爲社稷臣,本就該有所擔當,弟子既是領了旨意,自當禪精竭慮以爲之,唯不放心京中局勢詭異難料,還請師尊能留京助我父王一臂之力!”

想明白了事情的關鍵之後,弘晴並不曾有中了圈套的沮喪,反倒是鬥志盎然而起,默默地思忖了片刻之後,慷慨激昂地表明瞭態度。

“嗯,小王爺只管安心去辦鹽務,京中之事爲師自不會袖手!”

陳老夫子之所以辭官就府,看重的不是三爺而是弘晴,自是不願見到弘晴有歷險的可能,只不過老夫子卻不是感情用事之輩,就算對弘晴此去有所擔心,卻也不敢因此離京相陪,畢竟三爺身旁的李敏銓雖小有才學,可離當世智者的級別卻顯然有着不小的差距,萬一要是誤了大事,那後果可不是耍的!

“那就拜託師尊了,聖旨恐將到矣,弟子不日便將離京,有些事尚須得事先安排停當,弟子這就先告退了。”

能得陳老夫子的承諾,弘晴自是安心了不少,又念及商號以及“尖刀幫”那頭還有着不少的事情待定,自是不敢多加耽擱,這便恭謹地欠身謝了一聲,而後起了身,便打算就此離去。

“慢,此番前去揚州,官面上的事有聖旨與調兵令在,再算上巴軍門與曹家之勢力,倒也無須擔憂過甚,然,江湖宵小之輩卻是不得不防,爾此行不妨將小串子衚衕的人多帶些去,至於京中麼,暫時偃旗息鼓爲好,以免惹來諸方勢力之傾軋。”

沒等弘晴轉身,老爺子卻是突然一擡手,神情凝重地吩咐了一句道。

“這……,也好,弟子這就去調集人手。”

“尖刀幫”可是弘晴傾盡心力打造出來的暗底勢力,在“麒麟商號”那頭源源不斷的金錢支持下,如今已是控制住了西城三分之二的局面,不禁如此,還將觸手伸進了京師各衙門、各兵營中,儘管眼下所能控制住的還只是底層而已,可發展的勢頭卻是越來越迅猛,再有個數年時間的經營,絕對可以跟老爺子手中的十三衙門一比高下,此時若是偃旗息鼓的話,顯然士氣與發展的勢頭都得大受影響,自由不得弘晴不猶豫再三的,然則見陳老夫子面色凝重如此,弘晴自不得不慎重考慮再三,末了,雖是答應了老夫子的提議,可心底裡卻並未打算徹底偃旗息鼓,只是想着另行安排上一番。

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187章 京師風雲亂(三)第201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二)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463章 激戰大阪灣(一)第297章 一劍封喉(一)第211章 波瀾再起(一)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1135章 關門行動(三)第216章 溫家虎妞第469章 輕鬆之旅(二)第628章 阿府驚變(二)第593章 各取所需(二)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200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一)第238章 四爺碰壁(三)第587章 和爲貴(二)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第1121章 沸騰的大洋(一)第1082章 虎門銷煙(一)第1013章 一摁到底(五)第188章 京師風雲亂(五)第393章 老爺子的板子(三)第232章 合縱與連橫(二)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891章 謀定而後動第319章 八旗聯席會議(二)第134章 八爺有壓力了第993章 舉重若輕(二)第46章 生意開張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149章 上陣父子兵(三)第59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56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377章 火候未至(二)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693章 秋風掃落葉(一)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1155章 自作孽不可活(二)第326章 彼此算計(三)第322章 從善如流第651章 都想當黃雀(三)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480章 遭遇戰(三)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1047章 開誠佈公(二)第481章 血染的大洋(一)第1073章 作繭自縛(三)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814章 本王有恙(一)第581章 抽絲剝繭(三)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1117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三)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299章 一劍封喉(三)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398章 一語道破(三)第1061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1153章 騎軍對決(二)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962章 各得其所(一)第101章 打完板子給顆棗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724章 收穫季節(二)第353章 晴天霹靂(一)第36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第316章 句讀之爭(三)第109章 從細微處着手(一)第965章 各得其所(四)第964章 各得其所(三)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727章 收穫季節(五)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79章 謀算與反謀算(一)第89章 一舉成擒(三)第458章 各有所算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978章 各敲各的鑼(一)第501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三)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320章 八旗聯席會議(三)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884章 屈尊降貴(一)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933章 酣戰格登山(二)第111章 從細微處着手(三)第1129章 血洗京都(四)第306章 老爺子的點評第674章 蛛絲馬跡(一)第806章 橫掃京師(八)
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187章 京師風雲亂(三)第201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二)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463章 激戰大阪灣(一)第297章 一劍封喉(一)第211章 波瀾再起(一)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1135章 關門行動(三)第216章 溫家虎妞第469章 輕鬆之旅(二)第628章 阿府驚變(二)第593章 各取所需(二)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200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一)第238章 四爺碰壁(三)第587章 和爲貴(二)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第1121章 沸騰的大洋(一)第1082章 虎門銷煙(一)第1013章 一摁到底(五)第188章 京師風雲亂(五)第393章 老爺子的板子(三)第232章 合縱與連橫(二)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891章 謀定而後動第319章 八旗聯席會議(二)第134章 八爺有壓力了第993章 舉重若輕(二)第46章 生意開張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149章 上陣父子兵(三)第59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56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377章 火候未至(二)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693章 秋風掃落葉(一)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1155章 自作孽不可活(二)第326章 彼此算計(三)第322章 從善如流第651章 都想當黃雀(三)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480章 遭遇戰(三)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1047章 開誠佈公(二)第481章 血染的大洋(一)第1073章 作繭自縛(三)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814章 本王有恙(一)第581章 抽絲剝繭(三)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1117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三)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299章 一劍封喉(三)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398章 一語道破(三)第1061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1153章 騎軍對決(二)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962章 各得其所(一)第101章 打完板子給顆棗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724章 收穫季節(二)第353章 晴天霹靂(一)第36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第316章 句讀之爭(三)第109章 從細微處着手(一)第965章 各得其所(四)第964章 各得其所(三)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727章 收穫季節(五)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79章 謀算與反謀算(一)第89章 一舉成擒(三)第458章 各有所算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978章 各敲各的鑼(一)第501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三)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320章 八旗聯席會議(三)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884章 屈尊降貴(一)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933章 酣戰格登山(二)第111章 從細微處着手(三)第1129章 血洗京都(四)第306章 老爺子的點評第674章 蛛絲馬跡(一)第806章 橫掃京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