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章突擊貝拉山口
12初王士珍率領緬甸兵團,發動了進攻。一時之間印度國土上燃起了戰火、響起了槍林彈雨。作爲資深老牌政治家、首相丘吉爾儘管老謀深算、精明過人。但對如此糟糕的局面他也無力迴天沒有一點辦法。如今盟軍在各個戰場上的失敗早已形成定局,沒有任何人能力挽狂瀾。
對於是否堅守印度,實際上丘吉爾是持否定態度。可是印度作爲英國的殖民地,經過幾百年的經營,牽扯了英國內衆多的利益。不僅有英國本身的利益,其國內民衆的利益也十分可觀。因此在印度的立場上,這塊敏感的神經,沒有一個政治家敢去觸及它。然而,丘吉爾作爲一名負責人的政客,卻發出了極不合羣的聲音。
丘吉爾認爲堅守印度,無疑是自找絕路十分愚蠢的選擇。尤其是在中國軍隊的猛烈攻擊下,印度根本守不住。爲了國民的利益也應該迅速撤退,應儘快從印度撤走物資、工廠和衆多的英國國民,而不是進行毫無希望的抵抗。但是丘吉爾的想法卻引來一片反對聲,甚至媒體對他展開了攻擊,說他是膽小如鼠、昏庸之人。
在這危急時刻,女皇伊麗莎白只好站出來平息民衆的怨氣。她不僅沒有采納丘吉爾的建議,而是振臂高呼號召印度軍民堅決抵抗入侵者。伊麗莎白的決心,竟然獲得英國上上下下乃至民衆的一致擁護。其實伊麗莎白也是在政治方面的考慮,即使在印度抵抗失敗,一方面對民衆有所交代,一方面又能體體面面、光光鮮鮮,所謂的紳士風度嗎!
別說此舉確實鼓舞和振奮了印度英軍的防守部隊,一時之間,印度的商人、工廠主乃至英籍居民都煥發出極大的熱情,全部投入印度的防禦作戰,居然形成了衆志成城的景象。英軍考慮到自身空中力量的薄弱,因而揚長避短,大膽採用地面火力對付空襲。繼而從本土緊急增調了兩支新組建的高炮師,進入印度參加防禦作戰。
王士珍率領進攻兵團,首先由藏南一線對印度發動進攻。由於長久的準備,英軍在這個方向構築的防禦工事,不僅堅固,而且均採用鋼筋混泥土建築,形成了大縱深防守體系。正式進攻後,我軍首先進行空中打擊,由於英軍先進的高炮師出現,最初幾天我軍蒙受了很大的損失,有20多家轟炸機被擊落,而且轟炸效果也很不理想。隨後進行的攻堅作戰,更是打得一團糟。在進攻受阻的情況下,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代價。而英軍似乎信心大增,並且越戰越勇,戰線一度出現對峙狀態。
國防部瞭解了進攻受阻的實際情況,隨即命令王士珍停止進攻,繼而把希望奇託在南下機械化部隊身上。其實任何人都看的清清楚楚,只要機械化部隊在印度北部突破,哪嘛英軍的防守體系就會支離破碎,英國人苦心經營的防禦工事也就失去了功效。坦率說英軍對北方突然出現的機械化部隊沒有任何準備,英國人在印度北部根本就沒有完整的防禦計劃。匆忙之間,英軍決定利用巴基斯坦的有利地形,阻擊我快速部隊南下,並以此贏得時間,爲在印度河平原地帶構築工事創造條件。
12月下旬,陳明仁提兵從伊朗邊境城市扎黑丹進入巴基斯坦。此時英軍在邊境地帶沒有一兵一卒。總部爲了保證陳明仁所部高效作戰,目前啓動了位於新疆喀什的一座野戰機場。屆時我遠程運輸機可以有效地對機械化部隊進行不定期的空中支援,以滿足機械化部隊的作戰需要。
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印度河文明起源於巴基斯坦境內。公元2000年左右,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來到此地,並征服當地人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印度河文明逐漸衰亡。隨後雅利安人的政治中心逐漸向北轉移。隨着朝代的更迭,這塊地區先後經歷波斯人、貴霜人的統治。
公元8世紀,阿拉伯軍隊征服巴基斯坦和印度,建立伊斯蘭政權,並把伊斯蘭教傳入,使絕大多數巴基斯坦當地居民成爲伊斯蘭教信徒。1757年巴基斯坦和印度成爲英國殖民地。英國人搞得“分而治之”政策,使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經常發生衝突,。現在整個巴基斯坦已經是傳統的穆斯林地區。
進攻印度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徹底清除英國人在這個地區的勢力,二是把印度分裂成若干個國家,免得以後麻煩不斷。鑑於印度有幾大民族,並且他們之間摩擦不斷,因此分裂他們並不是一件難事。而巴基斯坦人,日後佔領印度全境後,,他們會第一個響應中國人的號召宣佈獨立建國,這一點後世已經充分驗證。
深入巴基斯坦近百公里,沒有看到英國人的影子。正當大軍高興之時,他們意外的在貝拉山口遭到英軍的頑強阻擊。首先林彪率領第2坦克旅強攻幾次,在付出幾輛坦克的情況下,被迫停止進攻。隨後陳明仁又發起合成兵種聯合進攻,幾番上陣、幾番衝殺,依然無法突破這條天然形成的屏障。
整整兩天時間,進攻均以失敗告終。看樣子機械化部隊最大的瓶頸就是,面對複雜、惡劣的地形及天然形成的屏障無法發揮出作戰效能。這也從反面論證了事物的兩重性,即集強大火力、高度機動性、快速反應的機械化合成部隊,遇到天然屏障的一種無奈。
此時陳明仁遇到這種情況,幾乎是一籌莫展。他甚至開始懷念以前的步兵部隊,若是步兵部隊其攻堅能力,對付小小的貝拉山口,一鼓作氣拿下根本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現在他的部隊是高度機動的機械化部隊,如果讓機械化部隊損失慘重的奪取貝拉山口,勢必影響下一步的軍事行動,甚至所有的進攻都會流產的,因此決不能冒這種風險。
黔驢技窮下,陳明仁召開軍事會議,他乞求集思廣益,尋找一條用最小代價解決突破貝拉山口的好辦法。軍事會議上首先一名師部的作戰參謀介紹貝拉山口的情況:“貝拉山口所處的山脈,綿延數百公里。根據我們勘察地形所得的結論,貝拉山口是通行的唯一通道。此山口寬度不足500米,而通行裝甲車輛的地形不足50米。因此造成我裝甲部隊無法展開、機動作戰,一句話此地易守難攻,真可謂一夫當道萬夫莫開。”
參謀的話使會場陷入沉默之中,見此情景陳明仁站起來道:“我們被阻截在貝拉山口整整兩天了,而時間對於我們來說太重要了。目前王士珍兵團在藏南一線受阻,因此總部把希望寄託在我們身上。而司令部給我們的時間又有限,所以我希望大家集思廣益,如何用最小的代價突破貝拉山口。”
這時另一名機械化師師長站起來道:“陳總指揮,我們手裡要是有一支步兵旅多好,進行這種複雜地形的攻堅作戰,非步兵莫屬。我們是否向上級請求,調一支步兵旅參戰?”陳明仁苦笑道:“那是遠水難解近渴,這個想法連想都別想,司令部是不會答應我們的要求。”
陳明仁說完見林彪緊鎖眉頭,一言不發似乎又心事重重接道:“林副師長,平常你點子就多,今天怎麼沒音了?說說你有何良策。”林彪似乎從沉思中清醒過來道:“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但是這個決定必須由師長親自下,不知師長能不能下這個決心?”
陳明仁眼睛一亮道:“你快說是什麼好辦法?只要可行我什麼命令都幹下達。”林彪接道:“爲何不動用獨立騎兵師呢?騎兵部隊難道就不能下馬作戰?不過若想讓騎兵擔任攻堅任務,必須爭得司令部的同意,我擔心的就是這一點,不知師長有沒有這種魄力。”
陳明仁大喜果斷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懼之有。我決定先斬後奏,動用獨立騎兵師擔任攻堅任務。當然從來沒有打過攻堅作戰的騎兵部隊,可能要面臨很大的傷亡,但是沒有辦法。即使騎兵部隊損失慘重,但對我們下一步行動影響不大。立即給米豹發報,命令他的騎兵部隊迅速向貝拉山口靠攏。”
當米豹接到陳明仁的電報,他正率領一支騎兵團在距離貝拉山口百餘公里的地方打秋風。軍令如山,他一方面通知四外分散的騎兵部隊火速向貝拉山口集結,一面馬不停蹄提兵趕路。自從上次陳明仁答應他,在不影響整體作戰的情況下,他可以獨立制定作戰計劃。自從進入巴基斯坦後,米豹就把騎兵師打亂,開始尋找戰機。
其實在伊朗境內,米豹就爲陳明仁獲取了大量的好處。最顯著的就是陳明仁的後勤給養,除了武器彈藥以外,吃喝拉雜完全不用後方轉運,已經達到自給自足、以戰養戰。因此陳明仁更加放心大膽的讓米豹到處出擊,這是米豹的騎兵師遠離大部隊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