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斯曼提及的就是B-29遠程轟炸機!
歷史上日本在太平洋戰敗,戰略上的原因當然是國力的巨大差距。而戰術上的原因,除了中途島的兵敗、南太平洋的消耗和美國潛艇破交戰的成功之外,大概就是B-29的戰略轟炸了——給日本最後一擊,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的,也是B-29!
而在當下,用B-29轟炸日本本土是不可能的。美國根本找不到能夠得着日本本土的機場,除非蘇聯對日宣戰。不過眼下早就是個“泥慈父”的斯大林哪裡有功夫去和日本較量?
可是這也不意味着可怕的B-29轟炸機沒有了用武之地。B-29可以用澳大利亞西北部起飛去轟炸東南亞的油田!而以B-29的高空高速性能,日本恐怕很難進行防禦。
而一旦日本在東南亞的油田被美國轟炸機摧毀,日本的戰爭潛力將會急速下降。
“是那種性能不亞於Me264的遠程飛機嗎?”凱塞林眉頭深皺,他也一直在爲這種飛機頭疼。“雖然不知道它們作爲轟炸機的效率如何,但是作爲遠程偵察機也它們也能大幅提升美國潛艇的作戰效率。一旦佈署到澳大利亞,日本人的運油船恐怕會損失慘重啊!”
用偵察機和潛艇打配合的戰術是德國人發明的,在北大西洋上取得過很好的成績。
而當時德國人使用的是Fw-200改裝的偵察機,不僅航速、升限和作戰半徑都不如B-29,連機載電子設備都比B-29差了不是一點半點——當時德國的機載雷達還是第一代,可沒有如今可以探測幾百公里的高性能機載對海搜索雷達。
可就是性能不怎麼讓人滿意的Fw-200在北大西洋,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因爲最理想的潛艇破交戰術就是集羣設伏,以日本護航驅逐艦的反潛能力(日本的驅逐艦數量太少,而且大都集中於主力艦隊),如果遭遇數十條潛艇的狼羣伏擊,肯定會損失慘重。
而集羣伏擊的難點,當然就是提前發現敵方的護航船團了。如果不能足夠早的發現敵人,就只能在幾個關鍵的海上通道(臺灣海峽、巴士海峽)設伏,但是日本現在還是有一定數量的反潛巡邏機(大部分是用陸上攻擊機和水上飛機改裝的,但也有一部分性能良好的“東海”反潛巡邏機),足以對重點海域進行封鎖巡邏——潛艇面對性能優越反潛巡邏機其實也不是沒有反抗之力的,潛艇上是有高炮的,而且在大西洋戰場上還有經過特殊設計的防空潛艇(在這個時空是英國人發明的,美國人現在也有這玩意兒),打掉過不少德國的反潛巡邏機(用Fw-200改裝的),而德國也美國東海岸使用過同樣的手段打美國的飛機……
不過潛艇在面對飛機的時候,終究是比較弱勢的。所以B-29(偵察型)一旦出現在南中國海,對於日本的反潛作戰將會夠成極大的威脅!
“這下我們的日本朋友要倒黴了。”凱塞林元帥是長期奮戰在反美戰鬥第一線的指揮官,知道美國有多難對付,所以也非常清楚日本的價值,“路德維希,我們不能讓美國人摧毀東南亞的油田,也不能讓他們的破交戰得逞。”
赫斯曼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凱塞林又說:“可以向日本提供Fw-190C/D型號用於高空截擊作戰。”
在這個時空,德國雖然沒有遭到過戰略轟炸,但是在赫斯曼的指示下,德國一直都很重視高空高速截擊機的開發。現在德國空軍主力的高空高速截擊機就是Fw-190C/D系列,另外並沒有量產的Me262噴氣式飛機實際上也是一種高空高速截擊機。
現在要德國大量提供Me262給日本是不可能的,日本也裝備不起(1個小時2噸高質量航空煤油,100個小時換2臺超貴的噴氣式發動機),不過Fw-190C/D系列的高空截擊機日本還是用得起的。
“不能提供,”赫斯曼想了想,卻否決了凱塞林的建議,“還是讓我們的航空隊和雷達進駐泗水吧……可以讓日本人把泗水港交給我們,我們替他們擋住美國人的轟炸機。”
“泗水?”凱塞林一時沒想明白赫斯曼的意圖,還是海軍大將卡納里斯反應快,馬上反問說:“帝國元帥,您想幫助英國收復澳大利亞嗎?”
位於爪哇島東部的泗水港距離澳大利亞西北海岸只有1600多公里,是從東南亞進攻澳大利亞的跳板。
對現在倫敦的英國政府而言,澳大利亞是被美國控制的“淪陷區”,必須設法收復。而德國當然也想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變成歐洲共同體的領地——這可是好大一塊地盤,而且還有豐富的煤礦、鐵礦和鈾礦!
所以德國大總參謀部在列寧格勒變回彼得格勒後,就開始謀劃“收復”澳大利亞的作戰,還試探過日本的態度。但是沒有得到積極的迴應——日本當然不積極了,德國要是北面拿下西伯利亞和遠東,西面拿下印度,南面再拿下澳大利亞,日本未來的地Yuan形勢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而現在赫斯曼又打算利用美國的B-29進駐澳大利亞的機會,迫使日本允許德國佔有泗水基地。
這樣德軍和英軍就能以泗水爲跳板,“收復”澳大利亞了。
“日本恐怕不會同意的吧?”卡納里斯搖搖頭說,他並不是純粹的軍人,而是個老牌特務,對於日德間的磕磕碰碰,也是非常瞭解的。
“可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必須收復啊,”赫斯曼說,“那麼大的地盤,不收復怎麼能行?這事兒可沒有商量的餘地。現在不趁着日本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提出,將來只怕更難。”
他頓了頓,說:“我們可以把美國可能對東南亞油田發動戰略轟炸的消息透露給日方,看看他們的反應。”
……
現在日本駐德國的軍事代表團已經撤離,但是雙方軍隊高層交流的渠道還是暢通的。
所以日本大本營在東京時間2月12日就獲悉了美國有可能通過中途島轉場遠程轟炸機羣去澳大利亞的消息。
“對南洋油田進行戰略轟炸?有這種可能性嗎?”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問。
“有。”陸軍航空本部長安田武雄馬上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德國人的Me264就可以執行這樣的任務,美國人很早就重視遠程轟炸機的開發,擁有同樣的產品是完全可能的。”
“那麼我方擁有可以擊落Me264的戰鬥機嗎?”東條英機又問。
“有的,”安田武雄回答,“安裝了德國進口發動機的三式‘飛燕’戰鬥機就有足夠的高空性能可以對抗Me264。目前川崎公司正在對德國奔馳公司的DB601E型發動機進行仿造和升級,相信不久之後就可以拿出高空性能更加優良的國產型號。”
實際上DB601E並不是一款適用於極高空的發動機,而是用於中高空的發動機。但是它的高空性能卻比任何一款日本發動機都要好,而且還有一定的改進空間。比如採用更加適應極高空環境的增壓器和加裝笑氣助燃系統——這會讓三式“飛燕”增加不少重量,不過可以通過縮小油箱的方法減重。
另外,日本陸軍航空本部也的確對Me264進行了全面的測試,包括“攔截測試”。
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三式“飛燕”二型戰鬥機可以在雷達的指揮下,提前佔據高空陣位,然後用俯衝攻擊和強大的火力(2門20mm機炮和2挺機槍)把Me264打得粉碎。
東條想了想,說:“既然如此,航空本部就儘快拿出一批可以用於高空的‘飛燕’改進型用於巨港油田防空……還可以在巨港集中一批3式120mm高射炮。這樣就能給予來犯的B-29一次殲滅性的打擊,令其不敢再窺視南洋。”
三式“飛燕”二現在已經生產出了一部分,不過都已經調去夏威夷羣島了,現在中途島被美軍佔領,巴爾米拉環礁也正遭到美軍(第31特混)猛攻,也無法作爲三式“飛燕”二型的轉場機場。
因此現在很難把夏威夷羣島的二式“飛燕”調出來,不過陸軍航空本部手中還有幾十臺DB601發動機可以用,立即可以組裝出幾十架二式“飛燕”二。
“另外還有一個截擊美軍遠程轟炸機的方法,”安田武雄這個時候又提出了個辦法,“用噴氣式飛機去攔截!”
“噴氣式?”東條一愣,“我們有這樣的飛機?”
“有200架!”安田武雄說,“銀色死神飛彈,實際上就是一種噴氣式飛機,只要稍加改進,就可以用來攔截Me264這樣的高空高速轟炸機。而且……效果遠遠比三式‘飛燕’二型戰鬥機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