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海陸對轟

bookmark

炮擊瓜島是帝國海軍自開戰以來打得最艱難的一場炮戰。

這場戰鬥直接反應出了艦隊在對付防禦堅固,特別是岸防炮密集的港口與島嶼時需要付出的代價。

戰鬥開始之後,兩艘戰列艦的炮火在很大的程度上壓制住了敵人的反擊。

問題是,兩艘戰列艦所能提供的炮火密度遠遠不足以讓敵人的岸防部隊徹底癱瘓,更難以完全壓制住敵人的反擊火力。畢竟,十六門主炮每分鐘最多隻能打出三十二枚炮彈,而且這還是在理想狀況之下。實戰中,戰列艦對岸炮擊的射速不會超過每兩分鐘一輪,再快,找不到目標,打不準目標都沒有多大的意義。

如此一來,兩艘戰列艦的炮火壓制很難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這也是帝國海軍遲遲不敢攻打關島的主要原因。關島的防禦強度肯定在瓜島之上,而且岸防炮的部署密度也遠在瓜島之上。如果沒有足夠的戰列艦,很難在炮擊中壓制住敵人的岸防炮兵部隊,結果是進攻一方沒能掌握炮火優勢,在敵人的反擊下敗下陣來。

爲了加強火力密度,有效殺傷敵人暴露在外的有生力量,遲緩敵人的反應速度,就必須儘快投入巡洋艦與驅逐艦,讓這些吃水較淺的戰艦抵近炮擊,用其密集的炮火打擊敵人的兵營、炮兵陣地、岸防陣地與倉庫等重要的軍事設施。

九點二十分,第32-5驅逐艦編隊首先投入了戰鬥。

六艘“風”級驅逐艦直接衝向了霍尼亞拉港的出海口,隨即就向港口內傾灑炮彈。密集的炮擊很快就起到了效果。當時,白佑彬在近二十公里外都能看到港口內冒起地火光。肯定是驅逐艦的炮擊打中了囤放在港口內的軍事物資。而且很有可能是彈藥等易燃易爆的作戰物資。

美軍的反擊也在這個時候開始,首先投入戰鬥的是岸防炮兵部隊。

與重型岸防火炮不同,岸防炮兵裝備的都是中等口徑的火炮,而且大部分火炮都是牽引式,或者是車載式的,可以迅速轉移陣地,而不是固定部署在某處地點。因此,岸防炮兵對大型戰艦,特別是戰列艦地威脅並不大。可同樣的。岸防炮兵也很難對付。如果沒有前線偵察兵提供的消息,艦隊往往會在對付岸防炮兵的時候浪費寶貴地彈藥,以及更加寶貴的時間。更重要的是,驅逐艦這類小型戰艦往往是岸防炮兵的首要打擊對象。

收到第32-5驅逐艦編隊地報告之後。第32-4巡洋艦編隊也參加了炮戰。

從這點來看。鄭恩博在指揮艦隊對地炮戰時地表現還沒有差到哪裡去。至少嚴格按照海軍學院地教程。以及帝國海軍地炮戰守則在進行。

白佑彬也不例外。他也在這個時候讓第31-2巡洋艦編隊投入了戰鬥。

輕巡洋艦上地主炮數量比驅逐艦多得多。而且威力比驅逐艦地主炮遠。威力也比驅逐艦地主炮大。炮戰中。即便有足夠地戰列艦與重巡洋艦。艦隊指揮官也喜歡用輕巡洋艦來對付敵人地岸防炮兵。主要就是輕巡洋艦地炮擊密度更大。而且反應更加靈活。

最重要地是。輕巡洋艦裝備地一百五十毫米艦炮地射程比絕大部分陸軍火炮地射程都要遠得多。因此。輕巡洋艦可以在敵人地岸防炮兵打擊範圍之外活動。然後利用驅逐艦提供地炮擊數據。或者瞭望員觀察到地情況。給予敵人岸防炮兵致命地打擊。

這場炮戰持續到了十點左右。

戰鬥中。第32-5驅逐艦編隊裡至少有三艘驅逐艦捱了炮彈,“颱風”號驅逐艦上還燃起了大火,結果在撤出戰鬥地時候又被幾枚一百毫米以上的炮彈擊中。後來,這艘驅逐艦不得不提前結束了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征程,隨同其他受損戰艦一同返回帝國船廠進行維修。

據第32艦隊的戰鬥記錄,炮戰中。第32-4巡洋艦編隊與第31-2巡洋艦編隊至少摧毀了六處美軍的岸防炮兵陣地,只是當時無法確定到底打掉了多少岸防火炮。萬幸的是,兩支巡洋艦編隊的十艘巡洋艦都沒有損傷。

十點過三分,美軍的重型岸防炮投入了戰鬥。

從“東海”號觀察到的結果來看,首先參戰地應該是口徑爲六英寸與八英寸地岸防炮,那些對戰列艦有威脅的十四英寸岸防炮並沒有參加戰鬥。

與裝備陸戰隊或者陸軍地岸防火炮不一樣,裝備海軍岸防部隊的岸防炮一般都是艦炮。

準確的說,是戰艦上用過的艦炮。

雖然大部分岸防炮都屬於被艦隊淘汰的“次品”,比如當時帝國海軍至少有八成的岸防炮是在上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的老式火炮。其中一些還是從報廢或者退役的戰艦上拆下來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作爲岸防炮生產的。但是與陸軍與陸戰隊的安放火炮相比,岸防炮不但口徑更大。而且射程也要遠得多,並不比艦炮差多少。

戰鬥打到這個時候,才真正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面對那些六英寸與八英寸的岸防炮,“身材單薄”的輕巡洋艦根本消受不起。一枚八英寸穿甲彈就足以重創一艘輕巡洋艦,如果打中了彈藥庫或者輪機艙,還足以讓任何一艘輕巡洋艦從此離開戰場。

更要命的是,美國不是日本。

據陸戰第五軍與陸戰第七軍的報告,即便在本土海防線上,日軍也沒有完全按照海軍防衛標準建造永備工事。不說別的,在九十九里濱,大部分永備工事的水泥標號與水泥含量都遠遠達不到日本海軍的標準。很多工事甚至用鐵絲替代了鋼筋,其防禦強度遠遠達不到其宣稱地標準。

日本缺少重要的戰略資源,美國卻不缺任何戰略資源。

當時,美國是除了大明帝國之外,全世界唯一在本土就擁有三十八種戰爭必須資源,而且資源相對豐富的國家。

顯然,美國人建造軍事防禦設施絕不會“偷工減料”。

面對那些部署在永備工事裡面的岸防炮,輕巡洋艦上的一百五十毫米艦炮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當然,沒有任何艦長指望打出的炮彈能夠準確的從敵人永備工事的炮眼中飛進去。更不會指望威力不夠的炮彈能夠炸穿厚達數米地鋼筋混凝土。

據後來陸戰隊實地勘察的結果,美國海軍岸防工事的標準相當高。

其部署六英寸岸防炮的永備工事擁有厚達一米地鋼筋混凝土,而且水泥標號與鋼筋用量都非常高。以當時的標準,輕巡洋艦的一百五十毫米半穿甲彈根本拿其無可奈何。而一百五十毫米穿甲彈的爆炸威力又不足以摧毀整座工事。

同樣的,美軍部署八英寸與十四英寸岸防炮的永備工事都得到了良好的保護。

打到這個時候,第32-4巡洋艦編隊與第31-2巡洋艦編隊都有點抵擋不住了。十點半不到,白佑彬與鄭恩博就先後向兩支編隊下達了撤退命令。

第31-2巡洋艦編隊地情況還稍微好一點,只有“灃水”號捱了一枚六英寸穿甲彈,而且沒有被打中要害,戰艦的戰鬥力也沒有受到影響。據該艦艦長報告。只需要在破損處補上一塊鋼板,就能繼續戰鬥。

第32-4巡洋艦編隊的情況就要糟糕得多,只少有三艘巡洋艦捱了炮彈,其中“挽力河”號受損最嚴重,一枚八英寸穿甲彈打在了該艦水線部位,在艦體上炸出了一個直徑約莫五米的大洞,導致右舷四個艙室進水。撤出戰鬥之後,艦長不得不下令向左舷兩個艙室注水,以免傾覆。毫無疑問。這艘巡洋艦必須離開戰場,返回帝國進行維修。

在此期間,第31艦隊的兩艘戰列艦一直在開火。

據“東海”號的戰鬥記錄,輕巡洋艦撤退的時候,兩艘戰列艦一共打掉了至少二十三處岸防炮炮位。後來陸戰隊實地勘察的結果與此相差並不大,在“東海”號戰鬥記錄中的二十三處岸防炮位有十八處被徹底摧毀。另外五處也有不同程度地損傷。

顯然,美軍的損失也不小。

在戰列艦的威脅下,再堅固的永備工事都顯得極爲脆弱。

戰鬥並沒有在這個時候停止。

十點五十分左右,鄭恩博率領的第32-1主力編隊投入了戰鬥。

戰局立即出現了改變,在三艘重巡洋艦的炮火壓制下,美軍那些六英寸與八英寸岸防炮多多少少都顯得有點“軟弱”。

不說別地,三艘重巡洋艦都進行過大規模改進,其排水量比戰前增加了至少兩千噸。

這兩千噸的重量幾乎都用來加強了防護,特別是關鍵部位的防護。據後來的測試。當時美軍裝備的六英寸火炮很難對改進之後的“決心”級重巡洋艦構成威脅。即便是八英寸岸防炮也很難打穿一萬米之外的“決心”級重巡洋艦要害部位的裝甲。

顯然。炮戰打到這個時候,美軍必須“出動”其王牌部隊了。

十一點過十分。隨着部署在霍尼亞拉港南面的五門十四英寸重型岸防炮(後來發現其中有三門是十二英寸重炮)投入戰鬥,第32-1主力編隊頓時成爲了戰場上地“焦點”。五分鐘之內,美軍地重型岸防炮幾乎都參加了戰鬥。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兩艘戰列艦的價值體現了出來。

第14章 致命誤判第22章 主力戰線第5章 陰差陽錯第22章 正式宣戰第54章 最後衝刺第30章 實力爲證第32章 選擇戰場第2章 瘋狂擴充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7章 解開心結第45章 風雲變幻第25章 整軍再戰第14章 專業狼羣第42章 海上賽跑第9章 爭取主動第22章 海陸對轟第41章 決戰在即第35章 優勢劣勢第47章 積重難返第69章 角色轉變第65章 戰鬥收尾第13章 艦隊家底第25章 全面進攻第22章 主力戰線第21章 最新敵情第26章 意料之中第42章 庸人自擾第34章 貓與老鼠第9章 得意忘形第28章 實力暴增第34章 貓與老鼠第36章 烏合艦隊第21章 大膽決策第42章 庸人自擾第9章 殘酷現狀第19章 不爲所動第6章 一錘定音第2章 戰略調整第7章 慘重損失第29章 火速回國第1章 喜憂並存第11章 鬼使神差第27章 時間空隙第17章 重拳出擊第22章 炮轟港口第20章 只欠敵人第48章 無果之戰第46章 一軍二帥第37章 疏忽大意第31章 海陸並進第18章 炫耀實力第5章 守株待兔第15章 超級難題第4章 關鍵雞肋第32章 戰爭難民第1章 血戰海地第14章 決死膽量第33章 實力選手第43章 新貌舊顏第26章 各就各位第39章 明確目的第17章 無畏雷擊第16章 有勇有謀第28章 最後機會第20章 聯名推薦第7章 慘重損失第28章 杞人憂天第2章 陸戰雙雄第6章 孤島血戰第18章 初爲人父第43章 最後死戰第13章 混亂之戰第27章 以艦換艦第61章 完美戰果第31章 一鳴驚人第70章 名將獻禮第13章 戰爭決策第34章 艦隊拆分第14章 渾水摸魚第23章 悄然返航第31章 破交艦隊第19章 毫釐不差第49章 毫無懸念第20章 冤家路窄第33章 絕望之旅第18章 一炮斬首第2章 四重密碼第26章 骨牌效應第22章 臨危而退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4章 實彈測試第15章 悔之晚矣第8章 心情可好第32章 轉移重點第42章 緊急馳援第25章 家族叛徒第20章 窮途末路第14章 改頭換面第9章 完美計劃第67章 別有用心
第14章 致命誤判第22章 主力戰線第5章 陰差陽錯第22章 正式宣戰第54章 最後衝刺第30章 實力爲證第32章 選擇戰場第2章 瘋狂擴充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7章 解開心結第45章 風雲變幻第25章 整軍再戰第14章 專業狼羣第42章 海上賽跑第9章 爭取主動第22章 海陸對轟第41章 決戰在即第35章 優勢劣勢第47章 積重難返第69章 角色轉變第65章 戰鬥收尾第13章 艦隊家底第25章 全面進攻第22章 主力戰線第21章 最新敵情第26章 意料之中第42章 庸人自擾第34章 貓與老鼠第9章 得意忘形第28章 實力暴增第34章 貓與老鼠第36章 烏合艦隊第21章 大膽決策第42章 庸人自擾第9章 殘酷現狀第19章 不爲所動第6章 一錘定音第2章 戰略調整第7章 慘重損失第29章 火速回國第1章 喜憂並存第11章 鬼使神差第27章 時間空隙第17章 重拳出擊第22章 炮轟港口第20章 只欠敵人第48章 無果之戰第46章 一軍二帥第37章 疏忽大意第31章 海陸並進第18章 炫耀實力第5章 守株待兔第15章 超級難題第4章 關鍵雞肋第32章 戰爭難民第1章 血戰海地第14章 決死膽量第33章 實力選手第43章 新貌舊顏第26章 各就各位第39章 明確目的第17章 無畏雷擊第16章 有勇有謀第28章 最後機會第20章 聯名推薦第7章 慘重損失第28章 杞人憂天第2章 陸戰雙雄第6章 孤島血戰第18章 初爲人父第43章 最後死戰第13章 混亂之戰第27章 以艦換艦第61章 完美戰果第31章 一鳴驚人第70章 名將獻禮第13章 戰爭決策第34章 艦隊拆分第14章 渾水摸魚第23章 悄然返航第31章 破交艦隊第19章 毫釐不差第49章 毫無懸念第20章 冤家路窄第33章 絕望之旅第18章 一炮斬首第2章 四重密碼第26章 骨牌效應第22章 臨危而退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4章 實彈測試第15章 悔之晚矣第8章 心情可好第32章 轉移重點第42章 緊急馳援第25章 家族叛徒第20章 窮途末路第14章 改頭換面第9章 完美計劃第67章 別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