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孤島血戰

bookmark

得到陳錦寬的授權之後,白佑彬全程參與了“海軍十討論與修訂工作。

在此期間,太平洋與北大西洋上的戰爭仍然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

八月四日,陸戰第五軍的先頭部隊在第33艦隊與火力支援艦隊的支持下登上了瓦胡島西面的海灘,並且在二日之內鞏固了登陸場,建立起了臨時碼頭,並且向島嶼腹地推進了大概三公里。

進攻瓦胡島的作戰行動是自瓜島爭奪戰之後,帝國海軍陸戰隊打得最艱難的一次戰役。

最初的時候,餘輝宏只准備了五個陸戰師,並且認爲在火力支援艦隊的支持下,陸戰隊就能打下瓦胡島,根本不需要第33艦隊(當時番號已經變更爲第13艦隊)的支持,結果卻完全在餘輝宏的預料之外。

在爲期二天的灘頭陣地爭奪戰中,陸戰隊就傷亡了三千多名官兵。

當時,美軍在四十四個小時之內發動了七次大規模反擊,投入的反擊兵力超過了八萬。用前線作戰的陸戰隊官兵的話來說,美軍的拼了命的想將上岸的帝國陸戰隊趕下大海,奪回灘頭陣地。

與陸少豐不同,在遇到美軍的激烈抵抗之後,餘輝宏立即調整了戰術。

在經過了二天的激烈爭奪之後,首先上岸的第31陸戰師被第37陸戰師與44陸戰師替換了下來。同時,陸戰隊暫時停止向內陸挺進,轉爲全面加強灘頭陣地的防禦,並且在外圍構築了三道防線。

爲了加強對登陸部隊的支援,餘輝宏還提前派出了炮兵部隊。

到八月七日的時候,不但第13艦隊與火力支援艦隊參加了戰鬥,剛剛完成組建的第12艦隊也到達了戰場,並且在藍凌波的指揮下參加了炮擊瓦胡島的作戰行動。隨後,第31艦隊(臨時番號爲第14艦隊)與“=虎”號破交艦隊也趕了過來,擔負起了封鎖珍珠港,對付美軍小型艦艇集羣的作戰任務。

到九日凌晨。美軍又發動了四次大規模地反擊。

在打退了美軍地最後一輪反擊之後。被派上戰場地三個陸戰師已經陣亡了一千七百六十四名官兵。另外還有三千八百五十一人負傷。失蹤一百六十三人。當然。美軍地傷亡要比帝國海軍陸戰隊多得多。

不說別地。餘輝宏派了三個工兵營。用了二天地時間才清掃了戰場。

據陸戰第五軍地統計。美軍在前一百個小時地戰鬥中。一共陣亡官兵七千六百六十八人。另外還有二千餘名美軍官兵被俘。傷員肯定過萬。甚至超過了二萬。

鞏固了灘頭陣地之後。陸戰隊在九日上午重新發動了進攻。

此時。第34陸戰師與第11陸戰師都已上岸。第31陸戰師也調整好了狀態。充當戰術預備隊。

爲了加強進攻,餘輝宏還提前調來了五個陸戰師。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美軍在幾乎與外界斷絕聯繫的情況下,仍然會拼命死守瓦胡島,根本沒有投降的意思。

陸戰隊要面對的不是一座島嶼,而是一座堡壘。

據後來勘察,美軍幾乎將整個瓦胡島都建成了防禦要塞,不但有完備的地表陣地,還有極端複雜的地下陣地。不說別的,美軍挖的地下坑道的總長度就超過了二千五百公里,相當於瓦胡島周長的一百八十倍。另外,美軍還設置了上下三層的地下防禦工事,埋得最深的地下要塞距離地表超過了五十米,即便是最淺的,距離地表也有十米。美軍還在地下設置了不下五十處物資倉庫,以及可以容納十五萬守軍的地下軍營,完備的地下生活設施。可以說,只要是軍隊需要的,都能在地下防禦工事中找到。所有的地下防禦工事都有數道,甚至十多道與外界連接的坑道,另外還設置了大量的隱蔽通風口。

即便說美軍把瓦胡島都掏空了,也一點不過分。

到十七日,陸戰隊推進到了珍珠港港區外圍的時候,陣亡官兵的數字已經增加到了二千四百八十三人,傷殘官兵更是達到了一萬三千六百五十五人。可是,相對於後期的掃蕩戰鬥,這點傷亡就算不了什麼了。

二十三日,陸戰隊佔領了珍珠港。

只是,美軍在放棄陣地之前,已經破壞了一切能夠破壞的基礎設施,甚至在碼頭,庫區,以及其他重要地區埋設了大量的地雷,並且將庫存的水雷全都拋入了港口裡面,使陸戰隊無法立即利用珍珠港。

直到九月初,在出動了不下二千名工程兵,並且調集了五艘掃雷艦之後,陸戰隊才基本上清除掉了港區的地雷,以及港口內的水雷。因爲美軍不斷以小股部隊的方式偷襲港口內的工程部隊,所以在此期間,至少有二百多名工程兵陣亡,上百部大型工程車輛與工程設備被炸

九月十一日,第一支運輸船隊進入了珍珠港。

面對美軍的瘋狂偷襲,餘輝宏採用了極端手段,即徹底“翻新”珍珠港的地面,並且將一且可以坑道都堵死。

在作戰部隊的掩護下,工程兵擔負起了“主攻”任務。

有的時候,工程兵甚至直接運來重達數百公斤,甚至一噸多的大型炮彈,用炮彈直接爆破美軍地下坑道的出口。

據陸戰隊後勤部門的相關記載,在前三支到達珍珠港的船隊中,至少有十五艘散裝貨輪運送的是水泥,而不是作戰物資。而這些水泥中,除了一小部分用來重建港口的基礎設施之外,絕大部分被工程兵拿去堵美軍的坑道出口了。

當時,工程兵還臨時製作了一種裝有二百五十公斤炸藥的“爆破器材”。

其實,就是用棉布包裹炸藥,然後裝上引信。使用的時候,直接用接了鋼板的推土機將其推進美軍的坑道,然後引爆。其爆炸威力遠超過了重型炮彈,所起到的效果也比其他任何爆破器材都要好得多。

結果,在爲期一個月的港口掃蕩行動中,工程兵用掉了大概一千五百噸黃色炸藥!

佔領珍珠港,算得上是瓦胡島戰役的重大轉折點。

隨着港口恢復吞吐能力,陸戰隊再也不需要達成登陸艇衝上海灘,作戰物資也能夠非常順利的送到作戰部隊的手裡。另外,港口還爲參加作戰行動的艦隊提供了理想的補給與停靠場所。

問題是,美軍並沒有放棄抵抗。

到十月十日的時候,陸戰第五軍已經先後出動了十二個師的兵力,傷亡官兵的數字增加到了二萬八千六百四十八人,其中陣亡官兵爲四千一百六十七人。

巨大的傷亡數字產生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比如,很多前線部隊就拒絕接受戰俘,面對受傷失去戰鬥力的美軍,大部分陸戰隊官兵都會送去一顆子彈。即便有一些被隔離出來的小股美軍豎起了白旗,前線指揮官也會睜一眼閉一眼,讓部隊繼續進攻。

這種不接受戰俘的行爲,又激發了美軍的抵抗意志。

結果,戰鬥是越大越慘烈。

到十月底的時候,陸戰隊已經控制了瓦胡島的整個地表陣地,進攻轉爲掃蕩,傷亡官兵的數字也增加到了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一人,其中陣亡官兵爲四千九百三十四人。

也許,最不願意看到傷亡數字增加的就是餘輝宏。

如果陸戰第五軍的傷亡過於慘重,肯定會錯過下一次作戰行動,推遲進攻聖誕島的時間,也就推遲了進軍巴拿馬的時間。另外,對那些已經在戰場上苦戰了數年的帝國陸戰隊軍人來說,勝利就在眼前,有必要繼續付出傷亡的代價嗎?

可以說,正是進攻瓦胡島的巨大傷亡,讓帝國海軍最終放棄了掃蕩夏威夷島等島嶼的作戰行動,轉爲才用全面封鎖的方式,讓那些部署在附近島嶼上的美軍成爲擺設。而這些美軍都在戰爭結束之後才離開了其堅守的島嶼。對交戰雙方的官兵來說,這也許是最好的結果,畢竟不管是進攻一方,還是防守一方,只要戰鬥打響,傷亡都不會少到哪裡去。

另外,瓦胡島的戰鬥也讓帝國海陸兩軍對進軍澳洲的作戰行動重新進行了評估。

以往,海軍認爲在登陸澳洲時,會付出五萬到八萬名官兵傷亡的代價。而陸軍則認爲,在攻佔澳洲大陸的戰鬥中,陸軍要付出二十五萬到三十五萬官兵傷亡的代價。顯然,海陸兩軍的評估都偏低,按照瓦胡島上的戰鬥情況,陸戰隊不付出十二萬官兵傷亡的代價根本不可能在澳洲大陸成功登陸。而陸軍要想完成佔領任務,至少要準備付出五十萬官兵傷亡的慘痛代價!

瓦胡島戰役甚至對帝國的戰略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此之前,帝國一直在準備進攻美國本土,認爲只要拿下了巴拿馬,並且在大西洋上擊敗了美國,就能登陸美國本土。顯然,要想登陸美國本土,付出的代價將更加慘重。即便按照最保守的評估,也要付出至少一百五十萬官兵的生命與鮮血,如果要全面攻佔美國,就得做好爲三百萬名帝國將士提供裹屍袋與撫卹金的思想準備。

顯然,如此慘重的傷亡,最終會使勝利黯然失色。

對於已經在戰爭中苦苦堅持了五年,至少有三百五十萬帝國海陸兩軍將士傷亡的帝國來說,任何慘重的代價都會使帝國在戰後世界中的地位受到影響,並且使帝國的戰爭恢復期延長好幾年,從而嚴重危害帝國利益。

問題是,不通過戰爭,還有別的辦法能夠獲得勝利嗎?

第26章 以戰促和第1章 預料之外第26章 當局者迷第4章 將官培訓第7章 秘密任務第47章 僥倖歸來第9章 得意忘形第22章 主力戰線第44章 內心矛盾第13章 最後機會第3章 戰爭動員第16章 前進誘敵第31章 自露馬腳第5章 大型軍演第24章 決不放棄第23章 滿載而歸第12章 勝利之門第32章 選擇戰場第47章 背水之戰第7章 西歐劇變第41章 全新霸權第4章 戰局分析第20章 勇追窮寇第5章 重擔壓肩第39章 偵察前哨第13章 混亂之戰第35章 重點技術第25章 家族叛徒第27章 亂成一鍋第51章 指揮換人第4章 躲避風頭第24章 戰略佈局第17章 以攻代守第14章 決死膽量第29章 勝利到來第2章 兩手準備第33章 絕望之旅第3章 替人出頭第39章 迎頭痛擊第11章 鬼使神差第20章 窮途末路第39章 鬼使神差第50章 當頭棒喝第24章 戰略佈局第22章 正式宣戰第37章 提前謝幕第12章 毀滅序幕第28章 義無返顧第60章 無力招架第6章 遙感戰鬥第16章 兄弟感情第30章 中立法案第46章 利益衝突第41章 戰略天平第8章 戰略佈局第27章 最高要求第20章 偶然相遇第29章 特殊任務第17章 天降奇兵第14章 專業狼羣第26章 骨牌效應第26章 各就各位第15章 制信息權第16章 有勇有謀第28章 實力暴增第29章 痛殲逃敵第2章 戰略調整第38章 適得其反第8章 變化因素第15章 真真假假第30章 中立法案第17章 重拳出擊第2章 瘋狂擴充第4章 將官培訓第54章 最後衝刺第9章 得意忘形第22章 載譽而歸第1章 山雨欲來第30章 一反常態第8章 速度紀錄第37章 戰雲密佈第11章 實戰考驗第42章 臨時避難第15章 謹慎爲先第4章 積極戰術第24章 進軍美洲第14章 改頭換面第52章 突然遭遇第25章 家族叛徒第24章 關鍵情報第30章 大肆殺戮第4章 小拿破倫第32章 選擇戰場第6章 反覆推敲第1章 大洋孤狼第24章 戰略佈局第17章 繼續前進第61章 以多打少第67章 別有用心第16章 困難重重
第26章 以戰促和第1章 預料之外第26章 當局者迷第4章 將官培訓第7章 秘密任務第47章 僥倖歸來第9章 得意忘形第22章 主力戰線第44章 內心矛盾第13章 最後機會第3章 戰爭動員第16章 前進誘敵第31章 自露馬腳第5章 大型軍演第24章 決不放棄第23章 滿載而歸第12章 勝利之門第32章 選擇戰場第47章 背水之戰第7章 西歐劇變第41章 全新霸權第4章 戰局分析第20章 勇追窮寇第5章 重擔壓肩第39章 偵察前哨第13章 混亂之戰第35章 重點技術第25章 家族叛徒第27章 亂成一鍋第51章 指揮換人第4章 躲避風頭第24章 戰略佈局第17章 以攻代守第14章 決死膽量第29章 勝利到來第2章 兩手準備第33章 絕望之旅第3章 替人出頭第39章 迎頭痛擊第11章 鬼使神差第20章 窮途末路第39章 鬼使神差第50章 當頭棒喝第24章 戰略佈局第22章 正式宣戰第37章 提前謝幕第12章 毀滅序幕第28章 義無返顧第60章 無力招架第6章 遙感戰鬥第16章 兄弟感情第30章 中立法案第46章 利益衝突第41章 戰略天平第8章 戰略佈局第27章 最高要求第20章 偶然相遇第29章 特殊任務第17章 天降奇兵第14章 專業狼羣第26章 骨牌效應第26章 各就各位第15章 制信息權第16章 有勇有謀第28章 實力暴增第29章 痛殲逃敵第2章 戰略調整第38章 適得其反第8章 變化因素第15章 真真假假第30章 中立法案第17章 重拳出擊第2章 瘋狂擴充第4章 將官培訓第54章 最後衝刺第9章 得意忘形第22章 載譽而歸第1章 山雨欲來第30章 一反常態第8章 速度紀錄第37章 戰雲密佈第11章 實戰考驗第42章 臨時避難第15章 謹慎爲先第4章 積極戰術第24章 進軍美洲第14章 改頭換面第52章 突然遭遇第25章 家族叛徒第24章 關鍵情報第30章 大肆殺戮第4章 小拿破倫第32章 選擇戰場第6章 反覆推敲第1章 大洋孤狼第24章 戰略佈局第17章 繼續前進第61章 以多打少第67章 別有用心第16章 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