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優勢劣勢

bookmark

“長尾鯊”號戰沉,即在白佑彬的預料之中,也在白佑彬的預料之外。

在安排“海龍”號與“海虎”號破交艦隊去截擊英國戰列巡洋艦的時候,白佑彬就意識到,兩支破交艦隊不見得能夠密切配合。當時,他想過將兩支破交艦隊全部部署在第11艦隊的南面,只是無法保證美國運輸船隊會向南規避,同時也無法保證英國的戰列巡洋艦不會協助第3艦隊作戰,所以白佑彬只能將兩支破交艦隊分散部署。

毫無疑問,兩支破交艦隊如果無法密切配合,就將單獨與敵人決戰。

在這種情況之下,不管是“海龍”號,還是“海虎”號破交艦隊,就算能夠打百英國戰列巡洋艦編隊,也會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

也就是說,白佑彬早就做好了承受損失的心理準備。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最終是“海虎”號破交艦隊首先與英國戰列巡洋艦編隊決戰。

按照他的計劃,只要“海龍”號反應迅速,就能擋住英國戰列巡洋艦編隊,由實力相對強大的“海龍”號破交艦隊承擔最艱難的作戰任務。實際上,“海龍”號破交艦隊的反應速度也很迅速,只是敵人的反應也不慢。

如果英國戰列巡洋艦編隊晚二十分鐘加速前出,就必然與“海龍”號破交艦隊決戰。

二十分鐘,最終讓“海虎”號破交艦隊承擔了最艱難的戰鬥任務。

毫無疑問,在遠距離炮戰中。“鯊魚”級大型巡洋艦絕對不是戰列巡洋艦的對手,沒有任何勝算可言。

只是,此時此刻,白佑彬還不能爲“長尾鯊”號上陣亡地帝國海軍將士默哀。

第11艦隊與第32艦隊的戰鬥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狀態。

四點過十分之前,雙方的戰鬥已經分出了高下。

在遠距離炮戰中,“衣阿華”級戰列艦肯定不是“省”級戰列艦的對手。其實,就算在近距離炮戰中,“衣阿華”級戰列艦也佔不到便宜,最多隻能與“省”級打成平手。

從三點二十五分到現在,第11艦隊一直佔據着優勢。

表現最爲神勇的還是“遼省”號戰列艦。當時。“遼省”號戰列艦上的官兵主要來自戰沉的“思宗”號戰列艦,其老兵比例是第11艦隊四艘戰列艦中最高的,特別是在炮手方面,幾乎全是老兵。而“遼省”號使用的彈道計算機與以往的戰列艦沒有多大地區別。炮手能夠很快進入狀態。

在四十五分鐘的炮戰中,得到了望員確認的戰果就達到了七個。

毫無疑問,“新澤西”號的運氣實在是不好。在威利斯?李地編排中,其交戰對手就是“遼省”號。

在七個得到了確認的命中記錄中,有五枚穿甲彈打在了“新澤西”號的上層建築上,二枚打中了其水平甲板,另外一枚打在了主裝甲帶上。其中,對“新澤西”號破壞最嚴重地分別是擊中了B炮塔頂部,艦橋頂部的火力指揮中心與二號煙囪左側的副炮炮塔的三枚穿甲彈。

到此。“新澤西”號不但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主炮火力,還損失了主要的指揮手段。

也許,最爲遺憾的是沒有能夠在艦體上開幾個窟窿。畢竟,交戰距離太遠,炮彈落下時地彈道角度非常大。很難直接命中艦體。而且“衣阿華”級戰列艦的主裝甲帶厚度超過了三百毫米,且是傾斜設置的,大角度落下的穿甲彈沒有任何可能擊穿其主裝甲帶,甚至難以擊穿關鍵部位處的水平裝甲。

“北直隸”號與“南直隸”號地表現也足夠優秀。

當時,“北直隸”號至少打中了“密蘇里”號五枚穿甲彈,且其中一枚打掉了“密蘇里”號的C炮塔,另外一枚摧毀了“密蘇里”號的副艦橋。

“南直隸”號則打中了“威斯康星”號四枚穿甲彈。除了一枚穿甲彈在“威斯康星”號二號煙囪上來了個對穿之外,另外三枚都落在了“威斯康星”號的後甲板上,並且在其艦體上炸出了三個大窟窿。遺憾的是,“衣阿華”級的艦體非常堅固。而且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綜合生存能力。這三枚穿甲彈沒有能夠讓其轉向機構出現損傷。

相對而言,表現最差的是旗艦“松江府”號。

這不能怪“松江府”號的炮手。主要是其艦長付勳傑不斷的下達戰術機動命令。付勳傑這麼做地原因也只有一個:避免挨炮彈!

在“利相斯基島海戰”中,“光宗”號司令艦橋被摧毀,雖然白佑彬命大福大,只受了重傷,但是在隨後地戰鬥中,因爲艦隊失去了統一指揮,結果錯過了很多機會。付勳傑參加了那場海戰,而且其指揮的“安宗”號也遭到了重創。現在,他可不想重蹈覆轍,讓旗艦受到威脅。

另外,作爲旗艦艦長,付勳傑必須爲艦隊指揮官地安全負責。

打了四十多分鐘,“松江府”號只擊中了“衣阿華”號兩枚穿甲彈,而且這還算上了最初的那一枚。也就是說,在三點四十分之後的戰鬥中,“松江府”號只打中了對手一次。只是,在持續不斷的戰術機動中,“松江府”號沒有再次被對手命中。

在這四十五分鐘的戰鬥裡面,“省”級戰列艦與“衣阿華”級戰列艦的優點與缺點都表現了出來。

毫無疑問,“省”級戰列艦的火力足夠犀利。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艦炮的威力足以對付“衣阿華”級戰列艦,而且其炮擊精度也遠遠超過了海軍地要求。同時,“省”級戰列艦的綜合防護性能得到了證實。其裝甲足以應付美軍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的威脅,同時在中彈之後的生存能力比以往的快速戰列艦都要好得多。

這也正是“省”級多出了一萬噸排水量帶來的直接好處。

只是,其缺陷仍然非常明顯,最大的問題就是火力密度偏低。在保持較高航速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足夠的火力密度,將難以命中對手。爲了打中對手,艦隊指揮官往往會選擇降低航行速度,而這又會使自身遭到敵人的打擊。

另外,“省”級戰列艦地火控指揮系統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以提高炮擊效率。

相對而言。“衣阿華”級戰列艦在“省”級戰列艦面前是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的。雖然其十六英寸主炮有足夠的威脅,但是其火控系統地缺陷導致其主炮的作戰效率非常低。另外,美國海軍的重型穿甲彈地威力也偏低,遠遠不如帝國海軍的同型號炮彈。

戰鬥中。“衣阿華”級戰列艦體現得最爲明顯的就是其生存能力。

雖然“衣阿華”級戰列艦的裝甲絕對厚度不如“省”級,這主要是美國的裝甲鋼冶煉技術,以及動力設備的性能不如帝國而導致的。但是“衣阿華”級地綜合生存能力絕對不容小看。美國的艦船設計工程師正是通過提高戰艦的綜合生存能力,有效的彌補了其在裝甲厚度上的欠缺,從而使“衣阿華”級戰列艦在中彈之後能夠繼續保持戰鬥力,畢竟儘量減少戰沉地可能性。

比如“新澤西”號在捱了七枚穿甲彈(實際是十一枚,另外四枚沒有被“遼省”號的瞭望員記錄下來)之後,只損失了一座炮塔,沒有完全喪失戰鬥力。而且艦體沒有受到太大損傷,速度也沒有降低,更沒有沉沒的危險。如果換成“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在捱了同樣多的炮彈之後,就算不沉沒。也會喪失戰鬥力,甚至喪失航行能力。

經過四十五分鐘的戰鬥,兩種戰列艦的優劣也分了出來。

雖然“省”級與“衣阿華”級戰列艦都是在《倫敦海軍條約》的框架內進行設計的,但是帝國與美國的工業實力,特別是在關係到海軍戰艦的關鍵技術方面地差距,最終決定了這兩種戰列艦地性能差距。

可以說,正是從“省”級與“衣阿華”級戰列艦開始,帝國海軍與美國海軍戰列艦的性能差距開始擴大,並且最終美國海軍地戰列艦在性能上全面落後。當然,這也需要時間。至少“衣阿華”級還沒有完全落於下風。

在打不過第11艦隊的情況下。威利斯?李只能選擇撤退。

當然,撤退也要講求戰術。“衣阿華”級的速度不比“省”級快多少。如果選擇逃跑,最終很有可能被第11艦隊追上,從而被徹底殲滅。在此之前,不是沒有這樣的戰例,而是有太多這樣的戰例了。

四點十分剛過,第32艦隊就轉向到了九十度。

這次轉向,完全暴露出了威利斯?李的戰術意圖。白佑彬不會在佔有優勢的情況下放走敵人。再說了,第11艦隊距離南面的戰場有數十海里之遠,一時半會也趕不過去。如果放走了第32艦隊,第11艦隊就沒有對手了。

四點十五分,白佑彬也下達了轉向的命令。

在同時向東航行的時候,第11艦隊位於第32艦隊三百三十度方向上。

雖然第11艦隊裡的四艘戰列艦都只能用艦首方向上的六門主炮開火,火力頓時減弱了三分之一,但是第32艦隊裡的四艘戰列艦也只能用艦尾方向上的三門主炮開火,加上“密蘇里”號的C炮塔被摧毀,其火力減弱了三分之二多!

到此,第11艦隊已經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務,可是能否殲滅第32艦隊,還得看威利斯?李會不會犯錯誤!

第32章 海軍形象第33章 糧食危機第10章 簡單決定第46章 頂級戰俘第12章 繞來繞去第42章 對外新政第31章 艱難返航第44章 支柱崩潰第54章 最後衝刺第38章 聯手絞殺第22章 主力戰線第52章 突然遭遇第24章 決不放棄第30章 時不待己第25章 全面進攻第28章 逼敵就範第50章 當頭棒喝第42章 臨時避難第25章 噩運戰艦第39章 巨蟒吞象第13章 逼敵決戰第20章 勇追窮寇第15章 烈火焚城第7章 擴軍計劃第26章 臨危授命第59章 謝幕演出第2章 盤活戰局第40章 搶佔先機第25章 打打談談第42章 炮轟東京第14章 秘密動員第36章 愛狠情仇第46章 一軍二帥第14章 改頭換面第38章 新年新相第31章 搶先開火第39章 明確目的第58章 拼光拼盡第39章 搶先出手第43章 默契無間第15章 超級難題第2章 艦隊改制第23章 田忌賽馬第1章 大洋孤狼第2章 權宜之計第32章 拼死堅持第30章 戰略影響第5章 十年規劃第33章 迫敵決戰第6章 全面動員第30章 一反常態第54章 最後衝刺第23章 主將分歧第39章 鬼使神差第15章 野心膨脹第17章 天降奇兵第12章 自私代價第15章 大難不死第26章 心情大好第53章 謝幕演出第13章 絕不放棄第4章 元帥到訪第47章 主動做餌第26章 當局者迷第3章 聲東擊西第16章 兄弟感情第13章 焦急等待第22章 攔截行動第39章 鬼使神差第13章 戰爭決策第55章 危機並存第41章 決戰在即第44章 調兵遣將第6章 先海後陸第9章 破交戰果第6章 前期準備第22章 最大擔憂第33章 創造機會第13章 瘋狂構想第1章 最高榮譽第14章 決死膽量第2章 艦隊改制第4章 後生待遇第17章 繼續前進第4章 戰局分析第13章 奇思妙想第21章 海上混戰第5章 電子干擾第15章 大難不死第3章 血與烈火第23章 田忌賽馬第27章 以艦換艦第22章 主力戰線第55章 危機並存第1章 四兩千斤第37章 泰山崩塌第43章 打打跑跑第1章 掐敵咽喉第34章 貓與老鼠
第32章 海軍形象第33章 糧食危機第10章 簡單決定第46章 頂級戰俘第12章 繞來繞去第42章 對外新政第31章 艱難返航第44章 支柱崩潰第54章 最後衝刺第38章 聯手絞殺第22章 主力戰線第52章 突然遭遇第24章 決不放棄第30章 時不待己第25章 全面進攻第28章 逼敵就範第50章 當頭棒喝第42章 臨時避難第25章 噩運戰艦第39章 巨蟒吞象第13章 逼敵決戰第20章 勇追窮寇第15章 烈火焚城第7章 擴軍計劃第26章 臨危授命第59章 謝幕演出第2章 盤活戰局第40章 搶佔先機第25章 打打談談第42章 炮轟東京第14章 秘密動員第36章 愛狠情仇第46章 一軍二帥第14章 改頭換面第38章 新年新相第31章 搶先開火第39章 明確目的第58章 拼光拼盡第39章 搶先出手第43章 默契無間第15章 超級難題第2章 艦隊改制第23章 田忌賽馬第1章 大洋孤狼第2章 權宜之計第32章 拼死堅持第30章 戰略影響第5章 十年規劃第33章 迫敵決戰第6章 全面動員第30章 一反常態第54章 最後衝刺第23章 主將分歧第39章 鬼使神差第15章 野心膨脹第17章 天降奇兵第12章 自私代價第15章 大難不死第26章 心情大好第53章 謝幕演出第13章 絕不放棄第4章 元帥到訪第47章 主動做餌第26章 當局者迷第3章 聲東擊西第16章 兄弟感情第13章 焦急等待第22章 攔截行動第39章 鬼使神差第13章 戰爭決策第55章 危機並存第41章 決戰在即第44章 調兵遣將第6章 先海後陸第9章 破交戰果第6章 前期準備第22章 最大擔憂第33章 創造機會第13章 瘋狂構想第1章 最高榮譽第14章 決死膽量第2章 艦隊改制第4章 後生待遇第17章 繼續前進第4章 戰局分析第13章 奇思妙想第21章 海上混戰第5章 電子干擾第15章 大難不死第3章 血與烈火第23章 田忌賽馬第27章 以艦換艦第22章 主力戰線第55章 危機並存第1章 四兩千斤第37章 泰山崩塌第43章 打打跑跑第1章 掐敵咽喉第34章 貓與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