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

甘露殿中李世民一時間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好消息,今年正好就是貞觀五年,提前知曉今歲和明歲無災,可以讓他和羣臣提前鬆口氣。

壞消息,從貞觀七年起有連續二十餘年的災年。

兩種心情在李世民心中交錯撞擊,最終還是對將來災年的擔憂更勝一籌,使得他不知不覺長嘆一口氣。

也就好在此時尚且是貞觀五年初年,距離這二十六年連災尚且還有兩年的太平。

杜如晦此時提前知曉今年無災情,便實實在在鬆了一口氣,畢竟如今一方面需要支持前線李靖與吐谷渾作戰,若是後方再生天災,那今年多半是要忙破頭的。

這個消息至少代表了今年能不用再提心吊膽生怕老天整個大活兒,因此杜如晦眼見陛下表情便笑着寬慰道:

“大家,至少我等有今明兩年時間護林固土,如此或能將不少天災提前消弭。”

杜如晦的這個說法讓李世民緩緩搖頭:

“災禍非出於天地,乃人自釀也。”

老實講後世說的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道理。

高樹靡陰,獨木不林,人人皆懂。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更是黃口小兒都知。

暴雨時山林難潰散,平田易澇毀更是人人都見過。

但最終真的落眼于山林上又反無人能夠察覺了。

伐林墾田,解一日之憂,毀百年之業,造千年之禍,遺後世而不絕,殃及子孫也。

將這件事記掛在心上,再瞧了眼房杜的文字記錄,蝗蟲那腥澀的味道似乎隱隱又在口腔中瀰漫了上來,這讓李世民趕忙搖了搖頭,旋即就看到了比較感興趣的內容:

“這北京應是明朝的那個北京……又是在何處?”

周朝時洛陽便有東都的稱號,故而此前聽中晚唐之事,對洛陽這東都的稱號李世民也覺得理所當然。

東漢時長安亦有西都的稱號,因此西安這後世之名李世民也能接受。

此外從後輩對三國的漫談也知曉了金陵後來成了南京,考慮到其控扼江水勾連東南,也算合理。

但北方竟還有地方能做京城,而且被後世這共和國沿用?

李世民對前者表示驚歎,對後者則是從長安人的角度略有不服且好奇。

這北京都城究竟有何優勢能令後世青睞?

而且成都壯美,西安瑰麗,那這北京城該是何等盛景?

這個問題自然無人能夠回答,最終站在甘露殿,李世民也是真心實意感嘆:

“不能親至後世一覽,何其憾矣!”

……

而對於這唐朝的遭遇,漢長安諸人的反應就非常的直白。

“好歹毒的老天!”馬超驚呼。

“好令人歎服的貞觀君臣!”孔明真心實意輕嘆。

然後馬超毫無意外被張飛屈指彈了腦殼子,趕忙捂着嘴蹲下擡頭,生怕這光幕聽到此話閃爍兩下讓光幕滅了,那罪過可就大了。

已經放棄治療的劉備也明白孔明的想法。

畢竟這麼看下來,這初唐頂着天災還能內外兼治絲毫不亂,君臣皆能稱能也。

“這唐朝還真是熱鬧。”

屈指彈完馬超之後的張飛興致勃勃:

“外有開邊不停,內有天災難平。”

“前有太子之亂,後有女帝入宮。”

劉備忍不住學着張飛,屈指在他搖頭晃腦的腦殼上彈了一下:

“滿嘴駢詩,汝欲考博士乎?”廳內頓時一起大笑,龐統與張飛共事最久,當即也跟着孔明感嘆爲其分擔火力:

“我都不知該說這唐初氣候太過優渥,還是該贊這開唐君臣太令人歎服。”

其他人一起點頭,簡雍也是嘆道:

“不過其能心繫百姓,憤而口吞蝗蟲,此真乃古之第一也。”

事實上光幕對這個曾贊爲千古一帝的帝王本身所說的並不多。

平天下乃是一筆帶過,治天下也多說將星、能臣之功。

但事實上想一想能統御如此多的英才反而更能說明其能力。

而這因心繫民生而口吞蝗蟲之舉,亦是古之未有也。

一旁的張飛感覺簡雍說的很有道理,同時也是滿眼的若有所思:

若論心繫民生,兄長絕不能輸!

【如果將時間點沿着初唐往後推,安史之亂其中也有着比較明顯的氣候變化的影子。

縱覽從唐初到唐亡,整個北方遊牧民族受氣候的驅動十分明顯。

回看中國古代氣溫變化圖,隋唐第一個明顯的氣候變化時間處於開皇之治時期。

這個時期北方的突厥發生了一件大事:突厥內亂。

以金山爲界,突厥就此分裂爲東西兩部突厥。

回顧歷史,遊牧民族的內亂實際上一直屢見不鮮,但內亂之後依然保有強大的實力而且並不大舉南下,還是比較少見的,由此也能看出那時北方的氣候並沒有讓遊牧民族感受到生存壓力,從而也沒有南遷的動力。

這個時期分裂出來的DTZ是相當強大的,隋末時北方的割據勢力多多少少都跟突厥打過交道,或求其庇護,或尋求其支持,比如劉武周、郭子和、竇建德、薛舉、李淵等等。

不過隨着中原內亂結束,中原皇帝也終於開始正視DTZ這個威脅,貞觀年間李靖李𪟝受李世民之命,先後滅DTZ和薛延陀。

彼時北方氣候宜人,對胡人來說無非就是換了個老大,日子照樣過,因此初唐百年間北方整體算得上安定。

安史之亂算是唐朝氣候變化的一個臨界點,從740年前後到820年前後,整體氣溫處於一個先小幅上升,隨後大幅降低的情況。

而反映到歷史當中,氣溫的降低使得北方邊患漸起,突騎施和後突厥先後叛亂,回紇與唐王朝聯手再滅突厥,隨後回紇成了北方遊牧民族事實上的一哥。

但隨後回升的氣溫使回紇再度保持住了北方的穩定,沒有生存壓力的情況下與唐王朝保持了比較穩定的關係,並建立了回紇汗國。

小幅回暖時期同樣是吐蕃的一個迴光返照時期,趁着安史之亂大肆侵略唐朝領土,最終也形成了一個雄踞高原,地跨河西滇蜀西域的龐然大物。

同樣也有學者認爲,小幅回升的氣溫也是安史之亂沒有在短時間的結束的原因之一。

但這樣的氣溫回升終究只是假象,九世紀初,伴隨着隋唐溫暖期的正式結束,回紇汗國和吐蕃王國也迎來了末路。

從九世紀初起,回紇境內連年大雪,使得饑荒疫病連起,羊馬多死,回紇遂衰,二十年後回鶻汗國被所屬部黠戛斯擊敗,回鶻貴族絕大部分南遷融入漢地,840年回鶻汗國滅亡。

吐蕃亦不能倖免,氣候急劇變化使得吐蕃境內叛亂四起,張議潮發動起義歸唐,使得河西隴右皆脫離吐蕃掌控,同時國力衰弱使得上層連年內戰,引發了境內大規模奴隸起義,約877年,吐蕃王朝崩潰。

唐朝安史之亂後沒徹底玩兒完,甚至還繼續硬挺了一百多年,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爲中晚期氣溫殺了個回馬槍。

吐蕃王朝崩潰次年唐朝境內爆發了黃巢起義,唐朝差不多已經算是名存實亡。

因此吐蕃與大唐同生同死的說法也不算錯。

最終正式給唐朝滅亡蓋章的是朱溫。

907年唐哀帝禪位於朱溫,隨後就遭朱溫鴆殺,就此唐朝正式滅亡。】

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195.第195章 居長安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726章 永不停歇的疆場第520章 北宋三興學第500章 察微方能顯物第698章 不如煉丹第673章 計將安出第515章 金匱之盟第578章 佳婿賢媳第69章 良才論金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第564章 但是我們造反強262.第262章 糖葫蘆第485章 捨近求遠之法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204.第204章 散花綾與獻俘圖236.第236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227.第227章 香積寺第85章 玄德念陸遜第438章 同道中人第618章 贅婿噬主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4章 大舅哥第605章 十世明君287.第287章 大非川第534章 趙大微服出行記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第647章 刀伊入寇第495章 從太一到上元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47章 武廟傳世第818章 《太學傳抄》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第25章 暮虎老狼第690章 二鳳勿念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77章 子孫多少事149.第149章 敦煌古往出神將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562章 脫胡歸漢第534章 趙大微服出行記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第459章 酸鹼中和第63章 三國與認知失調第753章 情同兄弟291.第291章 得道之軍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611章 國體不足惜第103章 白羆通好第790章 劉半仙第576章 大志若病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805章 熱臉貼個冷屁股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760章 海寇掠陣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465章 唯一應對之法第767章 滅元格戲第492章 燈火神龍306.第306章 說好兩槍294.第294章 弩機與物理學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724章 生不逢時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第732章 謝謝大哥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239.第239章 密信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616章 治大不敬之罪第719章 征伐之終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703章 宋亡於賈似道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第608章 主戰不絕對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152.第152章 升級咯第21章 涼州大馬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第720章 相似三君第504章 鮮花着錦道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185.第185章 九品中正第589章 去病棄疾139.第139章 諸葛村夫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第16章 俺很看好你
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195.第195章 居長安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726章 永不停歇的疆場第520章 北宋三興學第500章 察微方能顯物第698章 不如煉丹第673章 計將安出第515章 金匱之盟第578章 佳婿賢媳第69章 良才論金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第564章 但是我們造反強262.第262章 糖葫蘆第485章 捨近求遠之法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204.第204章 散花綾與獻俘圖236.第236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227.第227章 香積寺第85章 玄德念陸遜第438章 同道中人第618章 贅婿噬主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4章 大舅哥第605章 十世明君287.第287章 大非川第534章 趙大微服出行記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第647章 刀伊入寇第495章 從太一到上元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47章 武廟傳世第818章 《太學傳抄》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第25章 暮虎老狼第690章 二鳳勿念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77章 子孫多少事149.第149章 敦煌古往出神將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562章 脫胡歸漢第534章 趙大微服出行記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第459章 酸鹼中和第63章 三國與認知失調第753章 情同兄弟291.第291章 得道之軍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611章 國體不足惜第103章 白羆通好第790章 劉半仙第576章 大志若病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805章 熱臉貼個冷屁股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760章 海寇掠陣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465章 唯一應對之法第767章 滅元格戲第492章 燈火神龍306.第306章 說好兩槍294.第294章 弩機與物理學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724章 生不逢時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第732章 謝謝大哥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239.第239章 密信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616章 治大不敬之罪第719章 征伐之終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703章 宋亡於賈似道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第608章 主戰不絕對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152.第152章 升級咯第21章 涼州大馬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第720章 相似三君第504章 鮮花着錦道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185.第185章 九品中正第589章 去病棄疾139.第139章 諸葛村夫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第16章 俺很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