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騰驤

一個成長在深宮中的皇帝不應當懂得親力親爲,或者說不應當是一個獨裁者。

在這裡獨裁者並非是個貶義詞。

因爲正常發展的明朝,不會出現妄圖手攔大權的皇帝,哪怕在歷史上的明朝大約也只有三個,其實是四個人,不過後兩個都只算一半。

明太祖、明成祖、明武宗與明思宗。

前兩個是因爲他們一統天下,事事皆親爲;武宗是天性使然多動愛玩,思宗則是驚恐至極、多疑至極、無奈至極。

想要大權獨攬,單靠皇帝的身份可不行,只有個身份哪怕有心攬權也沒有能力,這是要權威的,偏偏,萬曆皇帝有這份權威。

誰讓他在宮裡開着名叫火德星君的小車車轉了一圈又一圈,就贏得了明西二次戰爭呢?

全天下最優秀的軍官、後起之秀的官員都是他的門生,帝國在他手中繁榮強盛遠邁父祖。

似乎一切沉痾舊疾都在萬曆皇帝一次又一次給火德星君加煤的過程中解決了。

他沒有威望,誰有威望?

張居正?張居正當然有威望,可張老爺子在奪情之後名聲就臭了。

更何況大臣的威望與皇帝的威望是不一樣的。

在萬曆七年,萬曆皇帝還做了一項偉大的嘗試。

又一個帝國肱骨即將倒下,鎮守宣大多年的老將馬芳上表請辭,早年征戰的病根兒讓他無法再披掛上馬,在皇帝將他送到北洋醫科院醫治後沒幾天,一封詔書使大明帝國再添一名伯爵——克虜伯馬芳。

明帝國封爵是極爲謹慎的,最大的問題在於宗室祿米,不過今年當萬曆皇帝提起封爵被朝臣以祿米問題阻止時,皇帝有了應對方策:少給朕打馬虎眼,六百多宗室都轉封出去了,明年還會轉封出去更多,不差這點祿米來恩賜朝廷重臣。

殷正茂、凌雲翼、吳兌、王崇古、戚繼光、李成樑、陳璘等人表示贊同。

張居正想了又想,也點了贊。

不過對戶部尚書汪宗伊來說,帝國重啓封爵那點伯爵俸祿無關痛癢,只要能治理好好似鼠穴的倉場貪污就能供皇帝封出成百上千的伯爵,帝國收入成分發生變化纔是他最關心的事。

工部的創收項目越來越多了。

這一年,由張居正力主連同南北直隸的電報網全線完成,途中二百七十個電報房投入使用,其中一百三十個爲官軍民三用。

歷時數年的電報逐步搭建的過程中豪商大賈早已習慣這些新奇的玩意兒,南北直隸間長達兩千餘里的電報路線讓人們能在七日之內收到回信,地勢高低暫且不提,單單中間隔着黃河,民用的價格就無比高昂。

可是偏偏,這條電報路線的兩端都不缺富有之人。

縱然一兩十字,仍不乏人寫上千文長信電報南北二京。

一年裡刨去各地維護,工部賬面上仍舊留有十餘萬兩結餘。

這只是其一,其二則在蒸汽局,比起電報來那更是收入的大頭,一年賣出四十餘臺甲型便賺到數十萬兩,更有更多中小型作爲陪襯。

工部尚書汪宗伊臨近年關所有的力氣都在與工部扯皮,想方設法要將這些錢歸於戶部管轄,工部則據理力爭,寧可讓南洋軍府在陳沐時代便逐年交付工部的科學技術獎勵金交給戶部,也不願把這些自己賺來的錢交上去。

工部嚐到甜頭兒了。

不是銀兩本身,而是他們在南洋軍府的資金補給下他們走完了一個良性循環。

資金研製蒸汽機、蒸汽機投入使用、大量製作進行對口販賣、盈利後重新投入研製、研製成功賺更多的金銀投入研製。

連帶的機械、材料、力學、電學多個科目都因這一循環而進步。

任何一個朝廷重臣只要坐在工部尚書這個位置上,他就不可能放手。

資本的力量多可怕啊?殷正茂都不貪污公款了——貪污哪兒有他現在乾的事兒來錢快?一樣是三十萬兩的軍費,他貪了就真的是隻能三十萬兩,可他要拿這三十萬兩乖乖得去武裝西洋軍府的部隊,大戰船、大火炮裝上,至多一年三十萬兩就能變成三百萬兩。

他就算從中間拿一多半兒,還剩下一百五十萬兩能交給朝廷;實際上他真的每次都拿一多半,三百萬兩他只會給朝廷交一百萬兩。

要麼說他西洋軍府業績差呢,其實錢對他也沒意義,哪兒有花銷的地方?西洋上諸國哪個不是他想要什麼屁顛兒顛兒的就給他送來了,可是沒辦法,他就是喜歡閃閃發亮的東西。

反正業績再差都有陳沐的東洋軍府墊底。

陳沐的東洋軍府確實是三個海外軍府中朝廷每年投入最大、支持最多,但盈利最少的。

南洋軍府是有五金、有米糧、有市場、有人口,而且經營多年,盈利能力最強;西洋軍府呢,一樣有五金、有木材、有貨物、有人口、有市場,要是不算殷正茂的貪婪,弄不好西洋軍府能超越南洋軍府。

東洋軍府的地盤也很大、貨物也很多、雖然金銀少了些,但每年從西班牙身上捋一把就能捋下來六七十萬兩,差就差在貨物上。

東洋軍府出產最多的良材大木因爲不沿海,根本無法輸送啊!

不過在這平淡無奇的一年裡,穩坐紫禁城的小皇帝卻感到心潮澎湃——北方的騎手冒着刺骨嚴寒從望峽州爲他帶回東洋軍府正在籌備戰爭的消息:東洋軍府對整個新西班牙已達成實際佔領,爲建立大明帝國在歐羅巴的影響力、也爲更好地協助艾蘭王的復國戰爭,東洋軍府擬介入法蘭西戰爭。

讀到這封信時,萬曆皇帝的桌案上還放着兵部尚書、陝三邊總督戴纔對調撥三邊軍械的回覆。

信上說,在即將過去的萬曆七年,北宣府、南洋衛、北洋三大軍器局共造萬曆四年定型各式野炮、城炮、艦炮七千四百四十位、萬曆六年制鳥銃三萬一千二百七十二杆。

至此,九邊及兩廣、山東、福建四省衛軍已完成新式鳥銃、火炮的換裝,薊鎮邊軍完成鳥銃、虎蹲炮、火炮、戰車的武裝,這意味着……屯於北直隸的三十萬京軍可以適當裁撤、遴選、整編了。

“快,騰驤二衛,聯繫北洋告訴葉夢熊,明年的北洋軍,騰驤二衛也要跟着去亞洲,現在去後年還能趕上大戰……朕還能再練四個衛!嗯,再練四個衛。”

第二百章 飛翔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三十九章 民變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七十八章 軍列第三百一十九章 啓發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一百七十章 迎接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十八章 盧侯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六十五章 庫存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四章 褻瀆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統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三百四十四章 礦產第十二章 三月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十八章 盧侯第六章 毒打第八章 陳璘第三百二十章 先鋒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七十章 寒毛第三百七十七章 炒花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烏合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九章 控制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二百八十四章 羊肉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九章 潮水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三十章 營房第一百零九章 人才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一百章 黑娃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四十四章 登陸第四百一十三章 知府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六十章 彈劾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一百七十四章 烏合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四十九章 座次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五章 白鹿第十章 不吝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一百零三章 食譜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高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二章 城隍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十章 學習第五十六章 發熕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八章 橋第八十一章 驟雨第九十四章 活水
第二百章 飛翔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三十九章 民變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七十八章 軍列第三百一十九章 啓發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一百七十章 迎接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十八章 盧侯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六十五章 庫存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四章 褻瀆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統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三百四十四章 礦產第十二章 三月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十八章 盧侯第六章 毒打第八章 陳璘第三百二十章 先鋒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七十章 寒毛第三百七十七章 炒花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烏合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九章 控制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二百八十四章 羊肉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九章 潮水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三十章 營房第一百零九章 人才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一百章 黑娃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四十四章 登陸第四百一十三章 知府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六十章 彈劾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一百七十四章 烏合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四十九章 座次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五章 白鹿第十章 不吝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一百零三章 食譜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高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二章 城隍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十章 學習第五十六章 發熕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八章 橋第八十一章 驟雨第九十四章 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