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

bookmark

楊兆龍與新明土著的初次交流一點都不友好,幾聲銃響,把新明本土百姓嚇得矇頭亂跑,旗軍苗兵在楊兆龍的命令下雞飛狗跳地追逐,一面大喊着讓他們不要跑。

根本沒人聽,聽也聽不懂。

從頭到尾他們都沒傷人,想象中的友好貿易變成徹頭徹尾的綁票,想送出去的棉布沒送出去,綁了幾個人回來。

剛好寫小說的餘邵魚被陳沐送過來,幾個本土居民被送到他那,讓他們那些文人教說話,又供飯食、又給做衣服,過得比楊兆龍自己都舒服。

沒辦法,楊兆龍太想知道新明的情況了,光靠他兩眼一抹黑地矇頭亂竄,哪怕到明年底他估計也只能把自己日子過好,陳沐要求的探礦根本不可能。

那就壓根不是他這寥寥千家能做到的事,與這片廣袤的土地相較,太過強人所難。

他需要更多人力,取得人力的渠道,就是這裡土生土長的百姓。

新明的路纔剛剛開始,隆慶七年十月,呂宋國來了一位真正的大人物——前帝國首輔,高拱。

準確的說是南洋衛,陳沐收到朝廷發生大案的消息時,押送高拱前往南洋衛的兵馬已經上路。

從他在京師的宅邸前街,有個叫王大臣的人攜刀竄入東宮,欲對小皇帝行刺,被宮廷侍衛捉住,供詞說是高拱指使。

他親自乘船前往南洋衛迎接,終於在內閣一別後的兩年,再度見到高拱。

高拱比兩年前相比,像衰老了十多歲。

高新鄭當國之時就已年近六旬,不過那時的他容光煥發,講起話來中氣十足,與昔日相比,如今出現在陳沐眼前的高拱,才更像個六旬老者。

“後生晚輩拜見高閣老!”

見到高拱,陳沐端端正正行了大禮,別管朝廷裡的事怎麼鬥,與他都沒關係,高拱、張居正、馮保、徐爵,這些人是好是壞,是善是惡,亦與他無關,唯獨有一點不變的,是這些人在他人生的關鍵節點給予過恰當的幫助。

“陳帥不必多禮,高某已非閣臣,如今添職爲南洋軍府都督僉事,掌海外雜事,高某是向將軍行禮的。高拱……”

老爺子話還未說完,陳沐已經攔住高拱動作,道:“於公於私,閣老都當受陳某大禮,千萬別給晚輩行禮,閣老受苦了。”

“受苦?”

高拱有些慘兮兮但自己渾然不覺地輕笑,旋即正色道:“陳帥在海外征戰,不要管朝中之事,老夫無話可說,登船吧!南洋戰事如何?”

高拱這般灑脫模樣,令陳沐一肚子話沒處去說,只得引路帶高拱登上旗艦赤海,辭別南洋衛舊部,向陳來島航去。

在船上,陳沐抽樣驗了幾柄塞式刺刀與準備賞賜將官作爲私人饋贈的短佩劍,便將高拱引入船上將軍艙內,高拱開口道:“你這座艦不錯,老夫總聽人說南洋海軍如何,今日得見,也不枉南下顛簸。”

何止是不錯,赤海艦比能頂天津港用做將官旗艦的大福船四艘有餘,船上水兵林立火炮嚴整,如此船堅炮利,正合高拱對陳沐水師的預期。

高拱說完這句話,明顯在等陳沐回答他先前疑問——南洋戰事如何。

陳沐也就不再多說,拉開船艙中世界地圖,道:“在此戰前,南洋爲西夷葡夷把持,幾將我大明朝貢國攻佔一空,如今呂宋已奪回,蘇祿、浡泥、爪哇、琉球已遣使入貢,四國共設十二衛,由大明將官操練、購入大明舊式鳥銃、小炮,受南洋軍府指揮。”

“呂宋國稍有特殊,爲我大明屬國,官吏已清丈田畝,田地三成種棉、兩成種紅薯,明年即可運入廣東、福建,倒是亦設三衛,其中產金煤的民都洛島,已爲我大明飛地。”

“呂宋北衛五千六百旗軍部於日本五島,助日本六十六國縣官之一尼子家再起,意在石見,石見有銀山;除此之外,麻貴部已於今年春夏北上苦兀島,重設三衛。”

“南方的新明,已遷去千餘戶百姓前去落地生根,當地土地貧瘠,自力更生已屬不易,不過當地應有金銀銅鐵其一,料想數年之內可稍稍補給大明所需。”

“在東面關島,西夷由亞墨利加派遣兵船萬衆,我部總兵官陳朝爵正與其作戰。”

陳沐說着手指從輿圖上由美洲轉向關島,道:“日前已有戰報傳來,先遣斥候把總林滿爵率四百之衆在島上與敵軍大部周旋數月,破敵數千;後有先鋒官鄧子龍率大艦九條與海上擊退敵軍大小艦船四十餘艘,其中十三艘爲大戰船,可謂大勝。”

“捷報傳來,指日可待。”

高拱不置可否地頷首,坐在靠椅上微抿茶水,明軍的這些動向,有些他知道、有些他不知道,但即使他在戰報中看過,並仔仔細細地在內閣那副輿圖上搜尋各個位置,此時由陳沐在近前一一指出,依然覺得難以想象。

明軍的航線從馬六甲到日本,包容了整片海洋。

千百年來,上一個這樣做的還是前朝軍隊,戰果可比這慘的多,元朝各路艦隊出海,幾乎就沒有贏的;至於國朝數次下西洋,打開了民間商路、取得了朝堂納貢,但也沒有像陳沐這樣大膽、多管齊下收穫頗豐。

高拱眼光老道,陳沐大多部署他都能看清楚,就一個目的,在取得金石資財、宗藩朝貢的同時,在大明海外構築出一道依託諸國的島嶼防線,他頗帶讚許地點頭道:“此舉與海上長城無異。”

不過接着,執掌帝國數年的老者擡手指向東北,問道:“苦兀島,你要它做什麼?”

那個地方絕對沒用,不能依託野人女真的地盤輸送補給,僅能依靠海路,當地既無金石也無錢糧,要說遏制日本,有五島在手也已足夠,那完全是畫蛇添足之舉。

“在下也不知這一目標能不能成功,但哪怕僅有萬一可能,亦要一試,也許與西夷的戰爭至此已告一段落;也許與西夷之戰,纔剛剛開始。”

陳沐深深地呼出口氣,道:“在關島林滿爵部傳回的戰報中,他招降了亞墨利加土人,西夷給亞墨利加帶去天花;西夷大軍仍被魯密國擋在西面,亞墨利加給他們帶來硝石與金銀礦,明年冰雪消融,我想派遣船隊由苦兀島航向亞墨利加。”

“整個天下,唯有我大明有預防天花的種痘之法,這次不殺人,大明艦隊將會過去救人。”

興許……能種出個大明日不落呢?

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八十七章 遠航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九十四章 活水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十八章 盧侯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十九章 攻玉第三百一十九章 啓發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十四章 狂病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六十一章 雲南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六章 工期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三百二十一章 衝突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十五章 藥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拜年第六十六章 惡人票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一百六十一章 堅韌第一百四十八章 辟邪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一百章 封賞第十七章 思考第六十二章 煩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七十二章 奪地第四十六章 方陣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一百四十九章 瓷盒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八十二章 仰光第十三章 乾親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十五章 陳來第五十七章 老鼠第八十一章 驟雨第四百六十章 雄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夫第一百四十九章 瓷盒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一百三十二章 邊境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六十七章 來襲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二百一十章 贏家第十二章 軍裝第六十七章 來襲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十五章 大海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一百零六章 星辰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四十章 面子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四十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九十章 草蓆第三十三章 馬車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四百零六章 流放谷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廠第六章 試射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六十四章 十倍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四百九十章 先鋒第十二章 軍裝第一百零二章 重創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
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八十七章 遠航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九十四章 活水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十八章 盧侯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十九章 攻玉第三百一十九章 啓發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十四章 狂病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六十一章 雲南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六章 工期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三百二十一章 衝突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十五章 藥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拜年第六十六章 惡人票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一百六十一章 堅韌第一百四十八章 辟邪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一百章 封賞第十七章 思考第六十二章 煩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七十二章 奪地第四十六章 方陣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一百四十九章 瓷盒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八十二章 仰光第十三章 乾親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十五章 陳來第五十七章 老鼠第八十一章 驟雨第四百六十章 雄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夫第一百四十九章 瓷盒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一百三十二章 邊境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六十七章 來襲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二百一十章 贏家第十二章 軍裝第六十七章 來襲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十五章 大海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一百零六章 星辰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四十章 面子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四十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九十章 草蓆第三十三章 馬車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四百零六章 流放谷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廠第六章 試射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六十四章 十倍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四百九十章 先鋒第十二章 軍裝第一百零二章 重創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