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事態

等林木洗漱完,邊進也已經將龍袍洗的差不多了。

按道理來說龍袍是不會洗的,但那是有錢的時候,擱有些節儉的皇帝,不要說洗龍袍了,縫縫補補都是有的。

而林木現在是既沒錢,也沒人。

在皇宮之中巡視了一圈後時間也已經來到了下午。

嘆了口氣後,林木朝着宮外走去,邊進見狀趕忙跟在林木身後。

“陛下可是要出宮?”

“嗯。”

林木點了點頭,這宮中着實沒有意思,諾大的皇宮竟然只有幾個人。

就在林木準備出宮的時候,卻看見一大羣太監宮女簇擁着一個婦人從皇宮之外走了進來。

邊進見狀趕忙跪在地上,口中喊道。

“恭迎太后回宮!”

林木這才知道,這婦人竟然是何太后。

林木上前對何太后施了一禮後,何太后滿臉淚水的看着林木,看樣子已經泣不成聲了。

被侍女與太監一同攙扶着,何太后這才站穩了。

兩人在一夥宮女太監的簇擁之下,回到了後宮之中。

林木與何太后交流了一番之後,這才明白何太后是怎麼回來的。

何太后在林木將李儒殺了之後,就意識到了不對,在生死麪前兒子又算什麼?

於是就帶着一大堆宮女太監匆忙逃跑,這些太監和宮女除了伺候人什麼也不會。

於是也就只能跟着何太后跑,就在幾人都快到洛水的時候,他們這才聽說皇帝沒有死。

又是一番打聽之下,又匆匆忙忙的從洛水往回趕。

在何太后的想法中,林木沒有死,這說明朝堂之上,必定是有人不想皇帝死。

一定是有人在暗中相助皇室,這才讓皇帝活過了昨夜。

而如今有這樣能力的人已經不多了,絕對是朝堂之中的那幾個世家大族。

於是何太后趕忙朝着皇宮就趕回來了,而何太后返回皇宮並不是因爲安全了亦或是其他什麼,而是來爭權的。

大漢以忠孝治天下,何太后作爲太后,名義上的權利甚至比皇帝還大。

即便是當年的漢武帝,在太后沒有放權的時候,也得蟄伏起來等待機會,這便是大義,即便是皇帝也無法違背。

而如今何太后返回皇宮的意思就是,這個皇宮的主人並不是劉辯而是她何太后。

那些忠於漢室的人,可以來對她孝忠。

若是在昨夜之前,何太后絕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爲大家都聯合起來逼宮了,還有誰會是忠於皇帝的。

但林木竟然活過了昨夜,那必定是忠於漢室的人出手的結果。

若她離去,這些人的忠誠只怕是會落到了林木手中,因此何太后這纔會急忙往回趕。

至於自己的兒子,兒子哪裡有權力香啊。

在與林木的言語之中,何太后幾次三番想要打聽,到底是誰來救的林木,但都被林木搪塞回去了。

“既然如此天色也不早了,你身邊也沒有人服侍,這些人就賜給你了。”

何太后見始終套不出話來,便將幾名侍女與宦官送給林木。

“多謝。”

林木點了點頭,轉頭走出了太后的寢宮。

走出寢宮之後,林木感覺頭都大了,這董卓還沒有解決,何太后就又出來了。

但好在何太后只是想要權力,而不是要他的命。

………

“到底是誰救了皇帝?”

袁隗細細思索,

但卻怎麼也想不出來到底是誰去救的。

如今皇宮之中只有兩大派系的人,一個以世家爲基以他爲首,一個以西涼軍爲基以董卓爲首。

他沒有派人去救皇帝,董卓只要腦子沒毛病,自然也不可能了,那還會有誰呢?難道是太后?

袁隗看着手中的竹簡陷入了沉思。

就在這時一個小廝走進了袁隗的書房之中,將一封書信遞給袁隗。

“這是公子紹寄回的家書。”

袁隗將書信拿了過來後,打開看了幾眼後點了點頭。

“本初在渤海郡已起三萬兵馬,吾無憂矣。”

書信是袁紹寄回來的,袁紹在三個月前因爲董卓想要廢除劉辯時,與董卓起了爭執。

於是便逃出了洛陽,董卓因爲忌憚袁家的勢力,於是將袁紹封爲渤海太守,這其中就有袁隗運作的原因。

在看到書信之中,袁紹已經召集了三萬兵馬,袁隗更是高興。

這纔多久就能有如此多的兵馬,日後豎起大旗清君之側,誅殺董卓豈不是易如反掌?

事實上袁紹也確實如袁隗所料,已經在準備這麼做了,只是……

接下來這一段時日都沒有什麼事,林木雖然沒有被暗殺,但如今林木就像是一個人形的吉祥物。

朝中的一切都由袁隗在處理,而林木也樂的如此。

他本就纔來這個世界,對這裡的一切什麼都不知道,讓他來處理那些政務,那簡直就是大漢的一場災難。

在這期間董卓被封爲太師,王允被封司徒,其餘各人都有封賞。

但如今關東朱儁起兵反董,而董卓也派牛輔領十萬兵前去。

牛輔將手下的李傕郭汜張濟三人派出,朱儁率軍進攻,結果被李傕大敗,自此不再前進一步。

而此時時間也已經來到了年關,在朝堂之上董卓站在羣臣的最前端。

董卓的眼神之中看着林木透露出些許殺意。

這一連三個月了,都沒有能將林木身後的那人找出來。

董卓已經沒有了耐心了,而如今藉着李傕擊敗朱儁,董卓決定將林木背後那人逼出來。

林木這三個月也是有些煩了,分明背後屁都沒有,這羣人卻死活想要找出來誰在支持自己。

不僅是董卓在找,袁隗也在找,連何太后也在找。

沒有人信林木是一個人把那些侍衛殺完的,根本沒有人信。

董卓從羣臣之中走出,環視了一眼羣臣之後,開口道。

“陛下,昨日李傕將逆賊朱儁擊破,洛陽安矣,如今時日又正值正旦,不若大宴羣臣,以賀之。”

說完根本沒有等林木同意,其他董卓一派的朝臣也都站了出來附和董卓。

林木掃了一眼,這些朝臣佔了朝臣的三分之一。

但很快林木發現袁隗一派的人也都站了出來附和。

“請陛下賀之。”

林木點了點頭。

“此等大事,自然可賀,正旦之日就在這皇宮之中設大宴以賀之。”

第一百零一章 夏侯淵死第六十二章 告老第三十七章 宋憲死第一十六章 皇宮之亂第七十三章 劉備至第一十六章 皇宮之亂第四十三章 夜襲第七十八章 荀攸與徐庶第五十一章 狗咬狗第一百章 雨落第一百零八章 劉曄第三十七章 宋憲死第五十五章 繼續殺吧第七十三章 劉備至第四十一 破關上架感言第五十七章 大軍絞殺第五十四章 馬術、力量、技巧第六十二章 告老第三十四章 親征呂布第五十八章 撤回長安第五十三章 相見第五十九章 長安降第七十章 跳河第一十一章 大宴第一十八章 潰散第六十三章 帶枷第八十章 曹仁第七十八章 荀攸與徐庶第六十九章 祈降?第一百零五章 士氣高漲第七十二章 韓遂死第一百零六章 士氣膨脹第八章 泥濘血水第一十二章 宴會開始第九十三章 陳留易手第三十六章 無與倫比的武力第二十九章 胡珍死第七十九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八十九章 朕今爲帝,世間誰人可敵?第七十三章 劉備至第五十一章 狗咬狗第二十章 賈詡第七十六章 兗州刺史第七十七章 貂蟬第五十七章 大軍絞殺第四十一 破關第二十一章 擒下第九十七章 襄邑破第四十九章 歸降第二十章 賈詡第五十一章 狗咬狗第八十八章 無功而返上架感言第一十六章 皇宮之亂第九十一章 擒夏侯惇第五十二章 分歧第七十五章 全權負責第九章 猜忌第二章 我狂嗎?第二十二章 董卓伏誅第四十五章 一躍而止第五十八章 撤回長安第三十六章 無與倫比的武力第三十章 事成上架感言第五十二章 分歧第七十五章 全權負責第八章 泥濘血水第一百零五章 士氣高漲第八十五章 冰河時代第八十六章 皮膚系統第三章 賈詡第三十九章 入關第二十九章 胡珍死第二十三章 亂世將起第五十章 公孫瓚戰袁紹第二十八章 天子親至第六十七章 雪第六十五章 馬超進京第九十三章 陳留易手第一百零二章 程昱死第九十三章 禰衡第一百零四章 火攻(4000)第七十九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三十二章 冀州歸袁第五十章 公孫瓚戰袁紹第七十章 跳河第二十二章 董卓伏誅第七十八章 荀攸與徐庶第九十三章 禰衡第七十九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九十七章 襄邑破第四十六章 賈詡到來第二十三章 亂世將起第九十一章 擒夏侯惇第一十五章 火第二十六章 苦一苦世家,罵名我來擔第一十八章 潰散第七十三章 劉備至
第一百零一章 夏侯淵死第六十二章 告老第三十七章 宋憲死第一十六章 皇宮之亂第七十三章 劉備至第一十六章 皇宮之亂第四十三章 夜襲第七十八章 荀攸與徐庶第五十一章 狗咬狗第一百章 雨落第一百零八章 劉曄第三十七章 宋憲死第五十五章 繼續殺吧第七十三章 劉備至第四十一 破關上架感言第五十七章 大軍絞殺第五十四章 馬術、力量、技巧第六十二章 告老第三十四章 親征呂布第五十八章 撤回長安第五十三章 相見第五十九章 長安降第七十章 跳河第一十一章 大宴第一十八章 潰散第六十三章 帶枷第八十章 曹仁第七十八章 荀攸與徐庶第六十九章 祈降?第一百零五章 士氣高漲第七十二章 韓遂死第一百零六章 士氣膨脹第八章 泥濘血水第一十二章 宴會開始第九十三章 陳留易手第三十六章 無與倫比的武力第二十九章 胡珍死第七十九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八十九章 朕今爲帝,世間誰人可敵?第七十三章 劉備至第五十一章 狗咬狗第二十章 賈詡第七十六章 兗州刺史第七十七章 貂蟬第五十七章 大軍絞殺第四十一 破關第二十一章 擒下第九十七章 襄邑破第四十九章 歸降第二十章 賈詡第五十一章 狗咬狗第八十八章 無功而返上架感言第一十六章 皇宮之亂第九十一章 擒夏侯惇第五十二章 分歧第七十五章 全權負責第九章 猜忌第二章 我狂嗎?第二十二章 董卓伏誅第四十五章 一躍而止第五十八章 撤回長安第三十六章 無與倫比的武力第三十章 事成上架感言第五十二章 分歧第七十五章 全權負責第八章 泥濘血水第一百零五章 士氣高漲第八十五章 冰河時代第八十六章 皮膚系統第三章 賈詡第三十九章 入關第二十九章 胡珍死第二十三章 亂世將起第五十章 公孫瓚戰袁紹第二十八章 天子親至第六十七章 雪第六十五章 馬超進京第九十三章 陳留易手第一百零二章 程昱死第九十三章 禰衡第一百零四章 火攻(4000)第七十九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三十二章 冀州歸袁第五十章 公孫瓚戰袁紹第七十章 跳河第二十二章 董卓伏誅第七十八章 荀攸與徐庶第九十三章 禰衡第七十九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九十七章 襄邑破第四十六章 賈詡到來第二十三章 亂世將起第九十一章 擒夏侯惇第一十五章 火第二十六章 苦一苦世家,罵名我來擔第一十八章 潰散第七十三章 劉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