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掙脫死神的懷抱



一位18歲就浴血抗日戰場,經受過日寇最殘酷的電刑,被日寇哀嘆‘傷了帝國尊嚴’的年逾9旬的抗日女英雄,被所在地區政府邀請做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週年專題報告。

寬大的禮堂座無虛席,數千雙目光聚焦老人,會場靜得幾乎能聽到每個人的心跳。時光把老人原本青春靚麗的面容塗滿滄桑,歲月把老人曾經激情燃燒的心磨礪得淡然,昔日的激情和朝氣似乎已經遠去,一切非凡經歷只是在老人口中如小溪流水靜靜地流淌……

但是那事蹟本身的絕世傳奇與光輝,將每一個人的靈魂震撼!

本書故事以老人的英雄事蹟爲原型展開……

英雄帶我們走進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

那是冬天的黃昏,雲蒙山區南麓的鷹嘴山下,一幫窮兇極惡的日寇爬上山坡,向一羣八路軍年輕女戰士衝來。這不是正規的八路軍女兵,日寇對共產黨統稱八路,這實際是一支共產黨領導機關的工作人員,戰爭迫使她們都拿起了槍。

正在掩護女戰友轉移的文靜怡,突然雙腿中彈,跌坐在地上。她拖着7個多月身孕的笨重身子,掙扎着,再也站不起來了,但她手裡緊握着的手槍,還是連連射出3發子彈,3個鬼子應聲倒地……

文靜怡是省婦女救國聯合會主任,身邊的副主任甄雪見狀“啊”地一聲撲上去,一面命人將靜怡架起後撤,一面代她指揮戰鬥。

撤至安全地帶,甄雪看靜怡的傷勢很重,即命衛生所長白素雲帶3位女戰士,火速將她送深山隱蔽養傷。

當夜,白素雲率領3位女戰士,在老鄉聶誠的引領下,用門板託着靜怡向深山進發。

深山有個貓頭山,貓頭山半山腰有個鵓鴿洞,鵓鴿洞能藏身二三個人,聶誠經常去打柴,十分熟悉。

沿着長長的山澗,聶誠引領白素雲奔向貓頭山。靜怡由於失血過多,漸漸昏迷,死神向她敞開了懷抱……

這是1941年冬天,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中日相持階段,日寇停止了對國民黨政府中央軍的正面進攻,開始瘋狂掃蕩威脅他後方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

雲蒙山區成爲重點,因爲那是中共M省委開闢的華東最大的抗日根據地,面積兩萬多平方公里,人口八百多萬,對日寇的華東戰線構成了嚴重威脅。

當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主力協同中央軍到正面戰場出擊日寇後,日寇便陰謀端掉共產黨的“老巢”,向雲蒙山根據地進行拉網式大搜山,所到之處,燒盡殺光。

白素雲和3位女戰友擡着靜怡淹沒在黑夜中……

隆隆的炮聲,砰砰的槍聲,隨着夜幕降臨,漸漸地停止了,莽莽羣山籠罩在黑沉沉的夜幕中。

掃蕩雲蒙山區的日寇,苦於地形不熟,生怕遭到與其周旋的根據地黨政軍民的反擊,迅速地龜縮了。聞不到雞啼鳥鳴,聽不到人聲犬叫,只有未盡的煙火孤寂地漂浮跳動,一切死一般的沉寂,間或喘息的山風掠過,松濤嗚嗚地悲鳴,響聲過後,又是萬籟具寂。

靜怡靜靜地躺在門板上,高高隆起的腹部,覆蓋着沾滿血跡的軍用棉被,五角星軍帽端正地戴在頭上,烏黑的短髮從軍帽中伸展到耳下,虛弱蒼白的面龐,一雙秀目緊閉,雙脣緊合。日寇的兩顆子彈,一顆穿過了她的左腿,一顆打進了她的右腿,失血過多,傷情嚴重。

門板重重地壓在白素雲和另外3位女戰士肩上,那3位女戰士分別是周玉梅、吳清英,徐霞,都是年輕姑娘,徐霞最小,只有15歲。她們一身八路軍戎裝,齊耳短髮,熱血燃燒的汗水將她們的臉龐燒得滾燙,一個個如同盛開的紅玫瑰。

她們出奇的堅強,與她們的年齡極不相稱。腳下是荒草荊棘、亂石滾滾、坑坑窪窪,一不小心就會絆倒,每走一步都很吃力,但誰都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相互默默地配合,悄悄地前進,並不時警惕地環顧四周,辨別着身邊一絲一紋的風吹草動。個個屏息用力,輕腳邁步,前面的彎着腰,後面的挺着胸,儘量使門板保持着平衡,惟恐靜怡因傾斜或顛簸引起疼痛。

怕敵人發現目標,手電筒和馬燈都不敢用,聶誠手持一根棍子,在前面象盲人一樣小心翼翼地探着前進的崎嶇山路。

聶誠是一位憨厚的山裡漢子,頭戴一頂破氈帽,腳蹬一雙布鞋,身穿粗布棉衣棉褲,山風把他的臉龐吹得黝黑,身板高大堅強,看上去彷彿什麼困難都不在他的話下。這給年輕的4位女戰士以莫大的鼓舞。

到達貓頭山下,經過艱難的爬坡,聶誠指點在半山腰一個天然的山洞口前停住。聶誠劃了根火柴,白素雲看山洞坐北朝南,寬可放進門板,深能將門板推進不露,高人也能坐起,洞前不遠並有一塊天然巨石臥伏,她慶幸蒼天有眼,給靜怡一個天然藏身之地。

聶誠說:“這就是貓頭山,山澗叫火紅峪,很深很長,樹木遮天蔽日,並常有野狼出沒,平時人跡罕至。這個洞叫鵓鴿洞,因爲山坡陡峭,無人敢上,只有鵓鴿在這裡棲息,所以因此得名。這裡幾乎無人知曉,我是一次上山砍柴偶爾發現的,所以比較安全。”

白素雲和戰友們稍稍鬆了口氣。門板無法擡進,聶誠急中生智,彎下腰示意把門板放在背上,在女戰士的掌扶下,然後緩緩爬進洞內。確定好位置後,又從門板下輕輕抽身,把門板放平。聶誠氣喘噓噓,滿頭冒着熱氣,不住地用手抹汗。

白素雲感激地說:“聶大哥,多虧您幫忙,讓您受累了!”聶誠憨厚一笑說:“都是爲了打鬼子,這算什麼!”聶誠一邊抹汗,一邊趕緊擦根火柴,點上事先準備好的蠟燭。白素雲也迅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草綠色被單,上方吊起,把洞口遮擋得嚴嚴實實。

圍着重傷的文靜怡,一個個焦灼關切的目光匯聚在她蒼白痛苦的臉上。文靜怡人緣極好,同志們都十分尊敬而又喜歡她,總是親切地稱她“文姐”。白素雲輕聲呼喚“文姐”,文姐沒有反應,只是不由自主地發出低低的痛苦的呻吟聲。

文姐傷勢很重,儘管雙腿都裹着厚厚的紗布,但依然被涌流的鮮血所浸透。大量失血,戰地衛生所又沒有血漿補充,使她似乎失去了知覺。

望着文姐好歹難說,吉凶難測,白素雲心痛而又焦急。她想文姐尚沒有脫離危險,很需要她留在身邊護理,如果她走了怎麼辦?可不走,山那邊的同志正在與日寇周旋,隨時都會有人負傷掛花,十分地需要她,她一下子左右爲難……

鷹嘴山那邊突然傳來“砰砰”的激烈槍聲,白素雲心裡一驚,判斷可能是同志們又與日寇遭遇。

婦女救國聯合會機關和戰地衛生所大多是女同志,勢單力薄,戰鬥力極差,又第一次和窮兇極惡的鬼子交鋒,形勢險惡。想到危急,白素雲心裡果斷決定趕快返回。

她目光掃過周玉梅、吳清英、徐霞,在徐霞臉上停住,說:“徐霞同志,你留下照顧文姐,我們立即返回,可以嗎?”“可以!”小徐霞痛快地應道。“我給你留下一些紗布、藥品,你要按時給文姐服藥、換紗布。”

叮囑完

小徐霞,又轉身地對聶誠說:“聶大哥,小徐霞才15歲,還是個孩子,一切還需要您多費心照顧!”聶誠說:“所長放心,我一定盡心盡力!”又安慰小徐霞道,“小妹妹不要擔心,有什麼困難,我會盡力幫你解決。”

白素云爲老鄉的真誠而感動,焦急擔憂的心得到稍稍的安慰。可轉身要走時,眼眶裡卻盈滿了淚水。她俯下身,面頰貼向靜怡蒼白的臉,直任淚水涌流。一旁的戰友們,也都忍不住轉首抽泣。半天,白素雲才緩緩起身,和同志們依依不捨地離開洞口。

在聶誠的引導下,白素雲深一腳淺一腳地順山坡走在返回的路上,她惦記着文姐,一步三回首,眼裡止不住淚水。不僅僅是擔憂文姐的傷勢,還害怕她腹中的小生命發生萬一。

她的心在半空中懸着,想不到戰爭如此的殘酷。炮火、刺刀,剝奪着一個個鮮活而又年輕的生命。身邊一個個戰友姐妹,有的昨天還是歡聲笑語,滿懷革命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可今天卻想不到瞬息間就倒下了,他們可都是一二十歲,如花似玉,青春似火的年齡啊!

想到文姐不幸,但又慶幸她萬幸,畢竟她還活着。可她失血過多,又懷着孩子,最終吉凶如何,她的心跳個不停……

白素雲和文靜怡是情同手足的好姐妹。靜怡的父親是省城一家大銀行的董事長,母親是中學音樂教師,家財萬貫。而白素雲的家庭卻是省城普通市民,父親會點中醫,母親目不識丁,一家靠父親行醫爲生。

也是緣分,兩家恰住在一條衚衕,近在咫尺,朝夕相遇,白素雲和靜怡又從小學就在一起讀書,直到高中。靜怡和白素雲又是同年同月生,只是靜怡比白素雲先來到世上八天,故白素雲喊靜怡“姐姐”。

白素雲非常喜歡這個姐姐,不僅是性格相投,都淡雅文靜,而且都愛好讀書、唱歌、繪畫。

靜怡的祖父是大學美術教授,母親受到公公的藝術薰陶,不僅學會了繪畫,而且愛上了音樂,成爲中學音樂教師。母親又薰陶了小靜怡,使她從小就愛畫愛唱愛跳。

靜怡的繪畫天賦特別好,在祖父的精心指導下,她讀到高中國畫已有一定造詣,祖父特意給她舉辦了一個個人畫展。那年她僅僅15歲,一時成了省城有名的才女。祖父是個愛國知識分子,將畫展收入全部捐贈給了省城抗日救國聯合會。

和靜怡性格相投的白素雲自然也受到了靜怡的影響,總是跟着靜怡寸步不離,照着葫蘆畫瓢。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她們都成了學校抗日文藝宣傳隊隊員,一起上街書寫抗日標語,一起畫抗日宣傳漫畫,一起編排抗日文藝節目,一起登臺演唱,外人都誤認爲她們是同胞姐妹。

更戲劇性的,自抗戰爆發省城陷落,她們的父親都秘密加入中共共產黨,並且他們的家也都成了地下黨的下聯絡站。只是由於保密,白素雲和文靜怡都一無所知。

但各自家庭和來往“客人”卻深深感染了她們,使她們都知道了共產黨是真正工農自己的黨,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是真正抗日救國的武裝。

當省城落入日寇之手後,目睹日寇的姦淫燒殺,她們的熱血涌上心頭,再也無法忍受那亡國奴的屈辱,決心投筆從戎,投奔共產黨領導的雲蒙山抗日根據地。

文靜怡投奔雲蒙山,心中還有個未了的情結。那年冬天,她和妹妹文靜然在月明湖划船,不幸落水,是一位戴眼鏡的白淨青年,冒着嚴寒將她從水中抱起,可那青年沒留下姓名,就走得無影無蹤。但那青年英俊高大儒雅的外表,卻深深印在靜怡心中。她到雲蒙山,還想圓尋找救命恩人的夢。

她們各自的家庭都支持她們女兒的愛國舉動,並通過地下黨把她們秘密送往了雲蒙山抗日根據地,同往的還有一大批愛國學生。那年,她們都剛剛18歲。

在抗日根據地,起初根據她們特長,都被分配在

抗日姊妹劇團做宣傳工作,後來根據工作需要,靜怡被安排到婦女救國聯合會工作,而白素雲因根據地醫務人員奇缺,鑑於她受父親薰陶懂一點醫學,便將她調往了戰地衛生所。

然而她們時刻都沒忘記用自己的特長宣傳抗日。部隊每每休息,她們都要放開歌喉,爲戰士們演唱抗日歌曲。每到農村羣衆駐地,他們也都要爲老百姓演出。

靜怡的女中音特別動人,圓潤深沉,象山谷中的幽幽清風,似小溪中的潺潺流水,清越沉靜,時遠時近,時強時弱,沁人心扉。每當她的歌聲一起,羣衆立刻鴉雀無聲,歌聲一落,掌聲雷鳴,一片叫好。羣衆都稱她是“八路百靈”。

靜怡不僅人長得漂亮,天生麗質,具有大家小姐優雅風韻,而且爲人誠懇,做事謹慎,待人彬彬有禮。在根據地倡導向工農兵優秀品質學習的時候,她總是自覺檢討和批評自己膽小懦弱,怕苦怕累的資產思想,積極向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學學習。

每次鬼子掃蕩,她在姊妹劇團時,總是掩護戰友突圍在前,撤退轉移在後,並多次揹着受傷的女戰友撤離陣地。一次一個男通訊員負傷,她竟一口氣把他背到安全地帶。不料停下腳步時,由於過度疲勞,竟一頭栽地,額部留下了一道永久的疤痕。

在她當選爲省根據地婦女救國聯合會主任,又和省根據地黨委副書記、抗日民主政府副主任陳浩結婚後,依然平凡如初,絲毫沒有“大官”和“貴婦人”的架勢,總是吃住行軍和同志們打成一片。

她也依然和白素雲親密無間,並肩戰鬥,並多次在躲避鬼子掃蕩轉移途中,幫白素雲脫離危險。最驚險的是一次在爬山坡時,鬼子飛機轟炸,一顆炮彈落在附近,她急中生智一把抱住白素雲一起滾下山澗,雖然皮肉受了點傷,但她們生命無恙。

她是白素雲心中的親姐姐,女英雄。此刻白素雲看到她吉凶未卜,好歹難說,不由在心裡呼喊道:“文姐啊,願上帝保佑你!革命需要你,同志們需要你,你的好妹妹更離不開你呀!”

同志們走後,小徐霞吹滅了蠟燭,由於疲勞,一頭歪倒在文姐身旁呼呼地睡着了。

當她醒來的時候,看洞外仍是漆黑一片。她小心地點着蠟燭,把洞口的布簾拉嚴,俯身聽聽文姐呼吸,輕聲叫道:“文姐,文姐……”

文姐彷彿在熟睡中,沒有反應。她有點心跳,邊輕輕搖晃文姐,邊又大一點聲呼喊:“文姐,文姐……”

文姐的嘴脣還是絲紋不動。是文姐繼續昏迷,還是文姐發生了萬一,她有點着急了,又用力搖晃着文姐,大聲呼喊道:“文姐,文姐,您醒醒,我是小徐霞,小徐霞,我是您的親妹妹呀……”

可是,無論小徐霞怎樣搖晃,怎樣呼喊,文姐都如沉睡了一般,沒有絲毫的動靜。

“文姐這是怎麼了,難道不行了……”小徐霞一下子傻眼了。在這深更半夜,在這荒山懸崖,聶大哥下山還沒有回來,自己孤身一人,這可怎麼辦呢?

她走出洞外張望,不知在什麼地方,也不知是什麼時候,只聽山風嗚嗚地響,遠處偶爾傳來淒涼的狗叫,還有可怕的狼嚎,她不由自主打了個寒戰

她想下山去叫聶大哥,可是她辨不清方向,也找不着迴路。怎麼辦,怎麼辦呢?小徐霞回到洞中,手足無措,看着文姐雙手捂臉“嗚嗚”地哭起來……

小徐霞和文姐的感情很深很深。剛剛半個月前鬼子進山掃蕩,一顆炮彈正落在小徐霞家的屋頂,房屋頓時騰空而飛。正在屋裡吃飯的父親、母親、弟弟、妹妹,隨之血肉橫飛,只有小徐霞先放下飯碗在外玩耍,倖免於難。突然的天塌地陷,小徐霞一下子懵了。她對着一片廢墟的家,呼天喊地,痛不欲生。

這時恰巧文姐率婦女聯合會機關同志路過這裡,發現此情此景,含淚收留了她。文姐象對待親妹妹一樣關心疼愛小徐霞,給她換上軍服,給她剪髮梳頭,還教她識字、唱歌,教她訓練射擊。鬼子掃蕩時,帶她轉移隱蔽,象母親一樣呵護她。

一天,她患重傷寒,又恰和鬼子遭遇,文姐冒着槍林彈雨搶救她。當時她頭疼發燒,四肢無力,無論怎樣着急也挪不動步。鬼子嗷嗷叫地追趕鳴槍,她抱着一顆手榴彈,只等與鬼子同歸於盡。

可突然,文姐從身後跑了過來,從容不迫地揮動雙匣子槍,點擊了迫近的鬼子,然後不由分說,背起她就跑。小徐霞怕連累文姐,掙扎着喊叫不要文姐管她,可文姐毫不理會,雙手使勁板着她的雙腿,冒着呼嘯的子彈,一口氣翻過了山坡,甩掉了鬼子。

小徐霞一頭撲到文姐懷裡流着淚說:“文姐,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您從此就是是我的親姐姐……”

如今眼看着文姐不省人事,小徐霞哭了半天,忽然想起聶大哥囑咐有事找他,於是決定大着擔子摸索着下山。

她走出洞口,從樹上折下一根手腕粗的乾枝,作爲武器預備和野狼搏鬥,匆匆下山。可剛走出不遠,忽然看到前方有兩個黑影晃動,她以爲真的碰上了野狼,立刻停住了腳步……

黑影越來越近,小徐霞才辨清是兩個人影。及至跟前,黑影突然喊道“小妹妹”,小徐霞判斷聲音才知是聶大哥來了,她驚喜地喊了聲“聶大哥”撲了上去。

原來聶誠自離開山洞,時刻牽掛着文姐。他將白素雲等幾位女戰士送下山後,按照白素雲的請求,即匆匆回到家中,連夜爲文姐準備熱湯熱水。

此時聶誠的“家”也只是山腳一個臨時棲身的小山洞。鬼子掃蕩,他的家早已化爲灰燼。他住的村莊叫大古村,幾十戶人家坐落在鷹嘴山下的山谷中。文姐曾帶她的姊妹劇團常常來這裡爲羣衆演出。文姐負傷的那天幾十戶人家被鬼子一把火燒光,羣衆都躲進了深山,聶誠攜妻抱子逃到了這裡。

妻子抱着吃奶的孩子還沒有睡。她知道聶誠幫八路去了,槍聲不斷,她擔心着聶誠的安危,見聶誠回來,懸着的心立刻放了下來。

看聶誠疲憊不堪,催聶誠快點歇息,可聶誠卻全然沒有睏意,心情沉重地對妻子說:“你還記得那個常來咱村唱歌的‘八路百靈’嗎?”妻子說:“怎麼不記得,苗條的身段,白淨的臉膛,齊耳的短髮,又精神又漂亮。她怎麼了?”

聶誠說:“她,受傷了……”妻子“啊”了一聲睜大了眼睛,問聶誠:“傷重嗎?”聶誠說:“很重,雙腿都被子彈打穿了。”“啊,天那,萬惡的鬼子!多好的姑娘,這可怎麼得了……”妻子頓時掉下淚來,聶誠眼睛也溼潤了。

妻子又關切地問:“姑娘如今藏在哪裡?”聶誠說:“在鵓鴿洞,就是我曾給你說過我去過的那個鵓鴿洞。”妻子擔憂道:“那怎麼照顧呀?”聶誠說:“有個小女兵守護。可現在急需熱湯熱水。那姑娘從傍晚負傷到現在,滴水沒進,天氣又冷,失血又多,很危險。”

妻子着急道:“那怎麼辦呢,家裡無米無面……”

突然外邊一陣風頭,洞口外籠子裡的母雞“咕咕”亂動,妻子一下子恍然道:“咱不是還有兩隻老母雞嗎?”聶誠搖搖頭:“孩子奶不足,那不是留給你下奶的嗎?”

“救命要緊,咱有口吃的就行!”妻子當機立斷,把孩子放到鋪上,說:“來,快動手,我殺雞,你燒火!”沒等聶誠鬆口,妻子就已走到籠子邊,伸手摸出一隻老母雞,麻利地一刀宰了。

聶誠接着點火,夫妻七手八腳,開始熬雞湯。熬好雞湯,又燒了熱水,聶誠帶妻子一起上山。聶誠一手提着裝着雞湯的瓦罐,一手提着裝着開水的砂壺在前,妻子揹着幼小的孩子,手提竹籃跟後。

當聶誠夫妻走近小徐霞,小徐霞象見到了救星,抹着淚說:“大哥、大嫂,看文姐怎麼了,我怎麼喊她都不回聲……”聶誠立刻擦着火柴點上蠟燭。昏黃的燈光下,只見文姐臉色比先前更加蒼白,嘴脣愈加乾裂,胸口微微地起伏,呼吸十分微弱。

眼下沒有醫生,怎麼辦?聶誠焦急半天,突然想起自己生病虛脫時,中醫曾給他作過熱敷,感覺很好。他想文姐是失血過多,又加天冷,肚子裡沒飯,是否也是虛脫,不妨做做熱敷試試。

他掏出隨身的毛巾,倒了點沙壺的熱水浸溼,然後擰乾,捂在文姐的額頭。妻子和小徐霞也分別從身上掏出自己的毛巾,學着他的辦法,給文姐捂上雙手雙腳。

半天,文姐有了知覺,乾裂的嘴脣發出了微弱的呻吟聲,小徐霞和聶誠夫妻都鬆了口氣。

聶誠正要揭開瓦罐蓋動手給文姐餵雞湯,聶大嫂連忙擺手制止說:“雞湯文姐一時恐怕不能喝,還是先用奶水給他潤潤嘴。”聶大嫂解開懷,跪在文姐身邊,彎腰對着文姐,先用雙手擠捏左邊的乳頭,把潔白溫暖的乳汁一滴一滴地滴向文姐的嘴脣。

乳汁慢慢滋潤了文姐的雙脣,漸漸文姐的雙脣開始把乳汁抿進嘴裡。聶大嫂臉上露出了笑容,左邊的乳汁擠盡了,又趕快去擠右邊。突然背上幼小的孩子醒了,稍傾大概是尋不到乳頭“哇”地一聲哭了。聶大嫂全然不顧,只是全神貫注地對着文姐的嘴脣,雙手用力地擠着乳頭……

一會聶誠呼喚文姐,文姐有了輕微的回聲。這時,聶大嫂的右邊的乳汁也盡了,聶誠趕快從竹藍裡拿出羹匙,盛起熱乎乎的雞湯,送到文姐嘴邊。

文姐的嘴脣微微張開,把雞湯嚥了下去。聶誠接着又盛了第二羹匙、第三羹匙,一直餵了有十幾羹匙,又用筷子夾了些肉絲放到文姐嘴裡……

給文姐喂完雞湯,聶誠對小徐霞說:“小妹妹,趁天不亮我先下山。”說着從籃子裡取出預先用毛巾包好的一包瓜幹歉意道,“我明天要到傍晚天黑纔敢上山。這些瓜幹,還有砂壺的開水,你留着白天中午和文姐充飢吧。眼下叫鬼子趕的,實在沒有辦法。”

聶大嫂接着道:“小妹妹,文姐傷得這樣重,按說得需要好吃的補補身子,可是,家裡空空的……”說着不由哽咽,忙用衣袖抹淚。

小徐霞也不由心酸,眼裡滾出淚珠。聶誠安慰小徐霞道:“小妹妹,先委屈點吧,我回去一定想辦法給文姐弄點好吃的補身子。”

臨行,聶大嫂又爲文姐掖了掖被子,整理了下軍帽頭髮,然後和聶誠退出洞口。小徐霞依依不捨,在洞口佇立許久目送聶大哥大嫂下山。

(本章完)

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八章 花落魔掌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三章 夜話英雄傳奇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七章 死別滴血擬遺書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一章 掙脫死神的懷抱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八章 花落魔掌第三章 夜話英雄傳奇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十二章 魔窟中的火光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七章 死別滴血擬遺書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十二章 魔窟中的火光第十二章 魔窟中的火光第七章 死別滴血擬遺書第六章 離合悲歡淚花飛第十五章 母愛綿綿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八章 花落魔掌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三章 夜話英雄傳奇第十五章 母愛綿綿第二章 把鬼子吸引過來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一章 掙脫死神的懷抱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六章 離合悲歡淚花飛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二章 把鬼子吸引過來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十五章 母愛綿綿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二章 把鬼子吸引過來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十五章 母愛綿綿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十二章 魔窟中的火光第三章 夜話英雄傳奇第一章 掙脫死神的懷抱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六章 離合悲歡淚花飛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六章 離合悲歡淚花飛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二章 把鬼子吸引過來第十二章 魔窟中的火光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八章 花落魔掌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十二章 魔窟中的火光第八章 花落魔掌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一章 掙脫死神的懷抱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十五章 母愛綿綿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十五章 母愛綿綿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八章 花落魔掌第六章 離合悲歡淚花飛第二章 把鬼子吸引過來
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八章 花落魔掌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三章 夜話英雄傳奇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七章 死別滴血擬遺書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一章 掙脫死神的懷抱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八章 花落魔掌第三章 夜話英雄傳奇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十二章 魔窟中的火光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七章 死別滴血擬遺書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十二章 魔窟中的火光第十二章 魔窟中的火光第七章 死別滴血擬遺書第六章 離合悲歡淚花飛第十五章 母愛綿綿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八章 花落魔掌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三章 夜話英雄傳奇第十五章 母愛綿綿第二章 把鬼子吸引過來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一章 掙脫死神的懷抱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六章 離合悲歡淚花飛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二章 把鬼子吸引過來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十五章 母愛綿綿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二章 把鬼子吸引過來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十五章 母愛綿綿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十二章 魔窟中的火光第三章 夜話英雄傳奇第一章 掙脫死神的懷抱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六章 離合悲歡淚花飛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六章 離合悲歡淚花飛第五章 愛的絮語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二章 把鬼子吸引過來第十二章 魔窟中的火光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八章 花落魔掌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十三章 魔鬼的伎倆第十二章 魔窟中的火光第八章 花落魔掌第十四章 正氣感天地第一章 掙脫死神的懷抱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九章 只想激怒惡魔第十五章 母愛綿綿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十一章 戰鬥在特殊戰場第四章 生死牽親情第十五章 母愛綿綿第十章 恍若夢幻第八章 花落魔掌第六章 離合悲歡淚花飛第二章 把鬼子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