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先發制人

日本皇宮。

聽完首相近衛文麿的彙報之後,一向只聽不說也不現場做批示的裕仁天皇罕見的吐出兩個字:“八嘎!”

這聽在近衛文麿和彬山元耳裡宛如晴天霹靂,爲了保持皇位的神性,天皇陛下平時即便是主持御前會議也只會靜靜地聽他們做彙報,甚至於他們這些軍政大員意見不合相互之間謾罵攻擊的時候天皇也不制止,更不會出言斥責他們,沒想到今天竟然會直接說出“八嘎”這樣的“惡語”。

“陛下息怒,其實支那事變從一開始就脫離了我們的計劃,有今日之變也是在預料之中的,只不過這次戰死的的是蓮沼潘閣下而已。其實在戰爭全面爆發之初我們就應該做好將軍戰死的準備,相比支那而言,皇軍已經做得很好了,開展至今也只有一個將軍戰死,還請陛下節哀!”近衛文麿道。

近衛文麿的意思裕仁天皇明白,彬山元等人也明白。其實這場戰爭對於中日雙方來說都是未有預料的突發事件,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方面的態度是不使局面擴大。

昭和12年7月8日清晨陸軍中央部獲悉事件發生後,在和政府意見完全一致的基礎上也確定了防止事件擴大,作爲局部地區問題,在最短時間內就地解決的方針。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爲當時日本正在致力於建設僞滿洲,加強對蘇戰備,貫徹執行重要產業的擴充計劃等,無暇他顧,在用兵上也完全沒有進行日華全面戰爭的計劃和淮備。對日本來說,不擴大事件的方針,是嚴肅而有誠意的。

但是隨着雙方談判的破裂,局面逐漸惡化,最終演變成了全面戰爭。這樣的變化不但出乎中國方面的預料,也完全超出了日本方面的掌控。

“陛下,現在說什麼也已經晚了,蓮沼潘閣下雖說死了,但是他是戰死沙場的,作爲一個帝國的將軍,他能死在爲帝國開疆拓土的戰場上,他是光榮的!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解決好這次事件,免得影響大局。”彬山元道。

“你們大本營有什麼好的想法?”裕仁天皇沉聲問道。

“陛下,皇軍堂堂方面軍司令官戰死,這對於前線軍人的士氣的打擊是極爲嚴重的。另外支那方面肯定也會藉此事打擊帝國的,因此我們必須先發制人!”彬山元道。

“先發制人?”

“對,就是先發制人!與其等着支那人在他們的媒體報紙以及國際上大肆的污衊蓮沼潘閣下以及整個皇軍,卑職認爲我們完全可以率先報道此事,只不過我們報道的側重點不同!”彬山元大聲說道。

“繼續說下去!”裕仁天皇道。

“是陛下!如果是支那人報道此事的話,定然是在污衊皇軍戰鬥力的基礎上吹噓他們軍隊的戰鬥力,進而誇口說何時將皇軍徹底的趕出中國。雖然未必會有多少人相信他們,但是影響畢竟不好。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支那軍隊的無恥和狡猾以及蓮沼潘閣下的寧死不屈爲報道的重點,以此來激勵前線的將士。”彬山元道。

“呦西!大本營的想法很好,就這樣執行吧!”裕仁天皇指示道。

“哈伊!”

“關於此事天皇陛下和政府方面可以當成一個意外,但是大本營必須要給陛下一個交代,那個打死蓮沼潘閣下的支那將軍必須授首!另外蓮沼潘閣下的遺體必須搶回來,然後歸國大葬!”首相近衛文麿沉聲道。

“這是應該的,我們大本營知道怎麼做!”彬山元冷聲說道。

就在這次御前會議結束後不久,日本官方的喉舌《朝日新聞》在臨近下午的時候特別播報了一條重要的消息——大日本皇軍陸軍中將、駐蒙軍司令官蓮沼潘閣下於今日凌晨戰死在了支那察哈爾省會張家口,同時玉碎的還有一千五百餘名帝國勇士。

隨後,當晚的報紙以頭條的形式刊登的一篇名爲《將星凋謝在支那》,這篇報道長達一萬多字,先是詳細介紹了一下蓮沼潘的生平事蹟,隨後便是詳細報道了此戰的經過。

在日本媒體的報道中,八路軍獨七旅被描寫成沒有武士道精神的毒蛇,只善於逃跑和偷襲,這次他們正是趁着皇軍主力不在的情況下偷襲了張家口,最終導致蓮沼潘閣下戰死。而劊子手馬錚更是被日本方面冠以“無恥的惡魔”“萬惡的毒蛇”等名號,號召前線所有的軍隊一定要徹底消滅馬錚率領的那支軍隊。

由於朝日新聞在日本乃是政府控制的喉舌,也是日本最權威的媒體。所以此事一經報道,迅速在日本國內引起轟動。尤其這篇報道詳細披露了張家口之戰的“全過程”,因此中國人的狡猾和姦詐引起了日本國民極大的反感和憤怒。

當然了,馬錚自然是首當其衝。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日本民衆面前,便已經是臭名昭著了。

當天晚上,日軍大本營召開記者招待會,通報了這次戰役。同時還宣讀了大本營的決定:第一追授蓮沼潘中將爲帝國陸軍大將,待他的遺體歸國後進行國葬。

第二,鑑於支那軍隊如此沒有武士道精神的偷襲和如此兇殘的槍殺蓮沼潘閣下,大本營決定向支那戰場增兵三個師團,並派兵圍剿蒙疆地區的土八路,爲蓮沼潘閣下報仇雪恨。

第三,經大本營研究決定,由第二十六師團師團長後宮淳中將接任駐蒙軍司令官,指揮駐蒙軍剩餘的部隊,儘快平定局勢奪回張家口。

這個消息一出中國方面頓時一片譁然,原本大家對於獨七旅的戰績持懷疑態度,沒想到不等獨七旅出來澄清日本方面就忍不住跳了出來。

而且這一次日本方面沒有像以往那樣一上來就否認,反而“大大方方”的承認打了敗仗,陸軍中將蓮沼潘確實戰死在了張家口。當然了,人家報道的重點不是這些,而是中國人是何等何等的卑鄙無恥,多麼多麼的陰險狡詐,相反蓮沼潘將軍是何等何等的英勇不屈,面對數十倍敵人的圍攻,寧願與城池共存亡,最後英勇無比的慘死在了敵人的屠刀下。

然而,後面那些和中國人有什麼關係,對於中國民衆來說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的軍隊又打了大勝仗,哪怕真的像日本媒體報道的那樣,八路軍獨七旅是依靠偷襲打下的張家口,那也是本事兒。

反正只要能打死日本鬼子的那就是英雄,別問用什麼方法!況且這次打死的還是日軍的中將司令官,這可是一場空前大捷。一時間全國民衆紛紛走上街頭進行示威遊行,民衆的抗日熱情空前高漲,而馬錚這個名字再一次響徹大江南北。

第993章 植田的決斷第159章 窯洞夜話第1008章 動用預備隊第338章 山下奉文第686章 憂慮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897章 宣化—日軍的墳墓第179章 全殲波田支隊第282章 閻老西的目的第849章 瘋狂的日本第695章 試探**手第889章 趣事逸聞第278章 手術第934章 截殺筱冢第404章 戰役打響第167章 獨七師的防區第472章 狙殺馬大戶第208章 謹慎的黑田重德第1197章 大團圓第654章 陳紹寬第115章 駐蒙軍的動向第580章 疑點第757章 密雲破敵第250章 刺殺第1028章 攻防天津第753章 瘋狂的日軍第1043章 驅狼吞虎第272章 突發事故第20章 全殲武田大隊第1186章 絕殺第374章 承德攻防戰第605章 合作愉快第585章 李瀾清和亨利第689章 戰意昂揚第428章 換俘與毒計第765章 戰休第213章 痛打落水狗第1106章 沸騰的民衆第661章 傘兵來襲第498章 陽谷爭奪戰第331章 馬錚所部出手了第1137章 不祥的預感第765章 戰休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909章 淡定的植田到一第693章 馬錚的推斷第901章 準備反擊第622章 菜鳥航空兵的首秀第210章 蘇聯人的傑作第907章 33師團的決心第995章 閻老西的精明小算盤第567章 川軍威武第457章 殺手鐗第139章 審問鷹森孝一第335章 劃分防區第1193章 中國無戰事第718章 石友三斃命第2章 糟糕的情況第150章 人精閻老西第400章 血債血償第362章 隆化殲滅戰第203章 陷入泥潭的日軍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一干一百六十七章 僞滿遷都第385章 興和保衛戰第978章 壓寨相公馬德勝第187章 湖口大空戰第823章 被包圍第535章 張鐵集第975章 國運的賭博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581章 杉山元要走第442章 日軍高層的分歧第949章 大本營的至高權威第104章 有想法有魄力第190章 再下一城第8章 戰前訓練(二)第1051章 戰魂碰撞第286章 比鬥進行時第6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328章 謀劃綏西第1173章 通電起義第690章 綏察軍區的家底兒第979章 想當漁翁的馬崢第739章 相互算計第756章 下遵化第1182章 驚天鉅變第201章 情況有變第696章 土八路要逃?第395章 熱河大捷第1147章 掌聲如雷第1010章 二佔天津第740章 兵圍代縣第800章 應對之策第1106章 沸騰的民衆第1087章 打聊城第550章 下元熊彌的陰影第534章 冀南見!第816章 重兵壓境第1152章 七臺河戰役
第993章 植田的決斷第159章 窯洞夜話第1008章 動用預備隊第338章 山下奉文第686章 憂慮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897章 宣化—日軍的墳墓第179章 全殲波田支隊第282章 閻老西的目的第849章 瘋狂的日本第695章 試探**手第889章 趣事逸聞第278章 手術第934章 截殺筱冢第404章 戰役打響第167章 獨七師的防區第472章 狙殺馬大戶第208章 謹慎的黑田重德第1197章 大團圓第654章 陳紹寬第115章 駐蒙軍的動向第580章 疑點第757章 密雲破敵第250章 刺殺第1028章 攻防天津第753章 瘋狂的日軍第1043章 驅狼吞虎第272章 突發事故第20章 全殲武田大隊第1186章 絕殺第374章 承德攻防戰第605章 合作愉快第585章 李瀾清和亨利第689章 戰意昂揚第428章 換俘與毒計第765章 戰休第213章 痛打落水狗第1106章 沸騰的民衆第661章 傘兵來襲第498章 陽谷爭奪戰第331章 馬錚所部出手了第1137章 不祥的預感第765章 戰休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909章 淡定的植田到一第693章 馬錚的推斷第901章 準備反擊第622章 菜鳥航空兵的首秀第210章 蘇聯人的傑作第907章 33師團的決心第995章 閻老西的精明小算盤第567章 川軍威武第457章 殺手鐗第139章 審問鷹森孝一第335章 劃分防區第1193章 中國無戰事第718章 石友三斃命第2章 糟糕的情況第150章 人精閻老西第400章 血債血償第362章 隆化殲滅戰第203章 陷入泥潭的日軍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一干一百六十七章 僞滿遷都第385章 興和保衛戰第978章 壓寨相公馬德勝第187章 湖口大空戰第823章 被包圍第535章 張鐵集第975章 國運的賭博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581章 杉山元要走第442章 日軍高層的分歧第949章 大本營的至高權威第104章 有想法有魄力第190章 再下一城第8章 戰前訓練(二)第1051章 戰魂碰撞第286章 比鬥進行時第6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328章 謀劃綏西第1173章 通電起義第690章 綏察軍區的家底兒第979章 想當漁翁的馬崢第739章 相互算計第756章 下遵化第1182章 驚天鉅變第201章 情況有變第696章 土八路要逃?第395章 熱河大捷第1147章 掌聲如雷第1010章 二佔天津第740章 兵圍代縣第800章 應對之策第1106章 沸騰的民衆第1087章 打聊城第550章 下元熊彌的陰影第534章 冀南見!第816章 重兵壓境第1152章 七臺河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