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

對於這種不擇手段的做法,政委很是不贊同。因爲這種做法,不僅僅最終損失的是中國人。而且一旦被日軍揭露,在輿論上會對我軍很不利。再看看楊震提到這些假幣的時候,臉上一副不以爲然,理所應當的表情,就更加搖頭。

儘管知道眼前的這個年輕將領現在的職務已經和自己平級,而且在中央和主席那裡,更加受到重視。但作爲前輩和老兵來說,他覺得有些事情自己還是要說的。只是他剛要想說些什麼,卻是在旁邊的司令員示意之下,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儘管政委在聽到楊震的這番話後,臉上不悅的表情掩飾的很好。但作爲南昌起義時期,就在一起戰鬥。紅軍時期一個任總參謀長,一個任紅一軍團政治委員。在長征時期,又一個擔任先遣隊司令員,一個擔任政委的老戰友、老搭檔,就坐在他身邊的司令員那裡會看不出來?

而對於楊震的這一手的作用與危害,作爲一名從軍幾十年,軍齡比楊震的年紀還大的老帥,他那裡會不明白?雖說作爲一名地道的軍人,他並不明白金融的重要性。但是他也知道,一支軍隊沒有一個可靠的財政來源會是一個什麼結果。

從軍三十餘年,因爲無餉而譁變的軍隊他看的太多了。即便是當年的紅軍,也爲了應對國軍的封鎖,自己印刷貨幣,通過打土豪籌集經費。眼下的各個敵後根據地,也都在發行自己的貨幣。就是爲了應對日僞軍的封鎖,搞活各個根據地的經濟。

說的低俗一點,部隊行軍作戰離不開錢,吃喝拉撒也離不開錢。但是對於製造對方的貨幣,搞亂對方的金融他還是第一次聽到。只是儘管第一次聽到金融戰這個名詞,並不清楚究竟是這個金融戰是怎麼一回事。

他也清楚一旦大批假幣流向市場,將會帶來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但是作爲一個過來人,過去各地的軍閥爲了籌集軍餉,撈取錢財而濫發貨幣,還有日軍佔領初期爲了搶奪物資而發行的軍票給百姓帶來的危害,他還是很清楚的。

多少人因爲這些就是爲了斂財而發行,即沒有保證金,數量也沒有限制,甚至一文不值的貨幣家破人亡他還是清楚的。過去的那些還有一定流通能力的貨幣,危害尚且如此之大,更何況他們印刷的那些假幣?

日本人對東北的掠奪,運回本土的只是各種礦產、木材、糧食等資源和真金白銀。這些出了東北就沒有地方要,甚至緊鄰的日本殖民地朝鮮都不允許流通的僞滿幣,日本人是不會運回國的。

這些假幣帶來的損失,最終轉嫁到的還是日佔區的中國人頭上,倒黴的還是中國人。這一點,就算是身爲軍事幹部的司令員,也能清楚的看出來。這恐怕是一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鬥。而且損失的都是那些最普通的老百姓。

但對於他來說,雖說對楊震這一手也是相當的不贊同,但是他覺得眼下並不是談這個的時候。自己這個曾經的老部下這麼做,必然要有他的理由的。有些事情,還是不要過問太多的爲好。尤其是從自己的這個老搭檔面上的表情來看,肯定是相當不滿意的。

眼前這個年輕人,雖然歲數年輕,但已經是與自己兩人平級的大戰略區的司令員。而從中央今後的部署來看,東北在整個戰局之中,將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老首長,那只是人家對自己的尊重。現在無論是從實力對比,還是從其他的方面,人家可是底氣比自己強的多。

如果自己這個搭檔說話太直接,年輕人又好面子,指不定又是怎麼一回事了。爲了打消政委的念頭,司令員立即岔開了話題。在讓警衛人員將東西搬走,並讓政治部的幹事將其中的絕大部分滋補品和營養品,都送到各個野戰醫院。

司令員制止了楊震想要勸說的舉動,將楊震拽到了飯桌子上後,親自動手給他盛上飯後纔開口道:“楊震同志,我對你的那個警衛排很感興趣。你看你這次來能不能留下幾個人,給我們也培養出這樣一批人員來?”

“我知道你們的部隊,在中央訓練出一批類似的人。不過我總感覺中央那裡你們訓練出來的部隊,你的這個警衛排有些不同。除了武器之外,你的這個警衛排在戰術上的運用也有很多不同。”

“除了警衛工作之外,其戰術運用也相當的漂亮。而且你的這種戰術運用,雖然看起來不是太起眼。但是在那種狹小空間之內作戰,卻是極爲有用的。尤其是在解救我軍被俘人員的時候,可以說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楊震同志,你是清楚的。關內各個根據地的部隊,在頻繁的反掃蕩過程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人員被俘的情況。而其中也有可能會有我黨政軍重要的人物,因爲各種原因被俘。這次冀中軍區在反掃蕩過程之中,就有一名軍分區司令員、一個副司令員,以及幾個團長被俘。”

“而在太行山區的反掃蕩作戰之中,十八集團軍總部秘書長兼任北方局秘書長,也被日軍俘虜並殺害在太原。如果我們有一支類似你們這樣的武裝,就算有人被俘,也不是一點營救希望也沒有。”

“而且這次日軍連續發起的對我敵後根據地的掃蕩,其採取的新戰法和新戰術,給我們帶來的損失太大了,破壞性也相當的大。如果我們各個根據地都有一支類似的武裝,在與日軍作戰的時候將會有一個極大的幫助。”

司令員就是司令員,到底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這眼光比一般的幹部,要精準的多。一眼就看出楊震的警衛排,在此次營救行動之中採用戰術的作用。這種戰術,不僅設計的極爲巧妙,而且實用性相當的強。

日僞軍對我軍被俘人員,一向看押嚴密。尤其是對身份已經暴露的高級指揮員,更是重兵看守。在日僞軍看來,這些人都是大魚。在多次反掃蕩中,我軍爲了營救被俘人員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在尤其是爲了營救一些高級被俘人員,往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在那位十八集團軍秘書長兼北方局秘書長被俘之後,現任代理太行軍區司令員、一二九師長那位四方面軍原總指揮,立即調動兩個僅剩的沒有遭受太大損失的,也是根據地內所剩不多的主力團截擊日軍掃蕩部隊試圖營救。

但在各支營救部隊在日軍阻擊之下傷亡慘重,太行軍區留在老根據地所剩不多這兩個主力團中的一個被打垮,團長、政委在日軍的空襲之中雙雙犧牲,部隊傷亡三分之一,部隊幾乎是成建制的被打垮。在參謀長的指揮之下,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擺脫日軍的反撲。

這個團是太行軍區主力北調之後,留守在根據地所剩不多的主力團。也是其中唯一一個完全是由老部隊組成,沒有新升級的地方武裝的團。團長和政委,一個是經過長征的老紅軍,一個是參加過一二九運動的老骨幹,更是根據地內不多的燕京大學高材生。這個團被打垮,尤其是團長、政委的犧牲,讓司令員在接到電報後心疼了好長的時間。

在司令員看來如果各個根據地都能有這樣一支部隊,今後再採取類似的營救行動時候,成功率要高的多,損失也會小的多。擁有專業的戰術,專業的素養和專業的裝備,不是臨時抽調的部隊可以相比的。

最關鍵的是,從此次無論是冀中軍區還是太行、太嶽、北嶽區反掃蕩的情報彙報來看,日軍在此次掃蕩之中採取了多種新式戰術。不僅實施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等一系列殘酷異常的政策,以及鐵籠等一些列戰術。

還組織了大量化裝成老百姓或是我軍部隊的特種小分隊,在大部隊的掩護之下或是在日軍掃蕩之前秘密滲透進入各個根據地。專門襲擊我高級指揮部,暗殺或是捕獲我軍高級指揮員。引導日軍飛機對我軍高級指揮部進行空襲,打亂我軍指揮系統。以及破壞兵工廠、糧食儲備地等一系列重要目標。同時引導日僞軍大部隊,尋找我軍主力。

這些日軍部隊在裝備上,不僅除了擲彈筒之外,其餘的武器採用的全部是捷克式步機槍和駁殼槍。而且還大多數人至少懂得漢語,甚至相當一部分的人,就連地方方言說的也相當的流利。

此次太行山區反掃蕩作戰,十八集團軍兵工廠和總部,以及一二九師兼太行軍區司令部,太行邊區行署和地委,就曾經多次遭受日軍小股部隊襲擊損失慘重。相當一部分地方幹部就陣亡或是被俘在這些人的手中,兵工廠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相當一部分儲備的裝備和物資,被縱火燒燬或是炸燬。

這些人雖說兵力不多,但破壞性卻是相當的大。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之下,也使得關內各個根據地急需組建類似的作戰部隊,以打破日軍採取各種對我軍高級將領和一些重要機關的破壞企圖。

對於挺進軍,乃至關內正在處於反掃蕩的部隊來說,這也算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一種以毒攻毒的戰法。儘可能的遏制住日僞軍這種特殊戰法,對根據地的破壞,這也是司令員向楊震提出這個要求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

說實在司令員的這個要求,並不是太過分。司令員的心思,楊震也很立即。但是這個要求,卻是讓楊震多少有些爲難。裝備到好說,在直屬偵察旅的倉庫之中,就有現成的儲備裝備。雖說數量不是太多,但是先給挺進軍組建一支類似的部隊絕對沒有問題。

只是這種部隊是需要長期的和極其艱苦的訓練,才能培養出來。甚至形成最基本的戰鬥力,也需要大半年的時間。這些戰術也不是基本的步兵戰術,經過三四個月的速成訓練,就可以培訓出來。更不是一般的偵察連隊,只要有老兵戰鬥力就形成的非常快。這是一種全新的作戰模式,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培養出來。

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三百一十三章 防着這個傢伙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自欺欺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響之勾心鬥角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二百零九章 你不能再帶兵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二百零四章 調整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三章 岡村寧次的判斷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九十八章 站在門檻處的日軍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氣,再穩一穩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羣土匪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三百一十八章 修羅外道第二百二十二章 採取一切手段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纔有得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二百三十章 中央的小手腕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傷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八十章 我們要給與足夠的信任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十四章 誓言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九十六章 特訓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杜開山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們自己改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
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三百一十三章 防着這個傢伙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自欺欺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響之勾心鬥角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二百零九章 你不能再帶兵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二百零四章 調整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三章 岡村寧次的判斷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九十八章 站在門檻處的日軍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氣,再穩一穩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羣土匪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三百一十八章 修羅外道第二百二十二章 採取一切手段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纔有得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二百三十章 中央的小手腕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傷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八十章 我們要給與足夠的信任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十四章 誓言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九十六章 特訓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杜開山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們自己改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