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

而對於他的承諾,楊震只是一笑了之,並未對之做任何的評價。在楊震看來,東西沒有到手之前,所有的承諾只能是承諾而已。至於事情的發展,他也要看美英方面,是否能夠拿出誠意來。

反正年底他們承諾的裝備沒有運到之前,不管美英受到任何進攻,他都不會出動一兵一卒。而到了年底的時候,事實證明皮爾遜的確食言了。他答應的一百輛M三型輕型坦克,一輛也沒有運到東北來。在啓運之後,船隊直接接到美國命令,將這批坦克全部運到了北非,交給了損失慘重的英國人。

反倒是剛剛結束十字軍行動的英國人還是履行了承諾,不僅提供了二百三十輛他們在北非繳獲的意大利L六輕型坦克和M十一、M十三型坦克,六十餘輛最新式的M十四式坦克和四十多輛德軍制式二型和三型坦克。以及一批德軍裝備的半履帶裝甲車,意大利製造的輪式裝甲車。

英國人自己不僅將承諾的意大利坦克全部送到位,答應的英制坦克也全部到位,還額外加了一百輛馬爾蒂達坦克和在十字軍戰役中繳獲的德制坦克。隨着美國工業動員的開始,英國人得到的性能超馬爾蒂達和十字軍兩種坦克的美製坦克,數量越來越多。

尤其是美製M三輕型坦克和M三中型坦克的抵達,讓英國人初步有了可以與德軍四號坦克相抗衡的坦克。這兩種性能多少已經落後的英制坦克,到四一年底便已經從英軍一線部隊撤裝。對於這些已經換裝下來的坦克,英國人自然大方的緊。

當然英國人,也不是所有曾經的承諾全部履行到位。之前答應的颶風戰鬥機,就被轉讓給了蘇聯人。那批美製戰鬥機,則被他們自己留下用於北非戰場。而那批意大利坦克和德國坦克,也是蘇聯人不要的。

蘇聯人不想在戰場上,去因爲這些戰利品去挨自己人的炮彈。而且英國人也不想讓這些破爛貨,蘇聯人對自己產生一些不好的印象。所以英蘇兩國這次出奇的痛快,誰也沒有剋扣這些坦克。

甚至就連馬爾蒂達二這種英軍援蘇的主力坦克,蘇軍也痛快的放行了。因爲這種坦克,在蘇軍之中實在是相當一個雞肋。打不過德軍的坦克不說,最關鍵的是跑還跑不過。其行動結構,在蘇聯的氣候之下毛病百出,出勤率低的嚇人。就連配屬步兵,都沒有人願意要。一些蘇軍將領甚至寧願使用老式的快速式,也不願意使用這些英國貨。

儘管此時對坦克已經極度缺乏,在得到美國人承諾,將援助蘇聯人相同數量的美國製造的最新式中型坦克之後。對這種坦克本身印象就不好蘇聯人對英國人的運輸行動,並沒有進行任何的剋扣和佔有。

甚至在下一年年初出現的扣留美國援助抗聯坦克事件之後,爲了堵住抗聯的嘴和平息美國人的怒火。蘇聯人甚至將英國人援助給自己的這種坦克,轉交給了抗聯一部分。只不過蘇聯人此舉爲了補償,還是爲了甩包袱,或是藉機要求美國人提供更多的新式坦克,就不爲楊震所知道了。

雖說這些坦克都是英軍在北非戰場上,接收美國坦克之後淘汰的,或是即便是蘇聯人也有些看不上二手貨。或是繳獲的除了意大利人自己之外,幾乎沒有人看上眼的戰利品。並且甚至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戰傷,但是好賴讓楊震還是架子的兩個裝甲旅補充完畢。

那些意大利製造的L六型輕型坦克與M十一式坦克雖說因爲過於落後,尤其是裝甲薄、火力弱等原因,已經沒有在戰場上使用的價值了。楊震可不想讓自己寶貴的坦克兵,駕駛這些薄皮棺材,去對付戰場上相當瘋狂的日軍。

但是對於楊震來說,這些坦克卻並非是沒有絲毫的用處。這些坦克在抵達抗聯不久,除了部分用於訓練之外,大部分與在此次作戰之中繳獲的日軍坦克,或是坦克殘骸中完好的底盤,一起被改裝爲自行火炮、自行高射炮、戰場坦克回收車。

甚至代替數量始終不足的美製牽引車和蘇制拖拉機,作爲大口徑火炮的牽引車使用。不僅幾個裝甲旅的自行火炮團,自行高炮營全部被補充齊全。每個旅的修理營,還組建了一個戰場坦克回收車連。

至於那些已經被英國人用自己製造的四十毫米火炮換掉原有四十七毫米,或是三十七毫米的坦克炮的意大利制M十四,德制三號坦克,再加上英制坦克和二號坦克,以及德制和意制的裝甲車和半履帶車,則被他編入了部隊。這批坦克即便在大規模的美援抵達之後,抗聯也一直使用到抗戰結束。

美國人答應的事情沒有做到,反倒是英國人沒有點頭的事情,倒是做到了。儘管英國人的動機並不單純,直到日軍已經在馬來亞登陸,也沒有放棄勸說楊震出兵替他們分擔東南亞防務的打算,但該做的英國人已經做到了。這些事情自然是拍着胸脯保證的皮爾遜不知道的。

眼下雖然沒有達成自己所有目標,但是對於皮爾遜來說,畢竟達到了自己大部分的希望。楊震的承諾,他還是相信的。楊震這個人在他看來,的確是有些陰險狡詐、詭計多端,但是還算的上是一個守誠信的人。尤其是在這種事情上,他是不會也不敢哄騙自己的。

而相對於一臉心滿意足的皮爾遜來說,一邊可以清楚的感覺到楊震身上壓力的李延平,則有些擔心的看着楊震。儘管沒有對楊震的這個承諾,發表任何的意見,但是李延平也清楚這是一個交換。

等到將皮爾遜送走之後,李延平才轉過頭來看着一臉疲憊的楊震。看着李延平轉過頭來神色略微顯得擔憂的看着自己,楊震微微搖了搖頭示意自己沒有什麼事情。疲勞只是暫時的用腦過度引起的,還不至於垮掉,。

楊震站起身來,看着窗外已經下了一天一夜,非但沒有停下,反倒是有越來越大趨勢的雨。一把推開窗子,讓雨水飛濺到臉上,感覺那雨水中夾雜着的一絲絲涼氣。在雨水夾雜的涼氣衝擊之下,楊震頓時感覺到神清氣爽,剛剛的疲憊轉瞬之間便不見。但楊震沒有立即和李延平交談,而是就站在窗子前邊不知道在琢磨什麼。

沉默良久,楊震才轉過身來先對李延平開口道:“老李,科瓦廖夫那邊我就暫時不見了。你和他接觸一下,如果還是王光宇的事情,就不要理會他們。內部有什麼分歧,讓他們來找我。爲了一個屁大點的事情,不處理我們自己的人就難受是不是?”

“我們內部什麼都好,就是有人願意因爲一文不值的事情,動不動就上綱上線。總是用懷疑的眼光,打量別人。好像就他是最正宗的布爾什維克,除了他們自己,別人參加革命都是爲了投機似的。”

“這種作風要不得,更不能灌輸他們這個毛病。這些人雖說也不是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但是他們對部隊成長與壯大的威脅更大。只要我當抗聯總司令一天,我的部隊裡面就絕對不許有整人爲生的那種人生存的地方。”

楊震的這番話,只能讓李延平苦笑。楊震都已經針對這件事情,做了最後的表態,他還能怎麼說。對於楊震針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李延平倒是與郭邴勳差不多,可謂都是多少有些震驚加上意外。

擅自越境不說,你的部下將人家的軍用倉庫連拿帶搶,除了一堆沒用的軍裝之外,什麼都沒有跟人家留下。這對於那個國家來說,都算不上小事。要知道在國際慣例之中,這種行動通常都意味着直接的宣戰。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眼下的外蒙古還是蘇聯人承認的獨立國家。雖說這個獨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傻子都知道。但蘇聯人,就認爲外蒙古是獨立國家。除非你有能力,將他們強行收回,否則你也沒有辦法。國弱於人,只能徒呼奈何。

王光宇此舉,實際上已經是無異於對外蒙,以及外蒙古身後的蘇聯人宣戰。這種可以說是把天捅一個窟窿的行爲,在楊震的眼中居然就是屁大一點的事情。這還能讓李延平怎麼說?他也無法說什麼。

如果蘇聯人不是眼下自顧不暇,以蘇聯人無風都三尺浪的性格來說,不報復就怪了。這在別人那裡足以引發兩國戰爭的事情,在你這裡只是屁大點的事情。這種話,恐怕也就是你敢說。就是換了任何一個國家,包括蘇聯那位強硬的領袖也恐怕沒有這個豪氣吧。

李延平儘管不同意給這件事情的直接責任人王光宇以撤職處分,但是認爲給一個黨內處分還是要的。結果到了楊震這裡意思,居然只給了一個連檔案都不進入的行政警告就完事了,連黨內處分都沒有給。而除了王光宇之外,其餘的政委、參謀長等人,任何處分都沒有。

至於直接責任人任光,只給一個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而且這個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的原因,居然是處理事情考慮不全面,而引發嚴重後果。與打劫蘇聯倉庫,引起兩黨紛爭這麼重大的事件,沒有一絲的關係。他的這個處分原因,在李延平看來怎麼理解都是因爲他沒有徹底的毀屍滅跡。

楊震親自決定的這個處理結果,多少讓李延平也感覺到有些過了。只是楊震堅持,他也不好說什麼。原本按照李延平的意思是王光宇、易建平黨內警告處分,直接責任人任光黨內嚴重警告,行政撤職處分。現在楊震這麼一插手,幾乎除了任光算的上處分之外,其餘的幾個人連一頓批評都算不上。

好在蘇軍眼下在西線正是一路潰敗的時候,也就顧不上東邊外蒙。別說物資了,就連原來的駐軍都撤的一乾二淨。而整個遠東與西伯利亞這兩大能夠威脅到抗聯的軍區,兵力也不足戰前的十分之三四了。就算想報復,也沒有那個實力。

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三十章 毀滅 (2)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三十五章 龍入大海 (2)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四百五十二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要在放放血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六十五章 判斷失誤帶來的被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七十九章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2)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六十九章 奔襲(2)第一百七十五章 入城紀律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圖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買到飛機的原因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們身上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224章 總部的回覆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一百六十八章 急紅眼的大本營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響之勾心鬥角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二百三十八章 優勢與劣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日軍新式機槍的威脅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
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三十章 毀滅 (2)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三十五章 龍入大海 (2)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四百五十二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要在放放血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六十五章 判斷失誤帶來的被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七十九章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2)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五百六十三章 也是一種歷練第六十九章 奔襲(2)第一百七十五章 入城紀律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圖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買到飛機的原因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們身上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224章 總部的回覆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一百六十八章 急紅眼的大本營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響之勾心鬥角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二百三十八章 優勢與劣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日軍新式機槍的威脅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