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

楊震下好了魚餌就等日軍上鉤。只是讓他感覺到有些意外的是,作爲被釣的對象,第二師團卻是遲遲就是不咬鉤。爲了在做的逼真一些,楊震通過郭邴勳給全權指揮浩良河一線戰事的趙尚志下達了三旅與三分區部隊,對浩良河一線之日軍二十五師團十四聯隊全線反擊的命令。

爲了將架勢擺足,除了將王光宇的一旅調出羣策山隱蔽地,在日軍偵察機面前擺出一副隨時西進的架勢之外。楊震甚至將軍區直屬火箭炮團的一個營僞裝成主力,也調至浩良河一線參戰。

在三旅與三分區部隊對浩良河一線展開全線反擊後,原來攻勢的興奮度只持續了兩天後,又轉爲萎靡不振,打的是半死不活的二十五師團在桑原四郎中將指揮之下,也突然猶如吃了偉哥一樣,振奮起來。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空中支援之下與三旅展開了反覆激戰。

浩良河一線打的是熱火朝天,但東安一線的日軍第二師團的攻勢卻非但沒有加強,反倒力度有些下降。原來採取的三個聯隊一線平推戰術,受制於地形不得不改爲一個聯隊主攻,三個聯隊策應。第二師團在打到東安一線後,攻擊陣型變成了一字長蛇陣。

實際上面對第二師團這個一字長蛇陣,楊震實在是有些心癢癢。眼下的日軍擺出的這個陣型正是全線反擊的最好時刻。只是眼下第二師團遲遲不分兵,足有四個聯隊。加上輔助兵力,兵力近一萬六千之衆。

以第二師團表現出的戰鬥力來看,自己若是選擇此時反擊,至少要調集三萬以上的兵力。可自己眼下除非終止其他方向戰鬥,將正在與富錦方向出擊的日軍十一師團一個支隊激戰的一分區基幹團,再加上浩良河一線的所有兵力全部調回來,否則就是砸鍋賣鐵也湊不出這麼多的兵力來。

而且從這幾天的戰事之中,第二師團表現出的極爲強悍的戰鬥力,快速的反應速度,各聯隊之間默契的配合來看,如果自己在其分兵之前貿然出擊,反倒有可能打蛇不成,反被其噬。這條蛇可不是一條小蛇,而是一條龐大的巨蟒。

就在楊震爲第二師團遲遲不咬鉤而有些焦急的時候,第二師團司令部之中也正爆發着激烈的爭吵。爭吵的主角正是賴在第二師團不肯走的服部卓四郎中佐,與第二師團長安井藤治中將。

說實在的身爲一名中將與一名中佐爭吵,對於安井藤治來說,實在是有失身份。但這位整天催促他利用對手腹地空虛,採取分兵合擊的中佐實在讓他有些過於憤怒。對於服部卓四郎口口聲聲說對手已經將主力調集至浩良河一線的情報,安井藤治並不相信。

在安井藤治中將看來,浩良河一線距離東安的直線距離並不遠。如果對手想要對自己下手,百餘里,不過是兩個晝夜行軍距離說趕回來就趕回來。二十四師團分兵後的結局前車之鑑不遠,他安井藤治不想重蹈這個覆轍。

而且對於關東軍特別情報部與情報部之前攜手做的那件事情,安井藤治並不相信。他甚至對關東軍情報部都有些不信任。在他看來,要是這個該死的情報部真有他們吹噓的一半能力,對手也不會在短短半年之內壯大的到如此。難道那些訓練有素的士兵,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至於這位服部卓四郎的所謂作戰計劃,安井藤治可謂是極端的蔑視。在安井藤治看來,這位服部卓四郎中佐除了膽子大,能惹事之外,沒有任何一個長處。之前他口口聲聲的說對方已經失去統一指揮,在皇軍的攻勢面前只能各自爲戰,但卻又與眼下對手向浩良河一線重兵集結的新情報有所衝突。

按照這個傢伙與關東軍情報部那些廢材的評估,以及所謂的作戰計劃。對手現在應該是處處被動作戰,分兵抵抗皇軍的進攻,互之間不可能有配合。因爲他們失去了統一的指揮,只能各自爲戰。

的確這個傢伙所謂的證據很確鑿。通過審訊對方被俘人員,可以得知這幾天與自己作戰的不過是對方一個旅。而且在長達數日的作戰之內除了只能依賴隨身攜帶的彈藥作戰之外,沒有得到過哪怕一個援兵。

當然無論是安井藤治還是服部卓四郎都不知道,他們這個情報已經過時。但正是這一點,在安井藤治看來並不代表全局的芝麻大點的事情,才讓服部卓四郎當成了說服自己的理由與證據。

在接到對方主力向浩良河一線集結的情報後,安井藤治曾想看看這封與之前那些所謂的情報相比,簡直是驢脣不對馬嘴的情報,會不會讓服部卓四郎老實一點。結果他卻低估了這個傢伙的臉皮的厚度。

這個傢伙非但沒有認爲自己之前的判斷是錯誤的。甚至還以此爲證據直截了當的告訴安井藤治,對方眼下後防空虛,正是分兵奇襲的最好時機。他這個不以自己之前的錯誤爲恥,反倒有些洋洋自得的樣子,讓安井藤治非常的反感與討厭。

眼下戰場上覆雜的形勢,讓安井藤治只相信自己的判斷。在他看來一支幾次重創關東軍,甚至幾乎成建制的全殲了關東軍一個師團,給關東軍帶來的傷亡幾乎不比在諾門罕面對飛機、重炮與坦克齊全的蘇軍小到那裡去的軍隊,如果僅僅因爲指揮官失去指揮能力便喪失了鬥志,那還能稱的上戰鬥力強悍?

的確,在中國軍隊之中一支部隊是否能打,是否頑強與自己指揮官的風格是有很大的關係。就像日軍之中,一個師團的戰鬥力是否強悍與其徵兵所在的地域民風有很大的關係。越是富裕的地方,兵員的悍不畏死的決心就越差。

就比如日軍中的第一師團與第四師團那樣。這兩個徵兵地域主要在自古就是日本最繁華也是商業氣氛最濃的東京與大阪的師團,官兵的強悍程度與來自貧窮地區的仙台、熊本兩地的第二師團與第六師團壓根就沒有辦法相比。

但安井藤治並不認爲一支指揮官的傷亡就會影響一支部隊的作戰,甚至是分崩離析。的確這種情況在中國軍隊中並不少見。東北軍在那位少帥被捕之後,不也是被支那政府搞的分崩離析嗎?

不過在安井藤治看來,眼前的對手卻是與一般的中國軍隊不同。其內部的凝聚力很強,團結性也很好。否則也不會屢屢的給予關東軍以重創。固然最高指揮官因傷失去指揮能力,會對這樣的一支部隊帶來一定的影響,但絕對不會是絕對的。

如果一支王牌部隊因爲更換了指揮官,就分崩離析,那就不能成爲一支王牌部隊。就像自己的第二師團一樣,無論換了多少任師團長,戰力卻依舊是皇軍之中的第一。所以服部卓四郎說的對手失去了最高指揮官,便會亂套各自爲戰的話,在他看來純屬狗屁不通。

有了這麼一個先入爲主的認識,安井藤治對於服部卓四郎催促他分兵迂迴的建議極爲冷淡,也就在合情合理之中了。而他一再的拒絕服部卓四郎半是建議,半是依仗着梅津美治郎授予的督戰全力,拉虎皮做大旗的命令的態度也正是讓服部卓四郎暴跳如雷的主要原因之一。

兩個人在激烈爭吵過後,直接的後果就是第二師團的攻勢雖然依舊犀利,但是力度與之前相比卻也是銳減,甚至在服部卓四郎眼裡簡直就是敷衍自己這督戰官。這其中固然與地形不利有一定的關係,但也不能沒有安井藤治對服部卓四郎的一種變相警告。

對於安井藤治此舉大爲不滿的服部卓四郎在第二師團上下好一陣子活動,試圖鼓勵那些好戰成性,做夢都想佩戴上將軍軍銜的年輕基層軍官,讓他們充分發揮日軍內部乘風的下克上傳統,對師團長的命令置之不理,自由行動。

只是讓服部卓四郎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師團那些年輕、狂熱的軍官們雖然也對師團長過於保守的戰術有些不滿。但是對這位整天擺出一副欽差大臣架勢,賴在第二師團不走的傢伙更是反感。而且服部卓四郎也小看了安井藤治對第二師團的控制力度。

早在第二師團集結的時候,自己也是從年輕時候渡過,知道自己屬下這些年輕軍官頭腦發熱的時候能做出什麼事情的安井藤治,就曾嚴厲警告對自己的那些與特設師團以及新編師團預備役出身的,相對保守的軍官相比異常衝動的年輕軍官。

安井藤治嚴厲告誡自己的部下,此次作戰非比尋常。若是有人不聽指揮擅自行動,無論他建立的功勳有多大,殲滅的敵人有多少,只要他安井藤治還在陸軍,就一定會將其送到北海道去數星星。

很明顯,安井藤治這番警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加上對服部卓四郎的討厭心情在作怪。

那些腦子裡面雖然充滿着極爲狂熱的建功立業想法的年輕軍官幾乎沒有人對他的鼓動動心。北海道是個什麼地方大家都知道。調到那裡去,幾乎就等於流放。

安井藤治以穩爲主的態度,以及師團上上下下所有人對自己冷淡讓服部卓四郎極爲憤怒。在幾次與安井藤治爭執無果之後,惱羞成怒的服部卓四郎再也不顧之前裝出來的一副儒雅相,直接向梅津美治郎參上一本。以相當惡毒的語氣狠狠的告了安井藤治一狀。

要說梅津美治郎不愧是深的日軍高層以及元老看中的人,做事就是爽快。在接到服部卓四郎的彙報兩個小時之內,便給安井藤治發來一封極其嚴厲的訓斥電報。梅津美治郎明確的告訴安井藤治,服部卓四郎的意思就是自己的意思。服部卓四郎的計劃是經過自己親自擬定的。你安井藤治必須嚴格的服從。

甚至在電報的末尾,梅津美治郎還加上了一句,你安井藤治就是升任軍司令官,可還在關東軍建制內。我梅津美治郎就算沒有撤換你的權力,但我還有向東京大本營建議換人的權力。

接到梅津美治郎這份電報,就算安井藤治再不情願,也只能不得不按照那個傢伙的什麼狗屁計劃行動了。下達完命令之後,安井藤治私下對第二師團十五旅團長片山省太郎少將抱怨,要是按照他一個師團抱團在一起,穩紮穩打的戰術。以第二師團的戰鬥力來看,此次進剿就算不能全殲對手,至少重創是沒有問題的。

但梅津美治郎大將只聽那個該死的服部卓四郎的話,並未吸取二十四師團的教訓。催促自己分兵迂迴。一旦如今的形勢是對手設置的圈套,恐怕將來倒黴反過來要是第二師團。

對於安井藤治對於分兵迂迴前景有些悲觀的分析,片山省太郎少將略微猶豫之後,還是道:“師團長閣下,您是不是過於多慮了?二十四師團是二十四師團,第二師團是第二師團。第二師團的戰鬥力可不是二十四師團的那些軟腳蟹可以相比的。”

對於片山省三郎的回答,安井藤治苦笑道:“片山君你是參加過支那作戰的軍官,這幾天的攻擊下來,難道你還沒有看清楚對手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部隊嗎?這支軍隊的風格,你在支那關內作戰的時候,遭遇過嗎?”

片山省三郎聞言搖了搖頭道:“師團長閣下,這支土匪武裝其裝備之精良、作戰意志之堅決、運用戰術之巧妙、各種火力搭配之合理,我在關內作戰時,無論在他們所謂的中央軍,還是被稱之爲雜牌的地方軍身上從未見到過。”

“不過我們也不能就此過於小心。服部君的那些情報雖然不能完全都是真實的,但大日本皇軍的情報收集能力,尤其是關東軍的情報收集能力,您還是應該相信的。這些情報中,雖然他們的首領失去指揮能力不太可信,但對其兵力調動的情報應該還是準確的。”

“而且您應該對第二師團的戰鬥力抱有信心。第二師團是大日本帝國陸軍之中,戰鬥力最強的師團。自組建以來,無論是日清戰爭、日俄戰爭還是滿洲事變無役不從,並披荊執銳爲大日本帝國創建了無數的功勳。我想這次的結果也並不會有什麼不同。”

安井藤治聽罷片山省三郎這番信心十足的回答,沉默良久才道:“你真的還認爲這是一支土匪武裝嗎?不,他們現在已經不再是土匪,而是一支地地道道的軍隊了。我們之前一直都太過於輕敵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從心的日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232章 狠毒第三百零九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四十五章 處 置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一戰的長遠影響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一百七十九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挺進軍面臨的五無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難解決的是心結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一十一章 老帥的憂慮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軍到了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第五百三十四章一個時代的恥辱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三章 整訓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從心的日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232章 狠毒第三百零九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四十五章 處 置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一戰的長遠影響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一百七十九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挺進軍面臨的五無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難解決的是心結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一十一章 老帥的憂慮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軍到了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第五百三十四章一個時代的恥辱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三章 整訓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