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

同時這些託卡列夫手槍在射擊的時候後坐力過大,速射的時候精度雖然強於毛瑟手槍,但比勃朗寧手槍要差很多。單手速射的時候,槍口上跳難以控制。尤其是應急射擊的指向性,相當的不好。這個缺點,對直屬偵察旅的作戰性質來說,無疑是相當要命的。

最關鍵的時候,在狹窄空間內作戰的時候,這種手槍的子彈剩餘的威力很多。雖說穿透力強,但也正因爲威力過大極爲容易形成跳彈,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傷亡。這也是蘇制託卡列夫手槍,最不受歡迎的一點。

與一般部隊將手槍作爲自衛武器,在戰場上使用的機會不多不同。對於直屬偵察旅來說,手槍是一種相當關鍵的近戰武器。尤其是在室內作戰或是近距離巷戰作戰的時候,因爲步槍或是衝鋒槍殺傷力過大,也笨重的多,所以手槍使用的機會相當的多。

而蘇制託卡列夫手槍,在這種情況之下,子彈穿透力大,停止作用小。在近距離之內,往往因爲穿透力大很難出現一槍斃命,敵人仍舊有反抗的情況。而對於經常遭遇巷戰以及室內作戰的直屬偵察旅來說,二十米以內的極近距離射擊,幾乎是家常便飯。

這一點託卡列夫手槍倒是與三八式步槍有的一拼,都是穿透力過大。尤其在近距離射擊的時候,彈道過於平直,而使得致死性相對差一些。但是這個缺點也許對於主要採取一百米開外遠射程的步槍來說,並不算是一個特別緻命的危險。但是對於手槍來說,那就是兩回事了。

在五到十米距離之內開槍,你的子彈穿過人家的身體。卻也因爲停止作用小,並未使得人家在第一時間徹底的喪失抵抗能力,讓對手還能有還擊餘力。那麼下一步,倒黴的就可能是你自己了。

而且過大的穿透力,在室內和狹小巷子內射擊很容易形成彈道極爲不規則的跳彈。跳彈這玩意可不是瞄準了射擊發射出去的子彈,壓根就沒有一個準頭。他可不會認識那個是敵人,那個是自己人。在狹小空間使用的時候,極易引起自己人的誤傷。

在去年夏季作戰的時候,直屬偵察旅的前身直屬偵察營,在配合部隊奪取東滿地區日軍要塞羣的時候。就出現過在室內交火,一槍致死三人的戰例。在對要塞內部進行最後清剿,與敵突然相遇的情況之下。一個戰士一發打出去的託卡列夫手槍彈,在穿透了一名日軍軍官之後,又打進了他身後的衛兵身體。

但接下來這發穿透力極強的子彈並未徹底的喪失殺傷力,在碰觸到牆壁形成跳彈後威力並未減小。這發擊穿兩個敵人之後碰觸牆壁的子彈,形成跳彈將打出這發子彈的戰士腦蓋骨又掀開。這名倒黴的被自己打出去的子彈擊中的戰士,當場犧牲。

而第一個被他擊中的那個傢伙,卻因爲子彈穿過自己的身體,並未徹底的失去戰鬥力。那個垂死掙扎的傢伙,使用自己南部十四式配槍,將後續的一名戰士打傷。參戰的抗聯官兵,不過擊斃日軍官兵兩人,自身反倒是一死一傷。

像這種因爲停止作用過低,穿透力過大。在室內或是空間狹小的巷子、院落作戰,使用手槍的時候,子彈在穿透對手身體碰到牆壁形成跳彈,反過來引起自身傷亡的戰例並不是這一例。而且這種手槍因爲指向性差,使得精度也多少受到一些影響。

這種手槍威力的確大,對於有簡單掩護的對手,殺傷力可以說是驚人。對手即便躲藏在沙發、汽車裡面,甚至郵桶後面,都很難躲開它的殺傷。但在室內或是狹小的巷子、院落內作戰的時候它的跳彈二次殺傷力,也是相當讓人頭疼。

最關鍵的是這種手槍沒有保險,單靠擊錘保險,極爲不可靠。走火和滑機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很多的時候,部隊爲了不因爲走火引起誤傷和暴露作戰意圖,只能在大動作的時候,將手槍內的子彈全部退出。

這種情況對於一般的作戰部隊來說,並不是什麼太大的缺點。若是野戰或是陣地戰,各級指揮員打到用手槍的地步,恐怕這場戰鬥已經註定輸掉了。但是對於特種部隊性質來說的軍區直屬偵察旅,可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了。

這種優缺點都很明顯的手槍,讓直屬偵察旅對它是又恨又愛。愛的是這種手槍結構簡單,穿透力大。即便對手有一定的掩護,也很難避開它的殺傷,而且其使用的手槍彈甚至在百餘米的距離也有一定的殺傷力。

最關鍵的是這種手槍可靠性還是可以,除了一些小毛病之外,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也是一般手槍無法相比的。即便在泥沙之中或是水中侵泡過,也是拿出來不用進行任何的清理,就可以直接打響。

恨的是這種槍,大毛病雖說沒有,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也相當的不錯。但這小毛病,也是多多。雖然堅固性足夠,但這卡殼的毛病也足以在戰場上要人命。而且在狹小空間作戰的時候,這二次殺傷力也足以驚人。

同時因爲穿透力過大,在近距離射擊的時候,很難一槍就給對手造成致命的傷害。這個時候,可沒有防彈衣那麼一說。手槍在近距離射擊,停止作用差,除非命中對手關鍵部位,否則給對手帶來的傷害,很多的時候不足以致命。這種手槍在近距離射擊,即便是命中對手,也通常是一槍倆眼,無法讓敵人徹底的喪失戰鬥力。

當然要是在二十五到五十米距離左右,這種手槍的殺傷力絕對是驚人的。一槍命中,最低也是輕傷。但是誰又能保證,每次開槍都會在二十五米的距離之外?尤其是在室內或是狹小的空間之內作戰的時候,開槍距離不到十米的情況,可是相當的普遍。

要知道軍區直屬偵察旅在使用手槍的時候,很多都是在室內或是極近的距離,無法使用其他武器,只能使用手槍的情況之下。如果在狹小空間內作戰,使用自動步槍,那無疑是嫌自己命不大。即便是抗聯裝備的中間型槍彈,在這種空間作戰,其跳彈殺傷力也是驚人的。

去年夏季會戰結束之後,直屬偵察旅很多幹部、戰士便打報告要求換槍。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幹部、戰士,認爲這種可以在二十五米距離內,穿透六釐米磚牆的手槍侵徹力大,結構簡單,也提出保留這種手槍。

經過反覆研究,鑑於勃朗寧M一九三五式手槍的優異性能,即便到後世很多年之內還是一款優秀的手槍。楊震還是決定從美國訂購了一萬支使用九毫米子彈,彈匣容量十三發,精度極佳。最關鍵的是停止作用好的勃朗寧M一九三五手槍,作爲直屬偵察旅配用戰鬥手槍。

不過雖然換裝了新式手槍,但直屬偵察旅原來配備的蘇制託卡列夫手槍,也並沒有完全退出裝備序列。每個作戰小組,也就是每個戰鬥班都保留了一到兩支。以便在必要的時候,保證穿透力。

至於其餘的作戰部隊,考慮到與衝鋒槍彈藥的通用性問題,以及一般部隊作戰任務不同,主要是以野戰爲主。即便是巷戰,機會也並不普遍。最關鍵的是費用問題,則繼續使用蘇制託卡列夫手槍作爲基層指揮員的配槍。

不過考慮到警衛部隊的特殊性,尤其是在城市內警衛時,手槍穿透力過大也很容易傷到老百姓。而在戰場上執行警衛任務的時候,一般使用自動步槍或是衝鋒槍。所以楊震給師以上幹部的警衛員,也換裝了這種手槍,作爲貼身警衛武器使用。

並不知道這種手槍出現在抗聯會有如此多原因的這位老帥,在感慨之餘也多少有些覺得抗聯現在裝備兩種口徑不同的手槍,此舉顯得有些浪費。一支軍隊裝備兩種口徑不同的制式戰鬥手槍,根本就沒有必要。

而且此舉在其他僅僅一個二級軍區,裝備的手槍口徑就達到十餘種。甚至很多手槍,每種只有幾發子彈。除了毛瑟手槍彈口徑比較統一之外,其餘的手槍根極少有口徑相同。在自己部隊,已經裝備了一種性能很優秀的戰鬥手槍的情況之下,另起爐竈新搞一種口徑完全不同的戰鬥手槍,無疑是一種浪費的舉動。

抗聯的標準配置的蘇制託卡列夫手槍,這位老帥曾經試射過給自己送糧食的部隊所使用的這種手槍。感覺到雖然有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後坐力有些過大,但是本身性能還是很出色的。最關鍵的是結構簡單,適應性極佳。而且威力甚至還在目前關內部隊裝備的各種駁殼槍之上,精度也要好於駁殼槍。

可以說在自己使用過的各種手槍之中,性能絕對是一流的。雖說精度與勃朗寧手槍相比,略差一些,後坐力也大得多。但是殺傷力卻要比勃朗寧手槍大的多。重量,也比毛瑟軍用手槍也要輕的多。與普遍作爲自衛手槍的勃朗寧手槍相比,更適合作爲戰鬥手槍使用。

拜此時的中國,幾乎成了世界各國輕武器展覽館的原因,這位從軍已經三十年的老帥。對於國內的各種手槍,雖然不能說都使用過,但是都很瞭解。對於蘇制託卡列夫手槍的性能,他還是很欣賞的。

這種手槍,很適合部隊目前整體文化水平較低的情況。所以他認爲抗聯,此時在搞一種手槍完全沒有必要,也浪費了本身就相對有限的資源。對於楊震搞兩種性能差不多的手槍,他雖然沒有說,但是顯得很不贊同。

但在隨後的戰鬥之中,一場剿滅一股滲透進來的日僞軍便衣隊,解救被挾持爲人質的挺進軍政治部宣傳部文工團團員的近戰之中。除了見識到抗聯警衛部隊的戰鬥力之外,他很快便以從軍三十年的眼光,敏銳的察覺到了楊震之所以搞這種手槍的用意。

這位老帥的觀察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在他的耐性耗幹之前,總算摸清楚了情況的負責擔任挺進軍總部警衛工作的警衛團長的彙報打斷了他的思路。只是這位警衛團長的彙報,卻是讓這位老帥很是惱火。

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價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魄力有餘、出奇不足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一百五十二章 賭徒性格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仗怎麼打?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三百章 我不是田登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覺不正常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難堪的第一天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許跑掉一個人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要獨吞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局突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聯人的交換條件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二百二十三章 請慎重考慮之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九十八章 錙銖必較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們做的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謀劃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鎖網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者計劃第三十七章 龍入大海(4)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二百三十六章 交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盤亂局第五十二章 誤會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三百七十章 堅持與反對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
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價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魄力有餘、出奇不足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一百五十二章 賭徒性格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仗怎麼打?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三百章 我不是田登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覺不正常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難堪的第一天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許跑掉一個人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要獨吞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局突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聯人的交換條件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二百二十三章 請慎重考慮之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九十八章 錙銖必較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們做的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謀劃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鎖網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者計劃第三十七章 龍入大海(4)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二百三十六章 交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盤亂局第五十二章 誤會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三百七十章 堅持與反對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