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

採取這種戰術需要大量的兵力,尤其是裝甲部隊。如果實施這種大迂迴穿插戰術,需要投入的兵力不單單只是一個奉天戰場。還有東線和南線,甚至是西線,都要投入大量的兵力擔任策應和支援。

但現在抗聯卻恰恰最缺乏的,就是滿足這種戰略需求的足夠兵力。尤其是在正面突擊也牽制了大量裝甲部隊的情況之下,除非將西線的所有坦克部隊抽調回來,否則楊震也拿不出足夠的裝甲兵力去實施這個戰略。

儘管這個戰術,在蘇德戰場上已經被證明極其成功。但日軍不是蘇軍,而抗聯也不是德軍。抗聯不僅實力無法與德軍龐大的機械化裝甲集團相比,就是初創的裝甲部隊,在各種裝甲戰術的運用上,也相差德軍太遠。

所以雖說困難很多,但讓楊震放棄這個想法的最關鍵問題。還是他認爲自己的部隊,目前還沒有能力實施這種大縱深迂迴穿插合圍戰術。尤其是裝甲部隊,還沒有這種能力。此次戰役之中裝甲部隊的作戰和行動上,暴露出大量的缺點和毛病。

這些缺點雖然眼下一時被戰果掩蓋,但作爲全軍的最高軍事主官,不可能只看到表面上輝煌,而對被輝煌掩蓋的問題視而不見的楊震。依舊敏銳的察覺出來,現在抗聯的裝甲部隊規模雖說不算小了,但是無論是在編制上,還是在指揮上出現很多的問題急需解決。

暴露出來的問題不解決,裝甲部隊至少短時間之內,是沒有能力去承擔這種大縱深穿插迂迴的作戰需要的。一支部隊能不能在戰場上,發揮其最大的作用、絕對不單單是裝備是否滿足需要的問題。

更多的還是戰術運用上能不能滿足需要,以及各級指揮員軍事素養和理論是否足夠。說白了,就是能力能不能配的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但現在裝甲部隊的表現,在楊震眼中卻恰恰不能滿足這個需要。

這不單單是東北戰場上參戰裝甲部隊的表現,並未如楊震當初預料的那樣盡如人意。而且就算在西線陳翰章親自指揮的,那次大縱深迂迴穿插作戰以及隨後的穿插作戰。在作戰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弱點和缺點。

在陳翰章的穿插行動之中,如果不是以坦克部隊集中翻越陰山天險,從日軍想象不到的地方直插綏南,達成了整體出其不意的戰略意圖。而且日軍部署在綏遠地區的蒙疆軍主力也悉數被調出,整個大同至包頭廣大地域兵力嚴重不足。給陳翰章的突襲,創造了一個先決的條件。

使得西線投入的裝甲部隊,能在短時間之內達到戰略目的。單單從暴露出來的很是嚴重的問題來看,如果沒有這個先決的條件,那一戰打成什麼結果還不知道。裝甲部隊大範圍迂迴穿插,對於眼下的世界軍事理論來說,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課題。

但是抗聯來說,卻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抗聯對裝甲集羣突擊和運用,真正的掌握和熟練的運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抗聯裝甲兵各級指揮員,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磨練,才能真正做到在戰場上得心應手。

再加上眼下四平周邊的日軍密度,遠遠的超過當初的綏南。以及日軍可投入南滿戰場上後續的力量的規模。並且遼東遠遠超過陰山寬度的山區地形限制,並不太適合裝甲部隊大規模長途奔襲和穿插。

而沒有裝甲部隊的參與,單靠連重炮也不能配備的步兵單獨迂迴穿插。不僅進展速度要受步兵行動速度,以及攻堅能力的拖累會異常的緩慢。就連投入的兵力,也要遠遠的超過抗聯可以承受的能力。

所以通過整體考慮,早在執行豐收者計劃的時候,楊震放棄以坦克集中突擊日軍相對薄弱側翼的戰術。還是最終決定速戰速決,只要達成戰役發起的目的就立即撤退,也就成爲一個必然的選擇。

再加上如果現在就將關東軍打殘,並收復全部東北,並不符合抗聯,乃至整個中國的戰略利益。現在就打殘了關東軍,以南滿在日軍整個戰爭佈局之中的重要性來看,此戰勢必會將其他戰略方向的日軍吸引過來。

這樣反倒是整個對日作戰戰線之中,實力最弱的自己,承擔了最重的作戰職責。也就是說實力最弱的抗聯,要抗擊整個日軍的主力,以及最重的攻勢。這無疑是眼下的抗聯,絕對無法承受的。

日本人可以選擇放棄入侵澳大利亞,可以選擇放棄進攻印度。但是日本人是絕對不會選擇放棄南滿,乃至整個中國戰場的。如果當初日本人能吐出一部分他們吞下的肉,那麼也許整個太平洋戰爭就不會真正打起來。

一旦日軍大本營有認爲南滿真的守不住的危險,他們會立即調動重兵回援東北。那麼對於有生力量,已經傷亡不輕,戰鬥力損失幾乎已經可以說到了頂點的抗聯來說,那纔將會是一個滅頂之災。

別說抗聯只是中國戰場上,諸多方面的一部分。就連現在的整個中國,也都沒有這個能力去承擔現在的日軍戰略重點全線轉移的這個重擔。沒有實力去與規模已經達到幾百萬的日軍,卻進行全面的抗衡。

現在各個戰場上的日軍,不是當年七七事變之後的日軍。當年日本本土並未因爲侵華戰爭,進行本土的總動員。日軍在中國戰場上,投入的兵力規模雖然龐大,但始終在控制儘可能的避免影響到國內的正常經濟秩序,以及動搖國力的度上。

也就是說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日本人在中國戰場上最多隻能算投入了半個身子。本土非但沒有進入總動員,還在需要保持龐大陸軍的情況之下,並未減少對海軍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甚至還有精力和能力,保證對東北的持續投資。日本人很明顯,不想爲了中國而牽制國內的正常經濟發展和生活。同時對於中國地形複雜,同時也相當貧困的西部,也阻止了日軍繼續西進的慾望。

在加上總動員之後,對國力造成的不可能避免的損傷,以及日本本身相對單薄的國力也註定其不能長時間的處在總動員狀態。所以對於動員程度有限的日軍,中國雖然打的異常艱苦,但是採取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還是可以勉強的承受。

但一旦完成總動員,日本在中國戰場上投入的兵力和實力,絕對不是中國,尤其更不是抗聯可以承受的。眼下日本人已經部分完成動員,其兵力擴充力度之大,一旦放棄其他戰線,全部投入到中國,那麼中國戰場上眼下僵持的局面將會徹底的被打破。

而且縮短戰爭時間,固然可以減輕中華民族的犧牲,縮短中國人民遭受的苦難的時間,但對於爭取美英援助方面,卻會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對於自己那張目前還大部分都存在於紙面上的計劃,會帶來致命的影響。

這不是楊震自私,更不是他有意識的在保存實力。除了抗聯沒有力量,徹底的擊敗,並殲滅整個南滿日軍之外。最根本的是中國人在這場戰爭之中付出的犧牲和苦難代價,能不能獲得實際上的收穫,並不意味着是在戰場上收復多少失地,減少多少戰爭帶來的創傷。

是能不能換來中華民族真正的崛起,而不是停留在一個只在紙面上,人家以及想割下來一塊肉就割下來一塊肉,而自己卻只能張嘴抗議的虛弱大國。國力決定國運,真正打造一個強大的中國,不是動動嘴就那麼簡單的。

此次戰爭,固然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數的苦難,但也帶給中國人一個真正崛起機會。只是在楊震所知道的那段歷史之中,中國當時的政局,並沒有完全的利用這個機會。而且國民政府,也沒有能力去承擔讓中國真正騰飛,將中國建設成爲一個真正強國的能力。

楊震要的不是自己所掌握的那樣,表面上還算強大,但本質極其虛弱的,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人把你當回事的,依靠別人恩賜纔得到的一個所謂大國的名義。一個虛弱的胖子,一個任人分割的所謂大國,實際情況卻並未比戰前真正好到哪裡去。

九一八事變中國失去了東北,抗戰結束卻永久的失去了外蒙古,卻連抗議權都沒有。這樣的一個虛弱的大國,對於楊震來說根本屁用沒有。現在的他寧願揹負着罵名,也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因爲他的要是實實在在的真正強大起來,讓一切外敵都不敢小視的一箇中國。

所以楊震認爲如果現在就傾盡全力,從根本上卻削弱日本維持戰爭的根本潛力,從自己整體計劃來看對中國人來說,並不是一個很是划算的買賣。在戰場上只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耗幹自己的血液,讓美英在那邊佔足了便宜……

再加上抗聯眼下也真的沒有那個實力,一鼓作氣的圍殲關東軍主力,徹底的解放全東北。即便勉強打下來了,在日軍集中兵力的反撲之下,也根本就守不住。甚至可以說一旦在南滿戰場將有生力量耗盡,別說南滿守不住,就連原來的老根據地,也恐怕很難守住。

飯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這個道理楊震也是明白的。在眼下只有五兩肚子的情況之下,硬撐下去二斤,只能把自己撐出毛病來。當年他半斤的肚子,硬吃進去八兩,是形勢所迫別無選擇。如果在現在還這麼不顧一切的生吞硬嚥,那麼撐死的只能是自己。

所以楊震在整個豐收者計劃之中,還是選擇了速戰速決,達到目的之後立即收手,而沒有選擇將戰事拖延下去。更是壓根就沒有想過從背後直插四平一線,完成對四平方向關東軍主力的合圍。這對於他來說,不單單是冒險,而是一種根本戰略上的失策。

當初在時機有利的情況之下,楊震都沒有采取梅津美治郎擔心的那種戰術。在眼下在關東軍已經吃了一次大虧,有了準備之後,他就更不會去冒這個風險了。在楊震眼中有些事情只能做一次,如果想到再來一次那就是愚蠢了。一而再的去重複着一種做法,楊震認爲極爲不可取。

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手貨的威力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咬牙階段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光宇的盛宴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一章 形勢發展的要求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一百七十八章 近距離伏擊戰(一)第一百七十章 事在人爲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第二百四十七章 伏擊戰(三)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長順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一百四十四章 消失的四十八師團部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九十二章 以菜論勢、以酒喻人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葉熊治的感覺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戰友兩個字的含義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二百八十章 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信任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三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二)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費了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一百八十九章 抗命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
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手貨的威力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咬牙階段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光宇的盛宴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一章 形勢發展的要求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一百七十八章 近距離伏擊戰(一)第一百七十章 事在人爲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第二百四十七章 伏擊戰(三)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長順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一百四十四章 消失的四十八師團部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九十二章 以菜論勢、以酒喻人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葉熊治的感覺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戰友兩個字的含義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二百八十章 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信任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三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二)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費了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一百八十九章 抗命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