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

交待完兩個團長,回頭又看了看山腳下的採伐大棚,易良品咬了咬牙對着身邊的旅屬山炮營長:“咱們這次帶來六門日式四一山炮,二百四十發炮彈。這樣,我給你十五分鐘的時間,我派一個連掩護你們,迂迴到北邊的那個山頭上。”

“你看到日軍的輕重機槍陣地沒有?你拿出三十發炮彈,五分鐘之內你將這些炮彈都給我砸進這個村子裡面去。現在日僞軍大部分都收縮在村子裡,對付這個不大的山村三十發炮彈足夠了。你的任務一是炸掉村中的重武器,二就是儘量將村中的日僞軍驅散。”

說到這裡,易良品將手中的望遠鏡遞給炮兵營長,指了指村子中一棟屋子外的電臺天線道:“你的第一炮就要給我打到那裡,切斷他們的對外通訊聯絡。我看了他們這裡沒有電話線,對外通訊全都依靠這部電臺。只要打掉他們,等被打散的日僞軍跑回去報信的時候,已經晚了。”

易良品看了看手錶,對着兩個團長和炮兵營長道:“你們馬上去準備,我只能給你們二十分鐘準備,二十分鐘後要全線打響,力爭半個小時之內解決戰鬥。”

在三個人下去準備後,易良品舉起望遠鏡又仔細觀察了山下的採伐大棚,仔細的琢磨該如何快速的通過這裡。看着山下也許對於北邊的日軍主力信心十足,而絲毫沒有防範的山村。如果不是時間有限,他不介意去打上一場殲滅戰。

聽着北邊隱隱約約傳來的炮聲,易良品看了看手錶已經走向六點的時針,和初夏已經西沉的夕陽,苦笑着搖了搖頭。這一路上遭遇到的日僞軍數量雖然不多,但自己還是耽擱了不少的時間。

現在距離縱隊規定的時間已經沒有幾個小時了,以最快的速度速戰速決,是自己現在唯一的選擇。

兩個團五千多人的部隊,外加馱運彈藥、給養以及分解開來六門山炮、四十八挺重機槍、三十二挺高射機槍和大量的輕重迫擊炮的四百多匹馱馬。在這幾乎沒有路可走的山地進行穿插那有那麼容易的事情?

只憑借幾個指北針和杜開山畫出來的簡易地圖,一路上僅僅是尋找道路就已經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有些地方人可以走,但是馱載重武器的馬匹卻無法通行。只能臨時現開闢道路,這一路上走下來,沒有迷路,沒有出現大量掉隊的已經是不錯了。

想要按時趕到指定的穿插位置,只能抓緊一切時間。這也是易良品沒有與縱隊取得聯繫的主要原因之一。旅部那部五十瓦的大功率電臺架設一回太麻煩,而兩部十五瓦電臺以及各團裝備的十五瓦步話、收發報兩用電臺在這山高林密的地方,還不見得能有用。

說起來這次全山地大縱深迂迴穿插,沒有出現大量掉隊的現象。易良品還真得感謝部隊現在已經大量裝備到連一級的輕便無線通訊電臺。

眼下兵工廠生產專門配給團一下部隊聯絡用電臺雖然有些缺點,但最大的好處就是輕便。尤其的那種裝備一線步兵連隊的兩瓦手持電臺,但作用距離短。在山地之中最遠也只能覆蓋十公里,而且只能通話無法收發報。但不用特地架設,只要通訊員一隻手抱着就可以使用。

團營聯絡使用的兩瓦步談、報務兩用電臺在使用兩米四的最大天線時,雖然收發報可以覆蓋四十多公里。但通話距離也只有二十多公里。但一個通訊員背在背上,甚至可以邊行軍邊通話。輕便不說,也足以滿足團以下的通訊使用要求。

聽說這種電臺倒是有一種四十多米的天線,可以實現六十多公里通訊能力。但主要作爲團營戰術電臺使用的這種七一式電臺,根本就沒有配發這種天線。團一級配發的是兩米四、一米天線各一根,營一級配發的只是普通的一米天線。

拒絕了旅參謀長提出的把那部五十瓦功率電臺架設起來,向縱隊彙報一下眼下困難,以爲自己再多爭取幾個小時的易良品自然不知道這兩種電臺,尤其是那種被稱爲七零二的步談機只是楊震用來應急的裝備。

楊震對這兩種只有幾種頻段的戰術電臺並不滿意。這兩種電臺之所以投產,一是爲了以改變營以下部隊通訊聯絡在戰時,大部分時間只能依靠人力或是旗語等受環境影響大的通訊手段。二是準備轉手賣給美國人賺取外匯。

雖說楊震山寨後世的那種七零二步談機本身就是在美國人摩托羅拉第一代SCR五三六步談機上改進產品,但這種四二年才真正投入生產的先進裝備,現在美國人不是還沒有設計出來不是嗎?

楊震真正想要的裝備,是此時正在剛剛組建不久,在軍區與軍工廠並排爲兩大一級絕密單位,專門生產無線電通訊設備的一零三工廠中,由關內過來的幾名無線電專家和物理專家緊密研製的晶體管以及後世大量使用晶體管,可變頻的通二五一團營電臺,也就是後世著名的硅兩瓦電臺,以及六二式營連電臺。

爲了研製這兩種電臺的關鍵設備晶體管,楊震專門委託蘇聯遠東軍區大批量的採購一些原材料,並同意蘇聯專家參與進來。並同意在研製成功後,向江北無償轉讓技術,以抵償原材料,以及從江北轉口的德制電子管以及引進的全套德國電子管和乾電池生產線的費用。

當然蘇聯專家參與的只是部分原始技術,比如晶體管。這種後世在大規模集成電路使用後,可以說是爛大街,是個無線電修理工就懂得原理。眼下在楊震提供的所謂技術和意見之下,進展飛速,已經初步研製完成,逐步開始實用化的技術。

至於核心機,躺在病牀上已經拿出所謂射擊草圖的楊震是不會這種涉及到全軍通訊安全的東西,所有技術全部轉讓給江北的,更不會將自己的脖子送到別人手中。至於那些蘇聯專家用自己提出的建議,以及合作研製出什麼樣的產品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至於那個晶體管的技術,楊震已經打算好了,頭幾年就算了。對於一貫講究夠用就行的江北來說,晶體管這種過於先進,但生產工藝相對複雜的技術他們暫時還不會使用。尤其是自己已經提供的這兩種戰術電臺還屬於領先的情況之下,他們不可能很快就投入實用。

況且等蘇聯人的工藝,就算有了技術,但沒有自己提供的工藝和標準,等他們生產出合格的產品還不知道猴年馬月。這些技術自己也不着急換裝,先給炮兵以及其他技術兵種使用。

而對於楊震來說,使用這些技術生產出來的東西開始裝備時,也就是意味着可以開始出售了。楊震的想法很簡單,利用這個技術換一座飛機發動機生產廠總歸還是可以的。雖然這種技術本來就是人家美國貝爾公司在二戰結束後的首先發明出來的。

至於蘇聯人的想法,楊震卻是並不在意。要想反對,等他們自己先能生產出來再說吧。研究出來是一回事,想要實用化,沒有自己的那些絕密材料,那還早着那。

實際上對於在後世使用慣了跳頻和自帶保密終端,可以用明語通話的節律變頻電臺的楊震來說,他更想要那種在這個時代幾乎是保密性最佳,只要沒有得到實體機,幾乎無人能夠竊聽,而且不用整天背密語的電臺。

可沒有辦法,這年頭就連晶體管還沒有影子,自就算自己有先知先覺的功能,可一下子跳到集成電路上也不現實。別說自己對集成電路的原理只懂得一知半解,就是全知道,這個年代也不可能生產出來。

用生產電子管的技術可以生產出同樣爲真空管的晶體管來,畢竟二者之間的鴻溝不是那麼的大,雖說也算得上跨越時代的,但遠沒有與集成電路差距那麼大。但是要是想用這個技術去生產集成電路,那除非是外星人來了。

儘管不知道楊震的還有其他更先進的東西,但易良品還是爲這兩種可以直接通話的,在眼下看至少也是超輕型的電臺嘆息良久。雖然通話距離近了點,但卻是太方便了。調動部隊,也比以前簡單的多了,至少不用擔心因爲派出去的通訊員找不到部隊,而貽誤戰機。

這次長途迂迴穿插作戰,也正是依靠這些裝備才使得沒有出現部隊掉隊的事情。那些可以與後方進行遠距離聯絡的大功率五十瓦、十五瓦電臺雖然因爲架設時間長,在行軍時候沒有使用。但這些背在身上,甚至是抱在手中或是用揹包帶捆在胸前就能使用的戰術報話,報務兩用電臺卻是起了大作用。

十幾、二十公里的距離,一旦與前邊的部隊失去聯繫,就算在山溝裡面,只要找一個高一點的地方,就可以很方便的呼叫到上級。只要不出現連以下掉隊的情況,就可以基本保持行軍隊列的完整。

當然大部隊行軍作戰,零星掉隊的人員不可能沒有。但是去年秋季戰役最後階段,三旅迂迴日軍第二師團的時候,出現的連一個團都丟了,卻等到到了指定作戰地域才發現的例子絕對不會再出現。

至於連以下,那些連長和指導員,若是連帶一個連長途行軍,還能丟三落四的話,可就真連廢材都不如了。這個連長、指導員那就真的沒有繼續幹下去的必要了,直接可以打發他們回家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後的勾心鬥角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五十章 突然襲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一百二十七章 猶豫第八十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3)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249章 袁芷若的身世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槍的命令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十三章 爲了活下去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這是本末倒置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美國人的算計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買到飛機的原因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手貨的威力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克大戰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震對部下的評價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二百四十二章 糧食之困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二十四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樣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是一隻雄鷹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祁口之戰之釜底抽薪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
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後的勾心鬥角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五十章 突然襲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一百二十七章 猶豫第八十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3)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249章 袁芷若的身世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槍的命令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十三章 爲了活下去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這是本末倒置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美國人的算計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買到飛機的原因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手貨的威力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克大戰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震對部下的評價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二百四十二章 糧食之困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二十四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樣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是一隻雄鷹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祁口之戰之釜底抽薪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