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

自日軍全線反擊打響之後,在魯西北戰場上日軍投入的兩個師團,表現卻是整個截然相反。相對於向着館陶方向猛攻的一一八師團,這個七十二師團是相當的狡猾。在攻擊之中其三個聯隊始終抱成一團,在正面攻擊之中擺出一個品字狀的陣型。

以一三四、一五五兩個聯隊兩個聯隊,配屬工兵、搜索聯隊各一部東西齊頭並進,兩個聯隊之間的間距,始終保持着不超過十公里。而第一五二聯隊一直在兩個聯隊身後,無論阻擊他們的兵力有多少,阻擊力度有多大,這個一五二聯隊始終不參戰。

不是大部不參戰,而是整個聯隊一兵一卒都不參戰,只是跟在前邊兩個聯隊的身後。全師團每天的攻擊距離,絕對不超過二十公里。就算當面的阻擊部隊,一擊即走也始終保持這個攻擊速度。而且在攻擊行動之中,始終將兵力收攏在一起,絕對不做任何的分兵迂迴。

一路上就這麼穩紮穩打,不急不慢的,前後左右都照應着,穩穩當當的向着武城、棗北一線攻擊前進。儘管陳翰章放開了武城正面,只留下一線小部隊阻擊,可該師團的還是行動異常的緩慢。與其說是攻擊,還不如說是爬行一般的慢吞吞。

三月十一日軍從魯西北至渤海灣一線發起全線進攻,該師團則到了三月十五日,才慢騰騰的進抵武城一線。與沿着運河佈防的武城方向晉察冀軍區一個旅,鄭家口正面抗聯之十九師五十七團打響。

儘管沿着運河一線展開的晉察冀部隊只有一個旅,抗聯的部隊只有一個團。但是該師團卻是上來就集中一三四聯隊於武城正面,一五五聯隊於鄭家口正面,在炮兵七十二聯隊全部炮兵的掩護之下,一門心思的發起輪番突擊。

至於只部署了晉察冀軍區一個營的濁坊與箭口正面,陳翰章有意識讓開的一個口子,七十二師團從上到下,就猶如沒有看到一樣。只是一個勁的朝着鄭家口與武城正面,發動輪番的猛攻。

武城距離鄭家口不過二十餘公里,鄭家口一線距離德州更是近在咫尺。也就是說這個七十二師團,很注意保持着自身聯繫,以及與德州正面的二十二師團之間的聯繫。儘可能的在戰線上,保持着一致。

而在武城和鄭家口兩個方向,打的是驚天動地。攻勢猛烈的將剛接到報告的陳翰章,都很是嚇一跳。兩個聯隊全員出動,多點尋找突破口,也不側翼迂迴包抄。只是對着一個點的正面猛攻,這在日軍歷次作戰之中,可是絕對沒有出現過的。

但一天的激戰下來,陳翰章卻是相當敏銳的發現,儘管其攻擊行動看起來很猛烈,可實際上的攻擊力度卻並不是很強。的確從表面上來看,無論是武城還是鄭家口方向,上來就是一個大隊的輪番突擊,身後的炮兵也不惜炮彈,大有炸平武城和鄭家口的態勢。

可實際上攻擊力度上卻是根本就沒有投入全力,甚至讓人有種若聚若離的感覺。而且武城與鄭家口兩個方向承受的攻擊力度,也是有着天壤之別。鄭家口一線的日軍一五五聯隊,攻勢要明顯強於武城正面的一三四聯隊。

至少在鄭家口一線,不僅採取了正面強攻,還不斷的從側翼迂迴試圖突破。集中兵力先後突破了五十七團在魯權屯、邢莊一線的防禦陣地,並以一部兵力突破晉察冀部隊一個營的防禦,在魯權屯西南方向的後玉皇廟渡過運河一線。

在鄭家口正面的守軍,快速向清涼江方向撤退的時候,也採取了兩翼包抄的戰術。只不過其實施兩翼包抄的兵力,都只不過各兩個中隊。給人的感覺其實施的兩翼包抄,倒是更像虛張聲勢。

但如果說鄭家口一線一五五聯隊,至少在明面上的表現,還算中規中矩的話。那麼在武城方向,一三四聯隊在攻擊的時候,卻始終保持着兵力使用上的異常節儉。面對着晉察冀一個旅,其實是兩個團的阻擊部隊,其投入的規模始終保持在一個步兵大隊。

儘管掩護火力異常的兇悍,但是攻擊卻始終限制在武城正面的辛莊、沙莊、魏官屯一線。即便在後玉皇廟一線被突破,一五五聯隊一部已經渡過運河。鄭家口一線的五十七團,已經向後撤退。武城正面防禦戰線已經腹背受敵,守軍逐步後撤至清涼江西岸。

但該聯隊即未進行快速的追擊,也未向兩翼突破,始終跟在收縮部隊的身後,並保持着一定的攻擊距離。在守軍撤過清涼江之後,除了派出一箇中隊強渡清涼江,控制了清涼江西岸的王崔滸作爲橋頭堡之後,聯隊主力就停止了前進,而是慢悠悠的在架設着浮橋。

而在一三四聯隊抵達清涼江一線,暫時停頓下來之後。在其右翼的一五五聯隊,也同樣只以一部兵力渡過清涼江,主力一樣在不緊不慢的修建浮橋。而在其身後的一五二聯隊,則壓根就連運河都沒有過,一樣在忙着在南運河上架設浮橋。

隨着花園口決堤之後,黃河故道的水量不足,眼下的失去了水源的南運河,水量雖說還有一些,但是實際上已經是氣若游絲。架設幾道浮橋也是需要的,但是要說一個聯隊都留在運河兩岸,可就讓人有些奇怪了。

七十二師團擺出如此一個陣型,卻是相當的出乎陳翰章的意料。在該師團西面的一一八師團,已經進抵館陶以東的尖緣、清水一線。甚至以一部兵力繞過館陶正面的冀魯豫軍區部隊,進抵威縣以南的下寺方向。

該師團卻只是在清涼江兩岸,磨磨蹭蹭的攻擊。兩個師團之間,逐漸拉來了一個相當大的空隙。而這個空隙之間,日軍卻沒有用任何的兵力去補充。也就是說在眼下魯西北的戰場上,實際上一一八師團在館陶方向,已經形成了孤軍突入的態勢。

而這一點這對於陳翰章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誘惑。七十二師團烏龜不出頭,他先打七十二師團的計劃,遲遲無法實施。但按照眼下的態勢,一一八師團周邊的態勢,卻是變相的給了他這個機會。

他完全可以將先打出頭鳥的那個棒子,轉到一一八師團身上,這一點讓陳翰章很是心動。如果先解決一一八師團,儘管對戰局的後續影響,不如先解決七十二師團那麼有利,但也是減輕一線壓力。至少冀魯豫軍區側翼的安全問題,便無任何的危險。

在接到陳翰章上報的先打一一八師團的計劃之後,楊震看着地圖上日軍各個師團所在的位置,卻是沒有在第一時間答覆陳翰章。對於楊震來說如果按照陳翰章的要求,要麼調動西線原定於調撥給陳翰章的部隊,要麼陳翰章需要抽調預備隊。

七十二師團現在行蹤不定,陳翰章原來部署在七十二師團正面的部隊,根本就無法調動。如果想要先打七十二師團,那麼就只能提前動用預備隊。戰役纔剛剛打響就動用預備隊,這並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也就是說,這兩個選擇對於自己來說都不是很有利。在正面的冀魯豫軍區部隊,正與冀南、豫北之敵激戰之中的情況之下,無論是調動那個方向的部隊參戰,都會反倒是分散自己縱深的兵力。如果任何一個方向戰局有變,那麼自己就喪失應變能力。

尤其這個七十二師團在武城至鄭家口一線,一反常態的慢吞吞的進攻,讓楊震感覺到日軍這個部署態勢,其中絕對有很大的問題。一一八師團眼下的位置,儘管看起來突出。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其所在的位置並不孤單。

其主力所在的館陶一線,與冀南戰場的日軍幾乎是近在咫尺。中間除了冀魯豫軍區部分部隊之外,幾乎沒有太多的部隊可以進行阻擊。如果先打一一八師團,冀南眼下在曲周正面正在與冀魯豫軍區激戰的日軍一個師團全力救援。

到時候冀魯豫軍區部隊在館陶與曲周之間的兵力,以及曲周正面的日軍,能不能拖住冀南向東增援,這還是一個未知數。一旦曲周日軍向館陶一線增援,圍殲一一八師團的部隊,將會反被日軍包圍。

同樣七十二師團的攻勢看起來很猛,實際上始終在控制着節奏。與陳翰章眼下已經撤到清涼江兩岸的防禦兵力,始終保持着距離不被其黏住,處在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相當有利的位置上。

一旦先打一一八師團,將原來部署在七十二師團縱深的部隊調走。那麼該師團即可以利用當面阻擊部隊,無足夠後續兵力的情況之下,爲自己創造的相對有利的戰機,突然加大力度向冀縣方向攻擊。

到時候陳翰章手中已經無機動兵力,這個七十二師團反倒是可以順利的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而一旦被其突入到棗北、衡水,陳翰章自己就徹底被動,處在進退不得的地步了。同時其所在的位置,也完全可以在第一時間完成轉向,包抄圍攻一一八師團部隊的後路。

而且一一八師團所在的位置,距離濟南日軍也近在咫尺。先打一一八師團,濟南日軍也可以快速的出動。這樣一來,不僅未能打亂日軍的部署,反倒是自己的作戰計劃以及整個部署,將會全部的被破壞。

爲日軍拉開自己的部署尋找戰機,甚至圍殲東線集羣一部創造了條件。到時候陳翰章打虎不成,反倒被虎所傷。而東線一旦戰局敗壞,那麼引起的連鎖反應,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這就不是他陳翰章能夠控制的了。

當然這些不利的條件,以陳翰章的眼光來說,也不是沒有看到。按照他上報的整個計劃與火力配置來看,他是打算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兵力與火力速戰速決,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解決一一八師團。

這一點從其調集的火力數量上,楊震可以清楚的判斷出來。陳翰章在整個計劃之中,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一個快字上。但這一點,卻是楊震恰恰最不贊同的。這是日軍一個完整的,有着炮兵、工兵、輜重聯隊的兩旅團制師團。不是一個聯隊,也不是一個步兵旅團。

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幹了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局突變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訊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十七章 計劃(2)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其昌的要求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四十三章 頭等大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日軍的反常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難啃的骨頭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五十七章 合圍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二百二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九十九章 必須徹底的解決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爲動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十五章一個難纏的對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駒林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三百四十五章 想通了再來找我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本營的算計第264章 進關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一百二十章 你這麼做是要上史書的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第九十一章 槍桿子裡面出強權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戲給日軍看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手貨的威力
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幹了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局突變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訊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十七章 計劃(2)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其昌的要求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四十三章 頭等大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日軍的反常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難啃的骨頭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五十七章 合圍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二百二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九十九章 必須徹底的解決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爲動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十五章一個難纏的對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駒林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三百四十五章 想通了再來找我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本營的算計第264章 進關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一百二十章 你這麼做是要上史書的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第九十一章 槍桿子裡面出強權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戲給日軍看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手貨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