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

說到這裡,這位社會部長從身邊的公文包裡面,拿出一支德國造的PPK手槍外加兩盒子彈,放在楊震的面前道:“一號,我今天來除了移交青萍同志檔案一事之外,還有一件事情要向您這個東北局第一書記求援。”

“我們社會部從事的都是秘密工作,攜帶的武器外形不能太大。現在我們社會部配備的除了繳獲的日本手槍,就是部隊換裝下來的蘇制戰鬥手槍,或是一些雜牌的左輪手槍。日本手槍性能太差,子彈的威力也太小。蘇制戰鬥手槍,除了外形太大之外,威力也有些過剩。”

“反特部門在抓捕日僞特務的時候,已經因爲手槍的問題引發過多次的失誤,甚至導致了人員的無謂犧牲。不是南部手槍卡殼了,被特務搶先開槍擊中,導致了本不應該犧牲的同志犧牲了。”

“在不就是因爲攜帶的蘇式戰鬥手槍威力過大,原本想要留的活口卻變成了擊斃。甚至出現在民房內抓捕鳴響示警的時候,因爲跳彈傷及無辜羣衆的事情。同時蘇制手槍外形也過大,帶在身上鼓鼓囊囊的也容易暴露身份。”

“那些雜牌的左輪手槍子彈口徑有十幾種,彈藥的數量也過少,有些槍幾支都湊不出一百發子彈來。除了帶着嚇唬人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作用。僅有的幾發子彈,就連打靶都不敢進行,生怕把有限的子彈打光了,沒有地方去補充。”

“我們與軍區保衛部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最終還是想要請兵工廠,幫我們製造一批威力即適中,外形又不是很大,最好精度也不錯的手槍。我們經過比對多種手槍,最終選定了這款德制PPK七點六五手槍。”

“短小、精悍,結構簡單、威力適中、精度極佳,藏在衣袋裡面外面根本就看不出來。雖說穿透力略小,但是我們的同志一般都是近距離開槍,這也就不是什麼缺點了。這種手槍的性能,很適合我們秘密戰線上的同志使用。”

“但這種手槍我們手中的數量太少,只能給少量從事最機密的人員使用。所以希望裝備部能夠幫助我們仿製出一批來,將原來裝備給秘密戰線上同志使用的雜牌手槍,尤其是極爲不可靠的南部式手槍,還有威力有些過剩的蘇式手槍替換下來。”

對於這個請求,楊震卻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琢磨一下後道:“仿製這種槍沒有問題,但從逆向測繪到拿出產品,以及調整彈藥的生產線到生產出合格的產品,都是需要大量時間的。而你們社會部的用槍,卻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咱們自己沒有七六五手槍彈的生產線,原來也沒有生產過這種不符合戰場需要的手槍。現在軍區團以上的中高級幹部配槍,一般都是從蘇聯搞來的德國P三八軍用手槍,或是從日僞軍手中繳獲的大量勃朗寧手槍。”

“下級幹部配備的都是勃朗寧一九三五手槍,沒有專門生產過這種專門用來自衛的小型手槍。這樣,軍區後勤部倉庫裡面,還有一批我們從蘇聯搞來德國紹爾手槍,以及毛瑟HSC手槍、毛瑟一九三四手槍,以及一部分這種PPK手槍的成品。”

“這批不適合地面作戰的自衛手槍,原來計劃配備給飛行員和坦克兵。但考慮到七點六五手槍彈威力有些過小,從蘇聯方面弄來的P三八手槍數量又很大,足以滿足所有的需要,所以就一直沒有下發。”

“這批手槍大概有近兩千支左右,還有五百百多支日本人仿製的勃朗寧系列手槍,以及從僞滿軍官和日軍軍官手中繳獲原裝的勃朗寧手槍,都撥付給社會部。你們先將那些雜牌手槍換下來。多出來的就作爲儲備,數量不夠的我們在想辦法。”

“等到這種手槍仿造出來後,在替換下來怎麼樣?至於這支槍你先拿回去,原型槍械我們這裡就有。仿製這款手槍的事情,我讓他們抓緊時間去辦就是了,保證按時、按質給你們拿出一批手槍來。”

楊震痛快的答應,讓這位社會部長微微一愣後,點了點頭表示同意。畢竟作爲雜牌槍械大國的軍人,尤其是從事反特工作的人,這幾種世界名牌手槍他並不陌生,他自己的配槍就是一支毛瑟一九三四手槍。

這幾種槍械他還是很熟悉的,知道這些槍都是好槍,所以也就沒有在堅持。但是楊震推回去的手槍他卻沒有接,而是道:“一號,軍區裝備部有這種槍,這一點我還是清楚的。這支槍不是給裝備部的,是給您的那位弟妹的。”

“眼下東北境內已經全部解放,對您父母的警衛逐步會撤銷。但日僞特務究竟還有多少沒有肅清,包括重慶的軍統和中統,會不會暗中搞出什麼動作來,這些都還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她的身手和槍法,都可以彌補警衛力量不足。”

“不管您把她安排到什麼地方,我建議您在軍區保衛部給她都掛一個名字,以便可以佩戴武器。如果真的有什麼意外,她足可以在短時間之內保護您父母的安全。這支槍就是我特別挑出來,送給她貼身攜帶的,也算我這個老領導一個送別禮物吧。”

這位社會部長這個建議,讓楊震微微愣了一下,卻是沒有接過這支小巧的,很便於攜帶的PPK手槍。而是堅決的將槍給推了回去後,淡淡的道:“老兄,你這個心意我領了。但是我還是希望我的家人,除了我和繼財兩個軍人之外,不要在有人接觸這玩意。”

“她既然已經嫁了人,還是好好照顧好家人,做好一個妻子、一個母親爲好。這些打打殺殺的事情,還是應該交給我們這些男人去做。我楊震如果連自己的家人都保護不好,我又何談稱之爲男人。他楊繼財要是連自己妻子都保護不好,也不配當這個軍人。”

見到楊震拒絕了自己的好意,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一號心中想的什麼,這位社會部長也就沒有在勸。將楊震推回來的槍,又放回自己攜帶的公文包內後。與楊震談了一下今後一段時間內,對根據地內部反特工作後便告辭而去。

看着這位社會部長的背影,坐在椅子上的楊震什麼都沒有做,而是閉目沉思了很長時間。對於拒絕了社會部長的建議,楊震卻是從沒有後悔過。有些事情要斷就斷一個徹底,別搞那些藕斷絲連的事情。

從楊繼財的這位戀人在袁芷若找她談話後,沒有絲毫猶豫的將手槍交出來看。恐怕她內心之中,也並不希望在回到社會部。意志堅定與否,與想不想做第二個選擇沒有關係。反特、情報收集這種常年行走在灰色地帶的工作,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去做的。

這種工作對於一個性格上有些淡薄的人來說,多少有些勉強了。她當年入黨並參加地下工作,並不意味着她本身就喜歡這種工作。服從命令是一回事,但是有可以選擇工作的機會時,不代表着她會願意繼續走下去。

楊震也希望自己的這位弟妹,在今後的日子裡面雖然平平淡淡,但還是無風無浪的渡過。現在的社會部,幾年後的公安部是非太多。現在退出來對於她來說,應該是一個幸運的事情。這個最開始楊震並不接受的弟妹,卻是他在東北工作期間,唯一爲家人使用過的特權。

不過此次與這位社會部長,在推心置腹的談話之後。他對這位反特戰線上,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前輩,印象卻是大爲的改觀。在接任東北局第一書記後,對社會部一改分家後不冷不淡的態度,各項工作都相當的支持。

當然之前在分家後他並不分管社會部,軍內反特有保衛部,搞情報有情報部。主要精力都放在軍事上,除了教育和對外談判之外,對其他工作根本就不參與的楊震,支持不支持的也是無從談起。

但接任這個第一書記後,情況可就不一樣了。按照各大戰略區的慣例,社會部的工作都是向第一書記負責。他的支持力度大小與否,也直接關係到社會部工作能不能上一個臺階。不過就算這位社會部長今天沒有跑這一趟,該支持的地方還是要全力支持的。

畢竟作爲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也是各大戰略區至少目前,幾乎全部的重工業所在。以及第二個經濟建設計劃,已經正式開始鋪開。集中了中國工業精華的東北,內部穩定與安全與否,直接關係到整個計劃進展能不能順利的完成。

這其中除了軍事方面的絕密工程,由軍區司令部直屬保衛部負責之外。其他各方面的反特與安保任務,都是以社會部和東北人民政府公安部負責,而社會部承擔了最重要的反特方面工作。

東北向來爲日本人滲透的重點地區,日本人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在東北境內派遣了多少特務,恐怕除了東京之外,沒有人能夠查的清楚。即便在僞滿成立之後,日本人爲了鎮壓所謂的反滿抗日活動,也在民間潛伏或是隱藏了大量特務。

儘管持續的打擊與嚴密的防控,也使得日本人在原來北滿根據地的特務活動,基本上已經下降到了忽略不計的地步。但是要說真的徹底肅清,恐怕沒有一個人敢於擔保。而後解放的南滿,肅清日僞特務的行動還在進行之中,日僞特務活動還是相當猖獗的。

在瀋陽解放的第五天,就有一座工廠被人放火燒燬了幾部機器。瀋陽的有軌電車總站,一次被特務放火燒燬了十餘輛有軌電車。市區內巡邏的戰士,也被人投擲手榴彈,造成了三人犧牲、兩人重傷的惡性事件。

至於整個南滿向警衛戰士打黑槍,暗殺政府工作人員以及下鄉的土改工作人員,破壞公路、鐵路、橋樑的事件就更多了。甚至大連造船廠內的一艘被繳獲的時候,已經建造了八成正的三千噸級的貨輪,被日僞特務燒燬在船塢之中。

日僞遺留特務活動頻繁,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但是整個南滿的反特工作,卻進行的並不如人意。儘管這位社會部長調動社會部的骨幹力量,並親自坐鎮瀋陽城指揮清理,可進展的速度還是比較緩慢。

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二百二十三章 無奈的戰術調整第一百一十五 才女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十五章 反坦克戰第六十六章 首戰(2)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九十八章 錙銖必較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二百零一章 風雲驟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一百九十二章 楊震的意圖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九十六章 自己解決掉他們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襲開始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七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戰術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四十六章 佈置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天津(一)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四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二十章 脣槍舌戰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二百三十六章 交心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斯大林鐵錘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內首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二百零四章 楊震的決定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五百二十七章 判斷失誤第三百一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
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二百二十三章 無奈的戰術調整第一百一十五 才女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十五章 反坦克戰第六十六章 首戰(2)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九十八章 錙銖必較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二百零一章 風雲驟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一百九十二章 楊震的意圖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九十六章 自己解決掉他們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槍引起的感嘆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襲開始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七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戰術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四十六章 佈置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天津(一)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四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二十章 脣槍舌戰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二百三十六章 交心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斯大林鐵錘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內首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二百零四章 楊震的決定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五百二十七章 判斷失誤第三百一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